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蝙蝠是菊頭蝠嗎?要對蝙蝠「趕盡殺絕」嗎?

2020-12-21 騰訊大申網

這個春節,上海市野保部門很忙碌。僅僅在正月初十這天裡,閔行區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站的工作人員就出動了六次,起因是野保人員接到報案,上門驅趕居民在家庭周邊見到的越冬蝙蝠。

因為一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蝙蝠似乎被冠上了惡名。上海的蝙蝠是菊頭蝠嗎?發現蝙蝠就要消滅嗎?見到蝙蝠該怎麼辦?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上海市自然保護地專家委員會委員王放進行了一番科普。

上海的蝙蝠是菊頭蝠嗎

王放介紹,蝙蝠作為所有哺乳動物中第二龐大的類群,在全球分布有1400種,物種多樣性極高。蝙蝠和蝙蝠之間的形態、習性差異簡直天上地下,是否攜帶病毒、攜帶什麼種類的病毒也天差地別。

「上海地區常見的蝙蝠種類包括了東亞伏翼蝠、中華山蝠、大棕蝠等,它們和新冠肺炎潛在的天然宿主中華菊頭蝠、中菊頭蝠不僅不是同一個物種或者同一個屬、甚至不屬於同一個科,這在分類學上是相當巨大的差異。」王放介紹。

王放表示,新冠病毒潛在天然宿主菊頭蝠的分布區域在各種山區,它們生存的關鍵是需要找到洞穴作為棲息地,不進入上海市區,所以在上海市區發現蝙蝠的那一剎那,請市民保持鎮定。

殺蝙蝠可能引起災難

歷史上人類曾經嘗試過大規模捕殺蝙蝠的試驗,全部以失敗告終,其中有些嘗試還帶來了嚴重後果。「比如為了防止狂犬病爆發,人們在南美洲嘗試用毒藥毒殺吸血蝠,甚至用上了爆炸物要摧毀蝙蝠棲息地。」王放說。

王放認為,對於蝙蝠持續的侵擾反而加劇了帶毒個體在不同棲息地之間的遷移流動,增加了狂犬病的傳播風險。無論如何獵殺,都沒有可能徹底清除蝙蝠種群,反而帶來更嚴重的安全風險和難以預計的生態系統退化。

在過去幾十年中,幾乎每一種來自蝙蝠的致命疾病,都伴隨著人類對於這個物種的主動侵犯。王放舉例:「對森林的砍伐減少了蝙蝠的自然棲息地,迫使它們進入人類活動區;將蝙蝠當作野味來取食,導致病毒直接感染;而過度放牧讓家牛、家馬進入蝙蝠棲息地,成為致命病毒的中間宿主。」

蝙蝠是生態系統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大部分蝙蝠是夜行性昆蟲的主要捕食者,一些種類是植物授粉者和種子傳播者,同時蝙蝠還是生態系統中食物網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失去蝙蝠,生態系統將遭受不可估量的損失。

見到蝙蝠該怎麼辦

王放認為,在最壞的情況下,侵擾越冬蝙蝠可能意味著人為誘發蝙蝠發病、病毒擴散,甚至人為誘發病毒變異的可能。

「大部分情況下,在目前的上海,什麼都不需要做。」王放表示,首先上海的蝙蝠並非已知的自然宿主蝙蝠;其次即便是自然宿主蝙蝠,並不把疫病直接傳染人類,而需通過目前未知的中間宿主;主動侵擾蝙蝠,反而可能會帶來不可預計的負面影響。

王放告訴記者,上海地區的蝙蝠通常生活在建築物的孔洞和縫隙中,晝伏夜出,有冬眠習性,一般不會和人接觸,也不會影響人的正常生活,不去驚擾是最好的。他建議:「如果認為自己暴露於蝙蝠的糞便和尿液情況下,請致電野生動物保護管理部門協助處理。如果不存在上述情況,儘可能什麼都不做,是目前信息下最安全的選擇。根據已有信息,不直接接觸血液、體液、糞便或者尿液,不被咬的情況下,不存在風險。」

相關焦點

  • 蝙蝠分類以及菲菊頭蝠的兩個特性
    蝙蝠分類以及菲菊頭蝠的兩個特性蝙蝠類群在分類上歸為翼手目(Chiroptera),在物種數目上僅次於齧齒目,是哺乳動物的第二大類群。傳統的形態學研究將翼手目分為體型較大且無回聲定位功能的大蝙蝠亞目(僅包含一科:狐蝠科)和體型相對較小且有回聲定位功能的小蝙蝠亞目(如菊頭蝠科、蝙蝠科等)。
  • 上海動物園專家:上海的野生蝙蝠和「中華菊頭蝠」不是一個物種
    自從疫情發生以來,上海動物園最為「敏感」的展區,要數埃及果蝠展區。儘管目前動物園還不向遊客開放,但整個展區的大門還是被蒙了起來。 據飼養員介紹,果蝠自1998年引入上海動物園以來,一直保持著穩定的種群。
  • 上海動物園專家:上海的野生蝙蝠和「中華菊頭蝠」不是一個物種,也...
    自從疫情發生以來,上海動物園最為「敏感」的展區,要數埃及果蝠展區。儘管目前動物園還不向遊客開放,但整個展區的大門還是被蒙了起來。 據飼養員介紹,果蝠自1998年引入上海動物園以來,一直保持著穩定的種群。
  • 石正麗新研究:需持續監控蝙蝠 尤其中華菊頭蝠
    石正麗新研究:需持續監控蝙蝠 尤其中華菊頭蝠原標題:石正麗新研究:病毒與宿主間有進化軍備競賽,需持續監控蝙蝠石正麗等中國科學家發現:進化的以前,研究者已經在中華菊頭蝠中鑑定出具有不同遺傳特徵的SARS相關冠狀病毒(SARSr-CoV)。而這份最新研究還展現了中華菊頭蝠種群中蝙蝠受體ACE2(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的高度多樣性。這些ACE2變體支持SARS病毒和SARS相關冠狀病毒的感染,但對不同刺突蛋白具有不同的結合親和力。
  • 科學家證實SARS病毒源於中華菊頭蝠
    科學家證實SARS病毒源於中華菊頭蝠  據新華社電 記者昨日從中國科學院獲悉,該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帶領的國際研究團隊分離到一株與SARS病毒高度同源的SARS樣冠狀病毒,進一步證實中華菊頭蝠是SARS
  • 中國科研團隊對病毒溯源又有重要突破,馬來菊頭蝠中發現新型蝙蝠...
    研究人員在馬來菊頭蝠和中華菊頭蝠中檢測到蝙蝠的肛門和糞便中攜帶病毒的情況,推斷蝙蝠屎是可能使得病毒在不同個體之間傳播度的通路(讓我想起了美國電影《傳染病》的最後一幕)。通過進化樹分析,RmYN02病毒或者是其他還沒發現的野生冠狀病毒,可能與穿山甲冠狀病毒發生了重組,成為SARS-cov-2病毒的源頭。來吧,下邊開始啃正文。
  • 【人民日報】SARS病毒源於中華菊頭蝠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該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帶領的國際研究團隊日前分離到一株與SARS病毒高度同源的SARS樣冠狀病毒,進一步證實中華菊頭蝠是SARS病毒的源頭。研究結果在線發表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上。  據介紹,SARS冠狀病毒是造成2002年至2003年SARS暴發的病原。
  • 魯氏菊頭蝠可傳非典(圖)
    點擊進入>>> 菊頭蝠鼻下的一塊馬蹄鐵、花瓣形的皮膚是它的特徵  新華社洛杉磯9月10日電  中國香港科學家10日公布的一項成果說,他們在香港地區的野生蝙蝠身上發現了一種與非典病毒非常相似的冠狀病毒。科學家提醒,對攜帶這種病毒的野生蝙蝠要保持警惕。  由香港大學著名微生物學家袁國勇教授領導的這一研究,發表在將於下周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
  • 科學家證實SARS病毒來源於中華菊頭蝠
    研究進一步證實中華菊頭蝠是SARS病毒的源頭。本報北京10月31日電記者齊芳從中國科學院獲悉,由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研究員帶領的國際研究團隊,分離到一株與SARS病毒高度同源的SARS樣冠狀病毒,進一步證實中華菊頭蝠是SARS病毒的源頭。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31日在線發表了這一成果。這一研究團隊曾於2005年在《科學》上發表論文,發現「蝙蝠是SARS樣冠狀病毒自然宿主」。
  • 非典病毒「元兇」確認為中華菊頭蝠
    但時至今日,研究確認非典病毒來源於中華菊頭蝠。  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的一支國際研究團隊,分離到一株和SARS病毒高度同源的SARS樣冠狀病毒,進一步證實了中華菊頭蝠是SARS病毒的源頭。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31日在線發表了這一成果。    據介紹,SARS冠狀病毒是造成2002年至2003年SARS暴發的一個病原。
  • 中華菊頭蝠是SARS病毒元兇 保護是最好的遠離
    中華菊頭蝠是SARS病毒元兇 保護是最好的遠離(組圖)   本報北京10月31日電 (記者吳月輝)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該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帶領的國際研究團隊日前分離到一株與SARS病毒高度同源的SARS樣冠狀病毒,進一步證實中華菊頭蝠是SARS病毒的源頭。
  • 菊頭蝠?nCoV-2019源頭宿主到底來自於哪裡?
    菊頭蝠?nCoV-2019源頭宿主到底來自於哪裡?大家都知道,當年非典的爆發,研究者一致認為是果子狸造成的,實際上果子狸感染這種病毒後也會發病,直到2013年,石正麗團隊在雲南省一個偏僻的洞穴中發現了一群攜帶有SARS樣冠狀病毒的中華菊頭蝠,從而認識到SARS真正的源頭是蝙蝠,果子狸僅僅是充當了SARS病毒的中間宿主。
  • 美國人沒有吃「中華菊頭蝠」,怎麼會被傳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不要再把新冠的鍋往蝙蝠身上甩了,到目前為止,尚沒有任何絕對的醫學證據證明,新冠病毒就是來自於蝙蝠,最終到底是誰,還需要嚴謹紮實的研究證明。蝙蝠和穿山甲,很可能都是病毒的中轉站,是傳染環節中的宿主,那個真正的源頭,還指不定呆在世界的哪一個角落,正發揮著巨大的傳染威力呢。
  • 中華菊頭蝠再次被證實系SARS病毒來源元兇
    編者按:今年4月1日,央視發布新聞稱:SARS病毒的天然宿主不是當初以為的果子狸,而是一種名叫「中華菊頭蝠」,事實上,早在2005年,中科院一研究小組就在美國《科學》雜誌上披露蝙蝠是類非典冠狀病毒的攜帶者。從2003年的爆發到時隔十年後的今天,近期,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研究員帶領的團隊通過病毒株對比,再次證實中華菊頭蝠系幕後元兇。
  • 華農團隊發現新型冠狀病毒 與SARS源頭均為菊頭蝠
    華農動科學院教授馬靜雲的團隊在《自然》發表論文指出,2016年廣東近2.5萬頭仔豬急性致死性腹瀉的病源已查明,是來源於一種名叫「菊頭蝠」的蝙蝠。而菊頭蝠,正是16年前爆發的SARS(即「非典」)的「罪魁禍首」。
  • 專家:與武漢冠狀病毒最近緣的病毒來自舟山菊頭蝠
    這幾天,因為一些有關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新聞,很多朋友來詢問此病毒是否真的來自舟山的蝙蝠。實際上,在拿到新型冠狀病毒的第一條序列之後,研究團隊即開始進行基因序列比對分析。
  • 最新研究顯示中華菊頭蝠是SARS病毒天然宿主
    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研究員帶領的國際研究團隊近期分離到一株與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病毒高度同源的SARS樣冠狀病毒(SARS-like CoV),對該病毒的功能受體及感染研究顯示:中華菊頭蝠是SARS病毒的天然宿主。
  • SARS病毒來源於中華菊頭蝠進一步獲證實
    原標題:SARS病毒來源於中華菊頭蝠進一步獲證實  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北京10月31日電 (記者李大慶)記者今天從中科院獲悉,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帶領的國際研究團隊分離到一株與SARS病毒高度同源的SARS樣冠狀病毒(SARS-like CoV),進一步證實了中華菊頭蝠是SARS病毒的源頭。
  • 中國西南部發現菊頭蝠新種
    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哺乳動物生態與進化學科組研究員蔣學龍、王應祥及博士研究生周昭敏和墨西哥生態研究所、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館等的研究人員,共同確定了楔鞍菊頭蝠為翼手目(蝙蝠)菊頭蝠科一新種。
  • 最新研究表明SARS病毒傳播源頭是中華菊頭蝠
    研究人員最新研究表明,導致774人死亡的SARS病毒傳播源頭是中華菊頭蝠(騰訊科學配圖)騰訊科學訊(悠悠/編譯)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目前,科學家找到了SARS病毒的真正傳播來源——中華菊頭蝠,SARS傳染疾病導致774人死亡,曾造成全球大範圍地區的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