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國家級大師,徒手就能做出各種造型的瓷器坯胎。」1月3日上午,義烏後宅街道稠巖村老街上,遊客不時發出陣陣喝彩聲。國家一級陶瓷技師胡國壽現場為遊客演繹拉坯技術。一塊普通的泥巴,在他的手裡變成了一個個或端莊或秀美的瓷器坯胎。
這一天,一批陶瓷界大咖會聚稠巖村老街,交流分享、品鑑陶藝之美。中國陶瓷藝術館館長胡忠勝分享了「瓷藝六法」,景德鎮瓷都畫院一批名家與義烏當地的收藏愛好者分享現代陶瓷藝術的特色,品鑑古陶瓷的審美情趣,交流陶瓷收藏的價值。
遊客徜徉在稠巖村老街,踩著石板路,頂著彩色油紙傘,一路可以細細欣賞漢唐服飾、景德鎮陶瓷,還有各具特色的石頭館、竹藝館、畲藝坊,以及由杭州管理團隊打造的民宿、餐飲店。這裡儼然已成為義烏新的「網紅」打卡景點。很難想像,這條別具特色的老街,一年前還是一片危舊老屋,是拾荒者的聚集地。
2017年3月,為了保護傳統村落,從稠巖村走出去的曹勤豐從北京創業歸來,在老街打造集吃、住、學、遊、購、憩於一體的「點道鄉吧」項目,形成一條匯聚休閒吧、書吧、陶吧、民宿等多業態老街,試著走出一條符合稠巖村人的鄉村振興之路。
如今,老街與「瓷都」景德鎮合作,成為全球藝術家聯盟陶瓷藝術委員會及多位大師的駐義烏創作基地,是景德鎮陶瓷通往國外的重要窗口。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在曹勤豐看來,傳統村落記載著一個村莊乃至一座城市的發展脈絡,也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應該讓她煥發新的活力。
(原標題《義烏稠巖村——昔日破敗老街 成網紅景點》,原作者金曉英、葉賽麗。編輯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