佛山順德夏天天氣炎熱,避暑最好的選擇是去有水的地方,清涼一夏了。而廣東的沿海城市湛江、茂名、陽江、珠海、深圳、惠州、汕頭、潮州等都去過了,現在還是疫情期間,不敢去太遠,就選擇廣東省的鄰居福建省。
福建省的省會是福州。但一直以來給人的錯覺,廈門才是省會。因為廈門比福州聞名吧!廈門是個全國著名的旅遊城市,宣傳非常到位,我很早就聽到對它的讚譽。沙灘海濱城市,有著優美的玩島海岸線,適合浪漫、發呆、居住、養老,慢生活,怡情養性。
白城沙灘
我今次也是衝著它的名氣而來,來福建省先來廈門,而不是福州。我們從廣州南出發,坐高鐵直達到廈門北站。進入廈門市要下載「閩政通」APP,出示八閩健康碼才能進入。
我們第一天的行程是:中山路步行街。沒有設置太多的行程,是因為只想隨意的走走,不想為旅行而旅行,匆匆忙忙。從廈門北站出來搭地鐵1號線到鎮海路方向,坐到終點站下來,步行十分鐘左右就到步行街,挺方便的。
保留歐式風格的騎樓街,通常有歐式風格建築的都是以前被侵佔過的,遺留下來的產物,是歷史的見證。廈門曾被英國、美國、德國等歐洲國家侵佔過。
小吃店前排起了隊伍,這家店的炸排骨、炸裡脊肉酥脆可口,好味道,難怪要排隊。
逛著逛著,天空就哭了,下起了小雨,可能是妒忌我們吃得太好了。但這並不影響我們找吃的興趣。
這些小吃店魚鱗次櫛比,賣的小吃五花八門,琳琅滿目,有蚵仔煎、沙茶麵、秘制鴨腸、土筍凍、蟹黃包、醬爆魷魚、生蠔、大肉串等等......吃貨們都無懼風雨,吃得津津有味的。
有人說這些步行街太商業化了,我覺得沒什麼問題呀,只要明碼標註,明買明賣,不強迫消費,是可以接受的。不竟每人的消費方式不同,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是肯定的。吃飽喝足,找酒店住下,我們就選擇住步行街,方便晚上又出來逛街及覓食。酒店在市中心,價格也不算貴,不到三百元。
第二天行程:鼓浪嶼。從中山路步行街乘坐22路公交車,在東渡狐尾山站下車,就可到東渡郵輪中心。
進出鼓浪嶼,是分開遊客和本市居民碼頭的。
這個是遊客購票的航線:可以從1、東渡郵輪中心廈鼓碼頭~鼓浪嶼內厝澳碼頭 2、東渡郵輪中心廈鼓碼頭~鼓浪嶼三丘田碼頭 3、海滄區的嵩鼓碼頭~鼓浪嶼內厝澳碼頭 4、思明區的廈門輪渡碼頭~鼓浪嶼三丘田碼頭。 而本市民專線是第一碼頭,不要去錯哦! 購票可以網上購票,現場購票。網上購票可以關注公眾號「廈門輪渡有限公司」,實名制船票,可憑身份證購票檢票。
我們是選擇第一種方式,廈鼓碼頭~鼓浪嶼內厝澳碼頭進入鼓浪嶼的。
島上環境是真的美,椰林樹影,藍天白雲,民宿別墅掩映在椰林之中,我們選擇住在島上, 方便遊玩。我們上得島來已是下午4點,於是放下行李馬上到島內遊玩。我們也沒有特定的路線,隨心遊走。在內厝澳路,見到有個山洞,叫【筆山洞】,於是信走進入。
這個山洞估計是抗日時期的防空洞吧,非常堅固,地上還有水渠,通風涼爽,不禁驚嘆古人的智慧高超。繼續前行,來到【三一堂】
【三一教堂】位於鼓浪嶼安海路,是一座基督教堂,是新街、竹樹、廈港三個堂會建立的。三一堂的建築獨具一格,呈十字立體式的造型,四方八面排水的黃瓦屋頂上,居中矗立著八角鐘樓,頂尖的十字架高聳雲天。紅色的牆,白色的三角形頂互相映襯,十分搶眼。四面敞開十二道大門,十六扇窗極為寬闊,具有通風、採光、疏散的實用特點。由於疫情期間沒有開放,不能進內參觀。2006年被定為第六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間是番婆樓,據說是一名菲律賓華僑孝子許經權為母親面建的。進內參觀要另外收費25元。
這是廈門二中的初中部,在島上這麼優美寧靜的環境下讀書,成績會不會特別好呢?
片仔癀據說由牛黃、蛇膽、田七、麝香等名貴中藥加工而成,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吳添丁閣舊稱英華書院,1898年時基督教英國倫敦傳教士山雅谷在此辦學。現改為了片仔癀博物館。
鼓新路的忠權樓,重點歷史風貎建築。
乾淨美麗的街道,紅牆綠樹,環境優美寧靜。
鼓新路的楊家園,重點歷史風貎建築
重點風貎建築
歐式風格建築,曾被歐洲國家侵佔過,所以留下許多這些洋樓。
這個位於鼓新路18號的轉角處被稱這最美轉角處,成為了網紅,不少少男少女在此拍照打卡。
龍山洞是和記洋行倉庫遺址。
由於上島時間太晚了,遊了沒多久就天黑了,嶼上還有很多景點可欣賞,例如:菽莊花園、皓月園、鄭成功紀念館、安獻堂、種德宮、鼓浪嶼工部局遺址、鼓浪嶼會審公堂舊址等等......
入夜後,鼓浪嶼的各間店鋪亮起了燈,位於龍頭路和福建路的小吃街,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走著走著,不知不覺來到漳州路,見到江邊鄭成功的雕像,白天我們沒能趕上入【皓月園】觀看,它開放時間是08:00~18:30,門票30元。晚上看更特別,雕像通體發光,璀璨奪目,訖立鷺江邊,威風凜凜,像時刻保護著鼓浪嶼。
沿著江邊走,還可以望到對岸廈門市的夜景,這位置是鹿礁路。鹿礁路到三丘田碼頭一帶江邊是最好欣賞廈門市夜景的地方。
晚上的鼓浪嶼靜謐安逸,不少島民出來散步或跑步,呼吸著新鮮的空氣,身體也健康點。
見到這個巨型的八爪魚雕像就是來到了海底世界,門票網上訂107元,兒童票58元。開放時間早上08:00~19:30,我已看過許多水族館了,所以沒去看。
過了三丘田碼頭,繼續沿江邊前行,來到了燕尾路的沙灘,這麼晚還有人在玩水呢!
回到內厝澳碼頭, 還有大媽在跳廣場舞呢,十分熱鬧。我們就住在內厝澳碼頭附近的別墅區。
有個小型露臺可以看到外面島上的景色,也算不錯。我們從下午4點一直逛到晚上已差不多圍繞鼓浪嶼遊了一圈,鼓浪嶼不算很大,只有1.9平方公裡。鼓浪嶼古名叫【圓洲仔】,因西南海濱礁穴受海浪衝擊,聲如擂鼓,明代必稱【鼓浪嶼】。
我對這個島印象是,風景優美,氣候宜人,處在鬧中,卻無車馬喧,居住的好地方。島上的建築更是各具特色,有中式的、西式的兼容並促,融歷史、人文和自然景觀於一體,不愧有【萬國建築博覽】之稱。
第三天行程:白城沙灘、胡裡古炮臺。在鼓浪嶼上睡到自然醒,搭乘11點的船回廈門市區。返程時不用再買票哦,進島時買的票已包含返程票。
出了郵輪中心向左步幾十米就有公交站,有很多車回市區。我們坐87路公交車到白城沙灘,在廈大白城站下就到。途中經過廈門大學,只可惜疫情沒有開放,不能參觀。
在沙灘上可遠望廈門的標誌性建築,廈門雙子塔。沙灘的後面就是廈大的宿舍,廈大的學生真幸福呀!對著這麼美的沙灘!
之前做攻略時,很多人都說夏天來白城沙灘,人山人海,就像煮餃子一樣,沒有插足地方。現在8月底沒什麼人真舒服。隨便拍照也不會有路人甲。呵呵......
逛完沙灘,我們去胡裡古炮臺。胡裡古炮臺就在沙灘岸上面那些小吃店後面,我也是去小吃店吃完東西去廁所時發現的,呵呵......誤打誤撞發現了捷徑,因那是炮臺的小路。正門口可是要繞一大個圈呢!
這枚就是胡裡山炮王,是從德國購入的克虜伯大炮,1937年日軍入侵廈門市,胡裡炮臺打敗日本軍艦,也是這大炮的功勞。
這枚小炮也是德國的克虜伯小炮
現有克虜伯28生鋼炮兩門,15生護炮兩門,12生小鋼炮10門。
胡裡古炮臺真的值得來,既可以了解歷史,又可居高臨下俯瞰大海及白城沙灘,風景優美。
到此三天的行程結束啦,總的來說,這趟旅行是不虛此行,領略了廈門的風土人情,增長了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