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正寧路夜市去留:多數市民望保留 附近住戶盼取締
多數市民望保留 附近住戶盼取締
正寧路夜市。本報首席記者 裴強 攝
12月8日起,蘭州晨報以《正寧路夜市何去何從 蘭州市民最有發言權》為題,邀請市民出主意、想辦法,凝聚大家的智慧共同為正寧路夜市這張蘭州城市名片找出路。消息一經刊發,本報熱線96555,全媒體平臺大隴網、掌上蘭州APP、蘭州晨報微博、微信等,收到市民留言數百條。從參與互動的市民觀點來看,建議保留正寧路夜市的呼聲很高,在網絡上,甚至出現眾口一詞的情形,而也有部分周邊的住戶,言辭較為激烈地表達了他們不堪其擾,建議取締正寧路夜市的願望,然而單就數量相比之下,呼籲保留正寧路夜市的還是佔據了絕大多數。
保留還是淘汰?大多市民強烈認為應該保留
在本報微博上,網友「1991楊雪」簡單但卻旗幟鮮明地回復道:「保留啊!必須保留!」 網友「有三橫的婷公舉」也說道:「必須保留啊,最好也不要挪動位置,正寧路夜市算是蘭州的一張風情名片,在外上大學的我就一直等著回去吃,可不要等我回去,就沒了!」網友「太陽的陽的微博」更是說道:「正寧路夜市若被取締,對於吃貨來講,生無可戀。」
本報全媒體交流平臺上,呼籲保留正寧路夜市的佔了絕大多數,當然,也有部分市民特別是夜市周邊的居民,表達了不同的觀點,市民蔣先生就打進本報熱線96555反映說:「夜市油煙大,特別吵,夜市擺完之後垃圾遍地,車輛出入也很不方便!」網友「摩天輪上的幸福LOVE」看法則相對全面:「角度不同,看法就不同。作為一個吃貨,我希望保留,但是作為在這的住戶,我不希望保留。」
為何該保留?保留的不僅是夜市更是飲食文化
通過對大家的觀點匯總,記者注意到,很多網友都只是簡單表達了正寧路夜市應該被保留的想法,至於為何應該被保留,大多網友眾口一詞說「正寧路夜市是蘭州的一張名片啊!」這樣的理由。
說到「城市名片」這樣的字眼,顯然已經不是簡單的吃貨觀點了,更多的充斥著對城市文化的眷顧。市民劉先生打進本報熱線96555反映說,他今年已經79歲了,一直就住在柏道路,他認為正寧路夜市應該被保留下來,雖然現在公認的正寧路夜市是從上個世紀90年代才形成規模的,其實,正寧路一帶擺攤賣小吃的歷史相當長,甚至在民國時期,正寧路這一帶就聚集了好多賣小吃的攤點,只是隨著歷史的變遷,很多傳統小吃斷了傳承,這裡能形成現在的夜市,是多少代蘭州人才傳下來的呀!
經營戶擔心:沒了正寧路夜市,日子該怎麼過?
12月7日晚9時許,記者來到正寧路夜市看到,雖然這裡恢復經營已經有一個星期的時間,但相比改造前,穿行在夜市裡的人還是明顯少了很多。一位擺攤賣烤肉的攤主周先生就告訴記者,2009年,他從臨夏東鄉來到這裡擺攤賣烤肉的,雖然他的攤位僅僅在夜裡經營六七個小時,但在白天,他還得將肉分割好,穿在籤子上,準備工作也要做六七個小時,一天的生活都是圍繞這個烤肉攤在轉,這個攤位是他一家老小全部的經濟來源,如果夜市沒了,他真不知該如何生活。
攤主範先生在夜市的西頭經營著一個「四川燒烤」的攤點,範先生告訴記者,他從四川來到蘭州,1991年,當時正寧路夜市剛剛形成,他就在這裡擺攤賣燒烤,這個燒烤攤,他夫妻倆經營了20多年,當時他還是個年輕小夥子,到如今,他的兩個孩子都已經讀完大學開始工作,如果說,讓他放棄這個攤點經營,真的挺不舍的。
沿街商戶:同在一條街,心情卻不一樣
在正寧路沿街固定商鋪一家麻辣燙店,店老闆對記者說道:「其實,雖然大家都在這一條街上,但心情卻並不一樣!」這位店老闆告訴記者,夜市的存在,對沿街固定商鋪的意義並不一樣,有些店,因為夜市的人流量巨大,還是帶來了好多生意,沒了夜市,日子同樣不好過!但是對於另外一些店來說,夜市並沒有為其增加有效的客流量,反而因為夜市,使得門前衛生等比較差,影響了生意。
另一家街邊便利店的老闆告訴記者,其實,此次發生推倒棚亭事件,並不能簡單說說這些人就是反對夜市的存在,而是此次改造樹立了棚亭之後,將流動攤點固定化,會對沿街固定商鋪造成不小的衝擊,還有就是棚亭的存在,也會影響到車輛出入停放等,所以反應才如此激烈。
本報記者 範海瑞
關注正寧路夜市去留
心目中的夜市什麼樣?請您來說說
本報訊(記者範海瑞)這幾年,也有不少市民抱怨,外地朋友來到蘭州,作為東道主,一向熱情好客的蘭州人盛情地邀請遠方的客人去正寧路夜市吃小吃,這裡雖然人流熙熙攘攘,熱鬧非凡,但簡易的操作臺,周邊雜亂的布置,腳下橫流的汙水油膩,總讓好多蘭州人面子上掛不住。覺得味道很好,但卻有點拿不出手的感覺。就此,好多市民呼籲對正寧路夜市進行形象改造,變得高大上一點,能成為蘭州人一個體面的會客廳!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在您心中,一個好的夜市應該是怎麼樣的,您不妨將您的想法告訴我們,讓我們共同來指點夜市的發展。
您走南闖北,去過哪些城市的小吃夜市,哪裡給您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別的城市,那裡的夜市是什麼樣?有哪些成功的範例值得蘭州借鑑,也請您告訴我們。
參與方式:
1.撥打熱線:96555 2.全媒體平臺 大隴網:www.dalw.com.cn APP:掌上蘭州 微博:@蘭州晨報 微信:LZCB96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