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牧場年產奶量位居全球Top10 中國乳業佔據奶源重要一席

2020-12-18 中國經濟時報

   根據國際奶農聯盟IFCN最近出爐的2019年全球奶牛養殖TOP10榜單顯示,蒙牛戰略投資的牧場,養牛已經養到了世界級水平。同時這也意味著,在全球乳業百餘年的工業化過程中,相當於中國乳業只用20餘年就在奶源上佔據了重要一席。

  以奶牛養殖集團年產奶量計,蒙牛近年來戰略投資的現代牧業以128萬噸的年產量位居全球第二,聖牧高科以66萬噸位列全球第九,兩家合計已達到了全球TOP10牧場產量的22%!國際奶農聯盟IFCN的這份榜單,相當於養牛界的「福布斯」榜單,份量十足。此次榜單的出爐,即是為中國養牛界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2019全球奶業養殖TOP 10排行榜,數據來源: 荷斯坦官方微信)

  打造綠色循環產業鏈,突破中國乳業發展瓶頸

  此次TOP榜單還有一個讓所有中國乳業人都興奮的意義在於,困擾行業發展的長期問題正逐步得到解決。

  中國馬上要成為全球最大乳品消費國,但「卡脖子」的瓶頸是奶源自給率不足。很多乳業人畢生精力都投入在奶源建設,而榜單顯示TOP牧場的中國產奶量合計已至333萬噸,佔據了總量的38%,這些牧業人的辛苦沒有白費。

  而且他們一直把品質和生態放在首位。以現代牧業為例,在創立之初就確定以「牧草種植、奶牛養殖、牛奶加工一體化」為發展模式,提前實現了全產業鏈、各環節零距離無縫連結,並在生產過程中以綠色循環產業鏈條帶動產量。


 

  而聖牧高科在內蒙古的烏蘭布和沙漠全球首創了「種、養、加」一條龍沙草有機循環產業鏈,形成了有機種植、有機養殖、有機加工的封閉循環的有機生態圈,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有機奶源供應商,「聖牧全程有機奶」更是成為首家獲得國標和歐盟有機標準雙認證的牛奶品牌。


 

  「中國模式」下,乳企與牧場共發展

  在全球乳業格局中,中國乳業一直是「獨特」的存在!

  多數歐美乳業發達國家產業發展模式採用的是「總-分-分」,簡單點說,就是上遊奶源牧場對全產業鏈起到重要的統領作用,控制加工與銷售,最終觸達消費者,而中國乳業則是中遊加工環節率先崛起,再向上推動牧場品質化發展,向下為消費者提供更安全健康乳品的「分-總-分」形式,生產加工企業在鏈條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兩種模式各種千秋,而「中國模式」的好處在於,乳企作為主導者,可以把「養牛」從一開始就融入進全產業鏈的發展,實現牧場建設、標準把控等環節,根據消費市場的需求與全產業鏈同頻共振。因而乳企規模越大,牧場的產奶量就越高。

  蒙牛就是明顯的例子。作為世界乳業十強,戰略投資的現代牧業和聖牧高科的產奶量近幾年一直在提高——現代牧業的母牛存欄數量今年已經成為了全球第一,年產量僅比榜首的沙特企業少19萬噸;而聖牧高科日常鮮奶則佔據了國內有機奶市場大半江山。

  蒙牛「獨門秘訣」,實現全產業鏈數位化改造

  外界好奇的是,TOP牧場中為什麼有兩家都是蒙牛戰略投資的企業?這並非偶然,除了蒙牛實現了上遊與整個產業鏈同頻共振外,不斷創新賦能也是「獨門秘訣」。

  蒙牛曾發布了「奶業振興136工程」,通過「數字奶源-智慧牧場」、「愛養牛集採平臺」和「奶牛研究院」等多個創新平臺,以數位化、網絡化、產學研一體化的方式持續助力牧場實現精細化、精準化管理,降低牧場運營成本,提升牧場運營效率。


 

  對此,蒙牛總裁盧敏放曾表示,世界範圍中還沒有其他的乳企,能夠做到大規模、低成本、高品質,持續地從牧場源頭開始,完成全產業鏈的數位化改造。與此同時,蒙牛還讓乳企的運營專家通過協同平臺,為牧場提供線上及時幫扶,做到不利信息及時預警、行業資訊及時同步等,為牧場運營提供更好的支持。

  擁有蒙牛這樣以振興中國乳業為己任、主動擔當中國牧場高品質建設主力推手的乳企,勢必會進一步加快中國奶業高質量發展進程,從而帶動中國牧業進入國際化賽道。

相關焦點

  • 布局牧場戰略升級 蒙牛推出首款現代牧場純牛奶
    「得牧場者得天下」,這是現代化生存背景下全球乳業競爭中贏取市場的一大真理。中國第一款「牧場奶」——蒙牛乳業旗下新晉力作「現代牧場」純牛奶的成功熱銷,再次證明這一真理的實踐指導意義。牧場化是中國乳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為真正實現乳品安全、把好品質關,國家已將牧場化建設要求納入「十二五」戰略規劃。農業部公布的「十二五」規劃對我國畜牧業發展提出了新目標:奶產量達到年產5000萬噸,更高層次、更大規模地推進畜牧業生產規模化、標準化和產業化。同時,按照國家產業政策要求,新辦企業新建項目要求自控奶源達到40%。
  • 伊利蒙牛接連出手!2020年頭部乳企為何加速奶源地投資建設?
    另外據悉,蒙牛還將在巴彥淖爾市建設總投資逾1000億元的中國乳業產業園西部中心10萬頭奶源基地項目;蒙牛還在河北啟動了「河北萬噸奶源規劃」,圍繞六大生產基地,將在五年內增加奶牛存欄15萬頭,年產生鮮乳100萬噸;此外,蒙牛還將在豐潤區投資了嘉立荷萬頭牧場項目......
  • 蒙牛乳業(02319)的2020:A面國際化乳企,B面踐行社會責任標杆
    蒙牛在全球範圍內將不同區域內的乳業資源融入進最優整合。其中,東南亞是海外戰略發展的主陣地,歐美區域提供高端研發與技術來源地,大洋洲等區域則提供優質奶源。蒙牛旗下產品系列,已遠銷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緬甸、柬埔寨、蒙古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如今,蒙牛形成了資源供給與市場需求相匹配的強大生產力,在全球完善系統的全產業鏈布局同時有效的推動了全球乳業共同體的建設。
  • 蒙牛牛奶奶源供應牧場榮登《國家地理》以國際標準打造世界品牌
    作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奶牛養殖企業以及蒙牛乳業高品質生乳供應商,現代牧業榮登2018年《國家地理》二月刊,再一次在全球範圍內引起了廣大媒體和消費者的關注。蒙牛負責常溫產品和低溫巴氏奶的生產,而現代牧業負責牧場環節為蒙牛提供優質的原料奶源,二者共同為中國消費者帶來滴滴純真好營養。
  • 【從300個瞬間看2020】乳業:奶源爭奪戰四起 伊利蒙牛新乳業競購加速
    【從300個瞬間看2020】乳業:奶源爭奪戰四起 伊利蒙牛新乳業競購加速
  • 中國奶源日漸緊缺,明治乳業18億元入股澳亞牧場
    記者 | 趙曉娟編輯 | 昝慧昉1上遊奶源競爭激烈,日本明治乳業也對中國優質牧場出手了。4月16日,明治乳業(蘇州)有限公司網站發布一則對中國牧場的收購消息:為實現牛奶及酸奶業務在中國的可持續增長,明治乳業(蘇州)有限公司的100%投資者、株式會社明治與在中國從事牧場經營業務的AustAsia Investment Holdings Pte LTD.(下稱「AustAsia公司」)的股東-Japfa LTD.
  • 優質乳品新國貨 蒙牛登上全球乳業價值鏈
    12月8日,蒙牛旗下雅士利、貝拉米與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籤約,成為首批拿到2020年第三屆進博會「入場券」的紐西蘭和澳大利亞乳企。近年來,以蒙牛為代表的中國乳企,從「本土時間」向「國際時刻」跨越,從源自內蒙古的「草原牛」向在全球擁有穩定奶源供應鏈和價值鏈的「國際牛」變身。
  • 「從300個瞬間看2020」乳業:奶源爭奪戰四起 伊利蒙牛新乳業競購加速
    這是中國產業生命力的真實寫照,見證了中國經濟在大考之下,每一次細微的驚人一躍。1、新乳業斥資17億併購夏進乳業5月5日,新乳業宣布擬以17.11億元收購寧夏夏進乳業的母公司寰美乳業100%。4、蒙牛認購中國聖牧12億股成最大股東7月28日,中國聖牧對外宣布,同意向蒙牛全資附屬公司Start Great Holdings Limited發行認股權證,股權交割結束後,蒙牛將成為其單一大股東。
  • 打造乳業產業集群航母 蒙牛助推內蒙古奶業振興再上新高度
    近年來,蒙牛持續開展高水平奶源建設工作,相繼在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建設了30多個奶源基地,涵蓋近1000座牧場,奶牛存欄量達130萬頭。在內蒙古,蒙牛帶動奶牛養殖達30多萬頭,每年推動青貯、苜蓿、燕麥等飼草生產超過220萬噸。
  • 蒙牛總裁盧敏放受央視財經香港論壇邀請出席並暢談中國乳業發展
    2020年12月29日,「第十一屆央視財經香港論壇」盛大啟幕,作為中國領先的乳製品供應商,蒙牛乳業集團總裁盧敏放先生受邀出席並在現場做了精彩致辭,成為大會關注焦點之一。盧敏放先生在致辭中表示:新經濟格局下,中國乳業已經真正成為了全球乳品技術的創新、應用前沿,也正在催生新的商業模式、新的產業鏈組織模式。面對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和日趨完善的國內產業鏈,中國乳業既要主動求變走高質量發展道路,也要堅守初心不變,以高品質產品服務消費者需求。
  • 伊利、蒙牛先後收購大牧場,究竟為何?
    「今年乳製品行業最熱的是『買買買』,主要是買牛,買牧場。」這是光明乳業董事長濮韶華對2020年上半年乳製品行業的總結。買買買的主力軍之一是伊利蒙牛兩大乳製品公司。 今年7月底,蒙牛以3.95億港元(折合人民幣3.5億元)收購中國聖牧11.97億股新股,合計持股17.8%的蒙牛成為後者單一最大股東,持股比例超過中國聖牧的董事長邵根夥。
  • 伊利、蒙牛穩居全球乳業前十強;光明乳業計劃在安徽北部建牧場和工廠
    8月27日至29日,「2020中國品牌年度人物盛典暨中國品牌發展高峰論壇」在浙江橫店舉行。君樂寶乳業集團入圍「中國品牌影響力100強排行榜」企業最高獎,君樂寶乳業集團董事長兼總裁魏立華入圍2020「中國品牌年度人物」最高獎。 光明乳業計劃在安徽北部建牧場和工廠 近日,光明乳業召開新聞發布會。
  • 蒙牛總裁盧敏放亮相央視財經香港論壇,探討國內乳業現狀
    盧敏放認為,當前,中國乳業已經真正成為了全球乳品技術的創新、應用前沿,也正在催生新的產業鏈組織模式、新的商業模式。這背後蘊含的意義是,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蒙牛以營養健康為出發點,以消費者為核心,加大力度推進乳業"新基建",對生產、物流、奶源、銷售等產業鏈各環節通過數位化轉型,大大提升了產品與服務品質、降低全流程成本。
  • 首例空運奶源直達上海 光明乳業用新鮮定義健康生活品質
    來自寧夏中衛黃金奶源帶的高品質生牛乳,3小時空運直達上海,製作成特別的中衛奶源版「優倍鮮奶」免費回饋消費者。光明乳業顛覆行業原奶運送模式,成為中國首個空運國內奶源的乳製品企業,與消費者共同見證了國內鮮奶製造新業態。
  • 蒙牛印尼工廠運營一周年
    全球乳業價值鏈布局成效凸顯
    蒙牛一直將東南亞作為最重要的海外市場,印尼工廠的建成,是繼紐西蘭蒙牛雅士利工廠後,蒙牛在海外建成的第二家工廠,也是蒙牛在東南亞建立的首個乳製品生產基地,這將提升蒙牛在整個東南亞市場的競爭力。如今,蒙牛以優秀的成績證明了選擇印尼市場的前瞻性。
  • 山東乳企自有奶源地名錄
    ●山東高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奶源地:  濟南濟陽市新市鎮  牧場概況:  特地擁有700餘畝的原生態自有牧場,現有1000多頭奶牛,均引進源自紐西蘭純種優質的荷斯坦奶牛,餵食由營養師搭配的全混日糧,按照國際標準為奶牛建設國際化福利牛舍,保證奶牛的健康成長。
  • 寧夏中衛黃金奶源三小時空運直達 光明乳業顛覆傳統鮮奶運送模式
    光明乳業顛覆行業原奶運送模式,成為中國首個空運國內奶源的乳製品企業,與消費者共同見證了國內鮮奶製造新業態。光明乳業聚焦優質奶源帶,託管寧夏中衛當地合作牧場,通過高端的牧場管理技術以及優化飼料配比,將當地牧場單頭乳牛產奶量提高了4公斤,生奶收購價每公斤提高了0.3元。光明乳業打通國內經濟內循環,提升當地奶牛產奶量以及生奶質量,同時提高了當地牧民收入,助推寧夏優勢奶產業升級發展。
  • 恆天然出售在華牧場,CEO強調中國仍是最重要的戰略市場之一!
    自此,這項持續了一年多的出售事宜也塵埃落定,下一步該交易還需獲得中國相關部門的反壟斷許可和其它監管部門的批准,預計將在本財年內完成。對此,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恆天然牧場代表著全球牧場的最高管理水平之一,接手這樣級別的牧場,將對優然和三元完善業務鏈條,提升高質奶源供應形成有效助力。因此,此次牧場交易對恆天然、優然、三元各方而言都是一樁雙贏的商業交易。
  • 新希望乳業躋身現代牧業第二大股東 乳企巨頭奶源爭奪戰愈演愈烈
    而對於現代牧業來說,則是蒙牛集團控股後,公司再度迎來一位巨頭乳企夥伴。記者了解到,國內原奶在近一年來逐漸呈現緊缺趨勢,提升國產奶源自給率亦成為行業共識。在這樣的背景下,優質的上遊奶源開始成為各大乳企的新戰場。除新希望乳業之外,伊利股份(600887,SH)、蒙牛乳業(02319,HK)亦在近期對原奶企業展開了收購。
  • 黃金奶源帶上的品質與堅守,光明乳業只為每一杯優質好鮮奶
    光明乳業顛覆行業原奶運送模式,成為中國空運國內奶源的乳製品企業,與消費者共同見證了國內鮮奶製造新業態。  此次,光明乳業開啟國內奶源空中運輸先河,這是否會成為未來新鮮乳品發展新趨勢?不得不說,作為一家以新鮮為核心戰略的百年乳企,光明乳業對於新鮮的極致追求,對國內乳業高質量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