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剪紙藝術·傳承文明美德 2020年56個民族之(哈薩克族)剪紙活動

2020-12-26 瀟湘晨報

9月26日河源市圖書館舉行了弘揚剪紙藝術·傳承文明美德——56個民族之(哈薩克族)剪紙活動。

活動開始前,由工作人員介紹有關哈薩克族的民族文化,讀者們積極回答有關哈薩克族的問題,接下來我們將準備好的圖樣材料和刻刀工具分發給讀者。

哈薩克族來源比較複雜,一般認為,主要是古代的烏孫、康居、阿蘭(奄蔡)人和原在中亞草原的塞種人、大月氏以及以後進入這個地區的匈奴、鮮卑、柔然、突厥、鐵勒、契丹、蒙古等各族人融合而形成的。從13世紀初蒙古民族強大,到15世紀哈薩克王朝的建立,前述有關哈薩克族源的一些部落和氏族加快了聯合的步伐。而哈薩克民族共同體的最終形成與歷史上的「白帳」汗國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

參加剪紙活動有12位讀者,活動剛開始讀者們拿起刻刀迫不及待開始下手刻,結果有部分讀者心急把作品給弄壞了,還有部分讀者經過講解,自己動手發現問題,經過多次嘗試,終於掌握了技巧,快速的完成作品。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努力,大家都完成一幅幅作品,看著自己的傑作,讀者們的剪紙興趣也逐漸提高了。

最後我們一起拿起各自的作品合影留念,讀者說參加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不僅讓讀者了解民族的基本文化常識,還可以培養小讀者們的專注力,並能用身體力行的繼承,傳播和弘揚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來源:河源市圖書館)

【來源:河源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弘揚剪紙藝術·傳承文明美德 2020年56個民族之(哈薩克族)剪紙活動
    9月26日河源市圖書館舉行了弘揚剪紙藝術·傳承文明美德——56個民族之(哈薩克族)剪紙活動。活動開始前,由工作人員介紹有關哈薩克族的民族文化,讀者們積極回答有關哈薩克族的問題,接下來我們將準備好的圖樣材料和刻刀工具分發給讀者。
  • 弘揚剪紙藝術·傳承文明美德2020年56個民族之(瑤族)剪紙活動
    剪紙可以使孩子安靜下來,專心致志地幹一件事情;還可以使他們練出一雙靈巧的手。它通過動手、動腦,促進孩子的智力發展。讓孩子從剪紙中發展創造性思維,參與創造性遊戲,對於培養孩子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大有裨益。
  • 剪紙藝術活動
    剪紙藝術是我國民間藝術瑰寶。讓豐富轄區居民業餘文化生活,讓大家了解民間剪紙的藝術美,傳承民族文化。2020年11月18日,橋東街道橋東南社區聯合迎澤區文旅局、太原美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在橋東南社區活動室開展了一場剪紙活動。
  • 山西長治退休工人變身「剪紙達人」 冀傳承剪紙藝術
    牛秀英的剪紙班已培養出30多名囊括了老中青三代的優秀學員。 長治郊區新聞中心供圖 攝中新網太原10月2日電 題:山西長治退休工人變身「剪紙達人」 冀傳承剪紙藝術作者 劉靜 李豔一張紅紙,一把剪刀,不用參照圖紙,說笑間剪刀飛舞,一幅精緻的剪紙作品就呈現在眾人面前。在剪紙班上,牛秀英向記者展示了她精湛的剪紙技藝。
  • 興河社區組織「傳承剪紙技藝、弘揚核心價值觀」剪紙活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宋少雙 通訊員 王忠2020年8月31日上午,興河社區婦聯組織全體女職工參加了「傳承剪紙技藝弘揚核心價值觀」剪紙學習活動。為了活躍職工的文化生活,激發職工的積極性,同時,傳承剪紙技藝,興河社區婦聯邀請家住興河東二區的剪紙藝人趙萍為全站女職工組織了一次以「傳承剪紙技藝弘揚核心價值觀」為主題的剪紙技藝學習活動。活動中,大家通過親自實踐練習,對剪紙這門非遺傳統技藝有了更深的認識,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 松江這所學校的師生用剪紙講述56個民族的故事
    松江這所學校的師生用剪紙講述56個民族的故事 2019-11-01 10: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弘揚傳統文化 感受剪紙魅力
    >  剪紙藝術是最古老的中國民間藝術之一,從一些考古遺存發現,剪紙已經有1500年的歷史了。  為弘揚中華傳統剪紙藝術,推動剪紙藝術發展,由中華文促會剪紙藝委會和江蘇省宿遷市聯合主辦的「2017宿遷全國剪紙藝術邀請展」不久前在宿遷項裡景區中華(宿遷)剪紙博物館開展,共展出全國各地100多位剪紙藝術名家的250餘件精美的剪紙藝術作品,是全國剪紙藝術界集中展示藝術成果的一次盛會。
  • 盡顯剪紙藝術魅力 百度百科舉辦剪紙非遺體驗活動
    7月30日,百度百科在北京舉辦了「點亮非遺第八期——剪紙」體驗活動。活動邀請了「蔚縣剪紙」非遺傳承人、剪紙藝術家周淑英,現場講解剪紙知識並演示剪紙藝術技巧。活動中,百度百科攜手非遺傳承人,將此次活動所有門票收入以及周淑英一幅價值數萬元的剪紙作品,全部捐給了北京彩虹橋慈善基金會,用於先天性心臟病兒童的救助治療,幫助他們恢復健康更好成長。作為中國傳統民間藝術,剪紙不僅具有廣泛的民眾基礎,更是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 非遺剪紙進景區論壇活動成功舉行
    在這六十周年大慶之時,由市文聯主辦,聯合石嘴山市紅旭尚澤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中華剪紙藝術、中民剪紙藝術家微信平臺,道森傳媒文化公司,石嘴山市華夏奇石山景區,市非遺中心,大武口文化館,石嘴山大武口區傳習教育培訓有限公司,齊家教育諮詢服務中心,舉辦以非物遺走進景區傳承、創新、交流為主要內容的大型活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石嘴山市成立六十周年獻禮。
  • 【活動預告】「非遺進社區 剪紙送文明」——永定社區帶你走進剪紙的藝術世界!
    9月3日,永定街道永定社區將舉辦「非遺進社區 剪紙送文明」活動,帶您透過鏤空藝術,窺探民族文化之美。在中國,剪紙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交融於各族人民的社會生活,是各種民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傳承賡續的視覺形象和造型格式,蘊涵了豐富的文化歷史信息,表達了廣大民眾的社會認知、道德觀念、實踐經驗、生活理想和審美情趣,具有認知、教化、表意、抒情、娛樂、交往等多重社會價值。2006年,剪紙藝術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中國剪紙正式被聯合國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 文明蘭州丨社區居民用生動剪紙禮讚創文
    5 月 6 日,蘭州市安寧區安寧堡街道西街社區居民苗成燕正忙著完成自己的剪紙作品,她已經把關於 56 個民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的剪紙作品贈送給了安寧堡街道辦事處。下一步,該街道將把這批生動剪紙作品懸掛在居民小區裡用於宣傳創文。"
  • 非遺剪紙進景區及傳承創新論壇活動在寧夏華夏奇石山4A級景區舉行
    在這六十周年大慶之時,由市文聯主辦,聯合石嘴山市紅旭尚澤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中華剪紙藝術、中民剪紙藝術家微信平臺,道森傳媒文化公司,石嘴山市華夏奇石山景區,市非遺中心,大武口文化館,石嘴山大武口區傳習教育培訓有限公司,齊家教育諮詢服務中心,舉辦以非物遺走進景區傳承、創新、交流為主要內容的大型活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石嘴山市成立六十周年獻禮。
  • 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展示傳統剪紙藝術作品
    ,展示傳統藝術之最新成就,不斷拓展剪紙發展空間,特舉辦全國大型剪紙網絡作品展。展出來自全國各地藝術家們的剪紙作品,吸收了傳統文化的精髓,融入了新時代思想,主題明確、內容豐富、構圖巧妙、生動形象的再現了剪紙藝術的獨特魅力。一幅幅飽含深情的藝術作品,展現時代風貌、謳歌民族精神、描繪祖國繁榮、弘揚優秀傳統,為廣大網民及愛好者提供了一道富有特色的視覺盛宴和文化大餐,以藝術的形式獻禮,祝祖國繁榮昌盛。
  • 吉林中學生創作完成56個民族剪紙長卷!
    中新網吉林新聞12月16日電 (石洪宇)一把剪刀在紅色紙張上輾轉騰挪,也許幾分鐘、也許幾個小時,一件作品就會被裁剪出來。日前,吉林市第五中學一名初二年級學生耗時3個月,完成了56個民族剪紙長卷。個民族的人物形象構成。
  • 剪紙藝術活動
    剪紙藝術是我國民間藝術瑰寶。讓豐富轄區居民業餘文化生活,讓大家了解民間剪紙的藝術美,傳承民族文化。2020年11月18日,橋東街道橋東南社區聯合迎澤區文旅局、太原美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在橋東南社區活動室開展了一場剪紙活動。
  • 感受剪紙藝術的趣味—— 武威市博物館開展體驗剪紙社教活動
    感受剪紙藝術的趣味—— 武威市博物館開展體驗剪紙社教活動 2020-06-10 04: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時代文明實踐】學紅色剪紙 ,話民族團結一家親——南三村開展民族團結剪紙活動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11月13日,在南三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近十位剪紙愛好者歡聚一堂,用弘揚傳統民間剪紙藝術的方式參與宣傳民族團結一家親,共敘民族團結情誼。活動現場,大家一邊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民族服飾特點,一邊手持一把剪刀、對著一疊紅紙,只見剪刀翻飛間,一個個栩栩如生的民族藝術形象躍然紙上。
  • 弘揚傳統美德:厲行節約 反對浪費·剪紙展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鋪張浪費則背離優良傳統文化和社會風氣。家庭的富裕,離不開勤儉節約;國家的強大,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養成節約習慣、形成勤儉之德。發揚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堅決制止奢靡之風和鋪張浪費行為,凝聚崇儉戒奢正能量。
  • 河北非遺受重視,傳承贏發展|周淑英|剪紙|內畫|剪紙藝術_網易新聞
    ,「非遺」這個代表中華民族智慧與文明的結晶再次成為大眾關注討論的熱點話題。非遺剪紙大師周淑英——剪紙藝術與現代文化的碰撞周淑英師從其父,練就了剪紙全套功夫,藝術風格與父親一脈相承,後憑藉自己中央美院的學習經歷和對父親技藝的傳承,開創了剪紙的6種點染新技法。作為首批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蔚縣剪紙」的第三代傳人,周淑英將窗花等剪紙形式,創新為收藏品、裝飾品,並融入冬奧會、民俗等多種元素,從形式、題材、技法等方面進行了創新。
  • 饒寶蓮剪紙藝術落戶孝德湖公園
    佛山日報訊 記者崔藝文 通訊員李德峰報導:昨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佛山孝德湖傳承基地在獅山鎮羅村孝德湖公園揭牌,饒寶蓮剪紙藝術也正式落戶基地,獅山鎮文化品牌推廣再添新載體。獅山鎮羅村第十二屆「華興之光」孝德文化節開展「美麗中國夢」全民剪紙創意培訓活動,在孝德湖公園連續舉辦了3場剪紙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