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藝大臨沂志工服務活動

2020-12-12 參考消息

中國臺灣網8月13日臨沂訊 日前,臺灣中時電子報在即時新聞欄目內刊登了「臺藝大師生送愛心到山東臨沂」活動。整篇報導圖文並茂,以兩岸攜手公益事業同步推廣為依託,圍繞臺灣藝術大學教師與學生走進臨沂市人民醫院骨科醫院燒傷科、以及平邑縣幼兒園進行燒燙傷服務獻愛心和培訓業務技能知識等主要內容進行了詳細介紹。

臺灣中時電子報所屬於時報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時報信息成立於1989年,是臺灣第一家擁有取得加值網絡服務執照的公司,中時電子報則在1995年創立,在臺灣是歷史最為悠久的網絡媒體。(中國臺灣網臨沂臺辦通訊員 邵峰 張慧)

相關焦點

  • 臺藝大「愛在臨沂」招募大學生志願者
    6月24日至30日,臺灣教授葛傳宇將帶領臺灣藝術大學學生組成志工隊並聯合美國慈善組織HandReach援手基金會來臨沂市人民醫院燒傷整形科開展慈善關懷活動,現招募臨沂當地大學生志願者。  本次臺藝大學生服務學習團隊將結合藉助藝術專業,採用多元的肢體律動,配合團體活動、藝術薰陶讓他們在遊戲中藉由快樂忘記康復中的疼痛感,期望以藝術融入課程中為燒燙傷兒童帶來不同的視覺及聽覺感受,鼓勵燒燙傷兒童建立自信,早日走出陰霾,更積極迎向未來。  根據本次活動的要求,現招募臨沂當地的大學生主動加入這次活動服務的行列,利用語言優勢幫助他們更有效地進行公益服務。
  • 臺灣藝術大學志工隊來到臨沂大學交流
    中國臺灣網7月27日臨沂訊 7月20日上午,由臺灣藝術大學葛傳宇教授、臺灣政治大學陳永生教授帶領的臺灣藝術大學「藝心沂意」關懷大陸燒燙傷兒童志工隊一行,繼去年7月臨沂公益行之後第二次來到臨沂大學,共同深入開展對燒燙傷兒童的關愛救治公益活動。
  • 臺灣藝術大學志工隊來到臨沂大學與臨大青年志願者們親切交流
    7月20日上午,由臺灣藝術大學葛傳宇教授、臺灣政治大學陳永生教授帶領的臺灣藝術大學「藝心沂意」關懷大陸燒燙傷兒童志工隊一行,繼去年7月臨沂公益行之後第二次來到臨沂大學,共同深入開展對燒燙傷兒童的關愛救治公益活動。臨沂市臺辦、臨沂市人民醫院、民革臨沂市委、臨沂大學黨委統戰部、音樂學院部分教師及學生志願者等相關人員參加了啟動儀式。
  • 臺灣藝術大學"關懷大陸貧困燒燙傷患兒"活動臨沂舉行
    中國臺灣網7月27日臨沂訊 7月19日-26日,臺灣藝術大學志工隊在葛傳宇教授的帶領下,來到臨沂開展「關懷大陸貧困燒燙傷患兒」、「臺灣藝術大學夏令營」等活動。臨沂市臺辦、臨沂市人民醫院、市工商聯、市民政局、市慈善總會、民革臨沂委、臨沂大學等單位積極參與、主動服務,配合公益活動主題相繼開展了許多有意義的教育活動。
  • 點亮2020臺灣燈會!活動志願者招募迴響反映熱烈
    華夏經緯網10月6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中市政府為迎接2020臺灣燈會,正緊鑼密鼓展開各項籌備工作,預計招募5000名志工,自8月19日起開放系統報名,截至9月底止已有3757名志工熱烈迴響。市府社會局表示,目前安全組及環保組均已額滿,尚有客服組、導覽組、衛生組、庶務組歡迎加入。
  • 臺灣大甲媽祖繞境 慈濟四縣市志工醫護沿途提供服務
    臺灣大甲媽祖繞境 慈濟四縣市志工醫護沿途提供服務(圖片來源:鳳凰佛教)臺灣一年一度的大甲媽祖繞境,臺中部地區包括臺中、彰化、雲林、嘉義四縣市慈濟志工與慈濟醫療體系伴隨著媽祖信徒,提供的醫療服務每年逾十萬名信徒參與大甲媽祖進香繞境活動,用九天八夜的時間,由臺中大甲出發,經彰化、雲林到嘉義新港,來回全程長達340公裡,信徒以徒步方式跟隨,表達對媽祖的虔誠。
  • 劍潭裡,臺灣志工圖景的縮影
    一大早,被授予「臺灣特優志工」榮譽稱號的王迎珠大姐又冒雨去社區屋頂花園看護植物;已當了25年志工的劍潭裡裡長畢無量照例打開辦公室的門,開始一天忙不完的大情小事……對他們來說,每一天都是「志工日」,無報酬參與社會服務就是他們的生活常態。
  • 臺北劍潭裡,臺灣志工圖景的縮影(圖)
    一大早,被授予「臺灣特優志工」榮譽稱號的王迎珠大姐又冒雨去社區屋頂花園看護植物;已當了25年志工的劍潭裡裡長畢無量照例打開辦公室的門,開始一天忙不完的大情小事……對他們來說,每一天都是「志工日」,無報酬參與社會服務就是他們的生活常態。
  • 上海《看看新聞》與臺灣《中時電子報》籤約 共享新媒體資源
    上海《看看新聞》與臺灣《中時電子報》籤約 共享新媒體資源 2018年01月11日 11:12: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上海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旗下《看看新聞》與臺灣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旗下《中時電子報》於10日籤約,結為戰略合作夥伴。
  • 大陸人在臺灣:志工隨處可見 助人也是自我修行-中新網
    中新網5月9日電 在臺灣,志工是一種很重要也很普遍的存在。臺灣《旺報》9日刊載投稿文章,作者稱「個人最大的感覺就是:臺灣的志工從事志願服務,就像做平常的工作一樣,要不是他們衣服上的志工標誌,你不會知道他就是志工的」。  文章摘編如下:  「大家好,歡迎來到美麗的嘉義。我姓陳,很高興為你們導覽」。
  • ...臺灣網友 防彈背心 中時電子報 東森新聞雲-中國新聞-東方網
    陳小春《STOP ANGRY》巡迴演唱會海報  「中時電子報」記者下午則在林口體育館場外發現,部分侮辱性字眼已被主辦單位的安保人員臨時用陳小春演唱會海報遮擋起來。  「中時電子報」報導截圖  桃園林口體育館又稱「國立」體育大學綜合體育館/圖自「中時電子報」
  • 大陸人看臺灣:志工臺灣 你不必刻意找尋(圖)
    (臺灣《旺報》系資料照片)中新網3月25日電 臺灣《旺報》25日刊載文章《大志工文化-志工臺灣 你不必刻意找尋》一文,文章稱,在臺灣的短短一段時間裡,我們雖以「志工」為主題開展旅程,但我漸漸發現,其實不必刻意去找尋帶有「志工」標識的人或事,只是在平時經過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志工服務的存在,在日常生活的細節中就可以感受到志工精神的傳遞,因為志工服務不只是一種情懷,它更是一個個體的生活態度,
  • 兩岸籃球賽起衝突,臺媒稱北大球員追打臺灣藝大球員
    兩岸籃球賽起衝突,臺媒稱北大球員追打臺灣藝大球員 中時電子報 2015-07-25 18:45 來源:澎湃新聞
  • 臺灣博士:臺灣志工,從「救國團」發展而來,成為最美的風景
    比如在最近的臺灣暴雨中,第一時間深入受災現場施以援手的,不是軍人,不是警察,更不是官員,而是一群以「志工」之名展開行動的人。第一時間投入救災的慈濟志工團隊從1952年開始,歷經60餘年的探索,志工團體業已成為臺灣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據臺「衛生福利部」統計,截至2016年,登記志願服務團體達23437個,志工總數超過105萬人,佔臺灣總人口4.6%。
  • 臺藝大廣電系系花走紅被指神似波多野結衣
    臺藝大廣電系系花王緒緒內地走紅  一位網友15日在網絡發文,分享臺藝大廣電系系花王緒緒多張照片,不僅清新甜美又有氣質,白嫩的肌膚、略兇的身材,難怪網友封為「第一眼就有戀愛的感覺」。 臺藝大廣電系系花王緒緒  一位網友15日在網絡發文,分享臺藝大廣電系系花王緒緒多張照片,不僅清新甜美又有氣質,白嫩的肌膚、略兇的身材,難怪網友封為「第一眼就有戀愛的感覺」。
  • 中時電子報
    中時電子報在一九九五年創立,是國內歷史最悠久的網絡媒體,秉持新聞專業,提供國內外各類新聞時事,讓網友掌握時事脈動,並展現議題設定的能力,觀察事件背後的真正意義,提供社會建言,新聞廣泛被香港、中國大陸及其它媒體同業引用,具有議題設定的高度新聞影響力。
  • 臺灣遊學第2天:臺藝大研修爵士舞和現代舞,探尋美食大冒險!
    2015年首屆臺灣舞蹈教師研修團,3月20日第一天全體集結臺灣,舉行開課儀式,小夥伴們分成五組完成任務,開啟夢想中的遊學之旅!
  • 大陸人在臺灣:志工隨處可見 助人也是自我修行
    中新網5月9日電 在臺灣,志工是一種很重要也很普遍的存在。臺灣《旺報》9日刊載投稿文章,作者稱「個人最大的感覺就是:臺灣的志工從事志願服務,就像做平常的工作一樣,要不是他們衣服上的志工標誌,你不會知道他就是志工的」。   文章摘編如下:  「大家好,歡迎來到美麗的嘉義。我姓陳,很高興為你們導覽」。
  • 天涯社區攜手臺灣中時電子報共闖華文新媒體大市場
    5月6日,由(臺灣)財團法人人間文教基金會、(臺灣)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海峽兩岸(海南)文化交流聯合會、海南呀諾達雨林文化旅遊區、天涯社區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寫意美之島相會陽明山——  當天歡迎晚宴前,天涯社區與臺灣中時電子報就共同推進兩岸新媒體建設舉行籤約儀式。天涯社區董事長邢明表示,雙方將在戰略合作的大框架下共同開拓面向全球華人的新媒體大市場;中時電子報總編輯劉善群表示,大陸最大最具影響力的論壇與臺灣最強的新媒體合作,期待兩岸文化通過新媒體傳承,源遠流長。王蒙、蔣孝嚴、林中森等貴賓出席了籤約儀式與兩岸筆會歡迎晚宴。
  • 廈門長庚醫院的臺灣志工:有情有義的「黃背心」
    東南網5月29日報導(福建日報記者 劉深魁 通訊員 張韌 林廣明 文/圖)  24日,在廈門長庚醫院,施素娥像往常一樣來到門診大廳,與當班志工交流禁菸宣傳的情況後,又走向下一個志工服務點。作為該院志工隊的隊長,「巡點」是施素娥的日常工作之一。和她一樣身穿黃背心、戴著藍口罩,溫良謙恭、認真負責的近200個服務身影,也成為廈門長庚醫院一道特殊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