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十三五」期間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

2021-01-12 中國網財經

中國網財經12月17日訊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0年12月17日(星期四)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國家林草局副局長劉東生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 做好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以下為發布會實錄: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 王宏:

各位媒體朋友,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十三五」時期,自然資源部、國家林草局會同相關部門積極推進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取得顯著成績。面向未來,我們將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重大部署,著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現在我就自然資源部「十三五」期間相關工作情況作簡要介紹,概括為以下八個方面:

一是生態保護修復法律制度加快完善。配合立法機關完成了森林法、海洋環境保護法、防沙治沙法、土地管理法等多部法律修訂工作。加快推進礦產、草原、自然保護地、野生動物保護、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空間規劃等方面的立法修法進程。支持做好長江、黃河保護法立法。在工作過程中,始終將生態保護修復作為立法、修法重要內容進行規範。努力落實黨中央關於自然資源領域改革任務,推動國家層面出臺了關於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自然保護地體系、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嚴格管控圍填海和天然林、溼地保護修復以及推行林長制等重要政策文件。

二是生態空間管控更加嚴格。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頂層設計和總體框架基本形成,各級國土空間規劃和鄉村規劃正在抓緊編制。明確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和管控規則,開展生態保護紅線評估調整工作,將陸地、海洋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需要強制性嚴格保護的區域劃入紅線,做到應劃盡劃、應保盡保。除國家重大項目外,全面禁止圍填海,大規模違法填海活動得到有效遏制,自然生態空間用途管制規則、制度、機制初步建立。

三是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穩步推進。開展國家公園試點,推進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加快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十三五」期間,全國自然保護地數量增加700多個,面積增加2500多萬公頃,總數量達到1.18萬個,約佔我國陸域國土面積的18%。

四是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取得重要成果。在全國重點生態功能區實施了25個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工程,為解決區域生態問題、提高區域生態系統質量和功能發揮了示範作用,為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積累了實踐經驗。經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印發實施,為今後一個時期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明確了重點任務。

五是國土綠化行動深入開展。加快大規模國土綠化,全面保護天然林,擴大退耕還林還草規模,國土綠化「十三五」規劃主要任務全面完成,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森林蓄積量超過175億立方米,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達到56%。

六是生態保護修復重點專項行動和工程成效明顯。實施藍色海灣整治行動、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全國整治修復岸線1200公裡、濱海溼地2.3萬公頃。同時還破解了黃海滸苔綠潮災害防治的難題,治理區域海洋生態質量和功能得到提升。我們還開展了長江流域、京津冀和汾渭平原等重點區域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將治理修復礦點近9000個,面積約2.5萬公頃。完成防沙治沙1000多萬公頃、石漠化治理130萬公頃。支持深度貧困地區實施土地整治重大工程,提升農田生態功能,助力脫貧攻堅。

七是探索生態修復市場化投入機制。出臺探索利用市場化方式推進礦山生態修復的意見,通過賦予一定期限的自然資源產權等政策,激勵社會主體投入礦山生態修復。在全國部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助力鄉村振興。正在制定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修復政策,進一步推進多元化投入機制。

八是生物多樣性保護全面加強。生態保護紅線涵蓋了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35個優先區域,覆蓋了國家重點保護物種棲息地。實施瀕危野生動植物搶救性保護,大熊貓、朱䴉、藏羚羊、蘇鐵等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數量穩中有升。

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面臨的生態保護修復任務仍十分艱巨。下一步,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認真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部署,錨定新目標、把握新要求、落實新任務、作出新業績。我們將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控,將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規劃產業發展、推進城鎮化不可逾越的紅線,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築牢生態安全屏障。我們將堅持系統觀念,加快構建中國特色自然保護地體系,落實《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編制實施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科學推進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優質生態產品。我們將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全面提高自然資源利用效率,推進資源總量管理、科學配置、全面節約、循環利用,實現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我們將通過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減少佔用自然生態空間,通過生態保護修復提升生態系統固碳能力,通過國土空間規劃科學布局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引導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為實現習近平總書記在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和氣候雄心峰會上關於我國碳減排、碳中和目標,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應有的貢獻。

相關焦點

  • 自然資源部:中國森林覆蓋率已達23.04%
    自然資源部:中國森林覆蓋率已達23.04%2020-12-17 14:15:01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海報新聞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17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以來,中國加快大規模國土綠化,全面保護天然林,擴大退耕還林還草規模,森林覆蓋率達到
  • 中國森林覆蓋率達23.04% 如期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
    中國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17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十三五」以來,中國加快大規模國土綠化,全面保護天然林,擴大退耕還林還草規模,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森林蓄積量超過175億立方米。
  • 我國森林覆蓋率達23.04% 林草系統全面完成「十三五」綠化目標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表示,「十三五」期間,全國自然保護地數量增加700多個,面積增加2500多萬公頃,總數量達到1.18萬個,約佔我國陸域國土面積的18%。國土綠化「十三五」規劃主要任務全面完成,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森林蓄積量超過175億立方米,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達到56%。全國整治修復岸線1200公裡、濱海溼地2.3萬公頃。
  • 國家林草局:「十四五」期間 我國森林覆蓋率要由23.04%提到24.1%
    會上,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劉東生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完成國土綠化面積6.89億畝,完成森林撫育6.38億畝,落實草原禁牧面積12億畝,草畜平衡面積26億畝,如期完成森林覆蓋率和森林蓄積量兩項約束性指標。記者從會上獲悉,目前,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森林蓄積量超過175億立方米,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達到56%。
  • 國家林業局:到2020年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
    日前,記者從國家林業局獲悉,力爭到2020年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到2035年達到26%,到本世紀中葉達到世界平均水平。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開展國土綠化行動。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全面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完成造林1億畝以上,耕地輪作休耕試點面積增加到3000萬畝,擴大溼地保護和恢復範圍,深化國家公園體制改革試點。
  • 「十三五」時期 全國自然保護地總數量達到1.18萬個
    封面新聞記者 代睿 柳青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12月17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時期,全國自然保護地數量增加700多個,面積增加2500多萬公頃,總數量達到1.18萬個,約佔我國陸域國土面積的18%。
  • 我國森林覆蓋率23.04%,美國約33.9%,那印度、日本、俄羅斯呢?
    ,森林面積超過120萬平方公裡…… 我國森林覆蓋率23.04% 南生注意到,在全球森林面積略有縮小的背景下,咱們中國卻「逆勢上漲」——森林面積與森林覆蓋率都獲得了穩步提升。
  • 山西森林覆蓋率提高至23.18%
    記者從山西省林業和草原局獲悉,這個省近日公布的2019年全省森林資源年度清查結果顯示,截至2019年底,山西省森林總面積達到5450.93萬畝,森林覆蓋率為23.18%,達到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最好水平。
  • 我國森林碳儲量年均增加2億噸,力爭到2025年森林覆蓋率達到24.1%...
    國家林草局副局長劉東生在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以來,我國完成國土綠化面積6.89億畝,如期完成了森林覆蓋率和森林蓄積量兩項約束性指標。針對正在制定的「十四五」規劃,劉東升透露,將力爭到2025年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4.1%,森林蓄積量達到190億立方米。
  •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介紹自然資源部「十三五...
    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十三五」時期,自然資源部、國家林草局會同相關部門積極推進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取得顯著成績。面向未來,我們將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重大部署,著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現在我就自然資源部「十三五」期間相關工作情況作簡要介紹,概括為以下八個方面:  一是生態保護修復法律制度加快完善。
  • 到2020年我國森林覆蓋率將超過23.04% 劃分八大區域
    這項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森林覆蓋率將超過23.04%,森林蓄積量要超過165億立方米,森林植被總碳儲量將超過95億噸,森林每年提供的主要生態服務價值要超過15萬億元。  目標可以實現  除了2016年至2020年的近期目標,《規劃》還設定了我國森林經營2021年至2050年的遠期目標:到2050年,森林經營進入世界先進國家行列。森林經營對增加森林總量、提高森林質量、增強森林效能的貢獻持續提升。全國森林覆蓋率穩定在26%以上,森林蓄積達到230億立方米以上。
  • 國家林草局:力爭2025年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4.1%
    國家林草局副局長劉東生介紹說,2018年以來,全國2/3以上的造林綠化任務安排到貧困地區,優先安排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與造林綠化,獲得勞務性收入,近五年精準帶動了300多萬人口的脫貧增收。國家林草局目前正在做「十四五」規劃,力爭到2025年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4.1%,森林蓄積量達到190億立方米。▲國家林草局副局長劉東生「林草系統已全面完成了『十三五』的綠化目標。」
  • 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 「十三五」時期自然保護地增加七百多...
    在國新辦17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表示,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三五」時期,我國堅持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生態保護修復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十三五」期間,全國自然保護地數量增加700多個,面積增加2500多萬公頃,總數量達到1.18萬個,約佔我國陸域國土面積的18%。
  • 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 「十三五」時期自然保護地增加七百多個
    在國新辦17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表示,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三五」時期,我國堅持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生態保護修復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 自然資源部:「十三五」全國自然保護地數量增加700多個
    【自然資源部:「十三五」全國自然保護地數量增加700多個】12月17日,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介紹,「十三五」期間,全國自然保護地數量增加700多個,面積增加2500多萬公頃,總數量達到1.18萬個,約佔我國陸域國土面積的
  • 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十三五」時期自然保護地增加七百多個
    原標題: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十三五」時期自然保護地增加七百多個在國新辦17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表示,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三五」時期,我國堅持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生態保護修復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 十三五期間整治修復岸線1200公裡 濱海溼地2.3萬公頃
    中新網12月17日電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17日表示,「十三五」期間實施藍色海灣整治行動、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全國整治修復岸線1200公裡、濱海溼地2.3萬公頃。
  • 我國生態保護修復成效顯著 全國自然保護地總數量達1.18萬個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昨天在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說,「十三五」期間,全國自然保護地數量增加700多個,面積增加2500多萬公頃,總數量達到1.18萬個,約佔我國陸域國土面積的18%。  王宏說,國土綠化「十三五」規劃主要任務全面完成,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森林蓄積量超過175億立方米,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達到56%。
  • 昆明市森林覆蓋率達到52.62%
    1月6日,昆明市召開「回眸『十三五』奮鬥新昆明」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六場,會上昆明市林業和草原局介紹,「十三五」以來,昆明市森林覆蓋率達到52.62%,森林蓄積量6057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和森林蓄積量較「十二五」末分別增長3.86個百分點、557萬立方米。
  • 「十三五」時期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取得顯著成績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在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時期,自然資源部、國家林草局會同相關部門積極推進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取得顯著成績。自然資源部「十三五」期間相關工作有八個方面:一是生態保護修復法律制度加快完善。配合立法機關完成森林法、海洋環境保護法、防沙治沙法、土地管理法等多部法律修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