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常識篇:[2]泥石流地質災害預防及自救
泥石流是一種地質災害,在地質災害前面,生命是相當的渺小。2010年8月7日甘肅舟曲特大泥石流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國家損失。這是一次特大的泥石流,還有較多的是屬於中小型的泥石流數不勝數,在中國,山地較多,隨著經濟的發展,很多都是以破壞環境為代價而發展起來的,更是加大了泥石流滑坡的發生次數。
-
【備考乾貨】高中地理常考的地質災害小常識,關於地質災害的17個問題
接到地質災害險情報告的當地人民政府應及時動員、組織受到地質災害威脅的居民以及其他人員轉移到安全地帶。 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組織有關專家對地質災害現場進行踏勘,並出具踏勘意見,為地方政府進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提供參考。
-
泥石流災害常識
2003年7月在四川丹巴特大泥石流災害發生後,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專家考察後認為,造成這次泥石流災難除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外,一個主要原因是當地民眾的泥石流防災意識非常薄弱 丹巴泥石流災害又一次提醒我們,應大力開展以泥石流、滑坡為主的山地災害的科普教育,加強遊客的防災減災意識,提高民眾的自我保護和自救能力。 山地災害來勢兇猛、威力無比,遠比洪水來得突然,也更加慘烈。
-
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察規範
本標準規定了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察工作的技術規則。本標準適用於重慶市因人身財產和環境保護、城鎮規劃及工程建設等需要而進行的滑坡、危巖崩塌、泥石流、塌岸等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察,不適用於其它工程勘察。 1 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察工作的技術規則。
-
雨季,謹防山洪泥石流災害
近期我國正值主汛期,降水量大,短時強降水頻發,激發條件較好,因此容易發生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降水是誘發地質災害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泥石流災害主要集中發生在我國的雨季(4月至9月),具有明顯的季節性。 在談及泥石流時,我們總會捎上山洪。
-
避讓地質災害典型案例
這時,雨越下越大,隨時有暴發泥石流的可能。工作人員果斷決定,背著他立即撤到了安全區域。上午8點30分,由於持續降暴雨,縣磷礦廢渣(土)堆終因蓄水過多,不堪重負,暴發了泥石流,瞬間約20萬m3廢渣土沿山谷衝溝而下,淤塞溝谷長約500m,淹埋農田20餘畝及山塘一口,衝毀房屋一棟,毀壞道路約300m,並直逼瓦葉塘小一型水庫。
-
山東地礦五院持續助力高新區天寶鎮年家峪特大型泥石流地質災害防治
通訊員 徐雪 周超泰安高新區天寶鎮年家峪地區地處徂徠山南麓,地形地質條件複雜,是泥石流地質災害的高易發區,2018年底被自然資源部列入特大型地質災害防治清單。2020年6月,泰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開發區分局確定山東省第五地質礦產勘查院為該工程的施工承擔單位,負責該防治工程的整體施工任務。此次承擔的特大型泥石流地質災害防治工程,主要通過護坡加固、危巖體清理、加固、修建谷坊壩、排導渠、板橋等工程措施,徹底消除該地區泥石流地質災害隱患。
-
崩塌、滑坡、泥石流……河南這兩個區域可能發生地質災害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結合氣象趨勢預測,今年5-9月,我省南部及西部發生地質災害的可能性較大。發布會上,河南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高團吉介紹說,我省山地丘陵佔國土面積的44.3%,崩塌、滑坡、泥石流是主要地質災害類型。結合氣象趨勢預測,今年我省地質災害防治形勢較為嚴峻,豫北太行山區、豫西黃土地區、豫南桐柏-大別山區是防治重點區域。
-
泥石流、崩塌、滑坡……5張動圖看如何應對地質氣象災害
7月5日、7月7日,山西省氣象臺先後發布預警,建議各地密切關注天氣預報和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注意防範災害性天氣可能造成的不利影響。災害來了怎麼辦?5張動圖了解不同地質氣象災害的防災自救常識。外出旅遊遇到山洪如何自救?
-
國土資源部:舟曲泥石流災害遙感初步解譯報告
3.地質背景 舟曲- 武都處在西秦嶺造山帶南部,迭部- 武都逆衝推覆構造帶,白龍江複式背斜核部。主要出露中泥盆統碳酸鹽巖建造及志留系黑色碎屑巖夾矽質巖。區內北西西向區域斷裂發育,沿斷裂帶零星分布有印支- 燕山期中酸性小巖株或巖脈。
-
防災減災科普訪談:專家解析滑坡泥石流
劉傳正:降雨是誘發地質災害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滑坡泥石流主要集中發生在雨季(4~9月)。 我國滑坡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南的四川、雲南、貴州、西藏地區和西北的陝西、甘肅、山西地區,以及中南、東南的福建、湖南、湖北等地區。
-
蘭州地質災害世界第四 人口膨脹大挖山腳惹"禍"
「蘭州已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上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最嚴重的地區之一,也是國內少有的受地質自然災害困擾的省會城市,在世界大城市中僅次於秘魯的凡斯卡蘭、瓜地馬拉和哈薩克斯坦的阿拉木圖,名列第4位。」甘肅省科學院地質自然災害防治研究所副所長李永進研究員在其一篇論文中寫道。
-
會理縣六華鎮發生群發性泥石流地質災害 130人緊急撤離
布色木曲 四川在線記者 何勤華記者9月18日從涼山州地災辦獲悉,9月15日至16日,涼山州會理縣六華鎮遭遇持續降雨,六華鎮發生群發性泥石流地質災害。由於應對防範措施到位,監測預警及時準確,堅決果斷組織21戶130人緊急撤離,未造成人員傷亡。
-
陝西渭南發布地質災害紅色預警:發生滑坡泥石流等可能性極高
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8月7日上午,陝西省渭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渭南市氣象局聯合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預計未來24小時,當地澄城縣、蒲城縣、大荔縣、潼關縣、華陰市、臨渭區部分地方發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可能性極高,地質災害氣象風險等級為1級(紅色預警);華州區、富平縣
-
四川地質災害主要特點和防治、建議
一 四川地質災害的主要特點:(一) 地質災害分布廣,頻繁發生四川省的地質災害在地域分布的總體格局是西部多於東部,且具有點多、面廣、規模大、成災快、暴發頻率高、延續時間長的特點。災害發生盆周山地多於盆中,河谷多於平壩,工程活動頻繁區多於工程活動稀少區。
-
我國雲貴高原是地質災害最為多發地區,地震、滑坡和泥石流並存
雲貴高原地質災害自然災害通常具有複雜性、周期性、潛在性、突發性、群發性和多因性的特徵。根據自然災害的成因和發生過程我們可以將自然災害劃分成四大類。第一類是氣象災害,包括颱風、洪澇、乾旱、低溫凍害、冰雹等災害;第二類是地質(地貌)災害,包括火山噴發、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災害;第三類是生物災害,包括鼠災、蟲災等災害;第四類是海洋災害,包括海嘯、海冰、災害性海浪、風暴潮等災害。
-
四川發布15個地質災害成功避險案例
日前,記者從省自然資源廳獲悉,今年汛期以來,四川省地質災害高發、頻發,截至10月9日,全省發生地質災害災(險)情2725起,造成2人死亡5人受傷,全省各地組織48萬人提前轉移避讓,實現地質災害成功避險107起,避免6042人因災傷亡。
-
自治區國土資源廳部署石山地區地質災害防範工作
)11月27日,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召開專題會議並下發通知緊急部署石山地區地質災害防範工作。11月27日,國土資源部下發了《關於加強今冬明春地質災害防範工作的函》,要求全國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保持高度警惕,落實相關責任,時刻關注雨情,強化監測預警,做好避險準備,及時啟動預案,加強應急值守,快速調查處置。目前,雖然處於非汛期,但地質災害防治形勢依然嚴峻。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強調,要加強石山地區危巖排查與防範,複查已發現的隱患點。
-
礦工最害怕的地質災害:如何防禦滑坡、崩塌、泥石流(建議收藏)
氣象部門提醒,雖然後續四川盆地降雨減弱,但由於最近10天,四川盆地累積降雨量已較常年偏多2至4倍,西部局地雨量甚至偏多4倍以上,土壤含水量飽和,再加上地質的災害發生有一定的滯後性,因此不能放鬆警惕。受降雨影響,四川中部和北部、雲南西部和東南部、甘肅南部等地發生山洪、地質災害的氣象風險仍然較高,需繼續做好相關監測和防禦。
-
「兩庫兩預警兩提升」 湖南未來4年進一步完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體系
「兩庫兩預警兩提升」是指通過全省農村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房地一體」調查確權工作,查明全省農村房屋狀況,初步調查摸底存在臨坡切坡建房情況,按照「以房查災」原則,通過開展1:1萬地質災害調查和風險評價,基本查明農村房屋和人口聚集區受地質災害威脅情況,建設農村房屋地質災害隱患庫和城鎮開發邊界內重點地質災害隱患庫「兩庫」;區分不同孕災地質條件和風險管控要求,在群測群防基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