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是長三角的重要組成成員,地跨淮河、長江、錢塘江三大水系,東與江蘇省、浙江省接壤,西毗鄰湖北省、河南省、南臨江西省、北倚山東省。可以說地理位置十分優越了。但幾年安徽的發展我們也是有目共睹,雖然安徽的知名度不是很高,但畢竟處在國內幾大經濟板塊之間,安徽一直都在低調的發展著。
在安徽眾多城市之中,發展最出色的當屬合肥了。據初步核算,2019年安徽省全年生產總值37114億元,而2019年合肥市的地區生產總值便是9409.4億元。可以說合肥一市便為安徽省貢獻了四分之一的生產總值,這便是合肥一直被人們稱為「霸都」的原因之一吧。合肥的霸氣之處還有很多:合肥是中國三大科技城市之一,不知道有多少世界第一誕生在這座不善言辭的城市;合肥還是我國的家電之都,這裡有亞洲最大的演播廳:省廣電新中心。合肥也是僅次於北京的國家重大科學工程布局重點城市……合肥真的是一座低調與霸氣共存的城市。
雖然這些年安徽發展很快,但除了省會是二線城市,其他城市的影響力甚微。熟悉安徽的人們可能知道,安徽在省域經濟發展的策略當中,一直都是堅持「雙核」發展的,不用想其中一「核心」是省會合肥,那個另外一個「核心」便是第二城市蕪湖了。蕪湖,自古享有江東名邑,吳楚名區之美譽,但始終在三線城市中徘徊。2019年,蕪湖市的地區生產總值3618.26億元,可以說合肥的地區生產總值是蕪湖的兩倍還要多得多。這大概便是安徽省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之處吧,打破這種局面的最好方式是什麼呢?有人提出了「合併」。那麼與蕪湖最佳的合作者是誰呢?宣城應是不二的選擇吧。
蕪湖是個江城,長江穿城而過,蕪湖港是長江水運第五大港、是安徽省最大的貨運、外貿、貨櫃中轉港,而且是國家一類口岸。蕪湖周圍全部被長江包圍,因此長江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蕪湖的發展,再加上蕪湖的面積並不是很大,經濟發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蕪湖與宣城之間的距離是非常的近地,並且宣城的面積並不是很大,有著12340平方公裡。宣城素有「宣城自古詩人地」、「上江人文之盛首宣城」之稱,自古便有「南宣北合」一說。將宣城併入蕪湖,城市競爭力無疑會得到極大的提升。蕪湖、宣城若能聯手合作,將形成超過600萬人口的大市,目前,現在這兩座城市之間已經有著聯手發展的跡象了,蕪湖和宣城正在合力修建蕪湖宣城機場。蕪湖宣城機場建在蕪湖縣灣沚鎮小莊村,位於蕪湖市的東南部、宣城市的西北部。蕪湖宣城機場預計2020年10月份建成通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