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蝙蝠群落因過度開發蝙蝠種類數量銳減

2020-12-16 搜狐網

西峽蝙蝠洞開發六年十萬蝙蝠所剩無幾 中國最大蝙蝠群落末日來臨?

  「種類有7種、數量不下10萬隻,這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大的蝙蝠群落!」

  ——2000年,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張樹義,評西峽王裡橋鄉雲華蝙蝠洞。

  「山洞裡蝙蝠的數量減少了將近一半,種類也僅剩5種。」

  ——5年後,張樹義帶著學生,再次來到雲華蝙蝠洞考察時發現。

  「長此以往,雲華蝙蝠洞很有絕種的可能。」

  ——河南省生態自然保護處處長王志華對於蝙蝠洞當前狀況的評價。

  「花了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只發現了7隻蝙蝠。」

  ——5月30日,本報記者探訪雲華蝙蝠洞。

  [蝙蝠銳減]

  一個小時僅見7隻蝙蝠

  5月30日,記者來到河南西峽縣王裡橋鄉雲華蝙蝠洞,當導遊的手電筒照射一隻蝙蝠約半分鐘時,蝙蝠就從石壁上飛了起來,還發出「吱吱」的聲音——如老鼠的叫聲一樣。

  導遊說,從生理習性上講,蝙蝠特別怕光,白天躲在陰暗的洞裡睡覺,夜晚出去覓食。

  但蝙蝠的這一習性看來沒有得到尊重:每一個來到雲華蝙蝠洞的遊客,只要花30元錢買張門票,導遊就會打開洞裡的電燈,並用手電筒發出的光照著蝙蝠給你講解相關知識。

  或許是記者運氣不好,5月30日下午,花了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記者把蝙蝠洞的20多個景點全看完了,並用照相機拍下能看到的蝙蝠後,記者只發現了7隻蝙蝠。

  「過去,可不是這樣。我曾經看過這洞裡的蝙蝠,多得把天都遮住了,足足有兩個小時才全部飛進洞。」西峽市民李先生如此描述6年前雲華蝙蝠洞未開發時的盛況。

  對於蝙蝠的減少,導遊解釋說,洞深著呢,裡面還有很多蝙蝠。但是剩下的蝙蝠到底有多少呢?

  對於雲華蝙蝠洞蝙蝠的數量,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生存委員會委員、國際一流的蝙蝠研究專家張樹義進行過考查。

  張樹義曾四次到雲華蝙蝠洞進行考察,6年前,第一次到這裡考察時,他驚嘆:「種類有7種、數量不下10萬隻蝙蝠,這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大的蝙蝠群落!」

  但5年後,張樹義帶著學生第四次前來考察時發現:山洞裡蝙蝠的數量減少了將近一半,種類也僅剩5種。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原因嘆息]

  旅遊開發影響蝙蝠生存

  據導遊透露,在2000年左右,旅遊開發熱在全國興起。當地政府也把目光盯上了這個神奇的山洞:裡面不但有造型各異的鐘乳石、石柱、石幔等,巖壁還有美麗多變的巖畫,更有大片蝙蝠倒掛的奇觀。

  「建一個蝙蝠洞景區,開發旅遊一定可以賺錢!」「有這麼多好東西,搞旅遊開發肯定能吸引來不少人。」在一片議論聲中,當地政府動工開發這一山洞:鋪修路面、打通出洞口,昔日空寂無人的山洞一時喧囂起來。

  蝙蝠洞完工後,通過廣告推介,遊客開始光臨這裡。當地市民、曾在蝙蝠洞景區工作過的李先生說:人少時,僅開開燈光,打打手電筒,人多時,開放演武廳景點,成天放音樂,蝙蝠根本無法睡覺。

  張樹義獲知蝙蝠洞開發後大吃一驚,於是有了第四次考察蝙蝠洞之行,就是在這次考察中,他發現了蝙蝠洞蝙蝠銳減的現狀。

  「蝙蝠群的發現本來就很不容易,好不容易發現了,就應該好好保護。像西峽這麼大規模的蝙蝠群,如果保護得好,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是能帶來經濟效益的啊!怎麼能讓破壞得這麼快?」張樹義說。

  張樹義還說:「蝙蝠是對人類有益的小生靈啊,與人的關係大著呢!要知道,它們是森林的保護神!食蟲蝙蝠是消滅林區害蟲的能手,能大大減少林區病蟲害現象的發生。同時也大大減少了殺蟲劑的使用,從而減少了土地和水的汙染以及疾病的傳播……」

  張樹義告訴記者:開發蝙蝠洞,肯定對蝙蝠有極大影響。對蝙蝠最好的保護就是不進行旅遊開發,讓蝙蝠保持原始的生存狀態。

  但是,在雲華蝙蝠洞,人工開鑿的痕跡隨處可見:原來蝙蝠洞是個只有進口,沒有出口的死洞;為方便遊客遊玩,整座蝙蝠洞又另開了一個洞口,而且在新洞口至少有100多米人工鑿出的隧道。

  [矛盾難調]

  景區開發VS生態保護

  與導遊說雲華蝙蝠洞開發是政府行為不同,王裡橋鄉村民認為,景區的開發者是現任景區總經理餘惠琴,鄉政府當時只是協助餘惠琴開發的。記者在西峽縣工商局查詢到,2002年辦的營業執照上,法人代表是餘惠琴。

  對此說法,餘惠琴並不認同,她說:「當初是鄉政府開發的蝙蝠洞,我自己是很注重保護蝙蝠的。為此和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張樹義博士籤了個合作協議,協議約定,蝙蝠洞景區為張樹義考察提供方便;張樹義的研究結果,蝙蝠洞可以與其共享。」

  「一個對蝙蝠有愛心、想把蝙蝠洞經營和蝙蝠保護結合在一起的人。」這是張樹義對餘惠琴的評價。

  「為保護蝙蝠,我做了很多工作,花了20多萬,裝了很多電腦聲控燈,來保護蝙蝠。這種燈是人走燈滅,還建了觀蝠臺。」雲華蝙蝠洞景區總經理餘惠琴告訴記者。

  雲華蝙蝠洞的電子聲控燈是2003年元月安裝的,由桂林的一家電器研究所安裝,據說是見光不見燈。人走後,大約1分鐘,燈就滅了。但連導遊小姐也說再弱的燈光也是燈,而且即使是一個遊人進洞,導遊也要用手電筒去照射那些白天睡覺的蝙蝠,以便讓人看得清楚。

  在張樹義建議下,雲華蝙蝠洞不僅用上了電子聲控燈,還在洞外設置了觀蝠臺,但看起來觀蝠臺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在看完雲華蝙蝠洞後,記者主動問起有沒有觀蝠臺,導遊小姐才指著離洞口約100米處的一個亭子,說那就是觀蝠臺。

  導遊還說:「如果看不清楚,就站在比亭子高的一塊巨石上。每晚8點以後,天完全黑下來了,大量的蝙蝠會出洞覓食。早晨4點多鐘,大量的蝙蝠會回來睡覺,這兩個時辰看,效果最好。」但記者注意到,晚上8點前景區就要關門。

  6月6日,在聽了記者對蝙蝠洞現狀的描述後,張樹義也很著急,他說,你趕快和餘惠琴講,讓她改進。

  餘惠琴承認:「景區開發與保護是一對矛盾,雖然她一再要求,不許遊客在洞裡拍照,但有時導遊也沒有阻止遊客拍照。」

  [防患未然]

  政府應把好環保測評關

  河南省生態自然保護處處長王志華告訴記者:蝙蝠作為一種我省三級保護動物,是應當受到保護的。蝙蝠白天睡覺,晚上捕食,捕食不靠眼睛,而是靠超聲波,喜歡潮溼、安靜、隱蔽的環境。

  王志華分析說,西峽縣將雲華蝙蝠洞交給個人開發經營旅遊業,必然會破壞蝙蝠的保護;開發後,景區為增加收入,必然會想盡辦法吸引更多的遊客,而遊客必然在白天來轉,況且在幽靜深邃的山洞中行走需要亮光,而白天正是蝙蝠的休息時間,需要黑暗,人群的吵鬧聲以及光線的刺激,無疑會對蝙蝠的生理造成影響。

  「蝙蝠白天沒有得到充分的休息,晚上卻要外出覓食,長此以往,雲華蝙蝠洞很有絕種的可能。」王志華憂心忡忡地表示。

  景區開發需要進行環保測評,那麼雲華蝙蝠洞有沒有測評呢?

  南陽市環保局報告顯示:雲華蝙蝠洞景區未進行環保測評。西峽縣環保局盛副局長說:2005年,省環保局已要求蝙蝠洞景區辦環保測評,他們也多次告知,但該景區一直未辦。

  對此,餘惠琴解釋說,環評未辦是因為環保局要幾萬塊錢。

  王志華則認為,現在很多景區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都在開發,但不少沒有按照要求作出環保測評,而是犧牲環境,在景區內建停車場地、房屋索道等,以爭取遊客。

  王志華舉例說,新鄉八裡溝景區,好好的天然環境,安裝了電梯、索道等,嚴重破壞了自然環境;還有開封為了追求經濟效益,在黃河邊上建了兩座浮橋,破壞了溼地保護,常年汽車通行,使得很多鳥類被迫遷徙。

  王志華告訴記者:蝙蝠是省三級保護動物,作為生物鏈中的一環,它的生態環境應該得到人類的尊重。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和建設項目環保條例,蝙蝠洞景區必須做環保測評。

  王志華認為:工業汙染出現了嚴重後果才開始制止,作為一個新興產業,他不希望看到旅遊產業走上這條路。

  ■本報記者奚春山王紅偉文/圖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大蝙蝠群瀕臨滅絕境地,旅遊開發6年後 | 它們瀕臨滅絕!(CBCGDF-SPECIES-EN001)
    本文4400字,閱讀約8分鐘雲華蝙蝠洞的蝙蝠。來源/網絡河南西峽縣王裡橋鄉雲華蝙蝠洞,是我國發現的最大蝙蝠群落棲息地之一。14年前,也就是2006年,《華東旅遊報》的一篇報導指出:我國最大蝙蝠群處於瀕臨滅絕的境地。2000年科學家考察發現,那裡的蝙蝠種類有7種,數量不下10萬隻。雲華蝙蝠洞屬喀斯特巖溶地貌,裡面有無數蝙蝠棲息。
  • 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蝙蝠:比人類更自律卻因病毒面臨被「滅族」
    研究人員隨即對採集於該地區的3000多份動物樣本進行了病毒檢測,研究人員發現只有蝙蝠支持伊波拉病毒的複製,但沒有表現出明顯症狀,因此研究推測蝙蝠可能是伊波拉病毒的自然宿主。3捕殺蝙蝠數量巨大且種類繁多,在全世界約有1100多種。
  • 2011「國際蝙蝠年」:關注生存在廣西的52種蝙蝠
    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它其實象徵著「福氣」。  2011年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定為「國際蝙蝠年」。僅在廣西,便分布有52種蝙蝠,蝙蝠種類豐富。但對於這一生存在我們身邊的哺乳動物,我們對它的了解非常有限。研究蝙蝠多年的廣西自然博物館館員張偉,向記者道出了蝙蝠的幾個優點,或許能顛覆蝙蝠在你心中的形象。
  • 旅遊開發6年後,它們瀕臨滅絕!(CBCGDF-SPECIES-EN001)
    來源:網絡)原標題:《旅遊開發6年 我國最大蝙蝠群瀕臨滅絕境地》日期:2006-06-16 來源:河南商報由於旅遊開發不當,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大蝙蝠群落棲息地――河南西峽縣王裡橋鄉雲華蝙蝠洞內蝙蝠數量急劇減少
  • 蝙蝠 - 鮮為人知的故事
    >蝙蝠,千百年來都是國人祈福的象徵,一個人們鮮為關注的動物,一個自感醜陋而不願見人的幽靈,卻因冠狀病毒被推向了風頭浪尖。- 不同種類蝙蝠有相互殘殺現象在澳洲,當人們受蝙蝠襲擊時,最大的擔憂是通過蝙蝠咬傷和抓傷而感染麗沙病毒(Lyssavirus)和亨德拉病毒(Hendra Virus)。
  • 帶你深入了解蝙蝠,看「蝙蝠俠」科普神秘的蝙蝠
    小編:蝙蝠在生物學科上是如何劃分種類的?中國當前的分布情況如何?蝙蝠俠:我們蝙蝠在全世界大約有1200多種,科學家稱我們為"翼手類(目)動物",把我們分為大蝙蝠亞目和小蝙蝠亞目,共分了18個科,中國佔據了6個科130多種。
  • 今年是蝙蝠保護年 蝙蝠每晚能捉萬餘公斤害蟲
    記者獲悉,蝙蝠對保護環境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被稱為是環境指示器、生態風向標。每晚可消滅1.4萬公斤昆蟲儘管其貌不揚,蝙蝠對生態環境的作用卻功不可沒。紅山動物園工作人員表示,「2011蝙蝠年」的倡議是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起的。以宣傳蝙蝠這一唯一的飛行哺乳動物給生態系統帶來的益處。
  • 上海的蝙蝠是菊頭蝠嗎?要對蝙蝠「趕盡殺絕」嗎?
    僅僅在正月初十這天裡,閔行區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站的工作人員就出動了六次,起因是野保人員接到報案,上門驅趕居民在家庭周邊見到的越冬蝙蝠。因為一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蝙蝠似乎被冠上了惡名。上海的蝙蝠是菊頭蝠嗎?發現蝙蝠就要消滅嗎?見到蝙蝠該怎麼辦?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上海市自然保護地專家委員會委員王放進行了一番科普。
  • 氣候變暖,蝙蝠提前遷徙?
    不過,一項新研究顯示,與20年前相比,蝙蝠遷徙的時間提早了很多,而這有可能是氣候變暖造成的。這些提前到達的蝙蝠,可能會遭遇困境,因為到達時,它們賴以生存的昆蟲可能還沒有孵化出來,蝙蝠無法為自己和幼崽找到足夠的食物。科學家認為,如果蝙蝠的數量因此減少,那在農作物的生長季,害蟲就會泛濫,這將導致嚴重的經濟損失。
  • 被嫌棄的蝙蝠的一生
    2019年出版的世界蝙蝠手冊裡,被科學描述的蝙蝠有1300多種,僅和十年前相比,這一數字就已經增加了10%,我們有理由相信,佔據哺乳動物種類總量1/4的翼手目還有更多新物種等待被發現。而早在現代智人走出東非之前,蝙蝠們已經遍布世界各地,它們從高緯度的針葉林尖悄然划過,也在熱浪散去後的撒哈拉夜空尋覓飛蟲,在許多難以觸及的大洋腹地孤島上,蝙蝠一度是唯一的哺乳動物物種。
  • 在斯裡蘭卡遇見世界上最大的蝙蝠, 大跌眼鏡
    請您靜靜地聆聽 在斯裡蘭卡遇見世界上最大的蝙蝠
  • 英媒:為什麼蝙蝠有那麼多種類?
    參考消息網2月13日報導英國《焦點》月刊近日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蝙蝠有那麼多種類?對於這個問題,文章給出答案稱:世界上有1200多種蝙蝠,佔了哺乳動物種類的近五分之一。其中一部分原因為蝙蝠是唯一能撲翼飛行的哺乳動物,也就是說蝙蝠種群能夠遠距離遷徙,在地理上彼此相隔甚遠,從而演變出不同種類。而美國麻薩諸塞大學2011年的一項研究顯示,這種多樣性也可能是因為不同種類蝙蝠的飲食傾向於高度專門化。也就是說,假如一種基因突變導致頭骨形狀的變化或者下頜咬合力的變化,一隻蝙蝠可能就能吃這一區域其他蝙蝠所不能吃的水果或昆蟲。
  • 疫情下的蝙蝠專訪,揭秘蝙蝠攜帶病毒卻不發病的隱情
    二來我們蝙蝠的種類繁多,數量巨大,所以有些小規模損失就不為人知。我就聽說過有一種狂犬病毒感染過我們的一些蝙蝠朋友讓他們發瘋,另外還有什麼塔卡裡伯病毒之類的也是我們的敵人,曾經對我們造成重創。但是總體而言,我們因為感染病毒而得病的事情確實不太常見。比如在你們人類中引起大規模流行甚至致死的伊波拉病毒、馬爾堡病毒、SARS病毒等等,當初和我們在一起的時候還沒有顯露出這麼恐怖的一面,可能是他們怕我們吧。
  • 世界最大蝙蝠,兩翼長達1.5米,遭多個國家撲殺,加速狐蝠消亡
    在很多歐美電影中,蝙蝠的出現基本是代表著吸血鬼,讓很多人以為蝙蝠就是吸血為食,若蝙蝠真的都是這樣吸血,如果知道世界上最大蝙蝠——狐蝠,兩翼展開長達1.5米,體長超過40釐米,體重超過1公斤,是否會被嚇倒?
  • 獨特的冠狀病毒毒株隨不同種類蝙蝠一起進化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海英)一國際研究團隊23日在《科學報告》線上版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對西印度洋地區36種蝙蝠所攜帶的冠狀病毒進行分析後發現,不同種類蝙蝠都有自己獨特的冠狀病毒株,這表明蝙蝠和冠狀病毒共同進化了數百萬年。
  • 憤怒的蝙蝠與微笑的蝙蝠,啥意思?帶你走進中國古代蝙蝠圖騰文化
    人有喜怒哀樂,人盡皆知,但是「人情及物」,在中國民間傳統蝙蝠圖騰造型中,也是「喜怒哀樂」。01蝙蝠因「蝠」字諧音「福」字,成為中國民間的最佳「福氣吉祥物」追求吉祥安康幸福,是每個人都夢寐以求的。著名的當代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曾經就說過:「中國文化的精髓在於『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只能為友,不能為敵。」
  • 蝙蝠為何是陳氏書院吉祥物?其實古人從不把蝙蝠當妖怪
    在廣東所有嶺南民間古建築中,獨有廣州陳氏書院以蝙蝠造型的構件最多。陳氏書院內各種材料的雕塑,從石雕、磚雕、木雕,到陶塑、灰塑,由蝙蝠構成的圖案超過100個。「或許很多人提到蝙蝠,第一個會想到的是吸血鬼或者蝙蝠俠,不過在中國古代,蝙蝠這樣的生物一度成為了傳統吉祥物的象徵,當時的古人們會非常偏愛蝙蝠。
  • 把蝙蝠、老鼠都消滅了,人類就安全了嗎?
    這也使得蝙蝠、穿山甲等野生動物從不法分子的餐桌走進到普通公民的視野。出於恐懼,各種謠言頻現網絡。在此,小編也提醒各位小夥伴們,不信謠、不傳謠,減少外出、科學預防才是保護自己的正確做法。的確,這次疫情與蝙蝠等野生動物有關係,但是,如果將蝙蝠、老鼠等物種統統消滅,人類就真的安全了嗎?顯而易見,答案是:不!不僅答案是否定的,若將它們消滅,人類還可能面臨滅頂之災。
  • 最新官宣新型冠狀病毒又與蝙蝠有關?蝙蝠究竟有何魔力?
    別問我為什麼會這樣,這件事還要從一隻蝙蝠說起」#這件事還要從一隻蝙蝠說起# ,應該是2020年春節最流行的網絡接梗大賽了。昨天凌晨,中國疾控中心團隊最新論文登上《柳葉刀》,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新冠肺炎病毒源頭與舟山蝙蝠有關。
  • 《最強蝸牛》蝙蝠需要香數量詳細介紹
    最強蝸牛手遊中有很多地方都會用到香,其中打蝙蝠的時候玩家也會遇到香,那麼蝙蝠需要幾根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