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做好生態保護修復工作的相關情況。國家林草局副局長劉東生介紹說,2018年以來,全國2/3以上的造林綠化任務安排到貧困地區,優先安排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與造林綠化,獲得勞務性收入,近五年精準帶動了300多萬人口的脫貧增收。國家林草局目前正在做「十四五」規劃,力爭到2025年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4.1%,森林蓄積量達到190億立方米。
▲國家林草局副局長劉東生
「林草系統已全面完成了『十三五』的綠化目標。」劉東生介紹,五年以來,完成國土綠化面積6.89億畝,其中造林綠化面積5.29億畝,完成森林撫育6.38億畝,落實草原禁牧面積12億畝,草畜平衡面積26億畝,如期完成了森林覆蓋率和森林蓄積量兩項約束性指標。與以往相比,「十三五」期間國土綠化與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實現了更緊密的結合。例如圍繞脫貧攻堅,2018年以來,全國2/3以上的造林綠化任務安排到貧困地區,優先安排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與造林綠化,獲得勞務性收入。近五年來,國家林草局會同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在貧困地區累計選聘生態護林員110萬名,安排中央資金205億元,結合其他幫扶措施,精準帶動了300多萬人口的脫貧增收。
劉東生表示,過去國土綠化,比較注重擴大面積,增加綠量。「十三五」期間,國家林草局把森林質量精準提升、提質增效提到了更高的位置,並與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有機結合。比如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每年營造林面積在1億畝以上,同時加強草原的保護修復,實施林草質量精準提升工程,每年森林撫育也在1.2億畝以上,實現了數量和質量相結合。
劉東生還透露,國家林草局正在做「十四五」規劃,現在已經基本確定了主要目標——力爭到2025年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4.1%,森林蓄積量達到190億立方米(即在現有基礎上再增加14億立方米),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7%(即在現有基礎上增加1個百分點),溼地保護率達到55%,60%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
紅星新聞記者 嚴雨程 北京報導
編輯 柴暢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