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文化融合包含海事文化及精神
文 / 陳爾全
總書記指出:「我們居住的這個藍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的各個弧島,而是被海洋連接成命運共同體,各國人民安危與共,海洋的連接是靠航海」。媽祖,源起於航海;又普照了航海與海洋海事,終極重大意義:「讓航行更安全,使海洋更清潔」。
在風起雲湧的新時代創造出了傳世偉績,閃耀在世界歷史時空的非常熟悉的名字----媽祖;這榮耀的稱呼,言猶在耳,歷歷在目,難以忘懷。
走進聯合國總部,世界媽祖同一人。本人應邀參加首屆聯合國媽祖文化主旨論壇,特別在當前這個國際環境和歷史條件,報告這一課題演講有著新時代裡程碑的意義。媽祖是中華民族所有本土信仰中,唯一能夠超越時間空間和民族文化界線,源自中國,是中華民間最早偶像,媽祖像一位親善大使揚帆世界,為全世界許一個和平未來!有了媽祖,一帆風順;同心同德,全球全力以赴。從而加大媽祖文化精神傳播力度,讓媽祖之光照遍全球。
今天我的主題發言,和大家一起主要交流分享三個部分主要內容:
1、不忘初心,媽祖文化及精神;
2、媽祖文化對世界的貢獻;
3、讓媽祖文化走進聯合國,是我們共同責任。
我覺得,這也是向大家互相學習,拋磚引玉極好機會。
一、媽祖文化與精神
發至內心的感恩媽祖留下文物史料的榮耀,媽祖文化精神為世界記憶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動能。主要從兩個內容來闡述:
(一)內涵和表現
根據有關記載,對媽祖與海事的深層次關係,從學習與踐行的層面,進行了系統理性的闡述,取得了積極的成果。媽祖其人聰穎靈悟,智慧女神。她有識天象,懂醫理,擅泅水等超常本領,是一個真真切切、實實在在的宋代歷史人物。
媽祖文化獨特,歷史底蘊深厚。它包含了信仰意義和世俗功用兩種維度。媽祖文化是活態文化,內涵外沿不斷擴大,涉及到諸多領域。千年媽祖是獨具特色的中華民族文化瑰寶,越是民族的,越會走進世界。它有三個內涵表現:一是具有堅實的歷史支持;二是華人參與熱情很高;三是形成跨界參與的良好機制。它的核心精神內涵提煉概括六個字:立德、行善、大愛!具體表現主要歸納為六點:
1.海洋海事航海文明的重要特徵,精神支柱及崇尚人文美德。
2.具有倡導世界人民以人為本、助人為樂、忘我利他、和而不同、美美與共、仁慈博愛、崇尚正義的行善體現。
3.具有拯危救難、捨生取義的勇敢無畏的奉獻精
神。比如:媽祖一生為海拼博,把愛獻給大海,最終為海獻出年輕生命。我這次有幸參加首屆聯合國論壇,向世界講述媽祖故事,進一步印證一名話:「媽祖因海而生,海因媽祖而光」。
4.具有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情懷和世界和平理念。
5.具有鼓舞航海者百折不撓、戰勝風險的拼搏精神。
6.具有淨化人的心靈的定力、善德慰籍、安康期待、淡定穩定、強有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安全理念。
(二)起源和特點
一千多年來,湄嶼尋源,神昭海表。媽祖生於海,又升於海,成為海事文明,人文交流一座永照千秋的思想燈塔及航海的航標燈。媽祖英勇事跡可歌可泣,她的起源故事感天動地,祖在福建湄洲,一代傳一代,千古永不衰。
《媽祖信俗》於2009年9月30日經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政府間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審議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信俗類世界遺產。
媽祖自宋代誕生至今已有千餘年歷史。歷經南宋、元、明和清四個朝代,14個皇帝先後敕封了36次,媽祖從「夫人」「天妃」「天后」到「天上聖母」,封號最長達64個字,成為被官方認可的信俗,並日漸成為沿海、沿江、沿河和海內外信眾的精神之魂。媽祖文化肇於宋、成於元、興於明、盛於清、繁榮於近現代。
媽祖文化蘊含著「和平、勇敢、友善」的核心理念,「平安、和諧、包容」的特質價值取向,反映了中國海洋海事文明的鮮明特徵,更是對外開放精神的生動體現。精神文明及人文關懷,使媽祖文化精神成為宣揚中華傳統美德,引導示範社會實踐活動的獨具特色的精神力量。今年開展的首屆全球優秀媽祖人評選活動,於2019年11月1日正式對全世界公布十名最佳媽祖人,大力呼喚全世界更多人投身媽祖文化自信、自覺與新發展。
二、媽祖文化對世界的貢獻
媽祖詮釋了中華民族大愛的優秀品德,成為世界尊崇的光輝典範,她的文化及精神成為全人類共同精神和物質總和的財富。世界人民把媽祖當做海神、海上女神、海上平安之神、海峽和平女神等來緬懷學習,供奉敬仰。尤其一直在感動並鼓舞著一代又一代的海事人走向服務大海,航政監督管理,全力以赴追尋海上安全清潔的美好。
二十一世紀八十年代聯合國就把媽祖定為世界和平女神,按照聯合國教科文《決議》要求的「口頭傳統、祭祀儀式和民間習俗」三大內容展開了一系列《世遺》踐行活動,成功打造了媽祖文化提升國際品牌,媽祖文化對世界的貢獻主要有三大:一是「朋友圈」越來越大;二是「同心圓」越來越大;三是「合作面」越來越大。增強了媽祖文化的世界傳播力和影響力。主要貢獻表現如下五個方面:
(一)促進世界和平
弘揚媽祖歷史文脈,彰顯世界和衷共濟。民間信仰主要從進香世俗、出海巡安、分身分靈、建廟朝拜以及「漂流」的形式傳播世界各地。在浩瀚斑斕的中國歷史典籍中,媽祖信俗國際化的記載不勝枚舉。
(二)促進海峽兩岸和平統一
炎黃子孫同在,媽祖膝下承歡。三十多年來臺灣媽祖信眾「拜媽祖、懷故鄉」活躍升華。根源於大陸,自古同根同源,
1.媽祖信仰兼容兩岸文化發展
深化兩岸文化交流合作,率先同臺灣同分享大陸發展的待遇。媽祖心,兩岸情。2019年7月11日,第二屆共同家園杯兩岸大學生演講比賽在平潭舉行,增進了年輕一代心靈契合,深化兩岸融合發展。
2.媽祖文化推動兩岸經貿發展
三十年來,福建積極先行先試,來福建投資興業的臺胞、臺企絡繹不絕,經貿交流合作日益頻繁,福建已成為登陸的第一家園。
3.媽祖文化紐系兩岸人民,媽祖心,兩岸情。
(三)助推國家和民間協調發展
有效落實相關「倡議」。媽祖以嶄新的當代價值融入國際社會,得到了積極支持。
(四)推動海絲之路
媽祖是全面推進:「海上絲綢之路」的航海保護神,是我們勇渡重洋的重要支柱。海事工作也具備媽祖文化三大特徵:「開放、多元、進取」思想內容相融,精神本質相同,價值取向相合。我個人看法:福建海事局組建二十年來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媽祖文化與海事文化的有機結合,跨越發展,歷屆領導班子非常重視媽祖文化、海事文明和人文交流的各項宣傳教育工作。
(五)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用媽祖文化弘揚媽祖精神;用媽祖精神傳播媽祖文化。媽祖文化精神交流合作,已達到世界文化大統的發展平臺。
三、讓媽祖文化走進世界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大家共處一個世界,各國各地區的利益高度相關,人類社會互相依存,全人類的命運是一致的。大愛媽祖,理論升華;揚帆遠航,徵服挑戰;慈航普濟,利用開發。過去的是歷史,歷史的開端在今日。從五個方面著力開展工作:
(一)開展媽祖文化品牌建設
媽祖因其生前多行善舉,利國利民,凡是合德積善、慈愛皆能傳播。媽祖文化的振興與發展,從文化圈進入國際經濟圈,是中國40年改革開放的一個重要歷史見證,取得了顯著成績,受到了世界的廣泛關注和讚譽。
(二)發揮媽祖文化在海事中的影響力
媽祖與當代海事文化一脈相承,息息相關。她產生的最重要的文化價值和思想成果,平安、和諧、包容和感恩文化的創造性,又可極大地推動海事全面發展和興盛,創造出天下海事人未來共同的美好生活。媽祖文化與海事文化具有融合的共通性、同一性、淵源性、標準性、交融性、規範性、重疊性、互促性和守護性。特別近幾十年來,海事機構致力服務推動「媽祖巡天下」「天下媽祖回娘家」「媽祖下南洋」「重走海絲路」等打造了國際品牌,推動國際化。福建海事局書記、局長徐增福同志尤其重視媽祖文化精神融入海事工作,擠出一塊資金,騰出一層樓;充分展示中華文化及媽祖文化對海事人傳統教育展覽廳。已經成為海內外交流文明對話的重要窗口及融合平臺,使媽祖文化精神在「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實踐中,更加煥發出生機和活力。
(三)以論壇為載體和先行先試,實施「迎進來、走出去」的媽祖文化交流融合模式。
向世界講述媽祖故事,用「心存善念、踐行大愛」的實際行動,以祈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社會進步,世界和平。
(四)積極踐行《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湄洲倡議》
世界各地舉行了媽祖多樣化展示及傳承脈絡研討會,用好用活「後效應」,打響提升國際品牌。已在湄洲島設立「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永久會址;並舉辦了三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有力促進了媽祖文化精神在全世界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五)積極關心落實下一代青少年文化教育,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強化踐行媽祖精神!說文明話.辦文明事.做媽祖文化文明人。
媽祖走進世界舞臺,出任世界和平女神;攜平安惠及全球,行大愛連接世界。我們在全球化背景下推進媽祖文化精神,與五洲攜手,與媽祖文化精神同行共成長;弘承媽祖,揚帆世界!
(文章來源2019-11-04 16:50中國報導,中國夢文化藝術研究院藝企聯盟分享發布)
編輯:林修成
掃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