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漳泉首度聯招臺灣賢才 210名臺灣人才在廈謀職

2020-12-19 閩南網

海峽導報訊 (記者 林靜嫻 李玉燕/文 吳曉平/圖 通訊員 陳七三 許麗紅 實習生 姜建軍)昨天下午,2012廈門市高層次人才交流大會暨第七屆臺灣專業人才與項目對接會在廈門市人才市場舉行。現場,海外回來的高層次人才,以及專門從臺灣趕過來的高端專業人才集聚一堂,與有意向的企業進行對接。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對接會首次引入「廈漳泉三地聯辦機制」,並增加了 「技術項目對接」環節。全場共有219家單位參會,提供崗位1500多個,計劃招聘3000多名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吸引了4000多人到場應聘洽談。其中,來自臺灣方面的專業人才有210人。

多年來負責臺灣人才組織的臺灣?亞人力資源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簡稱「亞公司」)總經理蔡志宗表示,隨著兩岸ECFA的不斷深化,到大陸謀求職業生涯的臺灣人才持續增加是必然的趨勢。蔡志宗還提到,主辦單位此次為參會的臺灣人才提高了交通補貼,從原本「小三通」改為飛機直航往返,首次採用類似「專機」的方式接送臺灣人才,大大節約時間成本。

亮點1 參會的大陸企業增多

和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以往參加洽談會一般多是臺企,而今年的對接會上,出現在對接會現場的陸資企業開始多了起來。來自主辦方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參會的陸企,佔參會企業總數的47.3%,比去年增長了5.3%。

綜觀企業的人才需求,導報記者發現,目前陸企渴求高端管理人才和市場營銷人才。據統計,今年的對接會上,企業高端職位達90%以上,最需求職缺依序為企業高級管理人才、高級市場營銷人才、高級技術人才等。尤其是軟體、動漫、房產等行業,需求非常旺盛。其中,卓雅科技、正航軟體等軟體企業,在第一時間就報名參會,表現出了對臺灣人才的濃厚興趣。

此外,為了招攬臺灣賢才,不少陸資企業不惜開出高薪。其中,廈門藍火焰影視動漫和萬利(中國)太陽能科技,今年均開出了百萬年薪,分別擬招聘策劃總監與運營總經理。

亮點2 首次引入項目對接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人才對接會還首次引入了項目對接內容,因此備受關注。除了企業,廈門市的高校、軟體園、火炬園產業園區等相關單位,也均積極參與。

據介紹,昨日現場「亮相」的兩岸技術項目,均經過專家評選,共有30個,涉及海洋科學、生物醫藥、機械光電子等多個領域。

其中,臺北科技大學化學博士許淙慶,專門帶來了 「有機肥料與土壤益菌微生物技術」項目,前來與廈漳泉三地高校、園區、企業等進行對接。而臺灣的康宇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帶來了「燃料電池與綠色再生能源整合應用技術」。其相關負責人遊步斌先生告訴導報記者,由於該項技術大可用於城市規劃,小可用於私人別墅環保技能建設設計等,因此很有前景。目前,已有不少大陸方面的單位對此感興趣。接下去,公司打算與廈門大學、廈門理工學院等合作,設立示範點,然後再進行推廣。(海峽導報)

廈漳泉同城化為臺灣人才提供更大平臺

昨日舉行的第七屆臺灣專業人才與項目對接會,是廈漳泉三地首次聯手與臺灣人才進行對接。導報記者從漳泉兩地的人才中心了解到,漳州泉州有30家企業帶來了近百個職位。這是推進廈漳泉大都市人才同城化的又一具體舉措,也凸顯了三地聯手帶來的影響力和平臺效應。

導報記者通過現場與臺灣人才的接觸發現,漳泉企業對他們的吸引力不會遜色於廈企。而對於他們來說,廈漳泉同城化進程的推進,意味著更豐富的資源、更大的空間,以及更多的求職機會。

廈漳泉屬於「閩南金三角」,從歷史來看,三地的語言、文化、習俗等相近,經濟交往、人員往來更是很頻繁。而在海峽對岸,80%的臺胞祖籍地為閩南,來自基隆的劉女士對導報記者說,在心理上,早就覺得三市一體化,此次是她第一次來廈應聘,投遞了兩三份簡歷,最心儀的一項工作地點在晉江。劉女士說,自己祖籍本來就在泉州,選擇晉江反而有一種「回家」的感覺。

?亞公司總經理蔡志宗談到了近幾年臺灣人才赴大陸求職觀念的轉變,他說,過去很多臺灣人才難以適應自己上司是大陸人,而近幾年已磨合得越來越好。對於用人單位的訴求上,也從過去在乎薪水、福利,轉變為願投身新環境的一種嘗試。前來應聘的臺胞黃照澄先生表示,一般情況下,只要在住宿、交通、醫療上能夠滿足,地點是在廈門、漳州還是泉州,都已是次要考量。

當然,對於更多臺灣人才來說,海西不只是終點,更是起點。?亞公司總監曾翊銘先生提到,隨著臺灣市場的飽和,薪資成長空間縮小,越來越多臺灣人才西進選擇海西,尤其是廈漳泉同城化的進程,讓他們看到更有潛力的遠景。

相關焦點

  • 廈門漳州泉州向臺灣人才招手 更多高端人才登陸
    廈門漳州泉州向臺灣人才招手 更多高端人才登陸 2012年04月27日 08:53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廈漳泉合併分析,有什麼好處?
    打造廈漳泉大都市區,該從哪裡著手呢?今日,省政協十屆四次會議將拉開帷幕。昨日,廈門市省政協委員小組已帶來一個策略性的提案——《關於以廈漳一體化為先導,加快推進廈漳泉大都市區建設》。舉個簡單的例子,廈門與漳州可以合併區號0592,移動通訊廈漳兩地同城化不收漫遊費。
  • 三部臺灣閩南話電影 廈漳泉影院將集中上映
    廈門網-廈門晚報訊(記者 龔小莞)作為第六屆海峽論壇·海峽影視季的序幕活動,昨晚,由中國電影基金會、兩岸電影交流委員會、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共同主辦的「臺灣閩南話電影之夜」舉辦。三部臺灣閩南話電影《阿嬤的夢中情人》、《陣頭》、《鐵獅玉玲瓏》的導演蕭力修、馮凱、澎恰恰攜其主創團隊亮相,現場分享影片創作心得。
  • 廈漳泉爭取同城化發展規劃報批國務院 欲形成國家戰略
    屆時,海峽東岸有臺北都會區,海峽西岸有廈漳泉大都市區……   這一切都被寫進了《廈漳泉大都市區同城化發展總體規劃綱要(徵求意見稿)》。昨日,有關部門提供的這份意見稿透露出一個消息:廈漳泉三市擬共同爭取同城化發展規劃報批國務院,納入國家區域經濟發展版圖,形成國家戰略。
  • 廈漳泉會同城化嗎?真相被揭開
    被稱為閩南「金三角」的廈漳泉,語言、文化、習俗等相近,經濟交往、人員往來更是頻繁,要素的密集度、發展的繁榮度、聯繫的緊密度,堪稱全省之最,廈漳泉大都市區同城化因應形勢而生。2020年廈漳泉融為一城 "同城化總體規劃"浮出水面根據《廈漳泉大都市區同城化總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中提出的目標,廈漳泉大都市區目標範圍包括三市全域,面積約2.6萬平方公裡,2011年總人口1666萬人。
  • 廈漳泉城際軌道——線網規劃有9條線路,設車站190座
    早期公開的廈漳泉大都市區地圖廈漳泉1小時都市圈都市圈是基於中心城市輻射而來、以1小時通勤圈為基本範圍的城鎮化空間形態,同城化是其成熟形態。在此基礎上,若要實現同城化首先要達成的便是交通先行,這不僅關乎廈漳泉都市圈的發展,更與大家的生活息息相關。
  • 2020年廈漳泉融為一城 "同城化總體規劃"浮出水面
    2015年,廈漳泉大都市區要初步實現同城化,2020年基本實現同城化。     這是《廈漳泉大都市區同城化總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中提出的目標。昨日,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規劃已經過三市研究討論,廈漳泉大都市區的範圍、發展目標、戰略定位和空間布局漸漸清晰。    廈漳泉長途編號加快編制實施深化"三網融合"試點    大都市區涵蓋三市全域    規劃提出,廈漳泉大都市區目標範圍包括三市全域,面積約2.6萬平方公裡,2011年總人口1666萬人。
  • 廈漳泉特色美食——蚵仔煎
    蚵仔煎是一道很獨特的美食,幾乎追過臺灣劇的孩子對它都有印象。其實它的發源地是泉州,起源是先民在無法飽食下所發明的替代糧食,是一種貧苦生活的象徵,蚵仔煎據傳就是這樣的一種在貧窮社會之下所發明的創意料理。是閩南、臺灣等地的經典小吃。所以如此經典的美味,如果有時間來到廈漳泉地帶的話,絕不要錯過哦!
  • 金門縣長建議臺當局 廈泉漳赴金交流免籤注
    昨晚,李炷烽還觀看了交流團的第一場演出,當廈漳泉金四地小朋友聯唱閩南童謠時,李炷烽激動地站起來鼓掌。  建議廈泉漳赴金免籤注  李炷烽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他再次建議臺當局,廈門、泉州、漳州到金門交流免籤注,至少在幾十個小時內免籤注,這樣對廈門、金門都有很大好處。
  • 廈漳泉都市圈、城軌時代或將到來,小城的危與機
    目前,國內有24個千萬級都市圈,廈漳泉是其中一個。其實,廈漳泉都市圈、廈漳同城化,這些概念早於十幾年就提出來了,過去因為經濟發展程度不夠,城市化人口不足,進展緩慢。近些年,隨著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城鎮化人口超過60%,城與城的融合協同越來越重要,廈漳泉區域內的同城化、都市圈化是大勢所趨,一切新建設、新機會款款而來。
  • 金門通水具示範作用 學者籲建構廈漳泉金共同市場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永紅6日稱,金門通水,是兩岸特別是廈金融合發展的一件大事,具有重要的示範和推動作用。唐永紅當天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稱,但僅有通水「還遠遠不夠」,今後對有益兩岸民眾福祉的民生經濟大計,還應該「繼續往前推動。」唐永紅認為,臺灣民生經濟要從根本上實現好轉,仰賴兩岸關係好。
  • 「廈漳泉大都市圈」悄然崛起,泉州市離真正的大城市還差幾步!
    論城市建設,這幾年,泉州始終走在發展快速道上,不論是「環灣、向灣」發展戰略、「海絲新城建設」,還是「廈漳泉大都市圈」的建設等均獲得了實質性突破,不斷助力著泉州往大城市的方向邁進。特別是廈漳泉大都市圈的規劃,將成為打開泉州大城市格局的重要一環。
  • 閩南人怎麼過中元節 廈漳泉及臺灣祭拜方式各不同
    專家說法  廈漳泉臺祭拜民俗各不相同  何為普渡?福建省旅遊學會執行會長、廈門市政協特邀研究員彭一萬說,老廈門將街道、巷子分區,從初一到三十,每塊區域輪流普渡。普渡時,老百姓要在家門口擺上八仙桌,供奉祭品。
  • 「吃貨」研究生寫論文 分析廈漳泉蚵仔煎差異
    原標題:「吃貨」研究生寫論文 分析廈漳泉蚵仔煎差異 專業「吃貨」為蚵仔煎寫論文 近日,一篇《蚵仔煎特徵與經緯度對應變化關係研究——以泉州、廈門、漳州為例》的論文吸引了廣大「吃貨」和廈漳泉市民的關注,該論文不僅格式標準、條理清晰、有理有據,同時從「食材破碎度」、「典型色值」、「蚵仔雞蛋荷載」以及經緯度等指標來分析「最優蚵仔煎」,以及廈漳泉三地蚵仔煎的不同。
  • 廈漳泉R1線規劃有變?恭喜漳州!泉州東站-漳州西湖納入一期規劃
    廈漳泉城際軌道R1線路線調整,與先前的規劃方案對比有明顯變化:新路線方案起於福廈高鐵泉州東站,不再經過惠安、泉港,線路全長由原來的205.45公裡變成了167公裡。
  • 懶人專線:一日遊遍廈門名景點,一站吃遍美味廈漳泉
    吃堡,一站吃遍廈漳泉臨近中午,必須找個靠譜的地方吃飯。我覺得吃堡是個不錯的選擇。跟傳統的美食城最大的區別:全部檔口都是廈漳泉真正地方特色美味。比如古龍沙茶麵、泉州東街鐘樓肉粽、漳州詔安臭頭貓仔粥、廈門楊壯鴨肉麵線……等等等個個都是有歷史、有口碑的!吃了幾家,口味不錯!而且買單系統也很現金,跟麥當勞肯德基一樣樣。
  • 從月港到廈門港,廈漳泉230多位專家學者在海滄一起搞大事!
    從月港到廈門港,廈漳泉230多位專家學者在海滄一起搞大事!多名專家學者從各自獨特的視角,在沙龍上發表主旨演講。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首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林仁川作《大航海時代漳州月港的歷史地位》的演講,他認為月港是大航海時代國際海上貿易的新型商港,美洲大航船貿易的重要起始港,大規模華商華僑闖蕩世界的出發港,中國封建海關的誕生港,對中國乃及世界社會經濟都產生重大影響。
  • 廈門乃至整個廈漳泉最好的現代化農場
    廈門乃至整個廈漳泉最好的現代化農場,位於汀溪生態保護區,環境超級棒!蝴蝶館、蔬菜館、百草園都很棒,孩子們特別喜歡!還可以抓泥鰍餐廳很大 雖然國慶人多需要排隊,但是餐廳環境還是很舒適的,小火鍋燙著農場自產的蔬菜,舒服~不過想吃麻辣火鍋吃海鮮的推薦去小眼鏡,就不要到這裡了。
  • 漳州「十三五」規劃目標:實現廈漳半小時生活圈
    交通:實現廈漳「半小時生活圈」  「十三五」期間,漳州市民出行將更加便捷,漳州將著力推進綜合交通、智慧交通、綠色交通、平安交通建設,構建現代立體化綜合交通運輸網絡。  備受關注的廈漳城際鐵路環線(漳州段)、廈門城市軌道交通6號線漳州延伸段及廈漳泉城際鐵路1號線(漳州段)將建設,實現廈漳主城區「半小時生活圈」和廈漳泉大都市區「一小時交通圈」。  航空:建設東山通勤機場  對於廣大群眾關心的航空問題,此次《規劃》提出,要開展漳州軍民合用機場前期工作,並建設東山通勤機場。
  • 為什麼臺灣來自泉廈漳的人較多而福州人不多?
    大家都知道,大陸民眾大規模移民臺灣是明清的事情,在此之前,元代在澎湖設立了巡檢司。當時澎湖已是商船的停泊處,並已為閩南人的漁場,那時澎湖已有閩南移民。由於澎湖成為大陸進入臺灣的跳板,地理上更接近澎湖的閩南地區自然成為移民的主要來源。大概路線就是下面這樣:又有政治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