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換人生28年」獲賠近77萬,肝癌晚期的他說「多活一天是一天」

2020-12-24 西部點評

「咕咚」,28歲的肝癌晚期患者姚策仰脖就著溫水吞下一粒嗎啡片,嗎啡片,是姚策身上必備的藥,也是他最後一劑止痛藥。身體疼痛難忍時,他就摸出來一片服下,而此前,睡覺是緩解他身體疼痛的藥劑。

12月7日,身在江西九江的姚策獲悉「錯換人生28年」案一審判決結果時,正在家中接受「保守治療」。他說,最大的欣慰是「醫院承擔『錯抱』全責」,共賠償各方76萬餘元。他想儘快拿到賠償款,及時入院「搶命」。

今年2月,姚策養母「割肝救子」揭開28年前錯抱的往事。9月,「錯換人生28年」案在開封開庭,河南青年時報曾詳細報導。11月,跑遍全國治療的姚策獲悉他已無法換肝,不想「坐以等死」的他遂向涉事醫院河南大學淮河醫院「求救」。罹患肝癌後,姚策為籌集醫療費在網上發布募捐信息,又因「報銷單重複」遭「詐捐」質疑,募捐被暫停。

這一年,姚策像在「坐過山車」。

網上公益募捐陷入詐捐風波

「楷楷,來沙發這兒玩。」12月7日,江西九江家中,姚策3歲的兒子楷楷,拿著玩具小汽車在桌子上推來推去。他的不少玩具都是來採訪的媒體記者送的,玩耍時常常碰到擺放在屋裡的藥箱。

「錯換人生28年」的真相沒有揭開以前,沒有確診肝癌晚期以前,姚策是幸福的。

7月份,姚策帶兒子在公園玩

可如今,他整個人生「被顛覆」了。輾轉全國各地求醫看病,妻子一直在身邊陪伴,因無法工作,他們一家很快陷入拮据。

此前,微公益、騰訊微公益等公益平臺的籌款,一直是姚策治療費的重要部分,但在前不久,因各個募捐平臺上的發票重複,部分網友質疑其「詐捐」,導致公益平臺暫停了募捐。

11月27日,因醫療費緊張,正在接受治療的姚策從杭州樹蘭醫院轉至江西九江的家中,接受保守治療。

11月,姚策在杭州樹蘭醫院接受治療

「從杭州回來最大的原因就是治療費用緊張。」從今年3月到目前,姚策看病費用共計80多萬元,不能報銷的60多萬元。

對於「詐捐」一說,姚策稱,之前由於大部分發票原件封存在法院,無法第一時間取出,導致發票重複公示,造成誤解深表歉意。12月初,姚策生父郭先生從法院將封存的票據調出,並附法院公章及證明,重新公示在各大募捐平臺。

姚策說,他的治療費用遠大於社會捐款,所有單子都是真實的,同時對於善款也絕無私自挪用的情況,如發現有偽造可報案。

對於網友質疑姚策賣房不缺錢看病、不該佔用公益資源等情況,姚策說,當初確診肝癌時,房子被中介掛出售賣,曾有一次成交記錄,雙方籤訂了房屋買賣協議,但後來買家無法貸款,導致這筆買賣被擱置,房子一直處於交易中的狀態。「我個人極其不願佔用社會資源。」姚策說。

姚策說,他的病情受外界影響比較大,「我現在的病情已是不可逆地進展下去了,但我還是想多活一天是一天,每一天對我而言都異常珍貴,我要陪伴家人,我要分享愛和能量,我雖然無法掌握我生命的長度,但我希望自己每活一天,會有更多的人因為我的故事而受到鼓舞」。

信息公開僵局與民告官和解

公益募捐停了,姚策的經濟壓力更大。但姚策的病不能耽誤,為籌款,其生父母杜女士夫婦東奔西走,最想拿到賠償款為姚策治病。

於是,在杜女士夫婦心中,查清28年前醫院方責任劃分,儘快促進「錯換人生28年」案判決,拿到賠償款,成為緩解姚策經濟壓力的唯一途徑。

但是這有個前提,需要開封市衛健委進行部分信息公開。

7月12日,「錯換人生28年」當事人向開封市衛健委、河南大學寄送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書》《要求聯合調查組儘快公布「錯換人生28年事件」調查結果的公開信》,但被申請人(開封市衛健委)以及河南大學收到以上申請後均沒有回應。

「從春夏到秋冬,從單衣到棉衣,錯換28年的認定,怎麼就這麼難?」法庭之上,杜女士淚流滿面,無力承擔醫藥費,她希望開封市衛健委儘快公布所申請政府信息,希望河南大學淮河醫院能收治姚策。

12月4日上午9點半,開封市金明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杜女士訴被告開封市衛健委信息公開一案。

庭審中,原告被告雙方辯論的焦點為是否收到郵寄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書和申請政府信息公開的程序是否合規。原告當庭出示兩份證據,一份為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書,一份為郵寄快遞單查詢記錄。

但被告認為,收件人並不是「開封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的全稱,他們並未收到申請書。

杜女士代理律師周兆成說,他們曾先後給開封市衛健委寄出了三封公開信,一封寄給開封市衛健委辦公室,一封寄給開封市衛健委法定代表人,還有一封寄給了開封市衛健委對於該事件的聯合調查組,且郵寄均顯示在同一天被籤收,都有快遞單號追蹤可查。

「現在有兒子有孫子了,28年後,告訴我都不屬於我的了,我將老無所依?」法庭上,杜女士情緒失控。

12月4日下午,在開封市金明區人民法院法官的協調下,姚策生父母前往開封市衛健委溝通。開封市衛健委辦公室劉先生承諾,15個工作日內將公開調查信息。12月6日,杜女士與被告開封市衛健委達成了庭外和解,開封市衛健委公開政府信息。

周兆成說,原被告雙方現在已沒有任何紛爭,原告已正式向開封市金明區人民法院提交撤訴申請書。

醫院負「錯抱」全責 判賠近七十七萬

開封市衛健委公開政府信息,為「錯換人生28年」案判決提供重要證據。

12月7日,「錯換人生28年案」一審公開宣判,河南省開封市鼓樓區人民法院對原告郭先生、杜女士、姚策訴被告河南大學淮河醫院,原告姚策訴被告河南大學淮河醫院侵權責任糾紛兩案一審公開宣判。

對於郭先生、杜女士、姚策訴河南大學淮河醫院侵權責任糾紛案,法院依法判決河南大學淮河醫院賠償郭先生、杜女士精神損害撫慰金20萬元;賠償姚策精神損害撫慰金20萬元;賠償杜女士因尋親支付的交通費用1193.5元;賠償郭先生誤工費6400元。

對於姚策訴河南大學淮河醫院侵權責任糾紛案,法院依法判決河南大學淮河醫院賠償姚策醫療費、營養費、誤工費、交通費等各項費用共計361312.94元(已給付10萬元)。

本次判決中,關於姚策被「錯抱」事實、賠償金額、追溯時效等問題成判決重點。姚策方要求淮河醫院承擔判決之日後所產生的醫療費用的請求被駁回,法院認為應待後續治療費用實際發生後另行主張。

院方認為,醫院對「錯抱」這一過錯導致姚策與生父母28年骨肉分離,且姚策自身已患有肝癌,醫院對此應當承擔精神損害賠償責任。

「由於淮河醫院診療行為不規範、管理不善,導致病歷資料缺失,未按照原開封市衛生局有關規定為姚策及時接種B肝疫苗,以及『錯抱』事件的發生,應認定淮河醫院存在重大過錯。但是,肝癌的發生除了與防疫有關外,也與個體差異、生活經歷等多種因素有關。因此,本院判決淮河醫院對姚策目前因患肝癌而產生的合理損失承擔60%的民事賠償責任。」審判長回應公眾。

審判長稱,姚策訴稱幼時治療B肝費用305508元,但其未提交相關票據,缺少證據,沒有證據予以證明,不予認定。對於姚策訴求中符合法律規定且有證據證明的602188.23元,根據責任劃分,淮河醫院應承擔60%的責任,故淮河醫院應賠償姚策各項費用361312.94元,淮河醫院考慮到姚策身體及經濟狀況,前期已主動支付了10萬元。

當天上午,姚策方代理律師周兆成表示,對於一審判決結果,他表示認可。下一步打算就判決雙方沒有爭議的金額,繼續向法院提起《先予執行申請》。

周兆成說:「首先要讓病危之中、已經無錢治病、命懸一線的姚策抓緊去治療。」

姚策則認為「賠償金低於預期」,他想儘快拿到賠付金,及時入院治療,「沒有什麼比治病更緊急重要了」。「值得欣慰的是,在責任認定上,目前醫院承擔了『錯抱』事情的全部責任,以及未打B肝疫苗導致罹患疾病的60%的責任。」姚策稱,他會保留繼續上訴的權利,「人生和健康再也回不去,多少錢也換不回」。

對於一審宣判結果,12月7日晚,河南大學淮河醫院醫患辦張主任告訴河南青年時報記者,尊重法律,服從判決,履行義務,會儘快支付賠償金。

生母的人前樂觀人後忍痛

對於一審判決,姚策生母杜女士稱,想儘快拿到賠償金為姚策治病。同時,她也提出自己的擔憂。「60%的民事賠償責任究竟怎麼算?以後孩子(姚策)治療產生的費用,醫院是承擔報銷後還是報銷前的60%,沒有明確。」杜女士坦言,她比較擔心在姚策後續治療費報銷問題上和被告方「扯皮」。

今年10月,姚策轉院到上海進行放射性治療,每天須接受20分鐘雷射治療,受疫情影響住院困難,杜女士夫婦承擔起了照顧姚策的重任。

姚策與親生父母吃飯

老兩口從老家河南駐馬店趕到上海,在醫院附近的老舊居民樓裡租下一套不足40平方米的房子,月租金5500元,他們和兒子兒媳擠在一塊兒。

出門走在路上,姚策經常會被上海的大爺大媽認出,紛紛與其打招呼,也會有人常常提著東西到出租屋探望,還會有病友和網友前來探望。

因為肝癌患者有忌口,杜女士常常買鴨肉以及補氣的山藥、芋頭等給姚策做飯,上海菜價貴,杜女士和老伴就趁著菜市場打折時出門採購,她還從老家帶來豆漿機和電餅鐺。用豆漿機打豆漿、榨果汁,用電餅鐺做燒餅、煎包,換著樣給姚策補充營養。

姚策在上海治療期間,3歲的兒子留在了九江,由嶽父母照顧,姚策也時常返回看望兒子。

10月中旬,姚策到上海複查不是很理想,不久後就入住杭州樹蘭醫院。

「治療期間,身邊沒斷過人。」姚策說,他住院期間,不管在上海還是杭州,愛人、生父母、養父母都會輪流照顧。

原本姚策是幸福的,2018年開始創業,東南西北出差,但因病痛,短短半年多時間,體重掉了30斤。他不能劇烈運動,即便步行,每天也不能超過8000步,「天天住到醫院裡,人是非常難過和壓抑的」。

11月份,姚策正式開始在杭州治療,一個月後,醫生建議再治療調養,但因治療費用緊張,加之不是生死攸關,姚策只能返回九江家中休養。

姚策說,給他的選擇方案不多了,現在治療以針劑為主,所有藥物都是輔助,每21天進行一次藥物注射,如若不行,將放棄西醫選擇中醫。「一次打兩針,一針是32000元,另一針是18000元。」

在眾人面前,杜女士總是開朗,可到了晚上,只有她知道,她要靠安眠藥才能入睡,她也一直將安眠藥帶在身邊。

本該享受天倫之樂時,她和老伴既怕失去親生兒子,又怕失去相處28年的養子,「好像一夜之間什麼都沒有了」。

【特寫】眼前世界有種遙遠的親切感

12月6日,周日,江西九江,5℃到11℃,多雲。

上午9點,姚策從睡夢中醒來,然後是起床、洗漱、吃藥,在家中客廳緩慢走動。

用藥半小時後吃早餐。嶽母包的餛飩,煮熟後盛碗放鍋中溫水裡保溫。自今年2月被確診肝癌後,姚策嶽父母即搬到家中來,照顧這個遭受重創風雨飄搖的小家。

早餐過後半小時,姚策需再次服藥。如果天氣好,身體不痛,姚策會下樓在太陽底下走一走,掃幾眼小區裡的男男女女,以及花壇裡的綠植,抬頭望天時,偶爾會看見幾隻「啾啾」鳴叫的飛鳥。對眼前世界,姚策有種遙遠的親近感。如果條件不允許,他就一直待在家中聽廣播,聽得最多的節目是百家講壇。

12點,遵醫囑先服藥再午餐。「每天保證有香菇,對身體有好處。」姚策養母許女士特意交代。12點半,嶽母燉好一鍋排骨湯,姚策吃得很香,一家人一直吃到兩點半,休息半小時後又服藥。有時,姚策養父母下班前會來探望,「28年的情感,割捨不開。」姚策說。

下午3點多,姚策感覺身體稍微好點,就由妻子開車,帶著兒子,到20分鐘車程外的九江海韻沙灘玩。那一刻,是姚策感覺一天裡最幸福的時光,一直玩到4點半。

傍晚7點,晚飯是稀飯加炒菜,姚策吃得很少,這是醫生專門叮囑過的:少食多餐,清淡為主。

晚8點服過藥,姚策會習慣性地看部電影,最喜歡看劇情燒腦片。不看電影時,他會發些短視頻,回復網友的留言和私信,而之前他常刷抖音,主要分享自己的抗癌日記,「我想給面對各種生活壓力的朋友們打打氣」。

【尾聲】姚策養父母也將起訴醫院「錯抱」

「錯抱」事件不只傷害了姚策及其親生父母。12月8日,姚策養母許女士稱,此事還傷害了江西九江的姚策養父母家庭和她住在河南駐馬店的親生兒子郭某,他們將近期在江西起訴河南大學淮河醫院。

許女士50歲出頭,她在短短半年,經歷了失子和尋子的痛苦。如果不是姚策被查出肝癌,自己想「割肝救子」,她可能一輩子也不會知道,養了28年的兒子竟然不是親生的。

9月17日,姚策養母許女士接受河南青年時報記者採訪 河南青年時報資料圖

今年4月17日下午,她在駐馬店高鐵站出站口首次見到了28歲的親生兒子郭某。她雙手緊抱,號啕大哭。

許女士獲悉了孩子的養母杜女士的家境:大女兒智障,郭某做輔警收入一般。兒子的人生遭遇,許女士認為與自己脫不了干係。許女士說,她的親生兒子郭某也因被抱錯而改變人生,老兩口受此事影響,壓力很大,她身體很不好,一直在看心理醫生。

來源:河南青年時報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河南一男子被醫院錯換人生28年,確診肝癌晚期,一審獲賠76萬
    關於抱錯孩子的情節,我們通常都是在電視劇中看到的,而且都是兩個被錯換人生的孩子,有著不一樣的人生,卻又有著奇妙的緣分,最終碰到一起。而在現實中,也有這麼一個被錯換了人生的男子,沒想到28年後,而且他遭遇的還是雙重打擊,父母不是自己的,而自己還被查出來肝癌晚期,這樣的情況就是電視劇中也鮮少出現,但是卻被姚策給碰到了。
  • 「錯換人生28年」案一審判決醫院賠76萬
    「錯換人生28年」案一審判決醫院賠76萬 2020-12-07 21: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錯換人生28年」事件續:三案均有果 當事人及其父母共獲賠逾76萬元
    中新網鄭州12月7日電 (記者 李貴剛)連日來,備受輿論關注的「錯換人生28年」事件有了最新進展:當事人及其父母分別訴河南大學淮河醫院兩案共獲賠逾76萬元;當事人及其父母訴開封市衛生健康委一案,雙方已達成庭外和解。圖為庭審現場。
  • 「錯換人生28年」當事人癌症晚期無法換肝,生母訴衛健委案未當庭宣判
    紅星新聞記者從「錯換人生28年案」當事人家屬處獲悉,姚策生母杜新枝起訴開封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信息公開一案12月4日在開封市金明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姚策由於現在處於肝癌晚期,身體狀況不佳,沒有參加庭審。庭審於4日上午9點30分開始,持續一個多小時結束,將擇期宣判。
  • 換子28年:我生下的孩子,我沒有養育過一天,你說誰受得了?
    28歲的江西九江青年姚策罹患肝癌,母親許冬梅想「割肝救子」卻意外發現當年在醫院抱錯了娃,親生兒子其實是生活在河南駐馬店的郭威,一段「錯換人生28年」的秘密就此揭開......兩家的父母都在盡心盡力地照顧著孩子,28年後老天給家長們開了個天大的玩笑,孩子不是自己親生的。
  • 「錯換人生28年」案一審判決醫院賠76萬:家屬打算申請先賠「救命錢」
    對於該案如此判決的原因,該案審判長表示,醫院作為專業的醫療服務機構,對在其處出生的新生兒負有高度謹慎的管護義務,且淮河醫院對於「錯抱」發生在其醫院不持異議,這一過錯導致姚策與生父母28年骨肉分離,且28年後姚策與生父母相認,但自身已患有肝癌,姚策與杜新枝、郭希寬相逢後精神上遭受嚴重痛苦,因此,淮河醫院對此應當承擔精神損害賠償責任。
  • 「錯換人生28年案」開庭,索賠273萬|本該避免的悲劇!
    江西一位許女士的兒子姚某今年已經28歲了,但是生命垂危,原因是患了肝癌晚期。為了救治自己唯一的兒子,許女士想盡辦法賣房籌款給兒子治病,但是需要的錢太多太多了。同時許女士也想捐贈自己的肝臟給兒子。檢查完肝臟數據,結果出來後讓所有人都驚呆了,養育了28年的兒子竟然不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後來才知道,原來在28年前生孩子的時候,許女士的孩子就和同一個病房的杜女士的孩子抱錯了。
  • 錯換人生28年兩家庭聚上海,將交換禮物共慶生!患癌男子將放療
    6月15日下午,備受關注的「錯換人生28年」事件雙方家庭將在上海第二次相聚。南都記者從28年前被錯抱、如今身患肝癌的江西九江小夥姚策處獲悉,當天,兩家人將在上海為他和被抱錯的另一個孩子郭威共同舉辦生日會。「今天下午主要是兩家人一起聚一聚,會有交換禮物的環節。」
  • 「錯換人生28年」案宣判,賠償款還不夠治病,讓人心酸!
    1在全網引起高度關注和討論的「錯換人生28年」案一審昨天已宣判,醫院共賠償各方76萬餘元。事情是這樣的,2020年2月案件當事人姚策身體不舒服去醫院檢查,結果被查出肝癌晚期,姚策母親決定割肝救子。但是在檢查過程中,他們發現兒子血型和他們夫婦倆不同,親子鑑定發現,姚策並非自己的親生兒子,經查原系28年前,淮河醫院醫生將兩個新生兒抱錯。這是這起案件的起始緣由。一審判決後姚策生父發聲中說:「對於這個審判結果我不太滿意。醫院給的這些錢,還不夠給孩子看病的。」
  • 錯換人生28年,除了賠償,怎麼討回自己的身份?
    又是一起錯抱嬰兒的悲劇。2月17日,許女士養了28年的兒子阿斌(化名)被查出患肝癌,當她準備捐肝給阿斌治病時卻發現,阿斌不是她和丈夫親生的。在去自己生產的醫院調查後,許女士找到了親生兒子郭郭(化名)信息。4月17日,親生母子相認,雙雙失聲痛哭。
  • 「錯換人生28年」案一審宣判,律師:當事人對醫院負責後續治療非常...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陳浩洲備受輿論關注的"錯換人生28年"案,今天迎來了一審宣判,被告醫院判賠共76萬餘元。縱相新聞此前報導,今年2月,28歲的江西九江青年姚策身患肝癌,母親許女士欲"捐肝救子",卻意外發現兒子並非親生,這起"錯換人生28年"事件由此揭開。(圖說:河南大學淮河醫院。資料圖)"作為原告方代理律師,整個判決我還是非常認可的。""
  • 九江男子「錯換人生28年」事件家屬索賠800萬?真相究竟是…
    點擊文字可直接跳轉閱讀 日前,「錯換人生28年」患癌當事人姚策病情惡化,但是其與當年發生錯抱事件的河南大學淮河醫院的協商仍沒有任何進展
  • 錯換人生28年案宣判,家屬願意放棄賠償,只求醫院答應1件事
    12月7日,錯換28年人生案一審宣判。開封鼓樓區人民法院判決,淮河醫院賠償姚策和他的生父、生母精神撫慰金各20萬元,賠償姚策醫療費等36萬餘元,總計76萬多。1天後,開封市衛健委開具一份《答覆書》,證明開封市早已經普及了B肝疫苗,1992年的新生兒理應注射B肝疫苗。而在淮河醫院賠償一案中,審判長提到,醫院未按照規定為姚策接種疫苗,是他得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但這份文件也是來之不易,它足足讓杜新枝等了5個月、146天。
  • 「錯換人生28年」案判了!姚策坐輪椅出庭,共獲得67萬元賠償
    導語2020年12月7日,「錯抱孩子28年」案一審終於公開宣判了。姚策的28年人生裡究竟經歷了什麼?下面且聽救生圈細細道來。醫院失誤,兩個孩子命運反轉1992年6月15日,許敏和姚新枝一同住進河南大學淮河醫院,兩人都生下了男孩,一個是傍晚出生,一個是第二天早上出生,之後兩個男孩都被抱進了嬰兒室照顧。等了3天,許敏抱著孩子先出院,並給孩子取名為姚策。
  • 錯換人生28年患癌者無法換肝留絕筆信!稱醫院最多賠60萬
    近日,「錯換人生28年」當事人姚策在醫院寫下絕筆信,希望「在生命最後之際得到一個答案」。11月25日,南都記者從姚策的代理律師周兆成處證實,由於姚策體內的癌細胞擴散已經無法換肝,近日法院反饋了河南大學淮河醫院的《最新調解意見》,醫院同意最多不超過60萬元賠償。
  • 「錯換人生28年案」開庭 原告姚策:治療已花70萬 「我捨不得走」
    2020年2月,江西青年姚策查出癌症,其母親許敏欲「割肝救子」,檢查時卻發現姚策並非自己親生。經查,28年前,淮河醫院醫生將兩個新生兒抱錯,姚策與同時出生的男孩郭威因此錯換了人生。姚策的親生母親杜新枝,現生活在河南駐馬店。當年,許敏與杜新枝是同一個病房的產婦。
  • 醫院回應「錯換人生28年案」被判賠76萬:服從判決 將儘快支付賠償金
    12月7日,河南大學淮河醫院回應「錯換人生28年」案被判賠償76萬元,稱尊重法律,服從判決,將儘快支付賠償金。據河南省高院消息,開封市鼓樓區人民法院判決院方在28年錯抱事件中存在嚴重過錯,未對姚策進行B肝疫苗防疫對其患肝癌負有一定責任,判決院方賠償姚策及其親生父母精神損害撫慰金40萬元,交通費、誤工費7593.5元。對姚策訴河大淮河醫院侵權責任糾紛案,法院判決院方賠償姚策醫療費、營養費等共計361312.94元。除上述76萬餘元賠償外,醫院還被判承擔姚策後續治療費用60%責任。
  • 「錯換人生」當事人姚策:曾想去火神山醫院當志願者
    9月25日,「錯換人生28年」案件在河南省開封市鼓樓區人民法院再次開庭,被錯換當事人之一、罹患肝癌的姚策坐在輪椅上出席了庭審,當庭沒有宣判。 今年2月,28歲的江西九江青年姚策查出肝癌晚期,母親欲「割肝救子」卻發現兒子並非血親。
  • 錯換人生28年案當事人姚策:不要告別
    夜晚是他少有的脆弱時刻。很多心緒湧上來,姚策壓著聲音啜泣。他想到剛過完3歲生日的兒子,和他可能沒有父親的人生:楷楷以後會不會被欺負?他會不會恨我?這些心情,他沒讓家人知道。他們互相沉默,隱忍,猜慮,關心,從故事的一開始,他們就是這樣保護彼此的。確診肝癌晚期以來,28歲的姚策瘦了近30斤,腦袋在身子上顯得大了一圈,聲音微弱沙啞。
  • 「錯換人生28年」當事人生母起訴開封市衛生健康委案開庭 未當庭宣判
    中新網鄭州12月4日電 (記者 李超慶)「錯換人生28年」當事人姚某生母杜女士起訴開封市衛生健康委一案4日在河南省開封市金明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法院未當庭宣判。今年28歲的青年姚某在確診肝癌後,其母許女士決定割肝救子,不料多次檢查後發現姚某並非其親生子。後經證實,28年前(1992年),因許女士當年生產的開封醫專第二附屬醫院(現為河南大學淮河醫院)工作失誤,造成兩名孩子抱錯。今年4月,許女士在河南省駐馬店市尋到親生子郭某。姚某則是郭某養父母的親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