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深圳經濟特區40年」包下高鐵當花車

2020-12-25 中國日報網

新郎官,新姑娘,大家說你好大方。發了煙糖發檳榔,順順噹噹去拜堂;早生貴子當爹娘,榮華富貴登京堂……

這是一首流傳於我們老家湘北一帶的婚嫁民謠,我正在網上瀏覽這些民俗信息時,表妹小惠的電話打了進來。

「朝陽哥,下個周末我要結婚了,你這個大記者一定要來給我做高賓啊!」

「恭喜你了,小惠。說吧,要哥給你準備點什麼禮物啊?」

「家裡什麼都準備好了,你早點來就行了。」

我還想問點什麼,可小惠卻已經掛了電話。在我們老家湖南益陽的婚嫁習俗中,女孩出嫁時前往送親的叔伯嬸娘、兄弟姊妹都被稱作「高賓大人」,男性為「男高賓」,女性稱「女高賓」。聽說以前用花轎迎親時,還要有兩抬專門供男女高賓坐的轎子相伴。現在不用花轎了,但高賓送親時也是要安排到最好的車上,享受著貴賓般的禮遇。

回到家裡,母親顯然也接到了小惠的電話,「朝陽啊,我們給小惠準備點什麼禮物呢?」

「要不我們給小惠買臺華為新款5G手機吧。她常年工作在高鐵列車上,需要一部網絡好、照相好的手機。」我想了想說。表妹大學畢業後進入鐵路工作,現在是一名廣深港高鐵線上的一名高鐵動車組列車長了。

「還是你們年輕人想得周到啊!」媽嘆了一口氣,「你兩個妹妹結婚時,可沒這麼好的福氣喔。」

母親的話把我的思緒一下帶回到20多年前。那時候,我們還住在湖南農村。大妹出嫁時,我是第一次做高賓。那還是1993年的事了,我記得他們結婚時是正月初六,妹夫是和他的朋友開著兩臺手扶拖拉機來接親的,那一天特別的冷,坐在毫無遮攔寒風撲面的車鬥裡,我們一個個被凍得鼻涕直流,有兩個小表弟為此還感冒了,本想到姐夫家大吃大喝一頓的他們結果什麼也吃不進,屁股上倒是結結實實挨了兩針!

小妹出嫁是在1998年春天的一個周末,那時候我們家的兩層小樓建好還沒有多久。在一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帶著兩臺中巴前來迎親的二妹夫走下車來,把小妹抱到了車上,小妹穿的那件紅紅的旗袍就像太陽一樣,照亮了她對未來生活充滿憧憬的臉龐,來接親的一群年輕人則一擁而上從家裡抬出了冰箱、彩電、洗衣機等嫁妝。我作為高賓,坐到了第一輛中巴的副駕駛位置,好好的欣賞了一回洞庭湖畔那秀美的水鄉風光……

後來,我們全家因為父親做皮具生意搬到了廣州,小惠和小姨父他們全家也因為做水產生意來到了深圳鹽田,還有一些親戚也先後到了東莞和深圳做生意、買房定居。日子日漸紅火,但因為大家都忙,婚慶的場合出席也少了,當高賓的經歷也就沒有了……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就到了周末,當我開著車載著父母親從京港澳高速公路到達鹽田時,我們發現,深圳越來越具有國際大都市的風範,鹽田也越變越美了!目光所及,都是一片片的高樓大廈,許多現代化的建築不斷衝擊我們的視線,一些造型精緻的小區掩映在綠樹花叢之中,給人留下既現代又綠色環保的印象,難怪鹽田2018年就能實現生產總值612億,2020年又獲評中國夏季休閒百佳縣市呢。在手機導航的指引下,我們很快就來到了大鵬灣附近的姨媽家。

接過姨父遞過來的煙,聽完姨父不無滿足的介紹,我這才知道,姨父家這幾年借著黨和國家的好政策,借著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東風,依託這裡豐富優質的海產資源,水產生意越做越紅火...... 不僅如此,他們在最繁華的南山區還購置了兩套100多平米的住宅,連小車都已經買了兩臺,家裡各種家用電器、甚至智慧機器人都是一應俱全,算是提前進入了小康生活吧......

正說著,小惠穿著一襲白色的婚紗出現在我面前,濃裝之下的表妹顯得漂亮多了。

好靚啊!我笑著和小惠打趣。怎麼樣,我這個做高賓的不用再開我的桑塔納了吧?

「不會,不會,今天你妹夫小亮接親絕對高大上!」

說話間,房外突然音樂震天,原來小亮的迎親車隊已經開到了姨媽家,我急忙走出門,好傢夥,幾臺深色的大奔擺成了一條長龍,打頭的花車上裝飾著一大簇粉紅的玫瑰,漂亮極了!

最令我們意想不到的是,表妹的新房在廣州番禺,奔馳車隊卻並沒有上高速開往廣州,而是開往了亞洲第一大地下高鐵車站——福田站,直到我們一行被引導到一列簇新的「復興」號動車組前,我們才知道,妹夫他們居然包下了整節一等座車廂作為他們的迎親花車!這未免也太高大上了吧!最為難得的是,鐵路部門還把每節車廂都裝飾一新,不僅貼上了大紅的「囍」字,車窗和座位上還增加了很多溫馨喜慶的設計……小惠在鐵路的同事,還為他們獨具特色的動車組婚禮精心設計了許多驚喜的環節,一些媒體記者也聞訊而來,在長槍短炮的「咔嚓咔嚓」聲中,一對新人露出了由衷的微笑……我通過簡單的諮詢也了解到,隨著廣深港高鐵、廈深高鐵的開通,深圳也早已由一個高鐵末端城市成為了一個高鐵樞紐城市,隨著最近國家發改委批覆《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西麗站建設開工,深圳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鐵路樞紐的核心地位將進一步凸顯!

動車啟動,幾個小侄子迫不及待的拿出硬幣模仿電視新聞的做法做實驗,看到列車速度達到300公裡,硬幣依然穩穩站立,人群發出一陣陣驚嘆……僅僅半個小時之後,美麗的羊城廣州已經遙遙在望,我的思緒也再次飄得很遠很遠,也許,我們偉大祖國和我們身邊的變化,真的只能用一句話概括: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慶祝深圳經濟特區40年,一起幹了這杯晨光牛奶!
    這是由晨光乳業「晨光一路相伴」公益活動巡遊車隊。原來,晨光乳業聯合曹操專車發起了「晨光一路相伴」公益活動。除了巡遊車隊,晨光還組織了公益主題車,以及全城巡遊的彩蛋專車,等著被深圳的小可愛發現。>8月26日,「晨光一路相伴」公益主題車閃現,尋找街頭最合拍cp,派送驚喜福利。
  • 「我與深圳經濟特區40年」深圳圖書館,我的精神家園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這一特殊的年份,對於深圳,具有特別的意味。眾所周知,深圳是全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第一個經濟特區。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筆者剛剛大學畢業,就到了特區闖蕩,在深圳生活與工作了數年;即使後來回到家鄉,也一直非常關注這片改革開放的熱土。比如,筆者了解到,從2000年開始,深圳每年11月都會開展讀書月的活動,筆者還曾經參加過其中的徵文活動,並受其影響,一貫熱愛讀書,堅守我心目中永遠的精神家園。
  • 深圳經濟特區40周年慶祝大會 GDP連續兩個年度超越香港
    2020年10月14日上午,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在深圳市隆重舉行,慶祝特區成立40周年所取得的豐富發展成就。深圳連續兩年GDP超過香港2018年,深圳地區GDP首超香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香港實現GDP 28453.17億港元,折合人民幣約24000.98億元,深圳公布的官方數據則顯示,2018年深圳GDP為24221.98億元。由此,深圳年度GDP首次超越了香港。
  • 40年,我與經濟特區共成長
    1980年,深圳、珠海、汕頭、廈門4個經濟特區正式設立。作為改革開放的「試驗場」和「窗口」,經濟特區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掀開了嶄新的一頁。40年篳路藍縷、艱辛探索,一家家特區企業、一批批特區建設者勇立潮頭,披荊斬棘闖新路,讓邊陲小島、落後漁村走上了世界舞臺。&nbsp&nbsp&nbsp&nbsp「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
  • 「我與深圳經濟特區40年」深圳故事
    我要說的是深圳特區的人和事。1988年,十九歲的我,隨著改革開放政策所掀起的打工潮來到了深圳特區。過了布吉邊防檢查站,城市的輪廓便清晰地呈現在我的眼帘。遠遠近近的一幢幢摩天大廈的建築吊塔,如波濤中聳起的桅杆,異常雄偉壯觀!
  • 「40歲」的深圳經濟特區,這些年的大事記丨時間線
    2020年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40歲」啦!從1980年誕生至今,深圳印證了中國翻天覆地巨變歷程。深圳經濟特區是中國最早實施改革開放的地區,它創造了令世人矚目的深圳速度、深圳效益、深圳經驗,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試驗田、孵化場與示範窗口。
  • 一起尋找深圳經濟特區40年的南山記憶
    ,南山區委宣傳部攜手招商蛇口、華僑城集團、華潤集團、騰訊公司,共同發起「找尋深圳經濟特區40年的南山記憶」全網互動宣傳活動,廣大網友可向我們發送深圳經濟特區小故事、珍貴老照片、動圖或小視頻,附一段感懷的話或一句對深圳經濟特區的祝福或一段與特區相關的故事。
  • 12米大型花車初一巡遊賀歲,初二料28萬人賞煙花
    旅發局花車名為「開年開運開心」,吉祥物「豬仔包」亦會與市民見面。 記者 馮瀚文攝春節盛事:大年初一晚上舉行的花車巡遊匯演正密鑼緊鼓彩排。今年共有9架花車及數十隊來自歐洲和內地等隊伍表演舞龍舞獅和跳繩等節目。為迎合豬年的來臨,多架花車均加上不同款式的「豬仔」造型。
  • 「我與深圳經濟特區40年」不再偷渡
    二伯早年闖南洋,回國後在廣東深圳落了戶,他有了三個兒子。1979年我去過深圳,順便去看看二伯,我費了好大功夫才找到家。一進門,就看到二伯一臉的嚴肅,聽二伯母說,三哥偷越香港,讓香港警方給抓住了,準備遣返回來。
  • 評說深圳四十丨評論員劉遠舉:深圳經濟特區40年,從波鞋到華為的...
    這一天,後來被稱為深圳經濟特區的「生日」。我第一次聽到深圳這個地名時還小,只知道我媽媽有同事去了深圳闖蕩。我媽媽委託他們,幫我買一雙白色的、皮革做的軟底運動鞋——「波鞋」。當時的我只知道,這種精緻、漂亮的白色軟底運動鞋,我媽媽所在的鞋廠做不出來,只有深圳才能做得出來,買得到。
  •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 委員紛紛送上祝福
    原標題:深圳經濟特區「不惑」之年 委員紛紛送上祝福   2020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在這座城市的「40歲生日」到來之際,1月7日,參加深圳市政協六屆六次會議的委員們紛紛送上祝福,希望深圳不忘初心再先行,牢記使命當示範。   第一位送上祝福的是市政協委員黃玲。
  • 「美國英雄號」花車將亮相2020玫瑰新年大遊行
    「聯盟和諧號」花車,紀念華工參與建造的太平洋大鐵路竣工150周年後,波士頓美華傳統基金會( CAHF)將在兩周後的新年大遊行中,推出長達75英尺的花車「美國英雄號」(American Heros),紀念二戰勝利75周年。
  • 臺灣媒體關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
    臺灣媒體關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 2020-10-16 18:42:0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孔慶玲 責任編輯:孔慶玲
  • 走過40年,經濟特區如何「特」?
    走過40年,經濟特區如何「特」?  羊城晚報記者 董柳  8月26日,中國首個經濟特區——深圳經濟特區迎來40歲生日。  1980年秋,順應「關鍵抉擇」,走向「必由之路」,在改革開放的東風中,深圳經濟特區在南海之濱揚帆起航,向著未知的未來進發。
  • 中海怡翠社區慶祝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
    深圳信息網消息(通訊員 沈潔芳)為慶祝深圳經濟特區成立四十周年,8月23日下午,在中海怡翠社區黨委的領導下,深圳市社聯社工服務中心駐中海怡翠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社工,在茵悅之生花園三期廣場開展「壯麗40年,奮進新時代」紅色文化主題活動,服務200餘人次。
  • 深圳經濟特區,今天你40歲了,生日快樂!
    40年間,經濟特區始終走在社會變革最前沿,為中國經濟發展破冰蹚路,打拼出一片新天地。特區是什麼?其答案愈加清晰。中新社記者 陳文 攝經過一系列深入調研,1980年8月,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批准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設置經濟特區。
  • 「我與深圳經濟特區40年」何時再見木棉開
    那時的我很年輕,二十出頭的年紀,一臉青蔥;那時的我很天真,畢業證很新鮮,夢想卻無限大;那時的我很無畏,一腔熱血,覺得路就在腳下。那一年,大學剛畢業的我背著簡陋的行李,兜裡揣著兩千塊錢,奔赴這座風景如畫的夢想之城——深圳。
  • 深圳經濟特區40周年再起航「來了就是深圳人」他們見證深圳歷史巨變
    本報記者 陳靖斌 趙越 深圳報導2020年,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40年來,深圳從經濟特區,發展到自由貿易試驗區,再到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其功能定位也由改革開放初期的「窗口和試驗田」,到20世紀90年代全國改革開放的標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體制」,再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際標杆城市。
  • 芳華——致敬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系列報導之七
    芳華——致敬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系列報導之七 2020-09-23 09: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資訊丨「南嶽衡山」高鐵冠名列車首發 南嶽文旅發展跑出「高鐵」速度
    今天上午11時03分,首趟「南嶽衡山」高鐵冠名列車從深圳北站駛出。據悉,「南嶽衡山」高鐵冠名列車的首發,是衡陽市南嶽區提振旅遊經濟的重要舉措,是南嶽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國際文旅康養基地的具體行動。該列車主要運行區域為深圳至長沙、廣州至武漢、廣州至宣城,途經廣東、湖南、湖北、安徽四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