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三訪泉州後遠赴橫濱 與「文都」情緣首次公開

2020-12-14 東南網泉州頻道

巴金(後排左一)穿和服與武田一家的合影

東南網10月25日訊(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吳月芳 謝明飛 文/圖)文豪巴金不僅三訪泉州,在此之後還到日本橫濱住在友人家中創作,留下一段故事。昨日,黎明大學舉辦《巴金與東亞文化之都》展覽與講座,首次公開學校圖書館館藏資料,揭開巴金與中日兩座文都城市的不解情緣。

黎明大學圖書館戴蓮治老師介紹,大約兩年前,她在整理巴金捐贈給黎明大學的圖書中,無意中看到個別書名頁上有「黎瑞德印」的紅色印章。戴老師覺得,如果是筆名,恐怕不會如此講究。隨後她在《巴金文集》中果然找到了巴金對「黎瑞德」這個名字的說明,從而發現了他還曾以「黎瑞德」為名,遠赴日本橫濱創作。

三次造訪泉州後遠赴日本橫濱

原來,「黎瑞德」是巴金1934年11月遠赴日本橫濱時,開始使用的一個別名。眾所周知,巴金曾在1930年、1932年和1933年三次造訪泉州,住在黎明高中和平民中學,也就是如今黎明大學的前身。

泉州成為青年時期巴金創作的源泉。在散文《黑土》中,他寫道,「我們南方的土地給我的印象太深了。我一生中最快樂的日子,就是在那樣的土地上度過的。」

離開泉州後,巴金到上海,周邊許多親友曾到日本學習。一日聽曹禺說起日本的見聞,更堅定了巴金到日本看看的決心。

友人吳朗西將巴金以「書店店員」的身份,介紹給日本橫濱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副教授武田博,希望巴金在日本期間能住在武田家。1934年11月,巴金坐船到橫濱港口時,武田夫婦和兩個女兒還專程來接「黎瑞德」。

以日本友人為原型創作短篇小說

戴老師這兩年查找許多資料,尋找到巴金在橫濱的一些有趣經歷。

當時武田時常誦經,還時常在家「作法」,甚至還幹擾到巴金創作。有一天,巴金在武田家寫作,武田突然來敲房門,說要為他驅鬼,弄得巴金哭笑不得。在武田家,巴金完成了短篇小說《神》、《鬼》、《人》的創作,回國後出版。在文中,主人公正是以武田為原型,描寫妄想從鬼的世界去尋求公道、找到精神慰藉的日本知識分子形象。

巴金在橫濱三個月期間還創作了童話《長生塔》,通過它咒罵蔣介石的統治像長生塔那樣一定要垮下來。其間,巴金還創作了散文《海的夢》、《繁星》、《過年》、《夢》;雜感《關於翻譯》、《幾段不恭敬的話》、《沉落》等。

1935年1月,巴金與武田一家老小合影。昨天黎大的圖片展中展出了這張照片,難得一見的是,照片左上角的巴金顯得年輕帥氣。穿著日本和服,與一家人合影,氣氛很是和諧。後來巴金離開橫濱,到了東京一段時間,才返回中國。

戴老師介紹,在《巴金文集》等資料中,巴金還提到武田大約在1936年造訪上海,特別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找到「黎瑞德」。巴金還請他吃了飯,回國後武田還來信致謝。據說抗日戰爭期間,巴金還給武田寫過信,勸說武田不要和別人一樣「傷害」中國。

□相關連結

巴金與泉州的淵源

本報2013年12月16日曾報導過巴金與泉州的一些淵源。在巴金作品中多次提到的「兩棵榕樹」,現在還屹立在黎明大學舊校區操場旁,如今已有六七層樓高。還有讓巴金懷念不已的,是他在泉州的眾多友人。比如上文提到的介紹巴金到橫濱的朋友吳朗西,他也曾到泉州的平民中學任教,即黎明大學的前身。1981年吳朗西贈送給黎明大學百衲本二十四史檀木書櫃,如今也完好地保存在學校圖書館內。

從1982年2月到1997年,巴金為黎明大學贈書12批次,共計7084冊。其中有一些是巴金自己的著作和各種譯本。巴金贈書以文學類為主,兼有歷史地理科技類。巴金對部分贈書親筆籤名,戴蓮治老師介紹有四款金石印章;有的是親筆籤字,還有不少是只寫了「金」字的。贈書中還包括巴金的妻子、女兒、女婿的藏書,足見巴金對黎明大學感情之深。

相關焦點

  • 巴金與臺灣文學的半世情緣
    文學巨匠巴金先生在晚年的一篇回憶文章中,這樣寫他1947年8月離開臺灣時的情景。那是巴金平生唯一一次訪問臺灣,只呆了半個多月,但這個美麗的小島和熱情的臺灣朋友,給他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印象。  70年後的今年6月17日,由上海巴金故居與臺灣《文訊》雜誌、臺北紀州庵文學森林聯合主辦的「巴金和他的朋友們」圖片文獻展在臺北開幕。巴金對臺灣朋友和臺灣文學的深厚感情,終於重新展現於臺灣觀眾眼前。
  • 古城添靚景 三座立體綠雕亮相泉州刺桐路
    本周,另外三座以泉州「海絲文化」為主題的立體綠雕將亮相刺桐路,讓市民們一飽眼福,為新春佳節的古城增添一道靚麗的風景。市園林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三座立體綠雕的框架已於25日全部就位,目前正在完善施工,預計將在本周末完工。
  • 日本橫濱在源和1916文創園舉辦特展 持續至18日
    來源:泉州晚報 責任編輯:陳小妮    我來說兩句 百年前橫濱最繁華的街道—伊勢佐木町,乍一看跟泉州的西街十分神似。(孫燦芬 攝)本報訊(記者 孫燦芬)在「東亞文化之都·2014泉州活動年」裡,泉州與同為東亞文化之都的日本橫濱、韓國光州文化交流密切。近日,日本橫濱組織展品在泉州舉辦了一場特別展覽。這場來自「文都」姐妹城市的特別展覽,設在源和1916文創園內的拓文畫廊。
  • 「東亞文化之都」泉州活動年今晚開啟
    這座「東亞文化之都」花燈,融合了泉州、橫濱、光州三城之美閩南網(微博)2月13日訊 「萬支燈火度花樓」,蔡襄這樣形容泉州人鬧元宵。時隔千年,泉州古城重又沸騰,所有人卻忙碌起來。因為,就在今夜,借著鬧元宵的契機,東亞文化之都·2014泉州活動年開幕式暨三國城市文化節目展演交流將舉行,就此拉啟為期四天的三城文化交流序幕。開幕式由文化部和福建省人民政府、泉州市人民政府主辦。今晚,開幕式文藝演出《春暖刺桐紅》就正式和觀眾見面,總時長約100分鐘。
  • 橫濱代表團仁田昌壽:泉州古港復興 可多些文化氣息
    橫濱與泉州同樣是港口城市,兩座城市很相似,尤其是在保留再利用傳統建築、開發利用港口等方面都有相似的地方。記:同為首批東亞文化之都的城市,您覺得橫濱、光州、泉州三座城市有何共同點?仁田昌壽:這次當選東亞文化之都後,三個城市都以文化、藝術等為主題發展各自的經濟。
  • 日本橫濱國立大學2018-2019學年寒假訪學項目招募公告
    邀您共赴日本橫濱國立大學訪學之旅!√ 橫濱國立大學學習證明;√橫濱國立大學國際化課程學習, 與日本教授現場互動;√日本知名企業參訪, 了解日本生產運營管理模式;橫濱國立大學介紹信息請點擊「閱讀原文」詳見http://www.ynu.ac.jp/english/index.html項目簡介日本橫濱國立大學經營學部是該校最為著名的院系之一,也與華師大MBA建立了深度合作。
  • 「東亞文化之都」泉州市代表團出席橫濱活動年開幕活動
    以「東亞文化之都·泉州」建設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周銀芳為團長的泉州市代表團一行6人於2月24日至26日應邀出席2014年「東亞文化之都·橫濱」活動年開幕式系列活動。  2月25日,代表團一行出席了在橫濱會展中心舉辦的「東亞文化之都·橫濱」活動年開幕式暨開幕式專場音樂會。
  • 攜程與橫濱達成戰略合作 助力橫濱旅遊產業升級
    今年恰逢上海與橫濱締結友好城市45周年,攜程與橫濱的戰略合作無疑將成為中日民間交流領域的又一裡程碑。橫濱位於神奈川縣,是僅次於東京的日本第二大城市。根據日本政府公布的數據顯示, 2017年大陸訪日遊客同比增加15.4%,達735.58萬人次,連續3年名列「赴日人數地區排行榜」的首位。
  • 出海記|攜程與橫濱達成戰略合作 助力橫濱旅遊產業升級
    林文子表示目前每年約有20萬中國遊客前往橫濱,希望到2020年增至40萬。攜程執行長(CEO)孫潔指出,赴日旅遊在中國人氣越來越高,橫濱市預計將成為緊隨東京和京都的新的目的地。據參考消息網-出海記記者了解,11月19日,日本橫濱市市長林文子與攜程旅行網CEO孫潔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 澎湖縣議會今日組團訪泉 首次正式訪大陸
    應泉州市人大常委會邀請,澎湖縣議會劉陳昭玲議長親自率團  這是澎湖縣民意機構首次正式組團到祖國大陸參訪  早報訊(記者姚炳輝林福龍)連戰大陸行熱潮未平,兩岸交流再續華章。今日,應泉州市人大常委會邀請,澎湖縣議會劉陳昭玲議長率團訪泉。
  • 上海年味丨從宋慶齡的除夕菜單到巴金、柯靈的筆下記憶
    △左二為宋慶齡,右三為沈粹縝,圖片來自新民網  花園草坪四周環繞著二十多棵百年的香樟樹,蔥蘢蒼翠,四季濃蔭。宋慶齡喜歡在此散步休憩,並多次在此舉行茶會招待來訪賓客。修繕前▼  1934年12月在橫濱  ——巴金《過年》  在巴金的《家》中,描寫了高公館過年的情景,誠如巴金所說:「許多場面都是我親眼見過或者親身經歷過的。」《霧》《雨》等小說裡,詳細描寫了幾個重要情節,即:年前準備、團年、祭祖、敬神、遊喜神方、燒龍燈。這些,都和老成都民俗一樣。在巴金筆下,豪門大戶的年節乃是喜慶包裹著的舊制度的腐朽和吃人盛筵。
  • 「橫濱藝術故事」學生峰會舉行 泉州師生組團參加
    中日韓「橫濱藝術故事」 學生峰會舉行 泉州師範學院師生組團參加 、東京藝術大學、2014年東亞文化都市實行委員會主辦的東亞文化之都「2014橫濱——『中日韓2014橫濱藝術故事學生峰會」日前在日本橫濱舉行。
  • 泉州書法家赴韓國光州參加交流 作品被永久收藏
    泉州市三名知名書法家日前應邀赴韓國光洲參加中韓日三國書法交流邀請展活動,他們各精心創作了三幅作品參展,這些作品全部被剛剛開館的韓國國立亞洲文化殿堂永久收藏。  此次「都·關·茶」書法展覽以都市、關係和茶為主題,在剛剛建成不久的韓國光洲國立亞洲文化殿堂舉行,展覽時間為9月3日至9月23日。
  • 澎湖與泉州石井開啟首次直航
    這是泉澎兩地時隔12年後再次開啟媽祖會香活動,也是泉州石井口岸首次迎來澎湖天后宮的直航客輪。  此次直航從澎湖到石井共航行3個小時,相比從金門坐飛機到廈門再轉車到泉州的傳統線路便利很多,澎湖天后宮主任委員蔡光明對此很是滿意。  「今天風浪比較大,要不然2個半小時就到了,總體來說是很便利的。」
  • 海都「文都懷古」國學親子體驗營開課 貴族人生不能少了這堂課
    閩南網5月8日訊 常言道,三代才能培養一個貴族。「貴族」與「紳士」不僅代表著一定的經濟地位,更是一種風度與修養的體現。而成就一個貴族,便不能缺少國學經典的滋養。  海都「文都懷古」國學親子體驗營,便是這樣的一個存在,它以國學為媒,以親子為介,深深地挖掘家鄉泉州的傳統文化和深厚底蘊。
  • 攜程與橫濱達成戰略合作深耕日本旅遊市場
    原標題:攜程與橫濱達成戰略合作深耕日本旅遊市場   隨著全球化戰略的不斷升級,日本已成為攜程重要的海外市場之一。繼大阪、北海道之後,攜程再度宣布與橫濱市達成戰略合作。日本橫濱市與攜程旅行網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目的地營銷推廣、產品開發等多領域進行深度合作。
  • 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綜述 海內外三千萬泉州人共同狂歡
    亞洲藝術節首次牽手海上絲綢之路起點,開啟了全球第一個以海絲命名的藝術公園(海上絲綢之路藝術公園·亞洲園),成立了聯合國海陸絲綢之路城市聯盟工商理事會。中央同時批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永久落戶泉州。以此為平臺載體,「一帶一路」的文化認同進一步深化,泉州以海絲起點的擔當,再次打通了一條跨越大洲、活力奔湧的經貿文化大動脈。——亞洲價值,在這裡提煉。
  • 冰凍猛獁象運抵橫濱 將全球首次面向公眾亮相
    在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地區永久凍土中發現的冰凍猛獁象已運抵日本神奈川縣橫濱市的太平洋橫濱會展中心,該中心將從7月13日起為此舉辦特別展。【環球網報導 記者 關超】日本共同社7月9日報導稱,發掘於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地區永久凍土、基本保存完好的冰凍猛獁象在日本海關接受檢查的情景於9日面向媒體公開。冰凍猛獁象已運抵日本神奈川縣橫濱市太平洋橫濱會展中心,該中心將為此開設特別展。
  • 走訪橫濱:三個人的三種執著 演繹中日文化傳承
    海都民間觀察團第三站,走訪橫濱 三溪園與山手中華學校,收穫滿懷感動三個人的三種執著 演繹中日文化傳承她是一名退休的中學教師,研修茶道15年,如今每個月到橫濱的三溪園裡義務教授茶道一周。她執著地愛著日本茶道文化,為更好地對外發揚,她學了60多個國家的語言說「你好」、「謝謝」、「再見」。山手中華學校的張巖松。他是北京人,10多年前短期交流後,辭掉公職到這裡,只為傳承中國文化。
  • 暢談 泉州:打造國際性多元文化都市
    他說,近年來,泉州文化取得空前的發展繁榮,榮獲中國首個「東亞文化之都」,即將承辦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泉州文化發展受到海內外的矚目,「泉州文化人訪談」這個欄目成為海內外各界關注泉州文化的窗口,通過泉籍文化名家和本土各條文化戰線的精英們,展示泉州文化各個領域發展的最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