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在山洞中的蝙蝠,為什麼都是倒掛著睡覺嗎?

2020-12-16 騰訊網

每到夏天的傍晚,大多數鳥類都歸巢休息的時候,我們仍然能在空中看到一隻只來回飛翔的動物,但他們不是鳥,他們是蝙蝠。所以世界上會飛的動物,除了鳥類、昆蟲,還有蝙蝠。

蝙蝠是世界上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他們屬於翼手目,也就是手指尖有一抹可以用來飛行。

蝙蝠也是是動物界中僅次於齧齒目動物的第二大動物群類分布在全世界,除了極地和一些偏遠島嶼之外的所有地區,在熱帶和亞熱帶的數量最多。

大部分蝙蝠都是白天休息,夜間活動。這也是為什麼一般只有在黃昏之後,我們才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那我們在很多紀錄片當中可以看到啊,蝙蝠休息的時候都是倒掛在樹枝或者山洞的頂上。那他們為什麼會有這種習性呢?

原來蝙蝠在長期的演化過程當中,為了有利於飛行而減輕體重後之變得越來越短,也越來越無力。這使他們不能靠後肢走路,也不能跳躍。所以蝙蝠落地的時候,他們只能趴在地上慢慢爬行,沒有辦法像鳥那樣直接起飛。如果這個時候出現了捕食者,他們只能坐以待斃的,所以蝙蝠就選擇了倒掛的姿勢。一旦出現危險生態一抹就能飛。

而且這樣的姿勢還方便他們在冬眠的時候減少和冰涼頂壁的接觸面,可以很好的保存體溫。而且蝙蝠的腳上還有一種特殊的肌腱,可以讓他們毫不費力的掛在樹上很長時間,就算是死了,也可以繼續掛著。

除了那種倒掛的超能力蝙蝠,還有回聲定位系統來判斷方向和古時這種超聲波信號是人類的耳朵聽不到的,卻能被蝙蝠的大耳朵接收,並在大腦中快速形成分析結果,判斷前方到底是障礙物還是昆蟲。

其實人類對蝙蝠還是存在很深的誤解的,認為他們有吸血的特性。吸血鬼的傳說也是從蝙蝠這裡引起的。但其實全世界九百多種蝙蝠中,百分之七十是吃蟲子的,剩下的大多數愛吃水果和花蜜。他們也是世界上最好的植物傳粉者和種子傳播者,有些蝙蝠甚至還能捕魚,全世界只有三種蝙蝠是靠吸食溫血動物的血液為生的。

不過這些吸血蝙蝠都生活在南美洲中國境內是沒有的。但是因為人類對自然的開發,蝙蝠的自然棲息地喪失,導致他們身上很多致命的病毒傳播到人類身上。

比如無比兇險的伊波拉,還有SARS和狂犬病等等。但其就奇怪,在這些病毒對蝙蝠自身沒有任何危害,加上他們的飛行能力,蝙蝠就成了恐怖的病毒傳播者。所以我們人類在侵犯大自然的同時,也必將受到大自然的報復。

相關焦點

  • 《倒掛的蝙蝠》聖水將軍-協助拍攝
    蝙蝠是翼手目動物,翼手目是動物中僅次於齧齒目動物的第二大類群,是唯一一類演化出真正有飛翔能力的哺乳動物,現生物種類共有19科185屬961種,除極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島嶼外,分布遍於全世界,在熱帶和亞熱帶蝙蝠最多。大部分蝙蝠都是白天休息,夜間覓食。
  • 蝙蝠是老鼠演化而來?看完你就都明白了,沒那麼簡單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些有關蝙蝠的討論,想要真正搞明白這種生物,其實並沒有那麼難。蝙蝠是一種長有翅膀,而且十分善於飛翔的哺乳動物。從外形上看很像老鼠,所以也被人們稱之為仙鼠或者是飛鼠。他們常常都是晝伏夜出。
  • 蝙蝠是老鼠變的嗎?你所不知道的關於蝙蝠的那些事
    近年來由於氣候變化和現代化發展進程,蝙蝠的棲息地和捕食地逐年減少,物種多樣性水平受到極大威脅,同時也給人們的公共安全帶來了一定的威脅。 你所不知道的關於蝙蝠的那些事!過去民間有種說法,蝙蝠是老鼠偷油吃或者偷鹽吃變來的,會有這種看法,多半是因為二者有一些相似處:它們都是晝伏夜出,身上都有短毛,尖嘴細牙,都會發出「吱吱」的叫聲,都有一對小眼睛和一對能豎立的耳朵,但實際上,它們有更多的不同,蝙蝠(拉丁學名:Chiroptera)屬於脊索動物門、哺乳綱、翼手目,老鼠(拉丁學名:Muroidea)屬於脊索動物門、哺乳綱
  • 上百隻蝙蝠倒掛峭壁冬眠,非常震撼!
    每個人上山都十分艱難,到後來就是手腳並用,才能保證不滑下去。經歷了一小時的艱難爬行,大家終於見到了蝙蝠洞。洞穴氣溫在10℃左右達到蝙蝠洞,大家都比較亢奮,忘記了飢餓。洞口很大,洞穴內一片漆黑,比較潮溼,洞頂還不時往下滴水,還有淤泥。
  • 中國最大蝙蝠群落因過度開發蝙蝠種類數量銳減
    導遊說,從生理習性上講,蝙蝠特別怕光,白天躲在陰暗的洞裡睡覺,夜晚出去覓食。  但蝙蝠的這一習性看來沒有得到尊重:每一個來到雲華蝙蝠洞的遊客,只要花30元錢買張門票,導遊就會打開洞裡的電燈,並用手電筒發出的光照著蝙蝠給你講解相關知識。
  • 2011「國際蝙蝠年」:關注生存在廣西的52種蝙蝠
    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它其實象徵著「福氣」。  2011年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定為「國際蝙蝠年」。僅在廣西,便分布有52種蝙蝠,蝙蝠種類豐富。但對於這一生存在我們身邊的哺乳動物,我們對它的了解非常有限。研究蝙蝠多年的廣西自然博物館館員張偉,向記者道出了蝙蝠的幾個優點,或許能顛覆蝙蝠在你心中的形象。
  • 家裡飛來一隻蝙蝠,怎麼辦?早點知道,有備無患!
    如果蝙蝠經常跑來,可以在附近蝙蝠能呼吸的地方撒上雷達等生物化學劑,從根本上抑制蝙蝠;蝙蝠很少咬人,但最好不要試圖攻擊蝙蝠。因為幾乎5%的蝙蝠攜帶狂犬病病毒,如果開車時驚動蝙蝠,就很可能攻擊人類。很多人說蝙蝠的視力不好是一個很大的誤會。近年來,很多科學家指出蝙蝠視力不好,視力因種類而異,蝙蝠使用超聲波,與視力不一定相關。
  • 如果遇見一隻有4釐米左右的蝙蝠,而且還是白色的,你會喜歡嗎
    關於蝙蝠,之前有分享過一篇關於蝙蝠的一些技能的文章。今天也要分享一下蝙蝠,這次分享的是蝙蝠裡的一個種類—宏都拉斯白蝙蝠。一般來說我們印象中的蝙蝠應該都是顏色是灰色、棕黃色、褐色或黑色,這些顏色種類的蝙蝠比較多一些,也是比較常見的。
  • 我的世界中立生物介紹--蝙蝠
    我的世界遊戲中有許多生物,這些生物可以分為友好、敵對和中立的。每個生物都有各自的特點,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中立生物--蝙蝠的介紹。 蝙蝠(Bat) 為可以天然生成於山洞以及其它封閉空間的被動型生物。蝙蝠是唯一能飛的被動型生物,也是主世界唯一能飛的生物。
  • 此花被稱為幽靈植物,果實猶如倒掛著的蝙蝠,象徵著神秘的自戀
    一朵花一個世界,盛開的花一株怒放的生命,花是個害羞的孩子,當看到風在歌唱時,就忙著閉上小嘴,再也不說話了,這真的就像一個穿著花裙子的姑娘在跳著優美的舞蹈,觀眾朋友們,你們知道蝙蝠花的花語及其寓意嗎?如果不知道的話,讓浩南帶大家一起看一下吧!
  • 世界上最恐怖的山洞!裡面密密麻麻上萬隻蝙蝠,洞中情況仍然是謎
    導語:世界上最恐怖的山洞!裡面密密麻麻上萬隻蝙蝠,洞中情況仍然是謎尋找世界多樣文化,歡迎來到何途視咖。在電影《吸血蝙蝠》裡面上演的蝙蝠一而再再而三的置人於死地的情節深深地刻在人們的腦海裡,所以這種夜間活動的飛禽在人們的印象裡總是不那麼友好。
  • 哦,那些久違的蝙蝠
    我最初不知道蝙蝠們為什麼夏天特別多,又為什麼總喜歡聚堆飛來飛去的,便自作聰明地以為它們是閒得沒事,和我們小孩子似的,出來追逐嬉戲,湊熱鬧打群架。是大人告訴我蝙蝠們是趁著天黑人靜的時候出來覓食捉蟲子吃,而且還告訴我,蝙蝠捉蟲最理想的地方便是水牛濠,因此那裡蝙蝠最多。 說到水牛濠,這要從那時的養牛方式說起。
  • 蝙蝠圖案在園林中的應用
    先說說我對於蝙蝠的認識,小時候,在農村長大,夜間見得比較多,我們老家當地叫「夜飄虎」。兒時只是覺得他們是一種很靈敏的動物,在夜間飛來飛去,好多在夜空尤其是有月亮的夜間,它們似乎更活躍,飛快得來來回回,惚的一下便不見了,只留下眼前的一串串翅膀掠過的黑影。我們小夥伴們說,如果你脫了鞋,往空中扔去,蝙蝠便會鑽到鞋裡,落到地上便會捉住它。
  • 貓會抓蝙蝠嗎?答案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貓會不會抓蝙蝠呢?從貓的習性上看,貓會抓鳥類,所以,乍一看,蝙蝠也會飛,貓應該會抓它。但是,實際上貓是不會抓蝙蝠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除了生物學分類和飛行器官的不同外,蝙蝠飛行靠的是倒掛在巖壁或者樹枝上飛行的,然後利用空氣浮力再加上兩翼飛行的,也就是說,蝙蝠很難從地面上直接飛行,這是它與鳥類最大的區別。弄清楚了蝙蝠和鳥的區別,我們再來看一下貓是怎麼抓鳥的?
  • 高中模擬考試作文:《一封來自蝙蝠的信》
    有人闖進山洞,抓走了我的家人。我想不通為什麼他們要抓走我的家人,難道我長成這副樣子他們一點都不曾畏懼嗎?後來我才知道,儘管我們長成這個樣子,也無法阻止我們成為某些人的盤中之物。因為總有些人,為了吃,什麼都做得出來。所以人類的報復來了。
  • 如今蝙蝠人人喊打喊殺,而人類正常生活卻離不開蝙蝠,這是為啥?
    文/仗劍走天涯 如今蝙蝠人人喊打喊殺,而人類正常生活卻離不開蝙蝠,這是為什麼? 蝙蝠在近一段時間的中國國內,絕對是人人喊打喊殺的一種野生動物,在蝙蝠的身體表面和內部都存有的大量的毒源,類似於03年所爆發的SARS病毒,還要讓人聞風喪膽的伊波拉病毒,再加上最新的由蝙蝠所引起的新型冠狀病毒,都讓人們感到非常的擔憂和害怕。可是蝙蝠在人類的正常生活中扮演的非常重要的角色,人類離不開蝙蝠的。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 蝙蝠無食用價值,它的真正價值造福人類的諸多應用,你知道嗎?
    蝙蝠的形象深入人心,拋開蝙蝠的翅膀來看,它們的頭部和軀體類似老鼠.晝伏夜出,夜晚外出捕獵食物,白天倒掛在陰暗處休息,如果人類不刻意去尋找蝙蝠,大概不會和它有很大的交集,蝙蝠長相醜陋還被檢測出攜帶數十種病毒,其中有不少會對人類產生致命威脅,但在蝙蝠身上人類還有更多的經驗可以借鑑.
  • 你知道嗎:所有的飛行動物都是在用「手指」飛行
    加利福尼亞大學凱文.帕迪恩:所有的飛行動物都用手骨——也就是手指飛行,只是方法各有不同。鳥類沒有第四和第五根手指,它們利用三根手指支撐著羽翼飛行。蝙蝠卻有五根手指,四根手指變長,控制薄膜飛行,拇指則不受約束,利用拇指可以「倒掛」在樹上或山洞的石頭上。它們飛行要消耗大量能量,必要的時候還要產生最大的爆發力,這種大量燃燒能源的生活方式還需要鳥類特殊的身體結構。飛行是需要付出代價的,不但犧牲了手,也要犧牲身體。
  • 為什麼現在的蜻蜓和蝙蝠都很少見了?它們都去哪了?
    相信許多小夥伴都已經發現了,近些年,蜻蜓真的是越來越少見了。記得小時候,尤其在夏季的雨後,街道上總是能夠看到成群的蜻蜓飛舞,不客氣的說,如果手速快,你甚至能夠徒手捉住一隻蜻蜓,可見其數量之多。但是,隨著我們慢慢長大,除了回不去的童年外,原本夏季隨處可見的蜻蜓也慢慢的沒了蹤跡。
  • 為什麼蝙蝠能在黑夜飛行? 它是怎麼避開那些障礙物的?
    為什麼蝙蝠能在黑夜飛行? 它是怎麼避開那些障礙物的?時間:2016-08-22 13:55   來源:大健康傳媒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蝙蝠能在黑夜飛行? 它是怎麼避開那些障礙物的? 蝙蝠是哺乳動物,頭部和軀幹像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間有皮質的隔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