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4日,我從亳州市譙城區湯陵公園出發,開始了為期4天的環亳州邊界騎行。第一站到譙城區觀堂鎮,出了觀堂鎮,走蔣集,進入渦陽縣境內,第一個鄉鎮就是牌坊鎮,從牌坊到新興鎮有十多公裡。十點多就到新興了,這是我第三次騎行到新興了,第一次是2019年7月9日,騎行到臨渙古城,經過新興鎮。第二次是2020年4月18日,和亳州跑吧騎行隊的的十餘個騎友專門騎行到新興,參觀新四軍四師司令部和河南永城李寨村的抗大四分校舊址。這是第三次騎行到新興了。
渦陽新興集新四軍第四師紀念館
紀念館石碑
渦陽縣新興集位於渦陽東北,離渦陽有25公裡,西邊是渦陽耿皇鄉,西南和東南是渦陽縣牌坊鎮和馬店集鎮,東邊是渦陽縣丹城鎮,北邊是河南省永城市的李寨鄉和馬橋鎮,與亳州市譙城區的觀堂鎮和淮北市濉溪縣臨渙鎮相距25公裡左右,正因為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新興鎮成為一個解放戰爭時期的紅色革命根據地,是劉少奇、彭雪楓、張震、張愛萍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經工作和戰鬥過的地方。
彭雪楓將軍塑像下面是原國防部部長張愛萍同志題詞
展室圖片
1939年9月初,彭雪楓帶領新四軍遊擊支隊從河南確山縣出發,來到渦陽縣新興集,開闢了以新興集為中心的豫皖蘇抗日根據地。後來新四軍遊擊支隊改編為新四軍第四師,第四師司令部就設在新興集上一地主大院內,現在四師司令部舊址改成了新四軍第四師紀念館,1994年5月2日,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原四師參謀長張震一行來到渦陽新興集故地重遊,憑弔先烈,欣然為紀念館題寫了「新四軍第四師紀念館」,還為坐落在司令部東邊的「六一」戰鬥烈士紀念塔題寫了「新四軍第四師六一戰鬥烈士紀念塔」。紀念館經過多次修繕,現佔地12畝,有司令部作戰室、機要室、彭雪楓故居、劉少奇故居、張震故居、拂曉報社舊址等展室30多間,也成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徽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安徽省國防教育基地、亳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新四軍第四師紀念館大門
司令部研究作戰方案
彭雪楓率部隊駐紮在新興集期間,看到新興集地勢低洼,每遇大雨,莊稼盡被淹沒,就多方協調,帶領支隊官兵,在新興集東南,上自李家湖,下至淝河,開挖了一條排水溝,當地人民稱為新新溝,長達二十多華裡,自此,溝兩岸不再受內澇之災,成了良田萬頃,當地民眾不勝感激,自發為彭雪楓立了一塊「彭公德政杯」,這塊石碑後來遭到日軍破壞,在1992年,修繕新四軍四師紀念館時,從新興街頭挪到了紀念館院內,該碑也成了國家一級文物,現在被罩在了玻璃罩內,加以保護。
國家一級文物彭雪楓德政碑
原碑立在新興集街頭,後遭日軍破壞,1992年移到紀念館內。
紀念館內有間劉少奇故居,特別引人注目。內有辦公桌椅,簡陋的木床,還有劉少奇同志在此工作的圖片。原來在1939年劉少奇同志曾化名「胡服」,在此工作、生活過二十多天。1938年9月,黨的六中全會在延安召開,會上要求把黨的主要工作放在戰區和敵後,大力鞏固華北,發展華中。會議決定撤銷長江局,成立中原局,由劉少奇同志領導中原局的工作。一九三九年一月,劉少奇同志根據中央決議精神,親赴河南省確山縣竹溝鎮安排中原局的工作。1939年10月上旬,劉少奇同志帶領徐海東、劉瑞龍和秘書劉彬及延安派出的幾十人組成的幹部隊從竹溝鎮動身向豫皖蘇邊區進發,沿途經過確山、汝南、項城、沈丘。兩個星期後,到了豫皖邊界的界首縣,後經太和縣、張村鋪,於11月初到達了新四軍第六支隊司令部的所在地——渦陽縣新興集。
劉少奇同志到司令部後,沒有休息,立即坐下來聽取彭雪楓同志關於六支隊和豫皖蘇邊區工作情況的匯報。劉少奇同志聽了匯報後,非常高興,詳細地傳達了黨中央、毛主席關於發展華中,堅持東進的戰略意圖和方針政策,還對豫皖蘇根據地的任務作了具體指示:首先創造永城、夏邑、蕭縣、宿縣四縣連成一片的根據地。與此同時,還要建立睢、杞、太,商、亳、柘兩塊小根據地,以便爾後連成一片。
在新興集,劉少奇同志的工作每天都安排的很緊。如找各方面負責同志談話,調閱文件,出席各種會議,到各直屬機關視察等。11月7日,在新興集的東北角廣場上,在慶祝俄國十月革命節的大會上,六支隊的指戰員們熱烈歡迎少奇同志。劉少奇同志在新興集期間,十分重視軍政於部的學習,他極為認真地給支隊直屬機關上了近三個星期的黨課,課堂設在新興集十字街口路北的一個破舊院子裡。11月下旬,劉少奇同志離開新興集,前往新四軍江北指揮部。
劉少奇化名胡服,在新興集生活工作了二十多天。這是劉少奇舊居
簡陋的生活
在司令部紀念館的東邊三百米處,有一小院,內植雪松,蒼柏蔥鬱,翠竹掩映,這就是「六一戰鬥紀念碑」處。1940年6月1日,彭雪楓組織軍民在廣場召開紀念「五卅」慘案15周年大會並開展閱兵。駐紮永城、宿縣的日軍第21師團500多人和偽軍1000多人分別乘坐10多輛汽車,分四路直奔會場,合擊新興集。我偵察員得知情報後,彭雪楓毫不畏懼,帶領六支隊全體指戰員,沉著應戰,英勇指揮,不怕犧牲,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戰鬥進行到下午四點,敵軍衝進新興集,點燃了民房,但我軍仍然頑強戰鬥,奮起反擊,終於趕走了日軍。在「六一」戰鬥中,我軍打死打傷日軍300餘人,我支隊官兵有100多人壯烈犧牲,新興集上近千間民房化為灰燼。後來,軍民重新建設集鎮,也把龍廟集改為新興集,又為紀念這次戰鬥中犧牲的革命先烈,在司令部東300米處購地8畝,興建了六一戰鬥革命烈士陵園,在陵園中間高高的基座上聳立著「靈奶廟革命烈士紀念碑」(新興集以前叫靈奶廟,也叫龍廟),1994年5月2日,中央軍委副主席,原新四軍四師政委參謀長張震來陵園掃墓,又重新題為「六一戰鬥革命烈士紀念碑」。
六一戰鬥紀念碑
六一戰鬥革命烈士陵園大門一側,上寫「小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