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弘揚長徵精神 鍛造「四鐵」部隊
在改革強軍的新徵程中,我們紀念紅軍長徵的偉大勝利,就是要從長徵的偉大實踐中汲取精神力量,用長徵精神鼓舞和激勵我們著力鍛造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四鐵」部隊,不負黨和人民賦予的使命任務。
始終忠於信仰,堅信「革命理想高於天」,是長徵精神的最高體現。弘揚長徵精神,鍛造「四鐵」部隊,就是要傳承革命先輩對黨的無限忠誠和對理想的執著追求。始終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毛澤東曾經指出,我們的原則是黨指揮槍,而決不容許槍指揮黨。弘揚長徵精神,就要毫不動搖高舉旗幟、聽黨指揮。堅持把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特別是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部隊思想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著力在強基固本、看齊運用上深下去、見成效。堅持把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作為加強部隊黨的建設的根本要求,旗幟鮮明地維護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的權威,確保黨從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牢牢掌握部隊。深學躬行黨的創新理論。信仰築基於理論武裝。鄧小平曾說:「長徵的勝利,是我們黨的理論的勝利,是馬克思主義的勝利。」紅軍初創伊始就明確提出要把馬克思主義理論灌注軍隊建設之中。長徵途中,「我們從未放鬆對戰士的政治教育工作」。正是因為持續不斷的政治教育,使官兵立起了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支撐著紅軍從艱難險阻中一路走來。熔鑄鐵一般的信仰,重要的是在加強黨的創新理論武裝的同時,注重加強革命光榮傳統教育,認真組織官兵學習黨史、軍史和本部隊的光榮史,用革命先輩的英雄事跡,鮮血凝成的光輝業績、建設發展中的模範事跡感召官兵、激勵官兵,保證官兵在樹立信仰信念上做到一脈相傳、賡續不變。同時,注重搞好形勢教育,引導官兵認清改革開放以來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認清我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認清人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從而更加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對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的信賴。
英勇善戰、敢於犧牲是長徵精神的重要內核。弘揚長徵精神,鍛造「四鐵」部隊,就是要傳承革命先輩面對強敵不怕犧牲、應對磨難堅忍不拔的精神,錘鍊能打勝仗的能力素養。樹牢打仗思想。長徵途中的重要戰役戰鬥近600次,幾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戰,長徵的勝利是紅軍將士在戰場上一仗仗拼殺出來的。打仗始終是軍人的「主業」。特別是在國家安全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的今天,必須全面貫徹「五個更加注重」戰略指導和新形勢下軍事戰略方針,積極拓展深化軍事鬥爭準備,不斷強化謀戰練戰的主業主責,真正把各方面的力量和資源凝聚到練兵備戰上來。牢固確立戰鬥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準,把思維理念和工作模式轉到聚焦實戰上來,引導激勵官兵苦練實練、精武強能,全面提高能打勝仗和履行使命能力,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提供有力支撐。始終保持箭在弦上的戒備狀態,高度關注國際形勢發展變化,關注我國所處的安全環境,高標準做好應急備戰準備,確保一聲令下迅即出動、不辱使命。當前,我國周邊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爭端、大國地緣競爭、軍事安全較量、恐怖主義威脅等更加凸顯。我們必須大力開展實戰化訓練,通過參加跨區演練和對抗演習、聯合演練摔打鍛鍊部隊,打造一支能打仗、打勝仗的勝戰之師。要把軍人血性作為部隊戰鬥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嚴格管理中養成,在艱苦環境中磨礪,在濃厚氛圍中薰陶,培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軍人血性,激發一有任務就搶著上、一遇危難爭著幹的高昂士氣。
紀律嚴明、執紀如鋼是長徵精神的生動反映。弘揚長徵精神,鍛造「四鐵」部隊,就是要傳承革命先輩視紀如命、守紀如鐵、執紀如山的紀律觀念,磨礪鐵骨不變形的作風基因。強化守紀意識。鄧小平指出:「我們過去革命,就是靠紀律,而且是自覺的紀律。」長徵中,紅軍十分注重強化官兵紀律意識,時時處處明確紀律規定,反覆強調紀律的重要性。1934年11月,中革軍委和總政治部2天內連續發出3個指示,對部隊中違反紀律的現象提出嚴肅批評。要求政治機關負責「嚴厲處罰故意以及屢犯紀律的分子,以致槍決」。1934年11月7日《紅星報》出版的長徵途中唯一的一份號外報,沒有報導重大新聞和消息,而是刊登了加強黨和軍隊組織紀律性的內容——不亂拿群眾一點東西、打土豪要歸公、買東西要給錢等。歷史告訴我們:軍無法不立,法無威不嚴。無論什麼年代,紀律的權威始終源自內心深處對紀律的擁護與敬畏。只有讓「鐵一般的紀律」深深印刻在每一名官兵心中,讓敬畏法紀、遵紀守法成為官兵習慣思維和行為自覺,才能真正讓鐵規生威、鐵紀發力,以嚴明的紀律確保部隊高度集中統一和安全穩定。當前,國防和軍隊改革正在深入推進,必須進一步在官兵中強化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意識,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應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堅持以作風紀律建設為核心,以領導幹部和機關為重點,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嚴格執紀,嚴格執法,不斷強化各級領導機關的表率意識,以良好的形象影響和帶動部隊。
勇於擔當、自強不息是長徵精神的顯著特徵。弘揚長徵精神,鍛造「四鐵」部隊,就是要傳承革命先輩危難時刻捨我其誰、重要關頭勇挑重任的政治覺悟和使命意識,強固鐵肩擔大任的責任意識。不計得失顧大局。整個長徵途中,紅軍部隊不斷整編,幹部層層下放。1935年7月紅九軍團改編為第三十二軍,9月紅二師師部撤銷,所屬部隊分別改編,不少師團幹部成了普通一兵。但是他們胸懷大局,表現出了高度的黨性覺悟和胸襟境界。我們今天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需要的就是這種敢擔當、願擔當、能擔當的精神,正確處理好全局利益、局部利益的關係,心中有大局,時刻為全局;處理好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係,少打小算盤,多謀大棋局;處理好長遠利益與當前利益的關係,既謀當前,更重長遠。以破釜沉舟的膽魄、逢山開路的勇氣、闖關奪隘的拼勁,自覺擔起利益割捨之痛、任務繁重之艱,努力跑好屬於自己的強軍興軍「這一棒」。(石政露 高 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