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南部發現菊頭蝠新種

2020-12-21 科學網

 

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哺乳動物生態與進化學科組研究員蔣學龍、王應祥及博士研究生周昭敏和墨西哥生態研究所、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館等的研究人員,共同確定了楔鞍菊頭蝠為翼手目(蝙蝠)菊頭蝠科一新種。該成果已發表在今年2月出版的《哺乳動物學雜誌》(Journal of Mammalogy)上。

 

據悉,菊頭蝠是舊大陸的物種,分布於歐洲、亞洲、非洲和大洋洲,為單型科,現有79種,已有的形態分類系統將其分為15個種組。已有證據表明,菊頭蝠起源於3700萬年前的始新世中晚期,在1500萬年前的早中新世晚期開始快速分化。現生的菊頭蝠中,除了早期分化出的水菊頭蝠支系(5種)和葉鼻菊頭蝠支系(1種),其餘物種分屬於非洲—古北和亞洲兩大支系。其中,東非菊頭蝠種組的種類主要在非洲分布,其鼻葉形態與楔鞍菊頭蝠相似,即有尖的角狀聯接葉和楔形鞍狀葉,但體型明顯較小,而同域分布的其他體型較大的菊頭蝠都具圓鈍的聯接葉。因此,他們確定楔鞍菊頭蝠為一新種。

 

本次發表的楔鞍菊頭蝠標本共有5號(3雄2雌),其中3號於1963年採自中國貴州省金沙縣,一號於2005年採自雲南省永德縣烏木龍鎮,另一號於2006年採自中國貴州省綏陽縣。該新種是一種形態獨特的大體型菊頭蝠,在以上3個受人為顯著影響和被農田破碎化的林地生境中,45年間僅採集到了5號楔鞍菊頭蝠標本,其保護地位值得人們關注。考慮到中國各哺乳動物標本館中館藏有過去50年中採自雲南、貴州、四川和廣西多山地帶的約1200號標本,以及這些省份的菊頭蝠標本記錄相對於中國其他地區更為豐富,該新種可能是僅限於在雲南和貴州山地分布的珍稀種類。但是,青藏高原的一些周邊地區,如緬甸北部、印度阿薩姆邦和四川西部,並沒有作過詳盡的蝙蝠調查,該新種也有可能分布於更廣泛的區域。為了評價其是否應列入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還需要調查其地理分布和種群大小,以確定可能的保護策略和標準。

 

研究人員通過形態學和分子生物學的綜合比較證實,楔鞍菊頭蝠與非洲—古北支系有更緊密的親緣關係。該新種是迄今發現的除了馬鐵菊頭蝠外第二個在亞洲有分布,但在系統發育上隸屬於非洲—古北支系的物種。它的發現豐富了人類對整個印度馬來地區菊頭蝠物種多樣性的認識,揭示了1000萬年前的晚中新世氣候變暖使當時的撒哈拉、中東和印度次大陸北部地區比現今更適宜菊頭蝠生活,並為菊頭蝠在衣索比亞界和古北界東西部間擴散提供了適宜條件。

 

楔鞍菊頭蝠的發現,為人們了解菊頭蝠非洲—古北支系的生物地理演化歷史以及古代哺乳動物在非洲和亞洲東部間的遷移擴散情況提供了新的線索。今後,需要通過更長的線粒體序列和進化更慢的核基因序列來證實非洲—古北支系內部的分化過程和各物種的親緣關係,並推測各分化事件的年代順序和相應的生物地理假說。(來源:科學時報 張雯雯)

 

(《哺乳動物學雜誌》(Journal of Mammalogy),Volume 90, Issue 1,pp. 57–73,Zhao-Min Zhou,Xue-Long Jiang)

相關焦點

  • 蝙蝠分類以及菲菊頭蝠的兩個特性
    目前至少有77種菊頭蝠得到鑑定(Wilson & Reeder 2005),物種多樣性高。近年來,該類群每年幾乎都有新種被發現(Dool et al. 2016),暗示其具有巨大的物種多樣性潛能。
  • 研究人員在非洲發現四種菊頭蝠「近親」:攜帶冠狀病毒,暫不會威脅...
    最近,通過基因測序,來自芝加哥和肯亞的研究人員在非洲發現了四種為菊頭蝠的近親蝙蝠,而菊頭蝠被認為是SARS病毒和SARS-COV-2(新冠病毒)的「罪魁禍首」。但2013年,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研究員帶領的研究團隊證實了中華菊頭蝠是SARS病毒的源頭。雖然在世界各地包括非洲、歐洲和中國的蝙蝠體內均發現與SARS病毒相似的SARS樣冠狀病毒,但這些病毒均不能利用人和果子狸的ACE2(即SARS病毒受體)作為受體,不是SARS病毒的近親。
  • 石正麗新研究:需持續監控蝙蝠 尤其中華菊頭蝠
    石正麗新研究:需持續監控蝙蝠 尤其中華菊頭蝠原標題:石正麗新研究:病毒與宿主間有進化軍備競賽,需持續監控蝙蝠石正麗等中國科學家發現:進化的以前,研究者已經在中華菊頭蝠中鑑定出具有不同遺傳特徵的SARS相關冠狀病毒(SARSr-CoV)。而這份最新研究還展現了中華菊頭蝠種群中蝙蝠受體ACE2(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的高度多樣性。這些ACE2變體支持SARS病毒和SARS相關冠狀病毒的感染,但對不同刺突蛋白具有不同的結合親和力。
  • 華農團隊發現新型冠狀病毒 與SARS源頭均為菊頭蝠
    華農動科學院教授馬靜雲的團隊在《自然》發表論文指出,2016年廣東近2.5萬頭仔豬急性致死性腹瀉的病源已查明,是來源於一種名叫「菊頭蝠」的蝙蝠。而菊頭蝠,正是16年前爆發的SARS(即「非典」)的「罪魁禍首」。
  • 菊頭蝠身上發現SARS樣冠狀病毒,可傳播至人類暫無藥可治
    菊頭蝠身上發現SARS樣冠狀病毒,可傳播至人類暫無藥可治 實習生 朱周晨 澎湃新聞記者 崔烜 2015-11-13 11:29
  • 科學家證實SARS病毒源於中華菊頭蝠
    科學家證實SARS病毒源於中華菊頭蝠  據新華社電 記者昨日從中國科學院獲悉,該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帶領的國際研究團隊分離到一株與SARS病毒高度同源的SARS樣冠狀病毒,進一步證實中華菊頭蝠是SARS
  • 上海的蝙蝠是菊頭蝠嗎?要對蝙蝠「趕盡殺絕」嗎?
    上海的蝙蝠是菊頭蝠嗎?發現蝙蝠就要消滅嗎?見到蝙蝠該怎麼辦?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上海市自然保護地專家委員會委員王放進行了一番科普。上海的蝙蝠是菊頭蝠嗎王放介紹,蝙蝠作為所有哺乳動物中第二龐大的類群,在全球分布有1400種,物種多樣性極高。
  • 魯氏菊頭蝠可傳非典(圖)
    點擊進入>>> 菊頭蝠鼻下的一塊馬蹄鐵、花瓣形的皮膚是它的特徵  新華社洛杉磯9月10日電  中國香港科學家10日公布的一項成果說,他們在香港地區的野生蝙蝠身上發現了一種與非典病毒非常相似的冠狀病毒。科學家提醒,對攜帶這種病毒的野生蝙蝠要保持警惕。  由香港大學著名微生物學家袁國勇教授領導的這一研究,發表在將於下周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
  • 【人民日報】SARS病毒源於中華菊頭蝠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該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帶領的國際研究團隊日前分離到一株與SARS病毒高度同源的SARS樣冠狀病毒,進一步證實中華菊頭蝠是SARS病毒的源頭。研究結果在線發表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上。  據介紹,SARS冠狀病毒是造成2002年至2003年SARS暴發的病原。
  • 科學家證實SARS病毒來源於中華菊頭蝠
    研究進一步證實中華菊頭蝠是SARS病毒的源頭。本報北京10月31日電記者齊芳從中國科學院獲悉,由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研究員帶領的國際研究團隊,分離到一株與SARS病毒高度同源的SARS樣冠狀病毒,進一步證實中華菊頭蝠是SARS病毒的源頭。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31日在線發表了這一成果。這一研究團隊曾於2005年在《科學》上發表論文,發現「蝙蝠是SARS樣冠狀病毒自然宿主」。
  • 菊頭蝠?nCoV-2019源頭宿主到底來自於哪裡?
    菊頭蝠?nCoV-2019源頭宿主到底來自於哪裡?大家都知道,當年非典的爆發,研究者一致認為是果子狸造成的,實際上果子狸感染這種病毒後也會發病,直到2013年,石正麗團隊在雲南省一個偏僻的洞穴中發現了一群攜帶有SARS樣冠狀病毒的中華菊頭蝠,從而認識到SARS真正的源頭是蝙蝠,果子狸僅僅是充當了SARS病毒的中間宿主。
  • 非典病毒「元兇」確認為中華菊頭蝠
    央廣網北京11月2日消息(記者滿朝旭)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2003年非典病毒爆發至今令人心有餘悸,當時果子狸被認為是元兇遭大規模撲殺。但時至今日,研究確認非典病毒來源於中華菊頭蝠。  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的一支國際研究團隊,分離到一株和SARS病毒高度同源的SARS樣冠狀病毒,進一步證實了中華菊頭蝠是SARS病毒的源頭。
  • 中華菊頭蝠是SARS病毒元兇 保護是最好的遠離
    中華菊頭蝠是SARS病毒元兇 保護是最好的遠離(組圖)   本報北京10月31日電 (記者吳月輝)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該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帶領的國際研究團隊日前分離到一株與SARS病毒高度同源的SARS樣冠狀病毒,進一步證實中華菊頭蝠是SARS病毒的源頭。
  • 石正麗等國際科學家團隊最新研究:加強菊頭蝠是新冠宿主的證據
    中美研究人員在這項研究中分析了在中國的所有已知蝙蝠冠狀病毒數據,並著意追蹤新冠病毒的傳播路徑。研究分析了新冠病毒可能的宿主中華菊頭蝠的進化,並指出菊頭蝠的RaTG13病毒株和新冠病毒屬於共同的進化分支,這加強了菊頭蝠是新冠病毒宿主的證據。研究者認為從馬來穿山甲的全基因序列比較來看,這種動物成為新冠病毒宿主的可能性不大。
  • 新冠病毒與菊頭蝠冠狀病毒有關?世衛組織發布最新疫情報告!
    新冠病毒與菊頭蝠冠狀病毒有關?世衛組織發布最新疫情報告!2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疫情報告顯示,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2019-nCoV(2019新型冠狀病毒)與其他已知在蝙蝠中傳播的冠狀病毒有關,具體來說就是和蝙蝠亞種菊頭蝠(Phinolophus bat)有關。
  • 新冠病毒與菊頭蝠冠狀病毒有關?小命要緊,再也不敢貪野味了!
    那些電視劇裡,被蝙蝠咬傷後「變異」的模樣,不知道大家感覺如何,小編我是起了一身雞皮疙瘩,那模樣,咦~【世衛最新報告:新冠病毒和菊頭蝠冠狀病毒有關聯】經過最近專業人士的研究與實驗,相信是有一定聯繫的。報告稱,更多的證據指出了最近的冠狀病毒與其他已知的在蝙蝠中傳播的冠狀病毒存在關聯;更具體來講,是與蝙蝠亞種菊頭蝠存在聯繫。
  • WHO:新冠病毒與菊頭蝠冠狀病毒有關聯
    「更具體地說,是和那些菊頭蝠(Rhinolophus bat)亞種存在關聯。」WHO的報告寫道。這些蝙蝠廣泛分布在中國南部、亞洲、中東、非洲及歐洲。WHO推特截圖報告指出,最近的研究表明,在中國的蝙蝠中已經發現了500多種冠狀病毒。
  • 最新研究顯示中華菊頭蝠是SARS病毒天然宿主
    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研究員帶領的國際研究團隊近期分離到一株與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病毒高度同源的SARS樣冠狀病毒(SARS-like CoV),對該病毒的功能受體及感染研究顯示:中華菊頭蝠是SARS病毒的天然宿主。
  • 中華菊頭蝠再次被證實系SARS病毒來源元兇
    編者按:今年4月1日,央視發布新聞稱:SARS病毒的天然宿主不是當初以為的果子狸,而是一種名叫「中華菊頭蝠」,事實上,早在2005年,中科院一研究小組就在美國《科學》雜誌上披露蝙蝠是類非典冠狀病毒的攜帶者。從2003年的爆發到時隔十年後的今天,近期,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研究員帶領的團隊通過病毒株對比,再次證實中華菊頭蝠系幕後元兇。
  • SARS病毒來源於中華菊頭蝠進一步獲證實
    原標題:SARS病毒來源於中華菊頭蝠進一步獲證實  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北京10月31日電 (記者李大慶)記者今天從中科院獲悉,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帶領的國際研究團隊分離到一株與SARS病毒高度同源的SARS樣冠狀病毒(SARS-like CoV),進一步證實了中華菊頭蝠是SARS病毒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