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碼頭餐飲商學院榮譽出品
介紹:
說起魚頭,大家通常會想到鱅魚,民間也有「鱅魚頭,肉饅頭」一說,是歷來被美食家所推崇的魚頭之州。鱅魚頭雖美,但選料受到地域及養殖水域、水質的限制,優質鱅魚頭成本相對較高,而且供不應求。如今,北部沿海城市的鮁魚頭正賣得如火如荼,大有與鱅魚頭一決高下的意思。
鮁魚,學名馬鮫魚。我國沿海水域均有出產,為海洋產經濟魚類。其種類很多,常見的有中華馬鮫、藍點馬鮫、斑點馬鮫等。皺魚只是中間有一根脊椎骨,幾乎無刺,烹製時通常將魚肉整片片下來,剁蓉後製作魚肉水餃或魚丸。也有廚師將1千克以下的小鮁魚用來醃鹹魚或者紅燒成菜的,但肉質不是很細嫩。如今,新鮮的大鮁魚頭被廚師精加工後派上了用場,每隻鮁魚頭都在半斤以上,肉質肥美,口感細膩。北方廚師以平常吃大蔥蘸的面醬、黃豆醬等調料複合在一起,以重味將鮁魚頭燜之,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九鹿鳴醬燜鮁魚頭」即是山東酒家熱賣的旺菜之一。
賴師傅點評:
鮁魚頭屬於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原料,對心血管系統有保護作用,常食能暖胃、益智商、助記憶、延緩衰老,還可潤澤皮膚。這款魚頭菜口味獨特,改變了以往北方醬燜菜口味單一、色澤較黑的缺點,成品複合味濃那。建議在裝盤時,適量搭配植物性原料。
原料:
鮁魚頭3個,蒸熟的米飯60克。
調料:
豬油80克,蔥、姜、蒜子各20克,香料30克,芫荽5棵,大塊五花肉5塊約120克,啤酒600克,
白酒6克,特色燜魚醬、韓國辣椒醬各15克,東古一品鮮、海鮮醬、蠔油、鮑魚汁各5克,白糖4克,醋10克,胡椒粉3克。
香料配比:
花椒、良姜、桂皮、八角各5克,白芷、小茴香、香葉各3克,拍破的草果1個。
特色燜魚醬配方:
熟豬油20克燒至四成熱,下入蔥、姜、蒜末各15克,芫荽、西芹、青辣椒末各20克,爆鍋,下蔥伴侶豆瓣醬30克燜香即可。
製作方法:
(1)鮁魚頭治淨備用。高壓鍋內入熟豬油燒至四成熱,下入蔥、姜、蒜子熗鍋,下香料炒香,再加入芫荽(整棵墊底),大塊五花肉墊底)。
(2)放入魚頭,接著加入啤酒,白酒,特色燜魚醬、韓國辣椒醬,東古一品鮮、海鮮醬、蠔油、鮑魚汁,白糖,醋,胡椒粉,用小火壓制1小時(除啤酒外,可適量加水,湯汁可循環利用,汁量超過魚頭2釐米為宜)。
(3)裝盤時搭配60克蒸熟的米飯即可。
關鍵:
做這道菜,可以用兩種原料,一是鮁魚頭,二是金槍魚魚頭,每份用料400-600克。
菜品解析:
魚頭是醬燜加工,成菜骨酥肉爛,魚骨比魚肉好吃。整個魚頭除了尖利的牙齒不能入口之外,任意一塊骨頭都可以一併食用,其口感獨特,鮮美無比,醬汁濃鬱,其中有以下秘密?
1、兩類祛腥料:
魚頭燜制過程中加人了兩類祛腥料:其一,自製燜魚醬中加入辛香料,熬好後要濾去雜質,起到掩蓋異味的作用;其二,高壓鍋中加入酒香料,啤酒和白酒中的乙醇會和五花肉中的脂肪酸發生反應生成酯類,使祛腥及增香效果更明顯。
2、汁重複利用,味越來越濃:
在調料中加入鮑魚汁、韓國辣椒醬、蠔油調味,使燜魚醬複合味更濃鬱,色澤更紅亮。傳統燜制方法通常是一次性對汁,此菜的醬汁可反覆使用。除第一次對汁成本略高外,以後湯汁越用越多,醬味越來越濃,成本越來越低。
3、高壓鍋燜酥:
頭肉少骨頭多,魚骨中腦髓較多、滋味鮮美。如果像燜鮁魚的傳統方法一樣,用炒鍋長時間燜燒,勢必導致鮁魚頭汁幹、汁黑。將炒鍋燜制改為高壓鍋燜制,湯汁更濃調,氣壓更大,能確保成品骨酥肉爛。
4、五花肉入味:
傳統的高壓鍋燜菜,用八角、大蔥墊底的較多,往往出鍋後香料味濃於原料自身的味道。此菜鍋底用五花肉片墊底,既防止鍋底粘連,又使成品鮮香味濃,可謂一舉兩得。
5、豬油不可少:
魚頭製作用油全用熟豬油增香,這樣燜酥的魚骨要比魚肉還要好吃。可能大家會擔心出品所含熱量過高,其實不必擔心。魚頭骨頭多,鈣含量高,熱量並不高。多餘的油脂都在醬湯中留著,下次接著用,菜餚中油脂並不多。
— END —
菜師傅ID:jzmt100中國特色餐飲技術線上線下的交流圈子!每天分享特色餐飲技術、運營幹貨!
如果您在餐飲領域有好的技術,或者您想學習和了解更多的特色餐飲技術,或者您在創業途中正在尋找特色餐飲技術。。。。
那麼請加菜師傅個人QQ/微信號:42440236(長按複製)
或關注我的微信公眾平臺:jzmt100(長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