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大會今天上午10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大會。(10月21日《新華社》)
收看了《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大會》現場實況直播,聆聽了習近平主席在大會發表的重要講話,心潮澎湃無比激動。憶往昔,崢嶸歲月,英雄輩出;看今朝,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80年前,中國工農紅軍進行了震驚世界的長徵。艱難困苦,玉汝於成。長徵歷時之長、規模之大、行程之遠、環境之險惡、戰鬥之慘烈,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在世界戰爭史乃至人類文明史上也是極為罕見的。
紅軍長徵是人類軍事史上的奇蹟,長徵鍛造了舉世聞名的長徵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象徵。長徵以其獨特的魅力突破了時代和國界,不僅在中國人民心中產生了無窮的精神力量,而且也為整個世界所稱頌。
長徵是在中國面臨亡國滅種空前危機、抗日救國成為中華民族最現實最緊迫任務的情況下發生的,將中國革命引到勝利發展前進的嶄新道路上,其特有的偉力不但極大推動了中國革命歷史進程,而且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任何一個時代都其時代烙印的民族精神。對於中華民族來說,21 世紀是中華民族爭取全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民族的崛起和騰飛的世紀。長徵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和共產黨人革命精神的凝聚,為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時代元素,成了民族精神之魂。今天,要弘揚長徵精神就是要使民族精神資源的種子在新的歷史時期成長和結果,體現出長徵精神的時代意義與價值,從而增強民族精神的現實感召力。
堅定不移的理想與信念是長徵精神的靈魂,強大的精神支柱是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長徵的勝利是中國共產黨人講理想、講信念精神的繼承和發揚,是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共產黨人矢志不渝革命精神相結合的勝利。
美國著名記者索爾茲伯裡稱讚長徵:「過去是激動人心的,現在它仍然會引起世界各國人民的欽佩。」後人在緬懷這段歷史時經常困惑: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遭到失敗,他們沒有飛機大炮,沒有汽車坦克,沒有足夠的槍枝彈藥,沒有現代化的裝備,沒有援助,溫飽不能、缺醫少藥,卻在前有強敵後有追兵、敵強我弱的情況下,以所向披靡的英雄氣概翻越了終年積雪、陡峭險峻的高山,穿越了人跡罕至的草地,衝出了國民黨數十萬軍隊的封鎖線,使長徵成為一部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什麼力量支持著並讓紅軍指戰員們那樣堅定不移、義無反顧、不屈不撓、視死如歸地奮勇向前呢?
正是長徵精神中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他們把國家、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放在首位,堅信中國革命的事業一定會勝利,為此他們可以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紅軍在長徵這個超越自身極限的過程中,正是靠這種崇高的理想支撐著他們戰勝了種種艱難險阻。因此,長徵的勝利是堅定的政治信仰、不屈的理想信念的勝利,這種百折不撓的革命意志是戰勝一切困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力量源泉。
長徵的勝利證明:偉大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必定會激發出不懈的追求和產生強大的精神動力。時至今日,對於新時期執政的中國共產黨來說,既面臨著複雜的西方敵對勢力「西化」、「分化」的考驗,又面臨著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速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考驗。在考驗面前,保持黨的先進性就需要大力弘揚對革命無限忠誠、對理想信念無比堅定的長徵精神。
出任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布熱津斯基走到大渡河渡口的懸崖邊時,被深深地震撼,並讚嘆道:「長徵的意義絕不只是一部無可匹敵的英雄主義史詩,它的意義要深刻得多。」長徵的勝利,在人類精神史上也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寫出了令世界驚嘆不已的紅色篇章。
長徵這一精神的源流,依然滋養著一代代中國人的心靈。在人類物質與精神文明高速發展的今天,回望長徵初心,依然在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心中刻下深深的烙印。習近平強調,「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長徵要持續接力、長期進行,我們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徵路。」新的長徵路,我們鬥志昂揚,精神飽滿,信心滿滿。
長徵勝利80年,我們的腳步從未停息。中華民族這條巨龍,秉天地之正氣,凝民族之精魂,在紅五星的照耀下,長徵精神走向未來,走向世界。
正如習主席在紀念大會發表的重要講話的結束語:「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前進道路上,我們要大力弘揚偉大長徵精神,激勵和鼓舞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特別是青年一代發憤圖強、奮發有為,繼續把革命前輩開創的偉大事業推向前進,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新的長徵路上續寫新的篇章、創造新的輝煌!」
* 以上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