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盛舉、時代絕響:伍炳亮黃花梨藝術博物館動工

2020-12-19 人民網

此外,由伍炳亮精心設計製作的紫檀、海南黃花梨作品還將於近期持續在北京展出。其中,其紫檀重器《精刻萬裡長城地座屏》已於11月21日亮相北京中華世紀壇;另有兩件他近期的海南黃花梨家具經典之作則將於12月6日參加在國家博物館舉辦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雙年展」,足以讓在京的紅木家具愛好者、收藏家們一飽眼福。

圖一:精刻萬裡長城地座屏

黃花梨藝博館動工,黃花梨藏品稱絕

伍炳亮黃花梨藝術博物館總投資2億多元,預計可在2016年底建成。該藝博館參照古代園林建築風格的韻味,由伍炳亮大師親自進行室內裝飾與陳設設計,以使每一件黃花梨家具作品都能與環境互為映襯,呈現出最好的藝術美感。據了解,屆時陳列的家具既有海南黃花梨也有越南黃花梨家具作品,均由伍炳亮大師以高仿、改良、創新手法設計製作而成。全館家具款型眾多,類別齊全,基本涵蓋了中國明式家具的各個類別與型制,且用材精良大氣、工手精嚴細謹,在黃花梨等名貴木材資源匱乏的今天,這批家具件件堪稱藝術收藏級別的國寶重器。另外,伍炳亮先生親手收購珍藏的一批明清經典老家具也將亮相藝博館。

圖二:伍炳亮黃花梨藝術博物館效果圖

業內資深人士表示,縱觀當代仿古家具行業歷程,黃花梨因為資源匱乏,能夠供應給行業大批量製作家具只有短短的十多年時間,而最初黃花梨的廣泛應用卻是與紅木家具行業起步的第一個十年同步。當時全國紅木家具行業處於萌發階段,受爆發式增長的市場需求推動,以及製作經驗與技術的不成熟所限制,那一個時期的家具粗製濫造盛行,精品乏善可陳。以現在的行業標準來看,那時候的家具用材雖然名貴,但大都屬於普品,最好的材質做了最差的產品。經過這一萌芽時代,名貴材質消耗一空,黃花梨過早地從大眾消費市場中一去不復返,而很快進入藝術收藏時代,業內再無力像前期那樣有數量比較可觀的黃花梨家具的生產製作,整個行業所產生的黃花梨精品家具實在有限。而伍炳亮從業達三十多年之久,行業萌芽階段正是他藝術成熟時期,因此黃花梨資源充裕的時期正吻合了他藝術創作的高峰時期,才得以積累數千款經典黃花梨家具作品。當前黃花梨家具藝術博物館的建設,成規模地區藏列這樣一批黃花梨家具系列精品,可以說是全景式地總結了當代仿古家具行業歷程中所產生的黃花梨家具精品,堪稱絕響,意義非凡。

圖三:伍炳亮黃花梨藝術博物館正門

伍炳亮黃花梨藝博館的建立一方面標示著當代紅木家具步入了藝術收藏行列,另外一方面又只能作為一個特例來看待。客觀來評價當代紅木家具行業,現狀仍顯尷尬:行業做大了,文化沒有相應跟上;材料消耗掉了,精品家具並沒有增加;行業固然蓬勃發展,但並沒能像紫砂壺等其它傳統工藝產業一樣出現一批名人名作以及行業大師。仿古家具行業大師的缺位,在這方面可以說處於一種「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狀態:傳統歷史上,百工匠人受排斥,不受重視,沒有真正的藝術發展史可言;當代行業的興旺則並非文化高度發展後的結果,而是受消費文化的需求和市場經濟的推動,許多設計製作者本身並不具備傳統文化審美品味,更很難將其視為一門藝術來真心對待,而往往以追求利益為先。這種狀況在行業的初級階段猶可,到了行業發展轉型的今天,則必須加以克服,需要真正有一批行業旗手和精品重器出來,以對整個行業有所提領。

伍炳亮:三十年制器風雅,成一代業內名家

自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伍炳亮從事傳統仿古家具的設計製作與購藏、研究已達三十多年之久,在明清家具的製作經驗及造型美感的認識方面造詣頗深,從中更積攢了上千款家具作品款型,涵蓋了傳統家具的各個類別,它們以明式黃花梨及清式紫檀為重要代表,從中糅合了明清家具藝術的各類風格。在數十年的制器生涯中,對於古典家具的設計製作,伍炳亮更強調個人對傳統家具文化本身的理解和演繹,來真正樹立屬於時代、屬於自己的風格。在他看來,古典家具的歷史是活的,不是死的,它生動地呈現在一件件老家具款型身上。但款型則有好壞優劣之分,需要我們憑藉自己的理解去區別和領悟。所以設計製作古典家具,既不能照本宣科、一比一地去複製,也不能生搬硬套地胡亂臆造,或是急功近利、刻意地標新立異。

圖四:伍炳亮近照

評價伍炳亮對家具藝術的追求及其所獲得的藝業成就,著名作家、黃花梨家具收藏家海巖表示:中國的明清兩代硬木家具分別代表了士大夫和皇室貴族的審美趣味,兩者風格雖然簡繁各異,趣味不同,但都是精英文化和審美品味結合精絕工藝與珍貴材質,融貫而成的藝術形式,在世界藝術領域獨具特色,享有崇高聲譽。而在當今社會中,整體心態偏向浮躁和急功近利,市場上的仿古家具也難見上等的精品,能夠對傳統家具深入研究並身體力行去全面製作繼承的高手實不多見。其中,伍炳亮先生三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投身家具設計與製作,其家具作品既融匯了傳統家具各大風格流派之所長,又前後貫穿、表現了在不同時期的制器風貌,從中凝結了他的藝術創作心血。從風格上講,他的這些作品又大多樸茂大氣,呈現出很強的整體性和一致性,再加上所處時代的優勢,其材質都十分精良,無論數量還是品質都將是獨步業內的,一時無法被人超越,可以說代表了我們這個時代黃花梨仿古家具的至高成就。從這些意義上講,伍炳亮在黃花梨藝術家具的設計製作方面,確然獨具卓然大家之風範。

伍炳亮紫檀、黃花梨家具精品近期持續在京參展

近期,由伍炳亮精心設計製作的紫檀、黃花梨家具作品將在京持續開展:11月21日,由伍炳亮精心設計製作的《檀香紫檀精刻萬裡長城地座屏》參加 「廣東省民間工藝大師精品展」,亮相北京中華世紀壇。據了解,這件地座屏作品規格恢弘壯觀,長約4.6米,高約2.4米,共耗料八千餘斤,歷時四年多才完工。整件作品雕飾華美,屏心採用深浮雕手法雕成萬裡長城,表現了長城在崇山峻岭中蜿蜒盤旋的宏壯景象,再配上屏框上卍字錦地浮雕的花草紋飾,正好展現中華民族「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時代精神。整體作品傳承了清代宮廷家具製作精華,又有當代雕刻題材、時代精神的創意設計,實為借古開新、傳昭後世的精品典範。

圖五:海南黃花梨刀牙裙霸王棖大畫案

12月6日,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工藝美術館承辦的「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2014·北京)」將在北京國家博物館拉開帷幕。伍炳亮有兩件海南黃花梨家具作品——《海南黃花梨螭龍紋萬曆櫃》和《海南黃花梨刀牙裙霸王棖大畫案》將赴京參展。其中,《海南黃花梨螭龍紋萬曆櫃》整體器型端美高大,尤其是左右兩扇硬擠對開的櫃門,各自雙拼而成,所用板料同為一根木料所剖而成,板上紋理流暢,鬼臉斑斕,盡顯海南黃花梨材質的天成之美,加上柜子上下比例拿捏的精準,工藝的精湛,實為不可多得的收藏級家具精品。另一件《海南黃花梨刀牙裙霸王棖大畫桌》,其選材用料也毫不遜色,桌面寬大修長,宜於鋪展書畫,而相比用料的豪壯,由素樸的刀牙、遒勁的霸王棖、直落的圓腿,則構成了一個簡潔明了的結構,合觀用料、造型的特點,它傳遞出一種古茂沉雄的氣韻,深得明式家具的旨要趣味。

圖六:海南黃花梨螭龍紋萬曆

據了解,這兩件入選本次「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的海南黃花梨作品,都是伍炳亮在近兩年中的新作,此前並沒有在其它展會中展出過。如今黃花梨資源枯竭,價格成本高昂,每市斤價格高達萬元以上,處於這一時代境況中,還能看到這樣的黃花梨家具新作,實在很是難得,也讓人很難理解伍炳亮設計製作這些家具的緣由。談起這一話題,伍炳亮也不無感慨,他說:「黃花梨目前已步入藝術大收藏的時代,只有黃花梨家具精品才受追捧,才能在這個時代站穩腳跟,凸顯它的藝術附加值。在這樣一個時代,我也希望能以頂級的材質、優美的型制和精良的工藝,來真正打造一批藝術收藏級別的海南黃花梨明式家具精品,讓這些珍貴良材得以煥發第二次生命,讓好的家具藝術品傳承給我們後人,這也就是我近年來仍在持續設計製作海南黃花梨家具的原因所在。」

相關焦點

  • 伍炳亮 讓世人看到最美的古典家具
    在伍炳亮眼裡,他設計製作的家具就像「可愛的孩子」。四十載如一日投身家具設計與製作,伍炳亮依然不改「木匠本色」。伍炳亮,中國工美藝術大師、伍氏興隆明式家具藝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兼藝術總監,出生於廣東江門臺山。
  • 中華藝術巔峰唐三彩面臨絕響
    這種中華藝術瑰寶在唐末失傳,後人竟然毫不知曉。  唐三彩主要集中在唐朝墓葬地帶,歷經數個朝代,早就曾被挖洞盜掘,第一批盜墓賊取走金銀財寶,之後的第二批、第三批盜墓者沒有收穫,往往砸碎唐三彩洩憤,導致重現人間的完好唐三彩數量並不很多。
  • 尋訪|零距離觸摸,黃花梨與時光藝術之美
    前不久,北京天竺黃花梨藝術館推出的向大師致敬專展,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館中展陳的370件明到清中期的黃花梨藝術品,濃縮呈現了中國家具史上的巔峰之作,觀之無不令人震撼。11月29日,青睞團友一行在於峰館長的沉浸式導覽和精彩講解下,和館藏重器逐一親密接觸、互動體驗。
  • 盤點海外珍藏的明清家具—納爾遜藝術博物館
    ▲納爾遜藝術博物館該館於1930年破土動工,1933年首次對外開放。由於當時正處於經濟大蕭條時期,全球藝術品市場湧現出大量的低價傾銷的珍貴藝術品,而收購者很少,該館因此在很短的時間內收購了大量的藝術品,奠定了在藝術博物館中地位。
  • 清華藏珍 |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館藏精選
    家具類藏品主要以凳椅類、桌案類和櫃架類為主,尚有少量櫥櫃類家具,時代自明至近現代。其中尤富盛名的是五十多件以黃花梨、紫檀等材質為主的明式家具,有七件收錄於王世襄先生編著的《明式家具珍賞》。陶瓷類藏品的時代,自新石器時代至近現代,其中以明清時期的藏品居多。
  • 區氏臻品:黃花梨家具藝術,在美感與分寸感之間遊走
    總經理區錦澤談到做黃花梨家具的意義。  怎樣的黃花梨家具才能代表當代中國的藝術品水平?文化內涵、藝術水平、木頭材質是最重要的三方面。  文化積澱 大美不言  人是通過文化來認知美的,美又是通過文化來傳承的,文化無法速成,需要時間來積澱,就像黃花梨上的包漿,需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形成。文化和美只能傳承不可複製。
  • 清華藏珍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館藏精選
    家具類藏品主要以凳椅類、桌案類和櫃架類為主,尚有少量櫥櫃類家具,時代自明至近現代。其中尤富盛名的是五十多件以黃花梨、紫檀等材質為主的明式家具,有七件收錄於王世襄先生編著的《明式家具珍賞》。陶瓷類藏品的時代,自新石器時代至近現代,其中以明清時期的藏品居多。
  • 兩岸齊心共籌書畫大師夏荊山文化藝術盛典
    」揭牌儀式、「荊山時代・Jing Shan Style: 夏荊山書畫藝術暨荊山經典文創藝術獎作品展」等系列文化盛典,於12月1日下午2時在南京大學星雲樓熱烈展開,本活動特邀請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及來自日本、英國、美國、澳洲文創藝術界重量級貴賓共襄盛舉,包括南京大學多位領導、日本森美術館館長南條史生、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佛學研究中心院長Ulrich Pagel等,併集合「2018荊山經典文創藝術獎」得獎新秀
  • 中國神牛紅木藝術博物館:紅木與文化藝術交相輝映
    紅木家具歷來是尊貴和品味的象徵,而把文化和精湛的工藝如此圓融地鍥合於紅木中,卻是中國神牛紅木藝術博物館的最大特色。  走進江蘇省鎮江句容市的神牛紅木藝術博物館,迎面一個巨大的屏風映入眼帘,這幅名為《百鳥朝鳳》的紅木雕刻,充滿了春天的生機與活力,「創作這個作品的靈感來自於對改革開放時代繁榮景象的寫照」,神牛紅木藝術博物館館長牛瑞勝在旁邊介紹著《中華盛世百鳥朝鳳》屏風的創作由來。
  • 義烏博物館正式開館 推出「海絲絕響」特別展覽
    今天一早(3月25日),得知義烏博物館的開館消息,記者隨即趕往,提前給大家探探路。每日三次消毒,同期參觀人數嚴格控制「今天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已經充分做好了防控和接待工作。每天上午、中午、下午,整個場館都會進行消毒。」義烏博物館館長王永平說,「工作人員也嚴格按照要求,每日進行測溫、消毒工作。
  • 閣瓷博物館霍錦湛:弘揚收藏文化 助力佛山「博物館之城」建設
    霍錦湛:位於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大良新城區德勝中路萬科新城灣畔的閣瓷館博物館逾1000平米,該館展示的只是我眾多藏品中的當代工藝美術板塊,即主要是我關注且收藏的早期被授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和「陶瓷藝術大師」的名家精品力作。目前閣瓷博物館收藏了當代名家藝術陶瓷作品超過1000件。
  • 國禮藝術大師——李保生(玉石)
    李保生,字〈玉石〉,山西運城市人,1946年生,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中國舜帝陵書畫院藝術顧問,中國書畫院高級院士,北京玉月軒主。2020年6月被中南海國禮中心授予〈國禮藝術大師〉。書法藝術的源頭在甲骨文、石鼓文和青銅器銘文,統稱《金文大篆》,是中華最古老最珍貴的書法藝術。
  •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恢復開放公告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一層展廳值吳冠中先生誕辰100周年之際,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舉辦以「美育人生」為主題的大展,對吳先生一生在國民美育啟蒙中所產生的影響做一次宏大的表述。/家具部分常設展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四層11號展廳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收藏有家具一百四十餘組件,以凳椅類、桌案類和櫃架類為主,尚有少量櫥櫃類家具,時代自明至近現代。
  • 從這尊清代三世達賴喇嘛像看西藏佛教藝術最後的絕響
    在西藏佛教藝術史上,每一個時代都有其獨特的藝術流派與藝術地位。清代西藏佛教藝術在繼承前代藝術的基礎上,繼續朝著民族化方向發展,形成了以高度寫實為主流的藝術風尚和流派,開創了一個充滿現實主義藝術氣息的全新時代,為趨於衰微的西藏佛像藝術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成為西藏佛教藝術史上的最後絕響。這一寫實風尚流行普遍,影響深廣,其中在佛教造像和繪畫上的表現尤其突出。此次香港佳士得推出了這尊銅鍍金三世達賴喇嘛像就是這一寫實風格的典型代表作品。
  • 黃花梨的秘密 | 在哪裡?
    收藏大事記- Collection event- 黃花梨家具收藏在我國從明末清初就已經開始,是西方傳教士來華傳教的時候發現了中國家具的藝術,至此之後中國傳統家具在世界上出名,形成了明式家具,更是掀起了此後中國黃花梨家具收藏的高峰。 1
  • 2019十一國慶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展覽有哪些?
    5、清華藏珍 • 絲繡擷英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品展/織繡部分  常設展  展覽地點: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四層9號展廳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收藏有織繡四千六百餘組件,以明清及近代藏品居多,錦緞、紗羅、絲絨、刻絲等具有代表性的優秀品種應有盡有。
  • 納爾遜藝術博物館
    納爾遜藝術博物館(Nelson-Atkins Museum of Art)是美國最著名的藝術博物館之一,位於美國密蘇裡州的堪薩斯城。該館於1930年破土動工,1933年首次對外開放。由於當時正處於經濟大蕭條時期,全球藝術品市場湧現出大量的低價傾銷的珍貴藝術品,而收購者很少,該館因此在很短的時間內收購了大量的藝術品,奠定了在藝術博物館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