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便中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會不會汙染水源,河裡的魚能吃嗎?

2020-12-20 普外科曾醫生

已經有多個研究證實,可以在患者的糞便中發現新型冠狀病毒的核酸。我們之前也講過,有可能會存在糞口傳播途徑,平時應該注意手衛生。

但是,有很多朋友還是在後臺留言,糞便排入下水道,會不會汙染水源,河裡的魚還可以吃嗎?上廁所的時候,用水衝馬桶,會不會把病毒釋放到空氣中,會不會引起感染。

今天,曾醫生再來聊一聊這個問題。

糞便中還沒有發現病毒

首先,是患者的糞便發現了病毒核酸,核酸陽性並不代表病毒,這是兩個概念。

核酸陽性,有可能只是病毒的片段而已,並不是完整的病毒顆粒,這種情況下,是沒有傳染性的。

當然,也有可能是糞便中存在完整的,活的病毒,如果是這樣,具有傳染性。

所以,現在還沒有定論,醫生們正在做相關的檢測,看看是否可以從糞便中分離完整的病毒。

但是,根據既往的經驗來看,存在糞口途徑傳播的可能性很小,包括冠狀病毒、流感等病毒,主要是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的。以03年的SARS冠狀病毒為例,至今為止,科學家也沒有肯定,SARS是否一定能夠通過糞口途徑傳播。

所以說,大家不必太擔心,糞口途徑傳播的可能性很小的。

會不會汙染水源?

如果糞便中真的存在活的病毒,那可以肯定,一定是有傳染性的。在一些農村地區,有些人把糞便直接排入魚塘或者河水裡面,就可能會汙染水源,造成危險,所以,我們不要直接去喝池塘或者河水,而且,要做好個人衛生,不要將大便排入池水或者河水中。

如果在城市,下水道的水都會進入專門的汙水處理廠,一般不會直接排入到河水中,汙水處理的過程中,病毒一般就會被殺滅的。而且,自來水需要經過消毒處理,自來水是沒問題的,這一點可以放心。

而醫院的汙水,一定也要經過專門的處理,才可以排入周圍的環境中,水源被汙染的可能性也是很小的。

魚還可以吃嗎?

冠狀病毒主要是感染哺乳動物,魚、蝦等水產動物,並不是哺乳動物,被感染的可能性很小很小,所以,魚、蝦、螃蟹等水產品,都是可以吃的,大家可以放心的。

而且,冠狀病毒不耐高溫,56攝氏度30分鐘可以殺滅冠狀病毒,所以,大家吃肉類,無論是何種肉類,都要做熟,不要生吃。

衝馬桶的時候,病毒會不會被衝入空氣中?

如果患者的糞便中存在大量的冠狀病毒顆粒,大便之後,用水衝馬桶,可能會產生氣溶膠,密切接觸者可能會引起傳播。

然而,這種可能性非常小,大家不必擔心,如果家族中有在家隔離的患者,應該單獨使用一個廁所,不能與其他人共用。每次大便之後,把馬桶蓋蓋上,然後再衝廁所,並且每天對廁所進行消毒處理,可以使用84消毒液。

我們更應該注意手衛生

無論大便中有沒有新型冠狀病毒,我們都應該注意手衛生,勤洗手是預防疾病傳播非常重要的手段,飯前便後要洗手,接觸可疑的物品之後,都應該洗手。

綜上所述,不必過分焦慮,沒有大家想像的那般恐怖,新型冠狀病毒能否通過糞口途徑傳播,目前還沒有依據,平時做好手衛生即可。

相關焦點

  • 深圳患者糞便檢出新型冠狀病毒,馬桶蓋關了嗎?公廁怎麼辦?
    這是一項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最新研究發現:在確診患者糞便檢出新型冠狀病毒。昨天,根據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的消息:「在某些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患者的糞便中檢測出2019-nCoV核酸(新型冠狀病毒)陽性。」那麼患者糞便檢出新型冠狀病毒,意味著什麼?
  • 新型冠狀病毒傳播途徑有哪些:空氣中會傳播病毒嗎?
    新型冠狀病毒傳播途徑有哪些:空氣中會傳播病毒嗎?  滾動直播(點擊)  全國新型肺炎疫情實時動態直播 最新感染人數通報  疑似武漢新型肺炎症狀怎麼確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前期症狀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死亡率是多少?無症狀感染者是傳染源嗎  新型冠狀病毒的潛伏期多長?新型肺炎幾天內會發病?  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發生在哪 武漢首例新型肺炎時間  2月3日21時,湖北省召開第十三場疫情防控例行發布會,通報防控工作新進展。國家衛生健康委專家組成員出席並圍繞疫情防控與治療等問題回應社會關切。
  • 日本首度發現 蝙蝠糞便病毒基因近似新型冠狀病毒
    日本東京大學等組成的研究團隊公布,從日本國內的蝙蝠糞便中,發現基因近似新型冠狀病毒的病毒,是日本首度從國內野生動物上發現。這次發現的冠狀病毒並不會傳染給人類。
  • 洗過手的水 會不會被新型冠狀病毒等汙染再流入管道或影響地下水...
    洗過手的水 會不會被新型冠狀病毒等汙染再流入管道或影響地下水?專家回應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雖然假期延長,但距離返工、開工的日子也越來越近,到了「不得不動」的時候。一些外出不可避免,與他人的接觸頻次也會增加。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會像流感一樣長期存在嗎?鍾南山最新回應!
    因為現在出現了一些「無症狀感染者」,一些病例的潛伏期超過了14天,還有一些人是從醫院出了院、再復檢的時候發現核酸又是陽性,還有咽拭子檢測是陰性、但是糞便裡面還有殘留病毒……像這樣的情況作為公眾來說應該怎麼理解?鍾南山:我們現在標準是使用咽拭子檢測為陰性,這一個標準。但是確實有些病人肛拭子或者是糞便,還是有測到它的核酸的片段,並不是檢測到活病毒,這個事是兩回事。
  • 糞便存傳播新冠病毒可能?專家:倒入消毒液再衝馬桶
    南都訊昨日(2月1日)晚間,南都記者從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處獲悉,院方近期在某些確診患者的糞便中檢測出2019-nCoV(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這很有可能提示糞便中有活病毒存在。
  • 「新型冠狀病毒應急核酸檢測」合作籤約儀式在漯舉行
    市衛健委與迪安診斷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舉行新冠病毒應急核酸檢測合作籤約儀式  12月2日下午,市衛健委與迪安診斷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型冠狀病毒應急核酸檢測」合作籤約儀式在市衛健委舉行。
  • 鍾南山、李蘭娟團隊從糞便中檢出新冠「活病毒」!智能馬桶能預防
    2月13日,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趙金存(鍾南山院士團隊專家)在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該團隊在P3實驗室中,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一例重症感染患者糞便樣本,分離了活的新型冠狀病毒。趙金存說,這個發現不是偶然,李蘭娟院士團隊也有類似發現。
  • 汙水養、餵糞便……這種魚真的是垃圾魚嗎?
    」、「鯰魚在汙水裡也能生長起來」、「鯰魚就是種垃圾魚」……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觀點一:鯰魚是吃糞便長大的確實,鯰魚會吃糞便。但這裡有兩點誤區:鯰魚屬於生命力頑強的雜食性動物,它不但會吃糞便,也會吃小魚、小蝦;另外,不僅是鯰魚,有許多養殖場都會把豬、家禽等動物糞便用作魚飼料。事實上,在水產養殖業中,動物糞便本身就是一種無毒且廉價的天然肥料,能為水中的浮遊生物提供了大量的營養物質。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 (第三版)
    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負責病例的發現與報告、隔離、診斷、救治和臨床管理,開展標本採集工作,並對本機構的醫務人員開展培訓,做好院內感染的防控。(二)病例與突發事件的發現與報告。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疾控機構按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監測方案(第三版)》(見附件1)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和感染者的監測、發現和報告工作。
  • 切割進口三文魚案板中檢測到新冠病毒,三文魚是病毒載體嗎?還能吃嗎?
    而且現在沒有證據表明病毒能夠在魚身上複製,也就是說三文魚本身作為病毒載體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去年底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也是在案板、手套、門頂這些環境中檢測到了病毒樣本,但是具體來源是哪兒依舊不清楚,如果說切三文魚的案板上有新冠病毒,那麼這個病毒有沒有切過別的肉類、會不會是使用案板的人攜帶病毒然後汙染案板,都是一些推測,沒有正式的結論。
  • 汙水養、餵糞便……這種魚真的是垃圾魚嗎?真相來了
    最近,關於鯰魚的網絡文章再次甚囂塵上,「鯰魚吃糞便長大的」、「鯰魚在汙水裡也能生長起來」、「鯰魚就是種垃圾魚」…… 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
  • 我們的飲用水還安全嗎
    而冠狀病毒是具有外套膜的單股正鏈RNA病毒,直徑約80納米到120納米,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可以感染人、豬、貓、犬、鼠、狼、雞、牛、蝙蝠與禽類脊椎動物。近些年發現的致病性較高的冠狀病毒包括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以及2019年的新型冠狀病毒。回顧歷史上幾次大的介水傳播流行病事件,多跟當時下水道和飲用水沒有分開以及飲水汙染有關。
  • 鯰魚吃糞便,是世界上最髒的魚?到底能不能吃呢?
    最近,關於鯰魚的新聞又受到許多媒體的關注。有人說,鯰魚是「垃圾魚」,因為它的生存環境過髒,有些甚至生存在飄滿垃圾的髒水裡。還有人說,鯰魚吃糞便「鯰魚是世界上最髒的魚,不能食用」。對此百姓們也是心生疑惑!
  • 為什麼吃鯰魚的人越來越少了?鯰魚真的是吃腐食和糞便長大的嗎?
    但是近來年大家都吃得比較少了。而之所以吃得少,和鯰魚的「髒」有很大的關係。現在網上盛傳,鯰魚是世界上最髒的魚,在髒水裡面養殖,吃垃圾、糞便和腐食長大,並且體內還有重金屬,簡直是世界上最髒的魚,是名副其實的垃圾魚,根本就不能吃。看到這樣的消息,就算再愛吃的吃貨,為了健康和身體,也不會再吃鯰魚了。
  • 青科大科研團隊成功研發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
    從青島科技大學獲悉,青島科技大學科研團隊成功研製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30分鐘內即可完成確診,大幅提高快檢效率。據了解,青島科技大學海洋學院馬翠萍科研團隊聯合長期專注於核酸檢測研究,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面前,她利用專業特長,從1月26日(大年初二)就帶領研究生積極投身試劑盒研發工作,為疫情防控貢獻力量。
  • 濟南率先在全省開展新型冠狀病毒血液核酸檢測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為防止新型冠狀病毒經血液傳播,濟南市血液供保中心引進一套全新的血液核酸檢測設備,在全省率先開展新型冠狀病毒血液核酸檢測,保證臨床血液質量安全。「整個監測流程跟我們平常測B肝、C肝、愛滋差不多,就是把血液的核酸物質提取出來,加入擴增試劑進行擴增,從開始檢驗到結束,五到六個小時能出檢驗結果。」濟南市血液供保中心主治醫師陳秀蓮告訴閃電新聞記者。記者獲悉,這臺設備從申請到發出檢測報告總共用時四天。
  • 疾控專家回應樂事薯片還能吃嗎:不用擔心不會感染
    薯片能不能吃?食品會傳播新冠病毒嗎?疾控專家回應樂事薯片還能吃嗎對此,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表示,生產薯片的工廠裡有工人感染新冠病毒發病,但並沒有確認工人汙染了食品。到現在為止,沒有發現人通過進食食品而感染的,不用太過擔心食品安全問題。薯片能不能吃?為什麼不會感染?馮子健進一步解釋說,在室溫條件下,病毒在這種乾燥的食品上存活時間非常短,即便是有沾染,它也會很快喪失活性。
  • 新型冠狀病毒在空氣中可存活24小時?擦肩而過會不會感染?真相在這裡!
    近期,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流言很多,如很多人擔心新型冠狀病毒已經瀰漫於我們呼吸的空氣中,談肺炎色變;還有人說病毒可以通過眼睛傳播,被看一眼就中招了……這些言論都非常容易引起恐慌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官方解讀
    國家衛健委解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   為進一步指導各地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工作,在全面總結我國疫情防控工作經驗基礎上,結合全國疫情形勢變化及研究進展,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組織修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