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樂:想在中國開149家店,宜家的肉丸生意快做不下去了

2020-12-21 張書樂

在後流量時代,宜家對更多場景的渴望,已經不是一個店面能包容的了。它不得不依託巨大的線下人流,尋找更多市場紅利。

據宜家家居公布的2016財年報告顯示,宜家集團總收入達351億歐元,比上年增長了7.4%;宜家中國銷售額超過125億人民幣,比於去年增長了18.9%。宜家集團今年全球商場共計迎來7.83億人次的到訪,而宜家中國每分鐘就會迎來339位顧客,比去年增加20%。在該公司全球28個市場中,中國增長最快。

一連串利好的上揚數據,尤其是在中國市場的猛烈增幅,恰恰與近年來全球家居市場疲軟、國內各類零售大賣場關店潮、家居企業普遍盈利難的大背景形成迥異對比。

可宜家依然困難重重,外表的紅火難言流量經濟的難以為繼。

以規模換流量,如果沒地方擴建了呢?

在宜家盈利和流量增長的故事裡,有一組數據其實並沒有很顯著的與之形成關聯——2012年開始至2016年,宜家在中國市場的布局速度是每年3家。在2012年之前,宜家在中國的門店數量為9家。

宜家於1998年在上海開了第一家店以來,一直有一個小目標,即「要去中國149個城市開店」。可直到2015年,也只是18年開了18家店,距離目標相去甚遠。

選擇從2012年加速開店,除了其高管口中「此前的慢是為了熟悉中國市場,對二線城市的市場發掘正在深入」的理由外,更多的則是對流量的憂慮。

當宜家這個全球家居巨頭品牌,在把賣場開邊全球之後,流量即新增用戶的天花板已經可見。選擇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消費品市場加速開店,本身就是「開源」的考量。尤其是二線城市,對價格低廉、時尚雅致的家居需求,正在放量,且缺少具體的流量「接盤俠」。

為這些流量製造消費場景,宜家可謂絞盡腦汁。加快市場拓展,尋找流量的邊界,是一種快速增加流量的法子。但伴隨而來的則是開店成本、運營成本以及相關成本的激增。與其他零售商不同的是,每開一個店宜家在中國均堅持購地自建而非物業租賃。此長周期、高成本的模式也給宜家帶來了一定壓力。

而且即使通過開店來擴張規模,進而帶動流量增長,並有效地保持營收平衡,但如果無店可開了呢?再大的市場,流量的紅利空間總歸是有限的。

此處,必須有更多的場景來刺激流量增長……

試水電商,為流量宜家拼了

2016年9月1日,宜家中國推出電子商務業務,但這項業務目前只在上海地區試運行。

彼時,宜家剛剛經歷了7月「奪命抽屜櫃」的負面事件,並且在北美地區啟動召回後,以該系列產品因符合中國標準而在中國繼續銷售,而被中國消費者視之為傲慢。

兩個事件間並沒有太多必然聯繫,但坊間傳聞,經管準備多時,但宜家中國將電商平臺上線的時間提前,某種程度上也是為了消弭用戶的怨憤,對流量進行挽留。

只是在企業自建電商平臺的熱浪早已消散多年,大多數品牌都選擇在天貓或京東之上開設旗艦店的今日,「又一家電商平臺」能有多大施展空間?如果真的發展起來了,是電商業務同時也會影響和衝擊現有的宜家商場模式,如何平衡?

其實許多人都想多了。宜家電商既不是為了做電商生意,也不是去搶「宜家代購」淘寶店的份額,而是地地道道的又一個流量生意,而且還是線下。至少目前如此。

理解這一點並不困難。2015年9月1日到2016年8月10日,僅僅提供家裝家具信息的宜家官網訪問量超過6700萬次。有人做過調查,許多官網訪問者恰恰是因為本地沒有宜家,而選擇上官網查詢產品,再去代購店找到同款;當然也有逆向的,目的依然是確認代購網店的產品真是宜家出品。

僅僅服務上海的宜家電商,其實只是一個O2O模式的家居服務,更多的時候依然是充當一個部分人能夠在線購買、更多的人能夠查詢產品目錄的地方。須知,宜家的年度產品目錄年發行量達到2.11億冊,號稱是除了《聖經》之外散布最為廣泛的書籍。而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這本產品目錄除了被數位化和加入互動效果外,其實也可以被網站化和電商化。

無論是電商購、到店購還是代購,最終這些都實打實的變成了宜家的流量,並且覆蓋到了許多宜家實體店觸及不到的地圖邊緣,而已。

讓每一個可能的流量,都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實現場景,最終幫助宜家變現,這才是一直很便宜、很節儉的宜家的標準玩法。

定製、餐飲……掏空流量的每一點需求

讓更多的流量能夠以不同的方式進入宜家(代購也要進店來購買),是一個增幅流量的法子,而宜家在增幅流量的同時,考慮的更多的卻是如何讓進來的每一滴流量,能夠釋放最多的需求。

宜家創立之初,創始人就有句名言:「餓著肚子促不成好生意」,結果宜家就有了餐飲服務。而現在「去宜家吃頓飯順便逛逛」的顧客,據說已經趕超了「去宜家逛逛順便吃個飯」的人數。到底是為了去吃一頓高性價比的餐食,還是去逛一個家居賣場,許多人對此的認知邊界已經模糊。

一個隱藏在家居賣場裡的餐飲巨頭的成型,其實也是宜家用來留客、並想方設法讓每一個流量都能在宜家的每一個環節溜達一圈、並最好能有所共享的一貫商業邏輯,用通俗的話語,其實就是一站式服務。

只是宜家做得更為巧妙和貼心,不僅僅只是便宜。當然,目的還是不變的。由此而來的「衝動性購買」得到了刺激,據2015財政年宜家中國的餐飲銷售額已經突破10億元,佔據交易額9.5%。甚至在國外,這個餐飲都玩出了花樣。2016年9月在倫敦,宜家還在賣場內闢出一個自助式廚房及開放式餐廳的快閃空間,鼓勵食客變身主廚身份,邀請朋友們在此分享美食。

對於中國消費者來說,宜家除了在商品上繼續用新奇特和品類齊全、數量繁多來繼續保持規模和吸引力外,還針對中國市場上流行起來的個性化家居設計潮流,展開進擊。

可定製家居,看起來頗為小眾的市場,卻在宜家這個全球採購、標準件運作的老牌企業中,開始有限度的提供給了中國部分地區用戶,如廣州。

2016年11月,宜家廣州商場正式推出一對一的裝飾設計服務(Home Furnishing Consultanry),為個人家庭提供家具及家居用品搭配設計。成為繼北京享受此服務後的第二個城市。

服務的套路也很簡約,申請、看房、設計、坐等。這其實就是在挖掘有更高端需求和想用個性化區別於大眾的部分人群的需求了。即使過去是宜家的粉絲,當經濟條件一旦穩健上揚,他們將最有可能成為宜家流失的流量,給他們一個留下的場景,很必要。

在此基礎上,理解定製和電商服務為何最先覆蓋中國經濟發展最快的北上廣三個一線城市,也就豁然開朗了。

除了鋼筋和水泥不能在宜家買到,其他所有家裝都能在宜家實現購買並且設計師定製服務。

這句宜家為了和天花板還有一定距離的流量紅利能進入所誇下的海口,未來為了撞上天花板的流量紅利能夠留下並釋放更多能量,或許會變成「哪怕鋼筋水泥也能買到」。就如同,開店是場景、餐飲是場景、電商是場景、定製還是場景一樣。

在後流量時代,宜家對更多場景的渴望,已經不是一個店面能包容的了。你看,宜家連自行車都設計和定製,還有什麼不可能呢!

相關焦點

  • 宜家在中國擁有18家商場 稱要去中國149個城市開店
    在當前零售百貨飽受電商衝擊的不利局面下,瑞典家居零售巨頭宜家(IKEA)穩步上揚,2015年9月下旬公布的2015財年銷售額達到319億歐元,增長8.9%。其中,宜家在中國保持了增長最快的勢頭,2015財年在華銷售增長超過18%。   宜家為何能逆市取得增長?
  • 營收規模幾乎與達美樂相當 宜家餐廳可能會開出獨立店
    20 世紀 50 年代,宜家決定在瑞典阿姆霍特的第一家商場開設一間餐廳,後來這個依附於家居店的餐飲部走向世界,為那些在全球宜家賣場裡的顧客們提供了一個短暫的休息點,以及一份帶有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特色的餐食。   最初宜家餐廳的創辦目的就是為了延長顧客在店內的停留時間,為宜家添加潛在消費。
  • 宜家可能會開出獨立的餐廳,宜家餐廳的營收規模幾乎和達美樂相當...
    20 世紀 50 年代,宜家決定在瑞典阿姆霍特的第一家商場開設一間餐廳,後來這個依附於家居店的餐飲部走向世界,為那些在全球宜家賣場裡的顧客們提供了一個短暫的休息點,以及一份帶有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特色的餐食。
  • 宜家計劃在中國149個城市開店 三線城市建更多提貨點
    自宜家於1998年在上海開設第一家店以來,目前宜家在中國擁有18家商場,分布在上海(3家)、北京(2家)、瀋陽、大連、天津、成都、重慶、西安、南京、無錫、杭州、寧波、武漢、廣州和深圳。目前,有4家商場正在建設中,分別是成都成華店、廣東佛山、哈爾濱和蘇州。
  • 家樂福要開100家餐廳:想當宜家、不做盒馬?
    目前,主流生鮮超市的餐飲區都設置在店中,與超市本身的區隔不太明顯。而所謂去聯營化,其實就是自營。可以說,上一輪「商超+餐飲」的話題熱度由當時扛著「新零售」大旗的盒馬掀起,以生鮮為核心,最開始的餐飲賣點是現做海鮮。
  • 宜家家居2016年:總收入達351億歐 同比增長7.4%
    可宜家依然困難重重,外表的紅火難言流量經濟的難以為繼。   以規模換流量,如果沒地方擴建了呢?   在宜家盈利和流量增長的故事裡,有一組數據其實並沒有很顯著的與之形成關聯——2012年開始至2016年,宜家在中國市場的布局速度是每年3家。在2012年之前,宜家在中國的門店數量為9家。
  • 宜家中國首家城市店開了,會帶來什麼新體驗?
    以往,宜家更願意在市郊開大商場,或者把小型店開在城裡的購物中心裡。現在它的想法變了嗎?談到宜家,你可能會想到」別人家的漂亮房間「、迷宮一樣的大倉庫和瑞典肉丸。最近幾年,宜家瞄上了蝸居者們的生活,計劃到城市心臟紮根——因為越來越多人習慣網購,不願意花太多休息時間在路上。
  • 宜家在中國市場的新攻勢有這幾大特點
    在梳理重點家居企業的案例時,宜家基本上是避不開的一個對象。從每年的經營動作來看,無論是產品創新,還是營銷活躍度上,總有一些出色表現。時間推回到8月份,宜家中國在上海舉行「家的無限值」2021財年發布會,根據現場高管透露的信息,在下一個年度裡,宜家有一攬子的動作。比如計劃繼續拓展線上渠道,探索試驗線上線下零售;比如還會繼續開新店,重點是上海、福州、南寧、昆明以及深圳大灣區幾個地方。還有一個「明日商場」項目,也就是上海徐匯宜家商場,將正式啟動。
  • 宜家餐廳靠賣肉丸和冰淇淋年銷售額10億
    (贏商網深圳站)毫無疑問,宜家是中國消費者最喜歡逛的商場之一,雖然在全國僅有18家商場。在2015財年中,宜家中國市場有非常優秀的表現,銷售增長超過18%,銷售額達到了創紀錄的105億人民幣。據贏商網了解,這其中,最不在主業範圍內的「宜家餐廳」貢獻了10個億,佔到了宜家中國總銷售額的10%。
  • 一年賣出600萬份肉丸的宜家,熱門美食TOP10你又吃過幾樣?
    1953年3月,在瑞典阿姆胡特開設了第一家宜家展廳,展廳共分兩層,二樓也就成了宜家餐廳的開始。但當時只為顧客提供咖啡和小圓麵包兩種食物,但這些都是顧客可以免費領取的。因為坎普拉德相信,「讓顧客餓著肚子就做不好生意。」宜家一直信奉這個理念至今,以至於現在所有的宜家店都會設餐廳、咖啡吧等。
  • 宜家的肉丸配方被公開,網友們:少了一個去宜家的理由咯
    然而由於最近疫情的原因,不少海外國家都採取了封鎖隔離政策,包括宜家在內的絕大部分商鋪也都被迫暫停營業,因此許多愛吃宜家肉丸這道菜的民眾都為此感到十分鬱悶,但向來追求顧客居家體驗的宜家也是很懂,於是近兩天就十分大度地在推特上分享出了他們家肉丸的製作菜譜
  • 學習宜家賣生鮮,「混搭」食益家北京擬連開4店,才金濤的坪效思維
    自百果園併購果多美,才金濤一段時間沉寂後(實際沒閒著,曾待日本想做設備生意等)。突於今年2月開了家不許消費者觸碰商品的「全家愛吃」社區生鮮店。   而最近,由全家愛吃孵化而來,被命名為「食益家菜市場」,面積100平米左右的社區生鮮店,又在北京方莊悄然開業了。
  • 宜家的肉丸配方被公開,網友們:少了一個去宜家的理由咯...
    ,估計都嘗過那兒餐廳裡的一道經典小吃——宜家肉丸,畢竟這是宜家品牌創始地瑞典的標誌性菜餚,因此這道菜也早已成為了不少顧客在宜家購物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於是近兩天就十分大度地在推特上分享出了他們家肉丸的製作菜譜——「因為疫情隔離在家的朋友們,還在為錯過了宜家的肉丸套餐而感到鬱悶嗎?
  • 宜家餐廳做得不錯 無印良品能把咖啡館開好嗎?
    如果宜家有張暢銷產品榜單,常居第一名的大概是出口處每支一元錢的甜筒,而第二名是樓頂餐廳的瑞典肉丸。餐廳之於宜家,就像是家裡廚房一樣自然的存在,現在無印良品也打算這麼做。   近日,無印良品在中國第一家咖啡館 Café MUJI 開張了,地點選在上海大悅城。
  • 宜家在中國9個省份,開了19家店,卻在這一個省開了5家
    宜家在中國9個省份,開了19家店,卻在這一個省開了5家!宜家是瑞典的一家家居企業,在全球29個國家,開設有300多家商場。宜家的選址大都經過分析師的深思熟慮,對這個地區通過一些列嚴格的審查後,才會確定開店。
  • 保守了21年,宜家在中國終於變了!
    圖片/宜家官網、微博(特別標註除外)   4個月,新開4店;去市區開小店,進購物中心搶人流;烤腸冰淇淋賣不停,又幹起了咖啡生意。在中國待了21年後,宜家家居(需求面積:35000-50000平方米)已不是從前的它。   1998年,中國第一座IKEA宜家家居(以下簡稱「宜家家居」)商場,現身上海龍華西路。
  • 宜家推出黑暗料理,這樣的瑞典肉丸你敢吃?
    反正,我是去吃肉丸的作為一家不務正業的家具公司,光靠賣吃的(主要是肉丸),宜家一年就能賺超過17億,歐元。最近還推出了一款刷爆抖音的網紅水果雪糕,想吃?得用搶的……不過,你可千萬別被宜家純真的一面給騙了。
  • 宜家在中國開了32家店,很多省都沒有,但這個省開了五家!
    宜家在中國開了32家店,很多省都沒有,但這個省開了五家!說起宜家,想必很多年輕人都非常熟悉。當我們買好房子,要購買家具的時候,去一趟宜家,就可以讓我們買到心裡想要的東西。宜家的主要產品有沙發系列、辦公用品、臥室系列、廚房系列、炊具系列、兒童產品系列等,產品數量已經超過1萬種。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提升,宜家也把目光迅速投到了中國市場。在1997年,宜家首次進入中國,並在北京設立了工作辦事處。第二年,宜家便在上海成立全國第一家宜家商城,造成了上海萬人空巷的局面。第三年,宜家在北京馬甸橋東北角開設了北京的第一家宜家商城,同樣火爆!
  • 從「迷宮」到「迷你店」宜家怎麼越開越小了?
    去宜家是一場需要規劃的冒險活動。規劃,在於宜家商場通常位於市郊,無論是開車還是公交,路線是得預先了解的。而且,路程 + 逛商場 + 吃肉丸,去一趟不騰出個半天也難。宜家此前宣布,在2021年前,他們將在全球開出30家市中心迷你店,它們都將針對所處城市當地的實際情況來調整呈現形式和商品服務。事實上,除了這些各有特色的城市中心店,宜家其實很早就開始實驗小門店模式。
  • 宜家那個用昆蟲做肉丸的實驗室現在忙些什麼?
    SPACE 10在過去的六個月中一直在為IKEA Place完善功能,比如可視化搜索——如果你喜歡朋友家的某款家具,可以打開相機搜索型號或者宜家同款。我們曾報導過宜家上線IKEA Place,一個驅動因素是公司的電商布局。在2017年6月宜家民主設計日上,負責AR項目的Chang Choo曾透露,「未來也許會在產品中加上電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