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是一首以儒家思想為主體,兼納自然學科和社會常識的優美的四言長詩。
曾作為許多國家的漢字初級讀本。
南朝時期,梁武帝肖衍為了教諸王書法,讓殷鐵石從王羲之的作品中拓出了一千個不同的字,每個字一張紙,然後把這些無次序的拓片交給周興嗣,周將其編成了有內容的韻文,這就是流傳至21世紀已1400多年的《千字文》
錢幣上的千字文
在中國歷代古錢幣中,光緒小平鑄有千字文,不過,只是選用了幾個字,被認為不吉利的「洪、荒」並未使用。
在中國錢幣2006年第四期發表的《談光緒制錢背「千字文」問題》(作者:寇英武)一文中,作者提到:
光緒制錢背「千字文」問題是由錢荒所派生出來的問題。官錢局在錢荒面前沒有從側面起到穩定金融、平抑物價、打擊私鑄的作用,反而推波助瀾。
為了解決錢之來源既少而又不得流通。應請旨飭下戶部堂官, 撤底清查以「重圓法, 除積弊」。
光緒二十三年十二月十六日, 戶部尚書麟書針對當年御史安維峻復行奏摺提出革除弊積之法。奏稱:「……今思得一除弊之法, 擬嗣後戶工兩局鼓鑄制錢, 仿照我朝順治、康熙年間舊制而變通之, 於錢之背面空處, 將錢模加一楷字, 按照 「千字文 」字樣一季一換, 該局卯錢即按季盡數批解, 庶驗收時不難立辨。如蒙俞允, 再由臣部詳核, 應自何時更換, 行知該局遵照辦理」。
寶泉、 寶源二局所鑄光緒通寶背添加 「千字文 」 制錢有宇、 宙、 日、 列、 來、 往六字十二種, 是從千字文「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張, 寒來暑往」 中選取。
而選擇使用「千字文」,則可能是因為「千字文編號法」。
千字文編號法
千字文編號法是以《千字文》字順作為檔案編號、 分類的方法。
宋代整理檔案即以年月先後,千字文為序登錄、編排。元、明、清時期不少官府檔案仍用千字文編號整理。
現存於世的孔府檔案分為8類,即按《千字文》開頭的天、地、玄(元)、黃、宇、宙、洪、荒 8個字標號。
北洋政府的外交部、陸軍部軍衡司等部門,在文件辦結歸檔時也用千字文編列字號。
以千字文分類只有一級,以字頭代表類,只是區分為若干號,但可以無限擴展。
鄰國錢幣上的「千字文」
常平通寶的折二錢分下部「二」字錢、千字文錢及中型錢三大類。千字文錢可謂是常平通寶中的獨特魅力所在。
翻閱朝鮮文化史,在朝鮮王朝建立後,所有的制度和禮儀悉遵儒教,尤其是高麗末期傳入的朱子學倍受推崇,500年來一直作為官方哲學加以推行。
漢字,一直是朝鮮唯一的官方文字,雖然「千字文」與佛教一起傳入朝鮮半島的年代已不可考,仍被認為是漢字應用於朝鮮語言的推動力量。
即使世宗大王於15世紀發布《訓民正音》,而大多數的朝鮮學者仍然繼續使用漢字至20世紀早期。
說起錢文,在這一點上,常平通寶背千字文錢承載的文化韻味很濃厚,極為巧妙的體現了朝鮮當時的主流文化。
千字文鑄錢所並不多,只有大概1/3的鑄錢所鑄造,
簡表如下:
從「天」到「水」,常平通寶選取了43個字(所見實物),大部分鑄局選取前20個字或者前30個字。
李朝的書法從整體情況看,主要以趙孟體為主導,這與李朝建國之初和明朝所建立的密切關係有關。
常平通寶的錢體文字行筆流暢大氣,風格遒勁,完全形成了朝鮮錢幣自己的獨特風格。
韓濩(1543年---1605年),號石峰,韓國開城人,有"朝鮮書法第一人"之稱。韓石峰最開始學習寫字時,他學的是趙孟的字體。
而後著迷於王羲之的字跡,創造出自己獨有特色的字體,這一字體剛勁有力,被人們稱為「石峰體」。
因朝鮮的宣祖非常推崇其書法,而任"御書"一職,負責書寫外交文書和國王的御書。
公元1601年,奉宣祖令以石峰體寫成《千字文》,並頒發到了全國。
集齊成套的常平通寶千字文極為賞心悅目。
而且為如今愛好常平錢的收藏者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樂趣。
寫在最後
最後,不得不提及的是,錢幣上所鑄載的信息,仿佛一枚錢幣乘載了一個小宇宙,蘊含了自然為常,萬物生長的天地之道。
不僅僅是作為普通的貨幣在流通,也是意在將當時的主流文化及思潮推廣於民眾之中,這樣包羅萬象的收藏佳品著實讓人深深著迷愛不釋手。
參考資料:中國錢幣2006年第四期《談光緒制錢背「千字文」問題》(作者:寇英武)
《朝鮮王朝實錄》
《韓國的古錢》
《韓國的歷史與文化》
《韓國貨幣價格圖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