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璟璟
前段時間在網絡上大紅大紫的故宮火鍋店最近遭到了一些非議。一些遊客抱怨餐廳晚間排隊時間過長以及價格偏高。而最新消息是,故宮角樓餐廳已於3月4日停止供應火鍋。(中新社)
此前,故宮火鍋店因排隊等候時間長、價格偏高等情況,為一些人所詬病。也許正是迫於這種輿論重壓,故宮火鍋店才草草停業。但事後理性來看,上述種種質疑,都是經不住深究的。比如說,「等候時間長」,這是由店面大小、桌位數量、翻臺率等客觀因素決定的,故宮火鍋店主觀上並無任何過錯;再者,「價貴」之說更是有點無理取鬧了,市場經濟經營者自主定價,但凡明碼標價、自由買賣便沒什麼不妥……故宮火鍋店動輒得咎,這本身就是不公平的。
按照單霽翔的說法,今後故宮角樓餐廳將增加飲品及快餐種類,縮短觀眾等待時間,並提供性價比更高的餐飲。簡而言之,就是平民路線、薄利多銷。這一策略儘管顯得「政治正確」,可實際效果真的好嗎?可以預見的是,經此調整後,角樓餐廳客流量勢必陡增,所帶來的秩序維護、保潔清掃壓力也將相應增加,這對故宮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從高價的故宮火鍋店,到平價的故宮角樓餐廳,這一調整迎合了大眾情緒,卻未必就是「最好的選擇」。
如果說,之前的故宮火鍋店,提供的是一種極具文化感和儀式感的體驗式高端消費,而今後的角樓餐廳,則定位於供應便捷化的、物美價廉的餐飲解決方案。那麼問題來了,這家餐廳的存在意義在哪裡?從保護故宮、維護秩序的角度考慮,遊客們本該在景點區域以外解決吃飯問題才是。而當大量遊客為了湊熱鬧、「沾貴氣」去角樓餐廳吃快餐,這可能比原先的火鍋店更加棘手——對於故宮角樓餐廳,賣什麼食物、定價高不高,其實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它的商業形態,是否有利於故宮本身和管理開展。
作為一家差額撥款單位,故宮試水各種的商業開發,並無原罪。對此,公眾也該抱以包容和理解才是。要知道,消費分級的年代,故宮註定不能迎合所有人,這是客觀規律使然。違背規律,就算好心也可能辦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