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魏水華
在美國,能買到最便宜的熟食,當屬COSTCO的烤雞。
一隻至少重三磅,是一般超市烤雞的兩倍大小,價格4.99刀,折合軟妹幣三十多塊錢。
據說,北美地區的COSTCO平均每天賣出十六萬隻烤雞,一年六千萬隻。但賣得多虧得多,COSTCO官宣:平均每隻烤雞虧損0.5美元,一年單烤雞業務就要補貼3000萬美元左右。
不管COSTCO是不是真的虧了那麼多錢,也不管商家最終目的是不是為了吸引客流帶動其他商品的銷量。對於囊腫羞澀的中國留學生和華人背包客來說,COSTCO烤雞實乃撿便宜首選、填肚子利器。
但問題來了:COSTCO烤雞的烹飪秉承了美國食物不好吃的通病。老美的思維模式簡單,不提前醃製、不填香料、不開花刀,碩大的雞剖洗乾淨了直接掛進電爐去烤,雞皮固然能烤到香酥可口,但厚實的雞肉木乎乎沒味道。於是老美們又想到了烤之前往雞身上注射鹽水,最後一味齁鹹,簡直不可理喻。
這讓吃慣了扒雞、叫花雞、豉油雞、鹽焗雞的中國人情何以堪。「吃一半,丟一半,真可惜」這是許多華人論壇上對COSTCO烤雞的評價。
真的無可救藥?
相信我,在吃的方面無比聰明的華人眼裡,這一切都不是問題。
01
帶皮雞肉
/ 香煎、親子丼 /
帶皮的部分是最好吃的,直接吃也沒什麼問題,但如果嫌它滋味單調,也可以再深度加工。
最簡單的方法是帶皮撕成大厚片,雞皮朝下,放進平底鍋裡煎。這個過程可以類比中式烹飪裡的「復炸」:只有回鍋,才能得到異常酥脆化渣的美妙口感。
出鍋前加大量的芝麻、孜然和黑胡椒。用來下酒,或者當成佐電影的零食,真是一絕。
日式親子丼也是處理帶皮雞肉的好辦法。把帶皮的雞腿、雞胸肉塊和洋蔥絲混在一起,油鍋炒香,再放進鰹魚花和醬油調好的高湯裡煮,收汁差不多時候倒進打好的雞蛋液,燜半分鐘起鍋。
這時候的雞蛋剛好半熟,蓋在米飯上,潤滑的汁水包裹著熱飯粘稠的顆粒,纏纏綿綿、試過難忘。
02
大塊白肉
/ 口水雞、煙燻雞、雞絲涼麵 /
大塊不帶皮的白肉是最難吃的,相比健身者們吃的雞胸肉,從COSTCO烤雞裡拆出來的白肉還有個致命的問題:太鹹。
這也是很多人選擇「吃一半丟一半」的主要部分。
但只要肯花心思,化腐朽為神奇也不是不可能。
選擇相對來說比較好吃的關節肉、腿肉、肋邊肉,拆成大大小小的肉塊。然後動手用辣椒油、花椒油、芝麻醬、白糖、生抽、香醋調成料汁,澆在雞肉上,最後碼上蒜泥、花生碎、蔥花。
嗯,這就是制霸夜宵鋪子很多年的口水雞了。
當然,也可以用四川人的辦法,把茶葉、花椒粒、白糖、花生殼點燃冒煙,把白肉封在煙鍋裡,做成煙燻雞肉。雖然做法麻煩,但勝在風味獨特。
剩下最無味的白肉,再費點功夫,拆成雞絲,搭配黃瓜絲、胡蘿蔔絲、香菜、芝麻醬、冰塊、醋。統統擱在汆好水,晾涼,用麻油拌過的鹼水面上。
一份朝鮮東北口味的雞絲涼麵,是夏夜良伴——甚至都不用放鹽,烤雞肉原本的鹹味,正好能突出涼麵筋道爽滑、濃香味美的口感。
03
雞架、滷汁
/ 老火粥、打邊爐、雞肉飯 /
在老外眼裡,食用動物的骨骼等於垃圾。
但在中國人眼裡,豬和雞的骨架約等於高湯。
尤其是烤雞的雞骨,長時間的烤制讓它的內部結構已經疏鬆,味道卻沒有像燉雞、蒸雞那樣隨湯汁流走。這絕對是吊高湯的極品。簡單加水,自然就能煮出濃鬱的白湯,不用加薑片也不腥,且自然帶著鹽味。
這種烤雞架的高湯,用途多樣。用來汆蔬菜湯、用來打邊爐涮肉片丸子、用來煮麵條米線,樣樣美味。但最好的方式是加點大米、加前面拆下來的雞絲、再加大量白胡椒,煲成一鍋雞絲老火粥。外搭一根油條,絕對是神級的宵夜。
COSTCO烤雞的袋底一般還有小半袋烤出的滷汁,老外不懂吃,都丟掉了。其實這東西味道極其濃鬱,堪比南京人吃烤鴨時用來蘸鴨肉的原汁。
最好的吃法是準備一碗剩飯,放入滷汁、前面拆的雞絲,再來點炸香的蔥油和新鮮的蔥花,放進微波爐裡叮兩分鐘。拿出來充分攪拌,融化的滷汁徹底融入米飯裡。
再配一碗雞架湯,這就是臺式的嘉義雞肉飯了。
陳曉卿在《舌尖》的旁白裡寫過這麼一句話:「中國人善於用食物來縮短他鄉與故鄉的距離。」放在COSTCO的烤雞上,這話尤其準確。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讀萬卷書,吃萬裡路
歡迎添加作者個人微信
Guess you like
猜 你 喜 歡
國內買不到COSTCO,用這個代替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