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死伊核專家的遙控武器,也在殺死戰爭中僅存的人性

2020-12-23 天下網商

天下網商記者 張超

前不久,伊朗首席核科學家法赫裡扎德死於一場精心策劃的伏擊暗殺,據伊朗媒體披露,兇手其實是一架遠程遙控機槍。

暗殺現場

事發時,法赫扎迪的防彈轎車遭到槍擊,他誤以為車輛發生撞擊,走下車去檢查車況,此時,一架遠程遙控機槍,從停在150米外的一輛日產車裡開火,射擊持續三分鐘,法赫扎迪中彈身亡,日產車隨後爆炸。

伊朗媒體製作的示意圖

伊朗媒體聲稱,這架遙控機槍是通過衛星遠程控制。

如果這一消息屬實,也就是說,這次暗殺在現場沒有布置一個人,只用遠程遙控,就讓伊朗失去了一位核心專家。

回想今年1月3日,美國也沒有出動一個人,只靠無人機就除掉了伊朗「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

可以說,美國、以色列等國這麼多年實踐下來,這一手遠程定點清除的本領,已經玩得越來越爐火純青。

再聯想到不久前高加索地區的那場戰爭,自動化智能化武器發展所揭示的未來,正變得越來越令人毛骨悚然。

遙控武器AI化後更恐怖

長期以來,無人機大多執行定點清除任務,其精確打擊能力讓人印象深刻,但也容易讓人忽略了它的巨大殺傷力。

亞塞拜然無人機畫面

直到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爆發戰爭,流傳在社交媒體上的各種視頻,徹底顛覆了民眾的傳統觀念。

坦克,昔日的陸戰之王,像活靶子一樣被無人機從高空一輛輛鎖定,一輛輛摧毀。

坦克被擊毀

亞塞拜然無人機操作員看著畫面中的亞美尼亞坦克,大概就像關羽看著顏良——如插標賣首爾。

一邊倒的戰況,源自巨大的技術代差。

土耳其製造的TB-2無人機出盡風頭,這種飛機重量只有美國MQ-9收割機八分之一,速度也只有128公裡/小時,但可以搭載四枚MAM(土耳其智能微型彈藥)雷射制導飛彈,許多亞美尼亞軍事目標都是被TB-2無人機用這種飛彈摧毀。

TB-2無人機

此外,亞塞拜然還擁有俄羅斯安-2飛機改裝的投彈無人機,以及以色列研發本地製造的Orbiter-1K小型自殺式無人機。

以色列Orbiter 1K無人機

這些無人機甚至可以相互配合,成體系作戰,通常由投彈無人機充作誘餌,在亞美尼亞防空系統暴露後,再由TB-2無人機上場定點清除。

土耳其無人機控制人員

亞塞拜然公布的視頻顯示,無人機能夠看到亞美尼亞坦克在戰場上任何部署,並且輕鬆襲擊成群的亞美尼亞士兵和戰壕。

亞美尼亞戰壕被轟炸

可以說,遠程遙控武器,顛覆了常規戰爭的玩法。

甚至,有些武器已經進化到不需要人類遙控,可以在AI技術的加持下自動開火。

2017年,卡拉什尼科夫就宣布將推出AI新槍,基於先進的「神經網絡全自動系統」,這款槍枝在無人操控的情況下,不僅能夠決定是否射擊,還能夠根據敵人和環境的變化隨時調整射擊狀態。

卡拉什尼科夫公司的全自動火控系統

2017年杜拜航展,俄羅斯也高調展示了使用AI技術的蘇-35戰鬥機,AI可以協調雷達、紅外搜索跟蹤(IRST)、任務計算機等設備分析目標威脅程度,自動生成實時攻擊列表並分配武器,然後同時對其中6個目標發起攻擊。

蘇-35戰鬥機

去年,美國國防部也公開了空戰演進計劃,通過引入機器學習、AI等技術,驗證可擴展、可信賴、類人的自主空戰系統。

今年8月,在空戰演進計劃的一項競賽中,AI駕駛的F-16戰鬥機,以5:0狂虐了人類王牌飛行員。

模擬空戰場景

模擬空戰結束,被打敗的飛行員坦言自己感受到了算法和技術的恐怖,AI擺脫了人類的規矩和約束,機動性更強、決策力更快,標準技術也執行得更精確。

遠程攻擊讓戰爭越來越冷血

有識之士一直反對將AI技術應用於軍事。

2018年,馬斯克和谷歌DeepMind三位聯合創始人等人共同籤署承諾——不會研製致命的人工智慧(AI)武器系統。

籤署者認為,絕不該把結束人類生命的決定委託給機器。

然而,最可怕的,還不是機器有朝一日會變得像人一樣聰明,而是隨著遠程遙控武器的發展,人正在變得像機器一樣冷血。

遙控機槍射擊

過去的戰爭,都是人與人之間的戰爭,戰爭固然體現著人性中最殘忍的一面,但仍然會受到道德和法律的約束,並靠人類自己來控制執行。

比如,在戰場上,人類士兵可以甄別敵方士兵和敵方平民,哪怕都是士兵,也會根據作戰、受傷、投降等情況區別對待,而且人類還能根據語境、語氣和肢體動作等細微線索,去判斷對方意圖。

而且人類富有同情心,在決定對目標使用武力時,從下達命令的指揮官,延伸到實際扣動扳機的人,責任鏈條會讓其中所有人都去審慎判斷開火時機。

遠程遙控武器,卻讓戰鬥人員遠離了戰場,他們不需要直面鮮血,甚至可以一邊喝著咖啡一邊按下飛彈發射按鈕,就像一位開了上帝視角的遊戲玩家,只為在遊戲中完成殺戮。

操作員控制無人機

殺人武器的進化,讓戰爭變得愈加冷血。

無人機操作員不需要審慎判斷,甚至可以毫無顧忌地大開殺戒,無需擔心為不人道的濫殺無辜遭受非議。

美軍無人機視角

因為澳洲特戰隊員濫殺,會被認作是人的問題,而無人機操作員濫殺,卻可以讓機器來背鍋,推脫到技術缺陷上。

自2004年以來,美軍僅在巴基斯坦就發起了400餘次無人機襲擊,造成2000多人死亡,其中有將近一半死者其實是平民。

美軍無人機

定點清除如此簡單粗暴,可是有哪個美軍無人機操作員因此遭受過責難嗎?

極端勢力利用後果不堪設想

「研發遙控武器或自動武器的初衷,是為了讓己方一線戰鬥人員遠離戰場,保護他們免受侵害,但這也使得戰爭中弱勢一方受到更多威脅。」美國東北大學自動武器系統研究人員賈斯汀·漢納博士表示,他更擔心如果這些武器被極端勢力利用,後果更不堪設想。

這種擔憂正在變成現實。

去年9月,葉門胡塞武裝出動了至少10架無人機,對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全球最大石油加工設施和一個特大油田發動襲擊。

去年,媒體報導沙特阿美遭遇無人機襲擊

沙特損失慘重,石油產量當即暴跌一半。

而這座設施過去也曾遭到攻擊,蓋達組織在2006年曾試圖通過人肉炸彈發起襲擊,最終被沙特安全部隊瓦解。

無人機背後的操作人員

人肉炸彈完不成的任務,現在無人機完成了,而且一樣讓人防不勝防。

2018年8月,在委內瑞拉國民警衛隊成立81周年閱兵式上,兩架無人機載著C4炸藥,掠過列隊士兵,對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發動攻擊,幸好狙擊手及時發現並將其擊落。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動用無人機刺殺一國元首。

馬杜羅命大,僥倖逃過一劫,可是如果殺手用的不是民用無人機,而是專業刺殺無人機呢?

馬杜羅遇襲場景

早在2017年,無人機公司StratoEnergytics就發布過一款微型無人機武器,比成人掌心還小,自帶小型炸彈,一旦通過人臉識別確認目標,就會迅速抵近爆頭。

StratoEnergytics微型無人機

StratoEnergytics甚至宣稱,人類不再需要為勇敢的愛國者去準備棺材。

如果這樣的武器,落到恐怖組織或是心懷不軌的普通人手中呢?

人類發明機器的初衷,絕不是為了提高殺人的效率。

參考資料:

Forbes:The 『Magic Bullet』 Drones Behind Azerbaijan’s Victory Over Armenia

Forbes:Why A Remote-Controlled Machine Gun Was The Perfect Weapon For Assassinating Iranian Nuclear Scientist

hrw.org:Killer Robots and the Concept of Meaningful Human Control

BBC:Mohsen Fakhrizadeh: Iran scientist 'killed by remote-controlled weapon'

The Broker Online:Remote control – Precision warfare is not bloodless

news.northeastern.edu:WHO』S REGULATING THE FUTURE OF WARFARE?

Daily Mail:'Israeli' assassination squad 'used a remote-control machine gun' to kill Iran's nuclear chief: New details emerge as Mohsen Fakhrizadeh's funeral begins and Tehran hardliners urge revenge strike on Haifa

相關焦點

  • 殺死伊核專家的遙控武器,也在殺死戰爭中僅存的人性
    如果這一消息屬實,也就是說,這次暗殺在現場沒有布置一個人,只用遠程遙控,就讓伊朗失去了一位核心專家。亞美尼亞戰壕被轟炸可以說,遠程遙控武器,顛覆了常規戰爭的玩法。甚至,有些武器已經進化到不需要人類遙控,可以在AI技術的加持下自動開火。
  • AI武器是怎麼殺死伊朗核科學家?
    AI武器是怎麼殺死伊朗核科學家?而伊朗革命衛隊副司令最新曝出的消息,這名科學家是死於: AI+衛星遙控機槍。 細思恐極,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就讓我們通過這則最新消息,來詳細了解一下。 AI+衛星遙控機槍 與早先伊朗國防部所說的死因(發生槍戰)不同,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表示:這是一次通過特殊方法控制設備的遠程襲擊。
  • 周蓬安:是誰殺死了伊朗首席核物理學家?
    周蓬安:是誰殺死了伊朗首席核物理學家?今天,人民日報「今日頭條」平臺《細節披露:伊朗核科學家系遭遠程自動機槍射擊身亡》一文披露,法克裡扎德乘坐的車輛被子彈擊中,他以為該聲音是車輛出現故障或受到其他物體撞擊所致,於是從防彈車中走出。與此同時,一架自動遙控的機槍從一輛停在150米之外的尼桑汽車裡開始射擊,三發子彈當場擊中法克裡扎德。
  • 東方智庫丨暗流洶湧:伊核專家遇刺,伊核問題更難
    首先,暗殺者獲取法赫裡扎德行蹤,並適時在其出行路徑上預設埋伏;其次,衛星制導遙控機槍射擊,還配合人臉識別提升命中率。專家們認為,這比派遣車輛尾隨跟蹤暗殺更可怕,也更難被發現和追查。這種國家級別的暗殺手段,對伊朗和各國都無疑防不勝防。這次的「高科技」暗殺事件,也可能引發各國對這些技術應用和管控的爭議和競賽。
  • 電影《漢江怪物》中殺死怪物的武器,原來有很深的寓意!
    韓國的奉俊昊導演憑著《寄生蟲》於國際打響名堂,不少觀眾會重新翻看他的舊作,首先重看的當然是 Netflix 近日翻拍成劇集的《雪國列車》,而另一部就是《漢江怪物》,這部也是奉俊昊的作品中非常天馬行空的一部,即使現在重看也仍然讓人很有代入感。
  • 哪個神秘組織殺死了伊朗核科學家?鐵的悖論:以色列暗殺…避免與...
    但是,到上周末(11月30日),伊朗媒體透露了新的不同細節,聲稱是150米之外的遙控機槍殺死了這名科學家。在槍戰中,他的一名保鏢被打死,日產車的爆炸使他注意力不集中。 與此同時,據說與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IRGC)有密切關係的紀錄片製片人和記者賈瓦德·莫古伊在Instagram上寫道,日產車內有狙擊手在等著這位科學家。 據莫古伊說,襲擊小組由大約10名成員組成,其中4人藏在汽車裡,4人騎著摩託車,還有2名狙擊手。
  • 大新聞大歷史:誰殺了伊核之父?
    聽沒聽說過「遠程遙控射殺」? 這裡說的不是「遠程遙控爆炸」,遠程遙控爆炸我們都知道,在特定的地方安放好炸藥炸彈之類,再遠距離遙控引爆。而這個遠程遙控射殺,是在特定的地方安放好機關槍,在遠距離的地方遙控瞄準、遙控射擊,難度比遠程遙控大,但是更精準。
  • 戰爭新形態?
    值得警惕的是,隨著無人機等遙控武器技術越來越先進,而且被更多的國家所掌握,定點清除、斬首行動、刺殺有可能愈加泛濫,不宣而戰,不教而誅有可能成為敵對國家之間的「新常態」。伊朗高級核物理科學家法克裡扎德遇害始末當地時間11月27日下午,伊朗高級核物理及飛彈科學家穆赫辛·法克裡扎德在伊朗德黑蘭省東部阿伯薩德區遭暗殺身亡。
  • 戰爭新形態?
    值得警惕的是,隨著無人機等遙控武器技術越來越先進,而且被更多的國家所掌握,定點清除、斬首行動、刺殺有可能愈加泛濫,不宣而戰,不教而誅有可能成為敵對國家之間的「新常態」。就在這時,法克裡扎德乘坐的車輛被子彈擊中,他以為該聲音是車輛出現故障或受到其他物體撞擊所致,於是從防彈車中走出查看。與此同時,一架自動遙控的機槍從一輛停在150米之外的尼桑汽車裡開始射擊,三發子彈當場擊中法克裡扎德。護送他的保鏢迅速趕來試圖用身體保護他,也被子彈擊中。片刻之後,該尼桑車發生爆炸。隨後法克裡扎德被直升機送至德黑蘭的一家醫院,但因搶救無效死亡。
  • 為什麼《殺死比爾》系列電影評分很高?
    從電影藝術的方面來說,昆汀達倫蒂諾從處女作《落水狗》開始就一直都在秉承著自己獨特的美學風格,暴力美學在昆汀的電影裡一直都是值得一提的地方,而《殺死比爾》三部曲,則將昆汀的風格體現到了極致。無論是那一場在日本酒店Bride一個人將這個酒館中所有人都殺死的戲,還是與御蓮在雪地中的那一場戲,都是十分值得人欣賞的。
  • 「Mirror頭條」《殺死伊芙》:蛇蠍女殺手槍口下的人性關懷
    但從某種意義上講,她們是同一種人,是影視劇中只會以配角身份出場的角色。但在《殺死伊芙》中,二人卻在你捅我一刀,我給你一槍的角逐中,牢牢佔據了全劇的最核心。如果說緊湊有序的節奏、黑色幽默、荒誕、犯罪、懸疑等色調的雜糅是使《殺死伊芙》成功完成品質進階的關鍵因素,那麼對於女殺手這一角色的加工處理,則可以稱得上是全劇的神來之筆。
  • 川普下令殺死伊朗指揮官,美伊兩國「動武」可能性激增
    伊朗國家電視臺報導,伊朗「聖城旅」指揮官卡西姆·蘇萊曼尼在襲擊中喪生。美國國防部隨即發布聲明證實,美國總統川普下令殺死伊朗指揮官蘇萊曼尼。據《人民日報》報導,針對伊朗軍官在美軍襲擊中身亡事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1月3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一貫反對在國際關係中使用武力」,「我們敦促有關各方,特別是美方要保持冷靜克制,避免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
  • 伊核談判:一山放過一山攔
    好協議還是壞協議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報導,經過了8天「馬拉松式」的談判之後,伊核框架性協議終於在當地時間4月2日達成。協議內容包括:伊朗減少2/3用於鈾濃縮的離心機,同時減少其低濃度鈾;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監督下,儲存不再使用的離心機;伊朗所有核設施都必須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監督;伊朗重新設計其阿拉克重水核反應堆,使之不再能生產武器級別的鈽;美國和歐盟對伊朗的制裁將逐步分階段解除,不過,一旦發現伊朗未能達到要求,制裁將再次實施等。
  • 李學江:伊核協議值得為之努力
    3月3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美國國會反對伊核談判的演講舉世矚目:一方面是因為他將同歐巴馬總統的分歧公開化、甚至對抗化;另一方面是因為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和德國的伊朗核談判此時正在日內瓦進行;而以色列各黨在大選前政爭激烈。
  • 權力的遊戲,為什麼是艾莉亞(二丫)殺死了夜王?而不是龍母?
    權力的遊戲中屍鬼軍團摧毀長城後入侵臨冬城的戰役可謂是聲勢浩蕩,該集從視覺和情節上給觀眾帶來了極大震撼的體驗。為了生存而戰臨冬城為了這場戰役幾乎是集合了七國最強的力量,大家團結起來對抗夜王的屍鬼軍團。而這一集卻給觀眾帶來了極大的絕望,因為這並不是人與人的戰爭而是生與死的戰爭,夜王幾乎以壓倒性的優勢成功入侵臨冬城。
  • 對伊武器禁運解除給中東局勢帶來變數
    伊朗外交部宣布聯合國對伊武器禁運自動終止伊朗外交部18日發表聲明,宣布聯合國對伊朗的武器禁運即日起無條件自動終止。聲明說,伊核問題全面協議中明確規定,終止對伊武器禁運是無條件的,無需通過新的協議,也無需安理會聲明或採取任何新的措施。
  • 我們在14年的抗日戰爭中,殺死多少日寇?真實數據讓人想不到
    為了將日本法西斯趕出中國,我國發動了聲勢浩大的抗日戰爭,這場戰爭持續了整整14年之久,那麼中國在這14年的抗日戰爭中總共殺死了多少日本鬼子呢?真實數字令人心酸,讓人想不到。
  • 權力的遊戲第八季第三集二丫殺死夜王 一場不可避免的戰爭即將爆發
    權力的遊戲第八季第三集二丫殺死夜王 一場不可避免的戰爭即將爆發時間:2019-05-01 17:20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權力的遊戲第八季第三集二丫殺死夜王 一場不可避免的戰爭即將爆發 愛福清網 《權力的遊戲》第八季的第三集,活人和死人之間的戰爭終於在臨冬城打響。
  • 《摩天大樓》到底是誰殺死了美寶,揭露人性的陰暗
    《摩天大樓》到底是誰殺死了美寶,揭露人性的陰暗 最近一部懸疑劇悄悄的上映了,但是沒有想到卻引起了很多網友的熱議,很多的網友都稱這部電視劇的真的可以和《隱秘的角落》媲美了,這部電視劇之所以引起很多人的熱議,一是因為楊穎飾演的鐘美寶,大家都非常的關心這麼多年過去了,楊穎的演技有沒有提高,果然楊穎沒有讓大家失望
  • 從兄弟到死敵,以色列和伊朗搏殺60年,伊核是幌子實為控制中東?
    60年來,他們曾是一個戰壕裡的人,曾做過兄弟,「兩伊戰爭」中以色列支持了伊朗大量軍事武器,且還暗派顧問。可一轉眼,兄弟反目成仇。為抵制中東強敵伊拉克,以及蘇聯紅色鐵騎南下腳步,以色列和伊朗迎來了史上的蜜月期:1979年,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成立,以色列雖明面大罵這個「中東異類」,但私下還暗自兄弟相稱;1980年兩伊戰爭爆發,以色列給予伊朗大量武器彈藥,還暗派軍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