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用的圖片大多數都是自己拍的,個別幾張因為當時只顧得吃忘記了拍照而不得已上網找的,相信你很容易就能識別出來!
今天給大家集中介紹一下去廈門遊玩品嘗到的好吃的東西。
先說小吃吧。
土筍凍
土筍凍是用蟲熬成的,經過熬煮,蟲所含的膠質溶入水中,冷卻後凝結成塊狀,類似於我們北方的豬皮凍。據說這還是民族英雄鄭成功發明的呢。土筍凍晶瑩透亮,裡面一條條蟲體清晰可見,我們家的兩個男人死活不敢吃。
買土筍凍的時候,店家會在上面澆好醬汁。我在兩家店吃過土筍凍,兩家的醬汁口味略有不同。但不管哪種醬汁,都一樣好吃。涼涼滑滑的,入口即化的同時嚼著筋道的蟲體,那種感覺妙不可言。
2. 花生湯
花生湯,顧名思義,就是花生熬的湯,是一種甜品。花生糯而不爛,湯甘甜可口,冷凍的味道更好。有的店在湯裡加了其他原料,比如香芋,大多數除了花生什麼都不放。
在廈門喝花生湯的時候,我才恍然大悟,原來超市裡賣的銀鷺花生牛奶是有來歷的,鼓浪嶼和廈門島之間的海域被稱作鷺江。
3. 薑母鴨
薑母鴨的主要原料就是鴨肉和老薑,其他還有一些別的材料,放在一起燉出來的。店家把一碗熱騰騰的薑母鴨端上來的時候,除了濃香四溢,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這可是大補啊!薑母鴨被看作一道藥膳,鴨肉燉的很爛很入味,口感醇正,而且感覺肉質很細膩。
4. 蚵仔煎
蚵仔煎又叫海蠣煎,不同的店叫法不一樣,其實都是同一種東西,用牡蠣和雞蛋澱粉糊再加上其他的一些菜煎成的。蚵仔煎有點兒像潮汕的蠔仔烙。在廣州的潮菜館吃過多次蠔仔烙,感覺在廈門吃到的蚵仔煎更軟一些,不油膩,拌上點兒甜辣醬吃,非常可口。最關鍵的是,蠔仔非常新鮮。
5. 沙茶麵
這應該是廈門最有名最家常的小吃了。面是一種叫做鹼水油麵的面,和北方的面廣東的面都不一樣,湯頭用沙茶醬做,所以叫沙茶麵。感覺不同的店出品的質量不同,好一點的沙茶味道會更濃一些。
廈門還有很多其他的小吃,但我們真的吃不過來了,所以沒有親自試過的我就不在此多言了。以上介紹的這些小吃在廈門的大街小巷都能找到,景點會集中一些,比如鼓浪嶼、中山路和曾厝垵。
我們在不同的地方吃過以上介紹的這些小吃,經過對比,特別推薦一家店,在這家店裡,以上的小吃全部都能吃到,而且味道最好,食材最新鮮。而且這裡的手撕魷魚和烤肉卷也是一級棒。
這家店位於中山路步行街,雖然是做遊客生意,但是絲毫不敷衍。我們去了兩次,第一次是無意,第二次是專門去的。這家店是由一家人經營的,店裡擺了好幾排小燉鍋,裡面燉的是薑母鴨。老闆老闆娘更是身兼多職,一會兒要收銀,一會兒要做廚師,一會兒拿個竹籤去扎一紮鍋裡的薑母鴨,一會兒還要去擦桌子和洗碗,看他們忙得團團轉,卻也充滿了生活氣息,食物也很有homemade的味道。我的照片很多都是在這裡拍的。
其實,在這家店不遠的地方,就有更大的一家店,廈門的老字號「黃則和」。可是看著門口擠不動的人頭,實在沒有勇氣進去啊。
說完了小吃,再介紹兩個小飯店,一家叫「烏塗煎包」,另一家叫「堂宴」。我們去廈門之前沒有做什麼攻略,就是隨性而去。這兩家店都是我坐在車上看到的。雖然當時只是一晃而過,但憑著一個吃貨的敏感和嗅覺,我斷定可以來這兩個地方試一試。於是玩累了以後到了飯點兒,我們又專門返回去找到了這兩家店,結果證明我的的確確是一個合格的吃貨。為此,終於被我那高冷的老公崇拜了一回。
「烏塗煎包」主要賣煎包和湯,店裡裝修極其簡單。我後來去百度了一下才知道這還是同安特色小吃呢。包子很香,不過最推薦的是它的大腸血湯,料很足,湯有濃濃的胡椒味,特別鮮美。價格也很實惠,我們三個人吃到撐得走不動總共花了八十塊錢。真遺憾沒有時間多去一次。
除了大腸血湯,肉茸湯也特別美味。
「堂宴」主打老廈門私房菜,那裡的清湯煮麵線真是讓人回味無窮,面線細細滑滑,湯淡而鮮。因為照顧娃的口味,店裡的招牌菜我們都沒點,但是點的其他的菜也是一個比一個好吃。最讓我忘不了的是那個金絲鱈魚球,炸的鱈魚球外面裹了厚厚的肉鬆,這樣的搭配真是絕妙。店裡還會免費贈送一份油炸冰淇淋,形狀像餃子一樣,一口咬下去,外熱裡冰,非常美味的飯後甜點。
最後順便提一句,之所以我們還能返回找到這兩家店,因為它們都離我們住的酒店很近,步行十分鐘的距離之內,不過它們肯定都有別的分店。我們住的酒店叫做長城賓館,位於思明區湖光路,被一片住宅小區環繞,非常安靜。雖然不在景點旁邊,但是廈門島本來就很小,所以到哪裡也都不遠。長城賓館的門口還掛了個大牌子,上面寫著「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廈門接待站」。哈哈!住得非常安心!
流口水的同時別忘了點讚!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