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年進化,上百種病毒,數據揭秘你可能並不了解的蝙蝠

2020-12-21 澎湃新聞

百萬年進化,上百種病毒,數據揭秘你可能並不了解的蝙蝠

2020-06-03 11: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6月1日,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剛果(金)爆發新的伊波拉疫情。這是該國的第11次疫情。

談到伊波拉,大家聞之色變。1976年在蘇丹南部和剛果(金)的伊波拉河地區發現了它的存在,引起醫學界的廣泛關注和重視,「伊波拉」由此而得名。

伊波拉是一種能引起人類和靈長類動物產生伊波拉出血熱的烈性傳染病,有很高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間。

不僅是伊波拉,非典、新冠病毒、MERS病毒等都被疑與蝙蝠有關。那麼,這些病毒和蝙蝠之間又有什麼樣的聯繫呢?

蝙蝠是一種什麼動物?

在地球上,蝙蝠是一種神奇的存在。它是一類演化出真正有飛翔能力的哺乳動物,其年齡絕大多數的品種壽命也都在10年以上,相比之下,同等體型的嚙齒類大約只有2年的壽命。

蝙蝠類目繁多,由此衍生出了多樣的物種特性,可以總結為三宗「最」:

第一最,蝙蝠已經存在了500萬年, 是最古老的哺乳動物之一。其數量巨大、種類繁多:全世界約有1107種,佔哺乳動物的五分之一,是僅次於齧齒目的第二大類群。

第二最,蝙蝠是除人類之外分布範圍最廣的哺乳類動物類群,幾乎遍及兩極以外的世界各地,以熱帶地區的種類和數量最為豐富。在我國,雲南是蝙蝠的分布最廣的省份。

第三最,擁有哺乳動物中最活躍,最強力的免疫系統,蝙蝠常態體溫40℃,很多細菌病毒都奈何不了它。而這個溫度是可能導致人類腦細胞燒傷的。

很多人只聽說過蝙蝠,但是很少了解到蝙蝠的分類。蝙蝠可以分為小蝙蝠亞目和大蝙蝠亞目。最近頻頻出現在公眾視野中的菊頭蝠屬於小蝙蝠。

蝙蝠的這個形象在東西方有著截然不同的寓意,但在中國的傳統寓意中,蝙蝠的「蝠」與「福」諧音,其常倒掛而棲,因此有「福到」之寓意。而在西方,蝙蝠則與女巫和吸血鬼有著緊密的聯繫,象徵著邪惡。

小小蝙蝠竟是「大自然的活體病毒庫」

蝙蝠小小的身體,卻攜帶著大量病毒。人們最早注意到的蝙蝠所攜帶的病毒是狂犬病毒。據不完全數據統計,2014年,在蝙蝠身上發現137種病毒,是多種人獸共患病病毒病原的自然宿主。而其中,狐蝠科是攜帶病毒最多的蝙蝠種類,以吃水果為生,又被稱為「果蝠」。近年來爆發的亨德拉病毒、尼巴病毒、梅南高病毒等都與狐蝠科種類相關。

小小蝙蝠為何能攜帶如此之多的病毒?原因與其的生活習性和DNA等多方面有關,內在硬體和外在環境均為蝙蝠成為病毒「蓄水池」提高了完美的條件。

數百萬年的進化中,蝙蝠與這些病毒完美共存:它對病毒的免疫,又給病毒繁殖和進化提供了溫床。這些病毒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通過一些細小且不易察覺的方式,蝙蝠身上攜帶的病毒傳播出去,增加了疫情爆發的突然性。

 

無需談「蝠」色變

在大自然中,作為生態鏈中的一環,蝙蝠是諸多奇花異果的花粉傳播使者,是諸多害蟲的天敵,在生態循環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很多學者都在提醒大家,不要談「蝠」色變。

近期刷屏的一個演講視頻中,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所研究員石正麗說:「不管是食用野生動物,還是人類對野生動物生存領地的侵蝕,這些都使得人類與動物的接觸面大幅增加,給病毒從野生動物向人類的傳播創造了條件。」

拒絕消費野生動物,避免親密接觸,讓病毒無法傳播開來。

 

數有範兒工作室

編輯 | 小魚、知了

設計 | 玻色子

版面 | 蒼耳

責編 | 知了

關鍵詞 >> 蝙蝠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百萬年進化,上百種病毒!數據揭秘你可能並不了解的蝙蝠
    在地球上,蝙蝠是一種神奇的存在。它是一類演化出真正有飛翔能力的哺乳動物,其年齡絕大多數的品種壽命也都在10年以上,相比之下,同等體型的嚙齒類大約只有2年的壽命。第二最,蝙蝠是除人類之外分布範圍最廣的哺乳類動物類群,幾乎遍及兩極以外的世界各地,以熱帶地區的種類和數量最為豐富。在我國,雲南是蝙蝠的分布最廣的省份。第三最,擁有哺乳動物中最活躍,最強力的免疫系統,蝙蝠常態體溫40℃,很多細菌病毒都奈何不了它。
  • 疫情下的蝙蝠專訪,揭秘蝙蝠攜帶病毒卻不發病的隱情
    問:外界將你們稱作病毒庫,這種說法準確嗎?答:基本上可以這麼說。據我所知,我們有將近1000多種不同類型的親戚們分布在全球,是地球上第二豐富的哺乳動物,目前你們科學家們在我們身上成功分離出來的病毒少說也有上百種,其中確實有一些被證實可以直接感染牲畜甚至你們人類。問:攜帶這麼多病毒,你們真的都不得病嗎?
  • 蝙蝠是什麼進化來的?如何看待它?
    蝙蝠??應該從靈長類進化成功的。比如有些猴子在稀疏叢林進化了肢體膜裝結構,增加跳躍距離。有些狐猴進化了完備肢膜進行長距離滑翔。 所以他們可能不同時期不同種類樹棲靈長類演化的。當然松鼠,小型貓科,鼬科的樹棲動物也有演化為蝙蝠的可能。 必須先演化肢體膜進行跳躍滑行,逐漸走上飛行的道路。
  • 石正麗新研究:病毒與宿主間有進化軍備競賽 需持續監控蝙蝠
    原標題:石正麗新研究:病毒與宿主間有進化軍備競賽,需持續監控蝙蝠石正麗等中國科學家發現:進化的「軍備競賽」(arms race)塑造了病毒及其受體的多樣性。鑑定涉及種間傳播的關鍵殘基對於預測潛在的病原體、了解病毒如何從野生動物向人類躍遷,非常重要。
  • 蝙蝠是什麼進化來的?
    作為地球上最古老的動物之一,蝙蝠的進化過程一直是個謎。近日,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地球上蝙蝠的進化可能與5千萬年前地球急劇變暖有關。目前,除了南北極和大洋中一些過於偏遠的島嶼,全球絕大部分地區都有蝙蝠,其中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蝙蝠是最多的,光是一個無人類活動的洞穴,就可能存在幾萬乃至數十萬隻蝙蝠,這也讓人好奇起蝙蝠的進化史。作為地球上最bai古老的動物之一,蝙蝠的進化過程一直是個謎。
  • 「死神」蝙蝠是如何與病毒共舞的?
    因此,當今的蝙蝠「凌駕」於其它哺乳動物之上的能力可以說是與生俱來。蝙蝠的後肢在進化過程中也可能有所伸長,儘管很多蝙蝠保留了在陸地上行走的能力,但有少部分蝙蝠的後肢旋轉了90°甚至180°,因此只能處於懸掛或飛行狀態。[1]圖1. 澳大利亞大蝙蝠狐蝠是亨德拉病毒的儲存庫,主要感染馬,偶發性感染人。
  • 蝙蝠身上攜帶上千種病毒,蝙蝠的3處特點
    蝙蝠的身上攜帶有大量的病毒,有研究資料指出,在蝙蝠的身上存在著上千種病毒,其中就包括這次流行的冠狀病毒和之前的SRSA病毒等。而蝙蝠身上之所以會攜帶如此多的的病毒,大概也是野生動物能夠在惡劣的自然界中生存的原因,可能是在惡劣環境中為適應生存進化而來的。
  • 蝙蝠這麼能飛,它和鳥類的祖先一樣嗎?研究發現蝙蝠祖先更早出現
    新冠疫情剛出現的時候,網絡上鋪天蓋地都是關於蝙蝠的信息,例如《一篇蝙蝠的自述》、蝙蝠各種照片等等,因為專家們認為新冠病毒的天然寄主很可能就是蝙蝠。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蝙蝠借著這次疫情的機會再次得到了人類的了解,人們不僅了解到這種生物的身上攜帶上百種病毒,還知道它們為什麼能夠攜帶這麼多病毒而安然無恙。今天我們要討論的話題與病毒無關,而與蝙蝠有關,蝙蝠的祖先到底是誰呢?這個問題最早是由網友在網絡上提出的,為什麼會有人想知道蝙蝠的祖先呢?
  • 獨特的冠狀病毒毒株隨不同種類蝙蝠一起進化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海英)一國際研究團隊23日在《科學報告》線上版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對西印度洋地區36種蝙蝠所攜帶的冠狀病毒進行分析後發現,不同種類蝙蝠都有自己獨特的冠狀病毒株,這表明蝙蝠和冠狀病毒共同進化了數百萬年。
  • 擁有超強免疫的天然「病毒庫」?《自然》首度公布6種蝙蝠的高質量...
    整合最新的測序技術和組裝算法,研究小組此次獲得的高質量基因組數據,比過去已發表的蝙蝠基因組序列在連續性上高出了兩個數量級,並且達到了近100%的基因完整性。針對每種蝙蝠2萬個左右編碼蛋白質的基因,研究人員做了高度完整的基因注釋。通過全基因組篩選,研究人員們發現一些免疫相關基因在進化上發生正向選擇,表明蝙蝠的共同祖先就開始進化出有別於其他哺乳動物的免疫調節機制。
  • ...曾去西藏張家界西雙版納抓蝙蝠成功找到SARS病毒源頭
    國內一位病毒學專家告訴《中國科學報》:「這些病毒序列應用現代測序技術,從患者血清中就可以提取。」 研究人員正在對這些病毒基因序列進行深入研究,試圖了解新型冠狀病毒的起源,以及它與在蝙蝠等其他動物中發現的病毒的進化關係。
  • 為何蝙蝠可以攜帶180多種病毒而不感染呢?
    蝙蝠為何能攜帶多種病毒且不感染髮病? 1、蝙蝠有5000萬年的進化史 蝙蝠是一個古老且神秘的物種,而且是最早的哺乳動物之一,從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後,爬行動物時代宣告結束,才開始了哺乳動物時代,而蝙蝠是比較早就存在的。大約5000萬年前,靈長類動物開始大量演化,從低等靈長類動物原猴類中又分化出高等靈長類動物猿猴類,才是人類進化的開始。
  • 你知道可能導致武漢疫情的蝙蝠這種動物為啥是毒王嗎?
    但是為什麼國內外諸多專家們都說此次武漢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很有可能是蝙蝠傳染給人類的呢?說到這裡下面還是得詳細介紹一下蝙蝠究竟是一種什麼動物?究竟為啥會有毒呢?它究竟又攜帶了什麼病毒?蝙蝠主要顏色就在今月2月10日這一天,根據外媒報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發表在《eLife》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指出,蝙蝠對病毒的快速免疫反應可能會促使病毒更快地複製,當它接近不具有快速反應免疫系統的如人類一樣哺乳動物時
  • 上帝的寵物:蝙蝠究竟是什麼物種進化的?為何那麼毒自己還不死?
    2020年11月26日,東京大學病毒學副教授村上晉在(CDC)專業期刊上發表論文稱,從原產於日本的蝙蝠糞便中發現了和新冠病毒接近度達到81%的毒株,而另一個團隊在柬埔寨一種蝙蝠身上發現了一種和新冠病毒密切相關的病毒!
  • 蝙蝠是自然界的「病毒庫」,攜帶千種遠古病毒,它實在太強大了
    起因於2019年12月末,湖北省武漢市出現新型冠狀病毒,由於防控不及時和春運人口大型移動,病毒擴散至全國各地,甚至是國外亦出現了數百起病例。感染此病毒的患者會出現咳嗽、發熱、呼吸困難等症狀,要馬上上報政府部門,及時送至指定醫院就醫,不然的話會有生命危險。由於該病毒的傳染性強,會在與人交談中不經意傳播,因而國家呼籲不要出門、不要與朋友聚會,呆在家中睡懶覺,這就是為國家做貢獻了。
  • 美媒:為什麼蝙蝠不會因為攜帶病毒而得病 但人類卻會?
    許多病毒會從動物身上轉移到人類身上,這種現象被稱為「人畜共患病的溢出」。雖然目前還不清楚究竟哪種動物是當前新冠疫情的源頭,但所有的注意力眼下都集中在蝙蝠身上。蝙蝠向人類傳播病毒的過程絕非蝙蝠咬了某個人或者舔了某人的血液那麼簡單(蝙蝠並不像吸血鬼故事裡描述的那樣去吸血)。實際情形往往複雜得多,可能涉及中間宿主。
  • 被誤解的蝙蝠:捕殺蝙蝠可能帶來最危險的生態報復
    有研究稱,現代哺乳綱包括蝙蝠所在的翼手目,起源於距今80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即使該論斷是對的,也只能說明蝙蝠祖先在恐龍時代就與其他哺乳動物分家了,並不能證明它進化成蝙蝠。也有人說,蝙蝠是老鼠進化來的,這也站不住腳。
  • 了解一下蝙蝠的危害性
    大部分蝙蝠都是白天休息,夜間覓食。蝙蝠的翼是在進化過程中由前肢演化而來,是由其修長的爪子之間相連的皮膚(翼膜)構成;蝙蝠的吻部像嚙齒類或狐狸。外耳向前突出,很大,而且活動非常靈活。蝙蝠的頸短,胸及肩部寬大,胸肉發達,而髖及腿部細長。除翼膜外,蝙蝠全身覆蓋著毛,背部呈濃淡不同的灰色、棕黃色、褐色或黑色,而腹側顏色較淺。
  • 華南農業大學:新冠病毒可能起源於穿山甲和蝙蝠身上的病毒重組
    ·華南農業大學在11號召開發布會公布穿山甲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如今發布論文公布數據詳情,基因組的比較表明,新型冠狀病毒可能起源於類穿山甲冠狀病毒與蝙蝠身上病毒(Bat-CoV-RaTG13)發生重組。
  • 蝙蝠是老鼠變的嗎?你所不知道的關於蝙蝠的那些事
    近年來由於氣候變化和現代化發展進程,蝙蝠的棲息地和捕食地逐年減少,物種多樣性水平受到極大威脅,同時也給人們的公共安全帶來了一定的威脅。 你所不知道的關於蝙蝠的那些事!蝙蝠可攜帶200多種RNA病毒,蝙蝠偶爾叮咬、吸食造成人類的直接感染發生,也可通過汙染物抓傷感染中間宿主繼而向人群擴散。目前經研究報導的蝙蝠可能攜帶的主要病毒種類有:彈狀病毒科的狂犬病毒等,副粘病毒科的副流感2型病毒、亨德拉病毒等,絲狀病毒科的伊波拉病毒等,布尼亞病毒科的漢坦病毒等,正粘病毒科的甲型流感病毒等。蝙蝠為何可攜帶多種病毒,而自己卻不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