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印度旅行了九個月(十三)

2020-08-26 燮zz

3.錫克教廚房

阿姆利則作為錫克教聖城,除了大家熟悉的金廟外,還有其他的很多間錫克教寺廟遍布於小城中。有時候在深巷裡走動,肚子飢餓或者口渴了,恰好發現路邊有一間潔白大理石製造的恢弘建築的話,那一般就是錫克教寺廟了,進到裡面立即就可以得到免費的食物和水,而且關鍵是,寺廟裡的錫克教徒會把進到這裡的每一個人都像對待他心中的神一樣真誠。

很多旅客去到錫克教寺廟後都喜歡坐在祈禱大廳發呆,因為那些地方乾淨整潔,還可以邊聆聽悠揚的歌聲,邊感受這裡神聖的氛圍。而我不同,我喜歡去的是錫克教的廚房。錫克教的廚房其實也是他們非常神聖的一個地方,因為錫克教徒相信食物是神賜予人最寶貴的東西,人只有在吃飽飯後才能進行其他方面的思考。

每天早上七點左右,都會有一批錫克教徒自願的來到廚房進行幫忙。在我們世俗人的意識裡面,很難想得明白他們的這些行為,在沒有薪酬頒發的前提下,每天早上都會有一大批人準時來到這裡,為接下來的連續幾個小時的工作做準備。他們一般來到廚房後,先是進行一番祈禱,然後分成兩個小組,一個負責搓麵團,一個負責烤加巴提(燒餅)。夏天的阿姆利則中午的溫度一般都是高達40多度,而烤加巴提的火爐邊的溫度更是讓人難以忍耐,但是看到他們臉上都是一副平靜而虔誠的模樣,不帶有一絲負面的情緒,這一切,我覺得除了是信仰的力量之外,找不到一個更合理的解釋。

(準備去上學的小女孩)

(校車上的小女孩)

(很愛笑的女生)

反觀一下我們,在談論一件工作有沒有用的時候,我們衡量的標尺普遍都是金錢的多少,而不是它可以帶給我什麼,它是否可以促進我性格上的完善與自我成長,我們身邊一切早已經給掛上了標籤。我們把身邊一切不該被商品化的東西打上了相應的價格,把它們放在市場上,供人們挑挑揀揀,能帶來經濟效益的就是有用的,在貨柜上滯銷的就是沒用的,於是「信仰」這種無法盈利的東西只能遭人遺棄。

但是,在這些虔誠的錫克教徒心中,他們衡量的標尺不再是一件東西的價格,而是他們心中的神——也就是他們的宗教信仰,神認為是有用的,那麼它就是有用的。來廚房幫忙做飯是一種孝敬神的手段,一種向神表達自己虔誠的途徑,因此這是一種非常神聖的行為,這是一件最值得去做的事情。

我在一間小錫克教寺廟廚房拍照的時候,認識了幾個很熱情和藹的錫克老人,因為他們不懂英語和印地語,交流有些少困難,但這完全不會阻礙我們的溝通。每次當我踏進廚房大門的時候,他們都會立即拉我到就餐區,搬來一堆東西讓我吃。其中一個年紀稍大、鬍子全白的老人特別的喜歡拍照,而且笑得非常的可愛,每次都是那種無憂無慮的笑容,是那種會把你感染到的,令人舒服的笑容,是那種你希望保存下來的笑容。很難置信這一切是發生在一個上了年紀的老人身上,這得要多大的胸襟才能夠有這種把生活中的一切處之泰然的生活態度,我覺得唯有強大宗教信仰的人才會這樣吧。老人每天都會換上不同的衣服和頭巾,而且會進行最隆重的裝扮,纏著厚厚的頭巾,戴著數量眾多的手鐲,所以每次見到他的時候都覺得他是一個活聖人。

(錫克教老人)

(工作中的錫克教徒)

(工作中的錫克教婦女)

每次走進廚房之前,他都會整理好自己的衣服和頭飾,接著彎腰輕觸一下門檻進行祈禱過後才進去。他的臉上無時無刻都是一副面帶笑容的表情,只有在兩種情況下會嚴肅認真起來,一種是拿食物給我的時候,他先是把食物放在自己手上祈禱一番,然後才會遞到我手中。另一種是當我想給他拍照的時候,見我拿起相機,他先是突然的嚴肅認真起來,然後做出叫我暫停的手勢,接著一遍又一遍地整理好自己的儀容,做好祈禱的姿勢後,才叫我按下快門。

雖然語言不通,但是我們在一起的時候,一般都會坐大半天。有時候會在一起發呆,有時候會一起翻起我相機的照片來看,在點評照片的時候,一般都是他說他的旁遮普語,而我也是說我自己的語言,見到對方笑的時候,也跟著哈哈大笑起來。後來聽一些懂英語的錫克教徒說,他是類似於一個廚房的管理員之類的職位,對於錫克教徒來說,這是一個最值得人尊敬的職位。

可惜,在我離開阿姆利則之後,就再也沒能見到他們。

(正在聊天的三輪車夫)

(騎摩託車的錫克教徒)

(看報紙的錫克教徒)

4.鐵匠

我平時很喜歡在金廟附近的老城區走動,因為老城區的各種各樣會讓我感覺像是穿越到了幾十年前。這裡保留有很多古老的職業,例如用火爐燒烤的餅乾店、傳統的手工洗衣店、用傳統工具製造鐵具的打鐵店鋪、用手搖縫紉機的裁縫店鋪、用機械打字機的列印店……這些在其他國家可能已經給放進博物館或者列入文化遺產的東西,在這裡卻只是人們的一種謀生工具,想起來也是挺不可思議的。我很喜歡拍下他們勞作時候的照片,我覺得這就是攝影的意義,用手中的工具記錄下身邊發生的一切,到若干年後回放這些照片的時候,發現以前遇到過的一切仍然歷歷在目。如果用記憶很難保存下來的東西,那就用相機吧。

在午後老城區的街上行走的時候,突然發現旁邊一間店鋪有個錫克老人在低頭仔細做著什麼,於是停下前進的腳步,轉身走了進去,發現他手中拿著的居然是一個一個小印章,這些小印章組合起來就可以複印出各種文章了。原來這是一個活字印刷店。在11世紀的北宋時期由中國人民發明的東西,上百年前就已經在我們國家消失了的東西,居然就在這裡,在印度西北部的一個小城鎮裡面,作為一種謀生工具出現了。這些比機械印刷機還要古老的玩意居然還會存在,真的是大開眼界了,我不禁發出感嘆。

錫克老人見到我進來站在他旁邊觀看後,貌似也沒有阻攔我的意思,還把他手上的一個小印章拿給我看,讓我把它拍下來。他極其認真的把這些小模具裝到一個鋁框後,油上墨水,然後翻倒過來印到了紙上,一張字跡清晰的紙質文章就算是完成了。其實相對於說他們是落後,我更加願意相信他們是出於一種保護傳統的心態來從事這種職業的。因為不想打擾他們的工作,於是看了一會後就離開了。像參觀博物館一樣從活字印刷店出來後,繼續往深巷裡面走了進去。在這些地方行走,有時候真的猶如在尋寶一般,一不小心可能就會在某個轉角處遇到一些上百年前穿越過來的店鋪。

(活字印刷店)

(手工製造玻璃的店鋪)

(清一色的男工人)

突然的覺得背上好像給實物打了一下,該不會是有人從樓上扔什麼東西下來吧,往上面掃視一遍後,沒發現有什麼,於是繼續往前走。不一會後還是感覺給實物擊中了後背,而且伴隨著後面發出了一陣小孩的笑聲,我回頭一看,是幾個十歲左右的小孩在拿石頭扔我。

「你們別再這樣做了,等會我會揍你們的」

我對著他們大聲吼道,以往在其他城市給小孩扔石頭的時候,這招都管用,畢竟這些小屁孩也是知道外國人好欺負才會這樣做,如果做出一副兇狠樣子的話,他們一般都不敢再有什麼亂來的舉動。

但是當我往前走幾步的時候,還是給扔了石頭,不用想都是剛才那幾個小孩在作怪,我直接轉身往他們所在的地方跑了過去,不過他們的小身影一下子就鑽進了街頭小巷中消失不見了,接下來我假裝走到一條稍微寬闊的巷子裡面,不一會兒果然還是給扔了石頭,這時候已經給怒火衝暈腦袋的我瞬間轉身,不顧一切的往他們衝了過去,他們貌似想要跑進巷子旁邊的一間房子進行躲避,我直接衝了進去抓住其中一個小孩,把他整個人扭轉過來面對我,然後對著他的臉大吼一聲。以前曾聽人家說,印度這個國家會把人們性格中的那些隱秘而醜惡的層面激發出來,直到此刻我才明白這個說法。

(阿姆利則街巷)

(阿姆利則街巷)

(阿姆利則街巷)

這時候從房子裡面快速的走出來一個穿著旁遮普服的中年婦女,從我手上搶過已經給我嚇哭了的小孩,接著對我指指點點的,估計是在罵我,因為聽不懂她在說什麼,於是就想著返回。等我即將要走到門口的時候,她衝到了門外張開雙臂攔住了我,做出了一個要錢的姿勢,估計她的意思是說我嚇著了她的寶貝兒子,然後叫我賠錢。她看到我沒反應後,繼續在咒罵個不停,我無奈只能站著看著她,等到她罵累了再想解決的辦法。這時候我注意到對面一間店鋪的一個錫克教徒向我們這邊走了過來,他和這個婦女進行一番溝通後,婦女鬆開了雙手,這樣我才得以走到門外。錫克教徒邀請我進他的店鋪做客,這時候我才發現這裡原來是一間傳統的打鐵店鋪,店鋪的面積很小,到處都堆滿了打鐵用的工具和鐵製品,店鋪的最右邊放著一張很小的床鋪,中間處是一張桌子,上面放著幾張照片和一些小工具,左邊放著一個簡易的飲水機。牆壁顯得很破舊,有一部分已經開始脫落。他請我坐在一個鐵罐做成的臨時椅子上後,自己也坐在了工作用的椅子上,他的前面是一個開放式的小火爐,小火爐裡面是一堆燒得通紅的煤炭,火爐附近放著一些製造成功的鐵具和錘子鉗子之類的工具。

「剛才那件事你別放在心上,那個婦女的腦袋有點問題的」

他指了一下自己的腦袋,對我說了這句話。接著他還給我演示了他的工作內容,做出各種精緻的鐵製品給我看。

「你是自己一個人來這裡嗎?」他突然開口問道。

「沒有啊,我和我朋友一起來的」一般別人這樣問我的時候,為了安全著想,我都不會如實回答我是獨自一人。

「那你的朋友們呢?」

「他們在酒店呢,今天他們沒有和我一起出來」

「你知道嗎?我在這裡每天都很孤獨,隔壁的人都不想和我接觸,甚至從來都沒有和我握過手」

「為什麼呢?」

「因為我從事的職業,這種工作讓我的身體每天都是髒兮兮的,所以他們都不敢和我接近」

(鐵匠和他的店鋪)

(裁縫店)

(裁縫店)

說完這句話後,他放下手中的工具,給我看了他的雙手。我覺得上面雖然已經布滿了老繭,並且有些灰塵,但是並不顯得髒汙,而且他頭上戴著的頭巾和穿著的襯衣都顯得乾淨整潔,想不出為什麼別人會不願意和他接觸。直到我看到外面一個穿著破爛的小孩拿著麻包袋在垃圾堆翻找垃圾的時候,才猛然醒悟過來,他說的人們不敢和他接近應該是這裡變異的種姓歧視,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印度種姓制度的可怕之處,可能是之前接觸的印度人都是住在大城市裡面的,所以沒有對這個有較深的體會。但是在阿姆利則這裡,作為一個宣稱杜絕了種姓制度的錫克教,居然還會有類似於種姓歧視的現象存在,之前只是聽人說錫克教已經沒有了種姓制度,但是經過今天的接觸後才發現,這種殘酷的制度還是沒有滅亡,實在是不可思議。最後和他道別的時候,我和他握了手,他把我的手緊緊的握住很久都沒有鬆開。在這之後我每次路過這間打鐵店的時候,都會進去看一下他,和他握個手,和他說說話,有時候還會給他帶些吃的水果,他每次都笑的很開心,是那種從心底發出的笑容。

後來我才想起來,我身邊的境況其實和鐵匠也相差不了多少,或者說我和他的這種情誼裡面更多的是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看一下我們身邊,經常的有人說我們生活中存在的各種社交圈子,不是自己的圈子不要強融,「高端」圈子的人會看不起「低端」圈子的人,最後經過層層的篩選,還是剩下自己獨孤的一人。這種所謂的社交圈子,和印度的種姓制度究竟有什麼實質性的區別呢,我們經常的取笑印度的種姓制度,但是我們其實也在深受「社交制度」的迫害。

(裁縫店)

(手工餅乾店)

(紡織廠)

相關焦點

  •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個月(一)
    首先說明我並不是標題黨,我真的是總共在印度旅行了九個月,本來計劃是旅行一年的,無奈最後因為停留的時間實在是太長,給他們當作從事非法職業而驅逐出境了,所以最終旅行的天數總共是238天。有人說,去過印度的人會有兩種反應,一種是愛得要死要活的,另一種是發誓再也不會來第二次,很明顯的我絕對不會是第二種人,究竟印度有什麼魅力,吸引我一次又一次的前往呢,大家可以從遊記裡面找到答案。
  •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個月(十一)
    火車旅行似乎充滿著無限的可能性,一切都在變化之中,當你到達某地時,你跟出發前的那個人可能已經判若兩人。在印度這個地方,火車被認為是最理想的旅行交通工具,對於外國人來說,可以更加深入的體驗印度生活,對於本國人來說,這是一種廉價而方便的交通工具。
  •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個月(十六)
    但這種事發生在了這裡,貌似也不奇怪,因為這裡是印度,一個不可思議的國家。有時候在這裡遇到的一些人,他們的行為真的可以淳樸到讓人感動,他們會毫無保留的去幫助、去相信一個陌生人,無論你來自哪裡。又或者是在他們的心裡,明知道來這裡旅行的客人一旦離開印度後就不會再返回,但是在遇到這種雙方會有一個人受到傷害情況下,他們把這擔子毫不保留的抗在了自己身上。我捏著老闆還給我的這張五百盧比紙幣,匆匆的跑下了樓梯。
  •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個月(六)
    而在一旁有幾個正在忙活的燒屍人,這些燒屍人他們有一個獨特的稱謂,稱為多姆(Dom),而燒屍人的首領叫做多姆徠俱(Dom Raja),多姆職業為世襲制,無論是貴為印度的總理,還是通過乞討湊足錢來火化的乞丐,火化時所用到的火苗,都得從多姆徠俱家中保存的火種那裡取得,不能用火柴或者其他的火苗。據說這個火苗已經流傳了數千年,一直未熄滅。
  •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個月(十九)
    「下個星期,我父親會幫我相親,到時候我就可以和女朋友一起來這裡看日落了」在沒來印度前,就得知目前印度依然是個流行包辦婚姻的國度,我對他們的戀愛觀念一直都感到好奇,於是就和他聊了起來。(閱讀的男人)「你父親幫你找的女朋友?」
  •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個月(八)
    如果可以像苦行者一樣把這一副無用的軀體扔掉,只是用精神去旅行的話,那該多好啊,有時候我不禁會這樣想。這次腹瀉不管是吃自己帶來的藥還是去印度藥店購買的藥都沒有發揮任何作用,一直連續不斷地拉了兩天肚子,因為腹瀉引發的身體脫水,兩天後再次發起了高燒。
  •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個月(七)
    (裁縫店的老闆)晚上回到旅館的時候,我躺在床上,回想起傍晚時分迪讓問我的那個當時沒有回答出來的問題——在面對困難和挫折的時候我是怎麼度過的。這也是為什麼人要出來旅行的原因,因為我們走過的所有路,遇到的所有人,都在教會我們怎麼去愛,怎麼去寬容,怎麼去堅強,怎樣才能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怎樣才能在以後漫長的路途中尋找到那個美好的世界。
  •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個月(四)
    (雜貨鋪)實際上印度並不是一直都沒有機會改變這種狀態,早在2007年的時候沃爾瑪就曾想和印度的巴蒂集團合作,在印度開辦數百家超市的計劃,其實不但是沃爾瑪,很多國際零售巨頭都有自己野心勃勃的計劃,畢竟印度的人口眾多,消費潛力巨大
  •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個月(九)
    這個城市首次提及是出現在史詩《摩訶婆羅多》中,被叫做Agrevana(梵文的意思是邊境的森林),後來被縮寫成為阿格拉(Agra)。(騎自行車的小男孩)縱觀印度歷史,第一情聖非莫臥兒帝國第五任皇帝沙賈汗莫屬。
  •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個月(十七)
    (騎車的男人)和印度的大多數交通工具一樣,這裡城軌的門也是已經拆掉,這樣做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了方便乘客上下車。(聊天的女人)到達火車站後,我和往常一樣把我的電子車票遞給了櫃檯的工作人員,讓他們幫我查找車廂和座位號。
  •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個月(五)
    (工作中的印度婦女)(拿玩具槍的小女孩)進到訂票大廳的時候,還以為是來錯了地方,只見周圍全部都是皮膚黝黑的印度人,直到發現他們每人手上都拿著一本綠色封面護照,才知道原來都是孟加拉國的人。對我說話的是坐在我旁邊的一個孟加拉國青年,如果不是看到他手上的綠色封面護照,還以為他是印度人。「你怎麼一口猜中我是中國人的呢?」在印度這個地方旅行,總是會給人問Japan?Korea?……直到把整個亞洲都數遍了,都沒有猜出來是中國,而他居然一猜就對,也是厲害。
  •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個月(十)
    (火車站清潔工人)2.德裡與《摩訶婆羅多》有人說,印度是一個沒有歷史的國家,貌似除了在穆斯林進入印度後,印度才真正的有大規模詳細的近代史記載,再久遠的歷史就是一片空白。(趕火車的婦女們)《摩訶婆羅多》之所以在印度教中會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並不是因為它描述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戰爭,而是在書本裡面無時無刻散發出的一種宗教倫理觀,可以說《摩訶婆羅多》被印度教徒塑造了一個積極向上的世界觀。
  •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個月(十四)
    (雨中的阿姆利則)狗在印度教徒心中是一種忠誠的象徵,一個可以長久陪伴的夥伴,一種正直的體現,加上印度教徒的不殺生觀念,讓印度流浪狗的數量急劇增長。(騎車的錫克教徒)最後迫於這些動物保護組織的巨大壓力,在2001年時通過了一項禁止宰殺流浪狗的法律,並規定控制狗數量的唯一合法途徑就是進行絕育手術,但是對於印度這麼一個經濟不發達的國家,全面的對流浪狗實施絕育手術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
  •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個月(十五)
    回到家後休整了十天,說是休整,其實就是在家狠狠的吃幾頓好的,畢竟對於我這個「肉食主義者」來說,在印度最常吃的也是很多餐館唯一能吃的葷菜就是雞肉了,連續吃了兩個多月後,在網上看到中國菜的圖片感覺都可以聞出香味來。經過十天的身體調整後,十一月底我再次來到了這個熟悉的國度。考慮到機票的價格,我選擇先飛到加爾各答入境,然後在加爾各答乘坐廉價的印度國內航空飛往孟買。
  •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個月(二十三)
    我對這個一下子就來了興趣,雖然以前在印度其他地方也遇到過傳統的婚禮,但在這種古色古香的老城中參加婚禮,別有一番風味。(花童)新郎家是一間約70平方米的三層嶄新小洋樓,因為房子裡面的人實在是太多,就放棄了進去的念頭,在外面和禮儀隊聊了起來。
  •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個月(十二)
    甘地是印度最出名的人,畢竟人們日常使用的鈔票上面都是甘地的頭像,同時甘地也是印度最偉大的人,印度民族解放的領導者,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印度民族的解放和獨立。但在國際上他卻是一個備受爭議的人物,有人說甘地虛情假意,專門用道德說教為手段幫自己提高聲望,說印度的獨立主要是英國人的關係,與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無關。然而不管別人怎麼說,甘地在我的認知裡面都是個了不起的人物,是一個我非常敬佩的人。
  •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個月(二十二)
    (印度婦女)(印度婦女)2.羅摩的後代在一間深藍色房子的樓頂上,我和加拉瓦一起享受著印式奶茶的香甜,加拉瓦是一名頭髮花白的退休教師我們從印度人的生活方式聊到印度的流浪狗,從印度的神仙聊到印度的節日,最後為了讓我明白拉梭爾人作為羅摩後代的優越感,他對我講起了羅摩衍那的故事:《羅摩衍那》核心內容講的是十首魔王羅婆那因為得到了溼婆的神賜,有了強大的神力並且有不能給神仙打敗而只能給凡人打敗的體質,很快便雄霸三界,並威脅到了三界的安全。
  •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個月(十八)
    (印度婦女)隨著克利希那的成長,成為了一個英俊的牧牛人。(賣菜的男人)5.浪漫的印度愛情故事在印度的歷史和神話書籍中,除了克裡希那和羅陀這對恩愛情侶外,還有很多都可以作為情侶恩愛的典範。(印度婦女和她的家)後來薩蒂投胎轉世成為了喜馬拉雅山的女兒,取名為帕爾瓦蒂(梵文意思是雪山的女兒)。
  •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個月(二十)
    印度著名電影導演薩蒂亞吉特雷伊曾寫過一本偵探小說,後來把它拍成了一部電影——叫做Sonar Kella(金色城堡),這本小說就是以傑伊瑟爾梅爾城堡的居民生活為藍本。從遠處望向城堡也是別有一番風味,因為城堡海拔較高,一眼望過去的時候,便可以看到高聳在半空中的城堡——不禁讓人想到了宮崎駿漫畫裡的「天空之城」。
  • 義工(志願者)、打工旅行、義工旅行(乾貨收藏)
    比如說拍攝央視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普及傳統文化(陶藝),我個人覺得挺有意思的,還有學習到不一樣的東西 。我參加過磨房組織的活動一個百公裡徒步義工(志願者)還有一個是深圳百公裡國際越野賽的義工(志願者)。這個的話,大家可以關注:磨房大型活動的微信公眾號。我自己對運動的賽事很感興趣,也有參加過百公裡徒步的賽事。百公裡徒步那時我負責的是,在現場給大家指路,解答各種問題,有時拍攝活動的照片。結束後會收到舉辦方發的紀念品和紀念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