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特的冠狀病毒毒株隨不同種類蝙蝠一起進化

2020-12-16 環球網

來源:【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海英)一國際研究團隊23日在《科學報告》線上版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對西印度洋地區36種蝙蝠所攜帶的冠狀病毒進行分析後發現,不同種類蝙蝠都有自己獨特的冠狀病毒株,這表明蝙蝠和冠狀病毒共同進化了數百萬年。

所有動物體內都生活著病毒,蝙蝠則被認為是冠狀病毒的天然宿主。這些病毒對蝙蝠無害,但如果在不同物種之間傳播,就有可能對其它動物構成危險。研究不同類型冠狀病毒與其宿主之間的遺傳關係,有助於科學家更好地了解病毒是如何從動物向人類轉移的,進而制訂更科學合理的公共衛生計劃。

在新研究中,研究團隊從棲息於西印度洋地區多個島嶼、代表著36種不同種類的1013隻蝙蝠中抽取血樣進行分析,結果發現超過8%的蝙蝠攜帶有冠狀病毒。他們對這些冠狀病毒進行了遺傳分析,並將其與來自其它動物的冠狀病毒進行比較後發現,在大多數蝙蝠家族中,每一個擁有冠狀病毒的家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毒株;而不同蝙蝠群體的進化史表明,這些蝙蝠與其相關的冠狀病毒之間存在著很強的共存關係,它們之間共同進化的信號很強。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在極少數情況下,生活在同一棲息地的不同類蝙蝠才會有相同的冠狀病毒。也就是說,冠狀病毒在不同種類蝙蝠之間的傳播也是比較罕見的。

研究人員表示,了解不同冠狀病毒如何進化是預防未來冠狀病毒暴發的關鍵,蝙蝠作為冠狀病毒的天然宿主,是流行病學研究的重點;但他們反對以公共衛生的名義傷害或撲滅蝙蝠,因為有充分的證據表明,蝙蝠對於整個生態系統很重要,它們給人類帶來的好處要勝過任何潛在的負面影響。

相關焦點

  • 王國慶/周豐豐團隊共同研究新型冠狀病毒全基因組的進化特徵
    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範圍內的感染病例已經接近2000萬例,其傳播速度之快給全球造成災難性的損失。研究新型冠狀病毒的流行趨勢,進化情況以及對其全基因組進行分析,對認識一種新發傳染病具有重要意義。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正鏈RNA病毒,基因組長約30 kb。
  • 石正麗新研究:病毒與宿主間有進化軍備競賽 需持續監控蝙蝠
    攜帶不同刺突蛋白的偽病毒或SARS相關冠狀病毒,在表達了蝙蝠ACE2變體的細胞中有著不同的瞬時感染效率。通過測定SARS病毒、SARS相關冠狀病毒刺突蛋白與蝙蝠受體、人類受體分子之間的結合親和力,能觀察到相關的結果。所有被測試的蝙蝠SARS相關冠狀病毒刺突蛋白與人ACE2的結合親和力,均高於其對蝙蝠ACE2的結合親和力。
  • 科普:為什麼蝙蝠感染冠狀病毒後不會生病
    科普:為什麼蝙蝠感染冠狀病毒後不會生病新華社北京5月7日電(記者彭茜)從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冠狀病毒、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冠狀病毒,再到如今的新冠病毒,蝙蝠被認為可能是多種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為何蝙蝠長期攜帶冠狀病毒而不生病呢?近日,一項新研究揭示了其中「奧秘」。
  • 蝙蝠是什麼進化來的?
    作為地球上最古老的動物之一,蝙蝠的進化過程一直是個謎。近日,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地球上蝙蝠的進化可能與5千萬年前地球急劇變暖有關。70%的蝙蝠種類主要以昆蟲和其他小節肢動物為食;其餘的種類主要以果實、花蜜和花粉為食;一些熱帶種類是食肉的,有3個種類的吸血蝙蝠以血液為食。分布於地球上除南北極和某些大洋島嶼以外的所有地方。蝙蝠可分為兩個亞目,全世界共有16科185屬962種,中國約7科30屬120種。
  • 新型冠狀病毒的前世今生,從雲南蝙蝠洞到武漢之路待破解
    通過把2019-nCoV病毒的基因組與我們已知的其它冠狀病毒相比較,科學家很快發現,這次發起襲擊的新型冠狀病毒與2013年中國科學家在雲南收集到一個來自蝙蝠的冠狀病毒RaTG13最相似,它們之間只差1100個鹼基,相似度達到96.3%。
  • 蝙蝠?水貂?新型冠狀病毒究竟來源於哪種動物?
    新型冠狀病毒與44種病毒進化樹(橙色區域為2019-NCoV)朱懷球團隊研究得出結論,新型冠狀病毒具有與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SARS-CoV)、蝙蝠SARS樣冠狀病毒(Bat SARS-like CoV
  • Science子刊:新冠病毒是蝙蝠和穿山甲冠狀病毒重組的結晶
    冠狀病毒利用這種蛋白附著在細胞上並感染它們。論文通訊作者、杜克大學醫學院傳染病科醫學教授Feng Gao博士說,"很像最初的從蝙蝠跳躍到果子狸再跳躍到人類身上的SARS-CoV冠狀病毒,或者從蝙蝠跳躍到單峰駱駝再跳躍到人類身上的MERS-CoV冠狀病毒一樣,這種大流行冠狀病毒的祖先在遺傳物質上經歷了進化變化,從而使得它最終能夠感染人類。"
  • 石正麗,放過雲南蝙蝠吧
    這些報導如《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出現下一次蝙蝠型冠狀病毒是大概率事件》、《石正麗:新冠病毒絕非人造 建議去蝙蝠棲息地溯源》等。石正麗表達了幾個觀點:1,2018年時曾判斷,蝙蝠SARS樣冠狀病毒跨種感染將是個大概率事件,但沒想到2019年底就發生自己生活的城市武漢,預測出現下一次蝙蝠冠狀病毒跨族群感染仍是一個大概率事件!2,再一次澄清,新型冠狀病毒絕對非人造。
  • 最新官宣新型冠狀病毒又與蝙蝠有關?蝙蝠究竟有何魔力?
    因為它們在蝙蝠體內進化百萬年,已經適應40℃高溫,人或其他哺乳動物被感染後,身體常規的發熱機制已無法對它們的複製造成有效幹擾。2,蝙蝠燉湯,棺材反光雖站在哺乳動物進化的頂端,但蝙蝠獲得超能力的時候就像和上帝籤了「隔離狀」,常年在幽暗潮溼的山洞晝伏夜出,甚至把「莫挨老子」幾個字都進化到了臉上,盡力與人保持距離,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病毒傳染給人類了?在人類社會中,有個詞叫「不作死就不會死」。
  • 蝙蝠是如何與多種病毒一起生活的
    蝙蝠被認定是新型冠狀病毒的可能來源。而根據科學研究,蝙蝠身上攜帶4100多種病毒,其中冠狀病毒就有500多種,由此可見,蝙蝠就是一個會移動的「病毒庫」。一隻蝙蝠可以感染許多不同的病毒而不會生病。它們還攜帶狂犬病病毒,但在這種情況下,蝙蝠沒有受到疾病的影響。我們都知道蝙蝠身上隨便一個病毒就能讓人類致病,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那麼蝙蝠身上攜帶如此多的病毒,為何蝙蝠安然無恙呢?蝙蝠有什麼特別之處?科學家通過對蝙蝠的研究,有了大概的推測和依據,蝙蝠對病毒的耐受性超過其他哺乳動物,是其獨特品質之一。
  • 為何蝙蝠可以攜帶180多種病毒而不感染呢?
    1、蝙蝠有5000萬年的進化史 蝙蝠是一個古老且神秘的物種,而且是最早的哺乳動物之一,從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後,爬行動物時代宣告結束,才開始了哺乳動物時代,而蝙蝠是比較早就存在的。大約5000萬年前,靈長類動物開始大量演化,從低等靈長類動物原猴類中又分化出高等靈長類動物猿猴類,才是人類進化的開始。
  • 蝙蝠身上的冠狀病毒,是如何找上穿山甲的?這可能是一個重要原因
    近日,華南農業大學等研究機構發布了一項重要的研究結果,專家在穿山甲身上分離出和新型冠狀病毒相似度高達99%的毒株。根據這些研究結果,專家得出一個初步的結論,穿山甲極有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的中間宿主。尋找中間宿主的意義在於,能夠幫助我們找到病毒真正傳播的方式和來源,切斷中間宿主,也能阻擋病原長期傳播。
  • 原來是蝙蝠!14年後非典病毒之謎終於揭開:錯怪果子狸了
    當時,科學家鑑定出SARS病毒的罪魁禍首是一株冠狀病毒,並在廣東牲禽市場上所銷售的果子狸中發現了基因類似的病毒,從此果子狸背上了無數的罵名。但之後的調查顯示,大量SARS相關冠狀病毒在中國的菊頭蝠中傳播,這表明致命毒株可能源自這些蝙蝠,再通過果子狸傳播到人類身上。
  • 新冠病毒的進化歷史十分複雜,或與穿山甲的冠狀病毒有關
    杜克大學醫學院(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傳染病學系的醫學教授、這項研究的通訊作者Feng Gao醫學博士表示:「像當初從蝙蝠轉移到果子狸,再到人類的非典,或者從蝙蝠轉移到單峰駱駝,再到人類的MERS,這種流行新冠病毒的祖先的遺傳物質發生了進化,使其最終能夠感染人類。」
  • 為什麼不能把蝙蝠全部消滅?
    70%的蝙蝠種類主要以昆蟲和其他小節肢動物為食;其餘的種類主要以果實、花蜜和花粉為食;一些熱帶種類是食肉的,有3個種類的吸血蝙蝠以血液為食 。分布於地球上除南北極和某些大洋島嶼以外的所有地方 。蝙蝠可以分為兩個亞目,全世界共有16科185屬962種,中國約有7科30屬120種。
  • 英媒:為什麼蝙蝠有那麼多種類?
    參考消息網2月13日報導英國《焦點》月刊近日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蝙蝠有那麼多種類?對於這個問題,文章給出答案稱:世界上有1200多種蝙蝠,佔了哺乳動物種類的近五分之一。其中一部分原因為蝙蝠是唯一能撲翼飛行的哺乳動物,也就是說蝙蝠種群能夠遠距離遷徙,在地理上彼此相隔甚遠,從而演變出不同種類。而美國麻薩諸塞大學2011年的一項研究顯示,這種多樣性也可能是因為不同種類蝙蝠的飲食傾向於高度專門化。也就是說,假如一種基因突變導致頭骨形狀的變化或者下頜咬合力的變化,一隻蝙蝠可能就能吃這一區域其他蝙蝠所不能吃的水果或昆蟲。
  • 蝙蝠是什麼進化來的?如何看待它?
    蝙蝠??應該從靈長類進化成功的。比如有些猴子在稀疏叢林進化了肢體膜裝結構,增加跳躍距離。有些狐猴進化了完備肢膜進行長距離滑翔。 所以他們可能不同時期不同種類樹棲靈長類演化的。當然松鼠,小型貓科,鼬科的樹棲動物也有演化為蝙蝠的可能。 必須先演化肢體膜進行跳躍滑行,逐漸走上飛行的道路。
  • 帶你深入了解蝙蝠,看「蝙蝠俠」科普神秘的蝙蝠
    儘管我們蝙蝠有自己獨特的免疫系統而百毒不侵,但卻無法阻止人類對我們的身體垂涎三尺,我們體內的確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病毒庫,攜帶了對人類致命的病毒武器,比如伊波拉、流感、狂犬病、SARS、MERS(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及新冠狀病毒等,為了躲避不必要的傳播,我們住山洞睡牆縫掛樹枝,儘量遠離人類的視線和生活。
  • 蝙蝠本無罪!它比我們早來地球4000多萬年,陝西現有38種
    人類從距今5000萬年前的地層中發現了蝙蝠的化石,比我們人類早來地球4000多萬年。回聲定位系統的高度進化,使得蝙蝠在空中又避開與大多數鳥類的競爭而能利用環境中一個獨特的生態位——黑暗的天空,所以它們中很多都長出奇醜無比的鼻狀葉、臉部皺褶,方便接收聲波定位的同時,也許和向通過醜陋的樣子遠離人類。
  • 雲南一種新蝙蝠冠狀病毒力證新冠起源於自然!提示重組線索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在雲南新發現的另一種蝙蝠冠狀病毒,為中外科學家提供了解開這一謎題的新線索。這一新發現的蝙蝠冠狀病毒的Spike蛋白的S1和S2亞單位的剪切位點處有多個胺基酸插入,揭示了新冠病毒(HCoV-19)的S蛋白S1/S2剪切位點的自然插入和新冠病毒的可能重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