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是什麼進化來的?

2020-12-16 歷史畫中人

作為地球上最古老的動物之一,蝙蝠的進化過程一直是個謎。近日,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地球上蝙蝠的進化可能與5千萬年前地球急劇變暖有關。

蝙蝠

蝙蝠是脊索動物門、哺乳綱下的一類動物,是唯一能夠真正飛翔的哺乳動物;除一般哺乳動物的特點外,還有一系列適應飛行的形態特徵。最小的是混合蝠,體重僅有1.9克,翼展16釐米;一些狐蝠的體重可以超過1.3千克,翼展可達1.7米。蝙蝠全身骨質輕,頭骨癒合程度較高,肩帶發達,胸骨具龍骨狀突起。後肢脛骨、腓骨退化。耳殼發達,常具發達的耳屏或對耳屏。翼膜、耳、唇等處有豐富的感覺毛。顏色多樣,大多是褐色、灰色和黑色。

蝙蝠具有很強的飛行能力,同時也是多種人畜共患病毒的天然宿主,能夠攜帶數十種病毒。蝙蝠與其能夠飛行並進行夜間生活相適應,它們在生理機能上也發生了一系列重要變化。通常蝙蝠的視覺較差,而聽覺則異常發達,在夜間或十分昏暗的環境中它們能夠自由地飛翔和準確無誤地捕捉食物。70%的蝙蝠種類主要以昆蟲和其他小節肢動物為食;其餘的種類主要以果實、花蜜和花粉為食;一些熱帶種類是食肉的,有3個種類的吸血蝙蝠以血液為食。分布於地球上除南北極和某些大洋島嶼以外的所有地方。

蝙蝠可分為兩個亞目,全世界共有16科185屬962種,中國約7科30屬120種。199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生存委員會(IUCN/SSC)出版的《1996年受脅動物紅色名錄》中公布了蝙蝠(翼手目)動物受脅狀況,指出處於極危險(CR)種類有26種,瀕危(EN)有32種,易危(VN)有173種。許多蝙蝠在自然界越來越少,趨於滅絕,嚴重的物種瀕危局面令人深思。

蝙蝠是什麼進化來的?

說到蝙蝠是如何進化來的,其實這個很多人都在研究過,說法也是各種各樣的都有。若是追蹤到2億年以前,蝙蝠和地球上所有的哺乳動物,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蝙蝠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

目前,除了南北極和大洋中一些過於偏遠的島嶼,全球絕大部分地區都有蝙蝠,其中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蝙蝠是最多的,光是一個無人類活動的洞穴,就可能存在幾萬乃至數十萬隻蝙蝠,這也讓人好奇起蝙蝠的進化史。

作為地球上最bai古老的動物之一,蝙蝠的進化過程一直是個謎。近日,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地球上蝙蝠的進化可能與5千萬年前地球急劇變暖有關。

蝙蝠是一種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與蝙蝠同時代的動物絕大多數都被自然所淘汰了,只能見於化石之中,而蝙蝠經歷各種災難之後頑強地活了下來,經過千萬年的發展,蝙蝠家族成為僅次於嚙齒類動物的第二大哺乳動物,佔地球上哺乳動物的20%左右。科學家們驚嘆於蝙蝠的生存技巧,但由於化石證據稀少,他們始終不明白蝙蝠是如何進化的。

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新研究稱,在5千萬至5.2千萬年前,當植物茂盛、昆蟲種類達到歷史最高記錄之時,地球曾經歷了一次氣溫急劇上升的歷史。氣候變暖促使昆蟲大量繁殖衍生,蝙蝠於是也演化出獨特的飛行技巧和回聲定位能力,以便能捕捉到獵物。這次暖化也間接導致了其他哺乳類動物品種的急劇多元化。

據悉,研究人員還根據基因特徵對微型蝙蝠和大型蝙蝠的進化關係進行了對比,結果發現一些相當有趣的現象:果蝠那樣的大型蝙蝠,在飛行中不依靠回聲定位;另一類是以捕食昆蟲為生的小型蝙蝠,有超聲波回聲定位的「特異功能」。基因證據表明,大型蝙蝠是從小型蝙蝠進化而來的,而小型蝙蝠起源於5千萬年前的始新世早期。

結語:

蝙蝠的演化歷史悠久,比人類祖先早出現於地球上,它們在這顆星球上已生活了數千萬年甚至上億年,由於其特殊的生理特性,蝙蝠身上攜帶了大量的病毒,這些病毒在蝙蝠身上不會發病,這並不是因為蝙蝠的免疫力強,而是因為蝙蝠的體溫高以及其本身特殊的免疫應答系統,並且蝙蝠還具有DNA損傷修復能力。雖然蝙蝠是「移動的病毒庫」,但蝙蝠生活的地區與人類聚集區沒有多少重疊,且蝙蝠是夜行性動物,所以只要我們做到拒絕野味,就可以有效地防止病毒感染。

相關焦點

  • 蝙蝠是什麼進化來的?如何看待它?
    蝙蝠??應該從靈長類進化成功的。比如有些猴子在稀疏叢林進化了肢體膜裝結構,增加跳躍距離。有些狐猴進化了完備肢膜進行長距離滑翔。 所以他們可能不同時期不同種類樹棲靈長類演化的。當然松鼠,小型貓科,鼬科的樹棲動物也有演化為蝙蝠的可能。 必須先演化肢體膜進行跳躍滑行,逐漸走上飛行的道路。
  • 上帝的寵物:蝙蝠究竟是什麼物種進化的?為何那麼毒自己還不死?
    使得蝙蝠這個已經沉寂很久的動物又一次曝光在聚光燈下,這個物種到底是從什麼動物進化來的,怎麼就渾身是病毒呢? 蝙蝠的帶毒體質 蝙蝠在大家印象中並不是一種吉利的動物,所以和它接觸也相對較少,大家對這種毛茸茸、而且還會飛的動物,實在不太感冒,但你有一點不得不承認,蝙蝠這種動物實在是太牛逼了,簡直就是上帝的寵物!
  • 蝙蝠是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它們是如何進化的?
    即使你看不到蝙蝠瘋狂地撲騰,你也可能在它尋找晚餐的時候捕捉到它的高亢的啁啾聲。除了與吸血鬼有關外,它們還經常被稱為「會飛的老鼠」,並被認為是人畜共患疾病傳播到人類的罪魁禍首蝙蝠是唯一一種進化出動力飛行的哺乳動物,而且它們已經飛翔了數千萬年。那麼,這些奇怪的飛行是怎麼進化來的呢?大約5000萬年前的始新世時期,蝙蝠突然出現在化石記錄中。
  • 獨特的冠狀病毒毒株隨不同種類蝙蝠一起進化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海英)一國際研究團隊23日在《科學報告》線上版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對西印度洋地區36種蝙蝠所攜帶的冠狀病毒進行分析後發現,不同種類蝙蝠都有自己獨特的冠狀病毒株,這表明蝙蝠和冠狀病毒共同進化了數百萬年。
  • 約6500萬年的適應性進化讓蝙蝠成為很好的動物宿主
    當科學家找尋這些病毒的宿主,發現大多數都與蝙蝠有關。「這些是蝙蝠攜帶的病毒,但肯定不是蝙蝠的錯。蝙蝠在地球上生存要比人類早很多年,大概有6500萬年。蝙蝠比我們老、比我們早,所以蝙蝠與病毒的共生關係已經非常平衡。由於人類近期的活動造成不平衡,所以我們看到更多的蝙蝠病毒外洩,傳到人身上。」
  • 聽老人說,蝙蝠是老鼠進化來的,請問有科學依據嗎?是真是假?
    趣談答案:蝙蝠和老鼠在2億年前擁有一個共同的祖先,但是蝙蝠並不是由老鼠進化出來的。蝙蝠和老鼠的種類前段時間讀過一篇文章,那篇文章講得相對來說比較繞口,他只是在不斷的告訴大家你所知道的蝙蝠,並不是你所知道的蝙蝠,我所知道的蝙蝠也不是你所理解的蝙蝠。請注意,這並不是一個繞口令,而是一個切切實實的具有某種邏輯鏈和邏輯關係的問題。
  • 百萬年進化,上百種病毒,數據揭秘你可能並不了解的蝙蝠
    百萬年進化,上百種病毒,數據揭秘你可能並不了解的蝙蝠 2020-06-03 11: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蝙蝠是不是和老鼠近親?蝙蝠褪翅膀成老鼠或老鼠長翅膀成了蝙蝠?
    從頭部形態上看,蝙蝠確實與老鼠有一定的相似度,在坊間確實也流傳著許多關於老鼠和蝙蝠關係的傳聞,比如有人說:蝙蝠是老鼠偷吃了油(或者鹽)變成的。其實,以上這些說法都是不科學的。蝙蝠既不是老鼠變成地,也和老鼠沒有任何的關係。為什麼這麼說呢?下面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兩種動物的演化史。
  • 百萬年進化,上百種病毒!數據揭秘你可能並不了解的蝙蝠
    不僅是伊波拉,非典、新冠病毒、MERS病毒等都被疑與蝙蝠有關。那麼,這些病毒和蝙蝠之間又有什麼樣的聯繫呢?01蝙蝠是一種什麼動物?第二最,蝙蝠是除人類之外分布範圍最廣的哺乳類動物類群,幾乎遍及兩極以外的世界各地,以熱帶地區的種類和數量最為豐富。在我國,雲南是蝙蝠的分布最廣的省份。第三最,擁有哺乳動物中最活躍,最強力的免疫系統,蝙蝠常態體溫40℃,很多細菌病毒都奈何不了它。
  • 巨大進化體烈焰蝙蝠之王,八百點生命值
    額外行星是我的世界當中很出名的一款宇宙類型的冒險模組,在當中一共有著九大行星和十二個衛星,可供玩家們所探索的地方實在是很多,但是在眾多行星當中都有著地牢,而地牢當中都生存著很多強大的boos,不打敗這些boos的話玩家們就無法進入下一個行星,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些boos們吧。
  • 石正麗新研究:病毒與宿主間有進化軍備競賽 需持續監控蝙蝠
    原標題:石正麗新研究:病毒與宿主間有進化軍備競賽,需持續監控蝙蝠石正麗等中國科學家發現:進化的「軍備競賽」(arms race)塑造了病毒及其受體的多樣性。鑑定涉及種間傳播的關鍵殘基對於預測潛在的病原體、了解病毒如何從野生動物向人類躍遷,非常重要。
  • 專家分析蝙蝠的優點,哪怕人類再進化數百年,也比之不及
    人類是哺乳動物,自然界中一共有5500餘種哺乳動物,但是擁有飛行能力的哺乳動物只有一種,那就是蝙蝠。前段時間,我國湖北省武漢市爆發新型冠狀病毒(簡稱COVID—2019)。該病毒傳染性極強,擴散範圍廣,截止2月20萬,國內已有7萬多人被確診感染病毒,國外多國亦出現了感染病例,一時間,人人自危,凡事出門辦事,都得佩戴口罩。
  • 被誤解的蝙蝠:捕殺蝙蝠可能帶來最危險的生態報復
    作為唯一可以活躍在空中哺乳動物,蝙蝠可謂相當獨特。可蝙蝠的祖先是什麼動物呢?有人喜歡把蝙蝠和翼龍扯上關係,包括早期西方的一些博物學家,但翼龍在中生代末年全部滅絕了,沒有留下一個活的後代。到目前為止,古生物學家也從未在中生代發現過任何蝙蝠化石。
  • 了解一下蝙蝠的危害性
    大部分蝙蝠都是白天休息,夜間覓食。蝙蝠的翼是在進化過程中由前肢演化而來,是由其修長的爪子之間相連的皮膚(翼膜)構成;蝙蝠的吻部像嚙齒類或狐狸。外耳向前突出,很大,而且活動非常靈活。蝙蝠的頸短,胸及肩部寬大,胸肉發達,而髖及腿部細長。除翼膜外,蝙蝠全身覆蓋著毛,背部呈濃淡不同的灰色、棕黃色、褐色或黑色,而腹側顏色較淺。
  • 什麼是RNA病毒?為何會通過蝙蝠傳播?研究員終於找到答案
    先問大家一個有趣的小問題:鳥類開大會,不讓蝙蝠參加,對不對?其實,一直到今天,很多人還是會有一個誤區,就是認為蝙蝠會飛,就一定是鳥類,其實,會飛並不是檢測一個物種類別的唯一標準。蝙蝠也是如此。在第五次生物大滅絕發生之後,蝙蝠的祖先為了生存,也成功進化出了飛行的能力,成為了地球上唯一會飛的哺乳類動物,而且蝙蝠並沒有翅膀,它們是用翼手完成飛翔的。在自然界中,蝙蝠是著名的移動病毒庫,很多動物都對蝙蝠敬而遠之,而且雖然蝙蝠的數量很多,與很多動物的生存區域重合,蝙蝠也沒有任何的天敵,即使是食物短缺的時候,也鮮少有動物肯去捕食蝙蝠。
  • 最新官宣新型冠狀病毒又與蝙蝠有關?蝙蝠究竟有何魔力?
    中國疾控中心團隊最新研究成果登上《柳為什麼總是蝙蝠?它究竟有什麼魔力?別問為什麼,這要從500萬年前的一次bug說起。相當於打遊戲,別人被打幾下就打死了,而蝙蝠一般只有電腦關機或斷電了才會go die。確定不是向上帝充錢了嗎?再來看一下get了30-40年超長壽命+40℃高燒模式的蝙蝠,體內會發生什麼。人類「發燒」是免疫系統被病原體激活後,用高溫消滅多數病原體的應激身體狀態,如果長時間處於這種高溫中身體是受不了的。
  • 蝙蝠何時從「福」變成了「禍」?
    夜行性昆蟲的活動節律和光照有直接關係,所以蝙蝠會跟著昆蟲走,昆蟲什麼時候活動高峰,它就什麼時候活動高峰。第二個活動高峰是天剛亮大概四五點的時候,但其實一兩點時也會出來覓食。02 蝙蝠與病毒當人類將感冒病毒帶到非洲的原始部落,帶到南美的熱帶雨林中時,你會發現這種普通的流感病毒就能殺死當地的老百姓。
  • 探秘蝙蝠——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
    蝙蝠的棲息地一般離我們的居民區是比較遠的。所以很多人對蝙蝠並不了解,更沒有見過它的真面目。可能大多數人對它們的印象停留在萬惡的病毒之源上。有科學家們表明,蝙蝠就是SARS病毒的來源。也有人說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也是蝙蝠。
  • 闢謠:蝙蝠是老鼠吃了鹽變成的?不,它倆壓根就沒有任何關係
    從外觀上看,蝙蝠與老鼠長得有幾分相像,因此,許多人認為蝙蝠是老鼠變得。有的人說老鼠偷吃了鹽(也有的說偷吃了油)變成了蝙蝠。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理解,而且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也就是說蝙蝠與老鼠並不存在進化的關係。那麼,蝙蝠的祖先是誰呢?
  • 《 舌尖上的蝙蝠 》
    於是乎,大自然在進化過程中,無意間選出了高燒不退還在夜空下蹦迪、氧化應激水平超高、DNA損傷修復能力超強、固有免疫應答系統24小時不關機的怪物。蝙蝠身上攜帶4100多種病毒,相當於一個會飛的「病毒庫」。什麼伊波拉、馬爾堡、狂犬病、SARS等病毒,完全乾不死蝙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