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40歲」啦!
從1980年誕生至今,深圳印證了中國翻天覆地巨變歷程。深圳經濟特區是中國最早實施改革開放的地區,它創造了令世人矚目的深圳速度、深圳效益、深圳經驗,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試驗田、孵化場與示範窗口。
40年來,深圳經濟特區發揚敢闖敢試、開拓創新的精神,率先在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在體制、機制和發展模式上為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發展探索了道路、積累了經驗。
深圳經濟特區40年之大事記
1980年 深圳經濟特區誕生
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批准《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深圳經濟特區誕生;深圳在中國內地率先突破固定用工的傳統體制,實行雙向選擇,確立了勞動合同制和配套制度。
1981年 開創工程招投標先河
深圳國際商業大廈建設推出「工程招投標」方案,開創中國內地工程招投標先河;深圳市物業管理公司成立,成為中國內地第一家物業管理企業。
1982年 推出工資改革試點
深圳推出工資改革試點,改革勞動分配製度,在中國內地率先實行結構工資制;提出「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口號;大亞灣核電站項目獲批。
1983年 發行新中國第一張股票
新中國第一張股票「深寶安」發行,深圳第一家股份制企業誕生;《深圳市實行勞動合同制暫行辦法》、《深圳市實行社會勞動保險暫行規定》出臺;深圳大學經國務院批准創辦。
1984年 鄧小平視察深圳
鄧小平視察深圳並題詞:「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三天一層樓」的國貿大廈成為深圳城市標誌,「深圳速度」被載入史冊。
1985年 率先實行暫住證制度
《深圳經濟特區暫住人員戶口管理暫行規定》出臺,在中國內地率先實行暫住證制度;深圳成立全國第一家外匯調劑中心。
1986年 探索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造新路
《深圳經濟特區國營企業股份化試點暫行規定》出臺,率先探索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造新路。
1987年 敲響土地拍賣「第一槌」
率先放開土地市場,土地拍賣「第一槌」引發新中國土地使用制度的「第一場革命」;中國內地首個保稅工業區沙頭角保稅區成立;中國內地第一家證券公司「深圳經濟特區證券公司」成立。
1988年 提出「房屋是商品」觀念
《深圳經濟特區住房制度改革方案》出臺,「房屋是商品」觀念開始從深圳走向全國;《深圳經濟特區加快高新技術及其產業發展暫行規定》出臺,在中國內地城市率先確定了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基本思路。
1989年 百萬勞工下深圳
百萬勞工下深圳,形成了特殊的移民潮,深圳成為最早聚集打工者的城市之一;深圳布吉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開業,在中國內地率先探索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
1990年 深圳證券交易所成立
深圳證券交易所成立,成為中國內地兩大證券交易所之一。
1991年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通航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建成通航,深圳海陸空現代立體交通體系初步形成;中國內地第一家期貨交易所深圳有色金屬交易所正式開業。
1992年 鄧小平視察深圳發表南方談話
鄧小平視察深圳發表南方談話,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指明正確方向,帶來了一個思想解放的春天。深圳特區報為此發表「猴年八評」和長篇通訊《東方風來滿眼春》,在海內外產生重大反響;深圳出臺最低工資標準;《深圳市社會保險暫行規定》出臺。
1993年 深圳市城市化進程推動加快
深圳市寶安縣撤縣建立寶安、龍崗兩區,加快推動深圳市城市化進程;中國內地第一家產權交易機構深圳市產權交易所成立;《深圳市國家公務員管理辦法》出臺,成為中國內地第一部公務員規章。
1994年 形成中國第一個全國性的保稅生產資料市場
深圳市保稅生產資料市場向全國「三資」企業開放,成為中國第一個全國性的保稅生產資料市場。
1995年 出臺第一部有關無償獻血的地方性法規
深圳出臺《深圳經濟特區公民無償獻血及血液管理條例》,成為中國內地第一部有關無償獻血的地方性法規。
1996年 深圳地王大廈竣工
深圳地王大廈竣工,成為當時亞洲第一高樓、世界第四高樓;中國內地首家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廣深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成立。
1997年 深圳建立人才大市場
深圳建立人才大市場,開勞動力商品化之先河;深圳率先建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十大體系,基本完成了從計劃經濟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渡。
1998年 開創中國內地審批制度改革先例
《深圳市政府審批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出臺,開創中國內地審批制度改革先例。
1999年 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高新科技成果交易會
首屆中國國際高新科技成果交易會在深圳舉行,其後發展成為「中國科技第一展」。
2000年 建立深圳大學城
深圳大學城創建,成為全國唯一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由深圳地方政府聯合著名大學共同舉辦、以培養全日制研究生為主的研究生院群。
2001年 頒布中國內地第一部土地交易的地方性法規實施
《深圳市土地交易市場管理規定》頒布實施,這是中國內地第一部土地交易的地方性法規。
2002年 實行國有大型企業國際招標改革
深圳市實行國有大型企業國際招標改革,在探索國有企業產權主體多元化方面實現了突破;深圳報業集團掛牌成立。
2003年 皇崗口岸客運通道實施24小時通關
皇崗口岸客運通道實施24小時通關,對促進粵港兩地客流、物流暢通和經濟發展具有積極作用;深圳實施「文化立市」戰略,在全國率先吹響「文化立市」的號角。
2004年 深交所設立「中小企業板塊」
中國證監會批准深圳證券交易所在主板市場內設立「中小企業板塊」,為中國內地中小企業提供了通過資本市場進行融資的途徑;深圳成為中國內地第一個沒有農村行政建制的城市。
2005年 深圳被評為首批全國文明城市
深圳被評為首批全國文明城市,標誌深圳的城市文明建設提高到新的水平;《深圳市基本生態控制線管理規定》出臺,深圳成為中國內地首個劃定基本生態控制線的城市。
2006年 全國第一個保護改革創新的專項法規出臺
《深圳經濟特區改革創新促進條例》出臺,成為全國第一個保護改革創新的專項法規;深圳舉行「國家電子政務試點城市」揭牌儀式,成為全國首個「國家電子政務試點城市」。
2007年 《「深港創新圈」合作協議》籤訂
深圳、香港兩地政府共同籤訂《「深港創新圈」合作協議》,以進一步提升深港區域在全球的競爭力;深圳港年貨櫃吞吐量突破2000萬標箱,在全球貨櫃港口排名位居第四。
2008年 深圳「一區四市」的定位確定
國家發改委《珠三角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確定深圳「一區四市」的定位,即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全國經濟中心城市、國家創新型城市、國際化城市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示範市。
2009年 深交所創業板開市交易
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開市交易,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進一步完善;國務院批准《深圳市綜合配套改革總體方案》,標誌深圳的改革開放進入新階段。
2010年 深圳正式邁進大特區時代
國務院批准深圳經濟特區範圍擴大到深圳全市,深圳經濟特區面積從327.5平方公裡擴大至1952.8平方公裡;國務院批覆同意《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明確把前海建設成為粵港現代服務業創新合作示範區。
2011年 組建國家級基因庫
國家發改委批覆同意深圳依託華大基因研究院組建國家基因庫,這是中國首次建立國家級基因庫;《深圳經濟特區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條例》公布實施;深圳市政府發布《深圳市開展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11~2015年)》
2012年 前海成為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範窗口
前海股權交易中心揭牌,首批39家深圳企業與該中心籤訂了掛牌意向協議;《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開發開放有關政策的批覆》正式出臺,支持前海在金融改革創新方面先行先試,建設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範窗口。
2013年 深圳市新的商事登記制度正式實施
《深圳保稅區域轉型升級總體方案》出臺;推出全國首個4G即攝即傳新聞直播應用;廈深鐵路正式開通運營。
2014年 深圳機場碼頭正式開通往返香港船班
東海航空客運首航航班正式啟航,這是深圳本土唯一一家民營客運航空公司;科技部批覆同意《科技部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建國家技術轉移南方轉移中心方案》,這對深圳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和創新型國家具有重要意義;《深圳經濟特區控制吸菸條例》實施;《深圳市商事主體行政審批事項權責清單》出臺,涉及25個行政審批部門共129項審批事項。
2015年 深圳前海開展平行進口汽車試點
商務部正式批覆同意在深圳前海開展平行進口汽車試點;全國首張「多證合一、一照一碼」營業執照在深圳市行政服務大廳誕生;深圳市網際網路金融協會成立;全國首個跨境電商檢驗認證聯盟——跨境電子商務檢驗認證聯盟成立。
2016年 深圳成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市
國務院印發《關於同意開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的批覆》,深圳成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市,試點期為2年;樓市調控「深六條」公布;深圳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改革實施工作;深交所發布與深港通相關的八大業務規則,包括:《深港通業務實施辦法》《港股通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指引》《港股通交易風險揭示書必備條款》《港股通委託協議必備條款》《關於深港通業務中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及相關事項的通知》《香港結算參與網絡投票實施指引》,以及修訂後的《股東大會網絡投票實施細則》和《交易規則》。
2017年 《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全文公布
設立一號、二號、三號股權投資基金,作為支持特區人才創新創業的政策性基金,主要投向國家、省、市重點支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現代服務業等行業,包括高技術、高成長、高附加值的項目以及國內外前沿技術、原創技術、顛覆性技術等領域;國內首隻金融科技指數在深交所上市;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全文。
2018年 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
中國政府網發布《國務院關於同意深圳市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的批覆》,同意深圳市以創新引領超大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為主題,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深圳市國資委發布《2017年度深圳市屬國資國企社會責任報告》,在全國國資系統內以國資委為主體發布整體性社會責任報告尚屬首次。
2019年 舉全市之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深圳舉全市之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增強核心引擎功能,深化深港澳合作,提升重大戰略平臺發展能級,打造「一帶一路」重要支撐區,努力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正式發布;深圳推出科改「22條」,率先實施5G戰略, 深圳技術大學成立,科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明顯, 科技創新引領深圳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0年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