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8日我由偏僻的農村趕到重慶,完成了兩天送、陪、接剛「幼教畢業」的孫女參加多項培訓後,20日早起乘車輾轉於7點多前往朝天門。一是參觀來福士,二是觀長江、嘉陵江漲水出現的「高峽出平湖」的壯觀場景……
一號地鐵
換乘多路地鐵直奔渝中半島
船帆大樓
重慶來福士由8棟塔樓、底部裙樓及一座橫跨天際的空中連廊組成,其中南邊的6座塔樓高達250米,北邊的2座塔樓高達350米。
整體建築以微風吹動的船帆為造型,象徵著重慶「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空中廊橋和被連接的四幢大廈
空中連廊是一座長300米的水晶廊橋,橫向將南邊的其中四幢60層樓大廈連接起來。長廊寬32.5米、高26.5米,總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讓人們自由穿梭於內,橫向或俯瞰兩江及城市。
來福士大廈
來福士大廈的修建,為重慶,特別是朝天門碼頭和朝天門廣場增了色,為方便人們遊覽朝天門廣場,來福士購物中心專設了一條通道,此通道也是市民逛購物中心的前後大門。但也給市民們帶來不便,因為非營業期間前後門緊閉,嚴禁非工作人員入內。在此期間,市民們要逛朝天門廣場和朝天門碼頭只有繞道而行。
朝天門
朝天門是重慶以前的十七座古城門之一,1927年因修建朝天門碼頭被撤除。南宋時期宋朝定都臨安,即今天的杭州,那時有聖旨傳來是經長江到達朝天門,所以才有了朝天門這個名字。朝天門左側嘉陵江納細流匯小川,縱流1119千米,於此注入長江。朝天門是兩江樞紐,也是重慶最大的水路客運碼頭。
現在看到的「朝天門」,是新修建而成的,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城門,而是重慶新的象徵。
朝天門廣場
朝天門廣場是俯瞰嘉陵江、長江兩江匯流,縱覽沿江風光的好去處。重慶 「零公裡」標誌也設在朝天門廣場。朝天門襟帶兩江,壁壘三面,地勢中高,兩側漸次向下傾斜。
設在朝天門廣場的「像框」
供遊人留影的「像框」,正對長江,對面就是南岸。
朝天揚帆
朝天門及朝天門廣場和來福士,三者構成了一艘揚帆的大船,載著重慶啟動了世紀之行……
長江水在今年最高水位處回落2米多,沒有見到「高峽出平湖」的壯觀景象,我立即打道回「府」,與農民為伍繼續蜇居在農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