涮、烤、醬、燒,北京人的秋天少不了羊肉!

2020-12-15 騰訊網

自古「魚羊」組成鮮字,可見羊肉之鮮美。北京人好吃,講究吃,在吃羊這件事上更是體現的淋漓盡致。

雖說咱北京城,不是羊肉的盛產地,但這並不影響北京人對它的喜愛。涮、烤、爆、燒、醬、燜,各種吃法應有應有。

要說在舊時的北京城裡,不乏羊肉館子,其中有四家最為有名。它們分別是:東來順的涮羊肉,烤肉季的烤羊肉,月盛齋的醬羊肉,白魁老號的燒羊肉。這也就是老北京嘴裡常常提到的「四大羊」。

東來順的涮羊肉

我想東來順應該是這「四大羊」裡知名度最高的吧,這裡的銅鍋涮肉更是人盡皆知。在老北京還流傳著這麼一句順口溜,「東來順的涮—真叫嫩」當然啦,這說的都是從前...至於現在嘛...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您喜歡去沒人攔著您,瞧不上您也別罵街~~

東來順,始建於1903年,創始人是位名叫丁德山的回民。早些年,他在東安市場裡擺攤出售羊肉雜麵和蕎麥麵切糕,再後來又增添了餡餅和羊雜等等。由於生意日漸興隆,便取「來自京東,一切順利」的意思,正式掛起東來順粥攤的招牌。

1914年,經歷了變故的東來順重新開張,同時新增了爆、烤、涮羊肉和炒菜,也正式更名為東來順羊肉館。而此時的東來順已憑藉著涮羊肉,在京城為自己贏得一席之地。等到三四十年代,東來順的涮羊肉己馳名京城。

「選料精、糖蒜脆、調料香、火鍋旺」是東來順涮羊肉的四大特點。早些年,東來順的刀工更是人人稱讚,薄厚均勻、排列整齊,切出的羊肉片舒展開來,放在青花瓷盤上,透過肉片能看見青花花紋。

烤肉季的烤羊肉

北京吃烤肉講究「南宛北季」,今兒咱來說說這位於什剎海的烤肉季。

相傳,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北京東通州的回民季德彩,在什剎海邊的"荷花市場",擺攤賣烤羊肉。等有了一定積蓄後,就在這裡買下了一座小樓,正式開辦了"烤肉季"烤肉館。

烤肉季之所以舊負盛名,是因為它選料十分嚴格,用的是黑頭、團尾的「西口」綿羊,全羊僅選用上腿和後腿兩個部位。切肉也有獨到之處,片薄如紙,且很均勻。其烤肉製作方法也相當考究,為的是烤出的肉片香嫩可口。在炙烤時還要時不時的灑上雞蛋液,等烤熟後再撒上香菜段。

小編覺得烤肉季好就好在於經過處理後的羊肉,沒什麼羶味,平時不愛吃羊肉的人也能接受。

月盛齋的醬羊肉

到醬羊肉,老北京人首選月盛齋。

清乾隆年間,在禮部當臨時工的馬慶瑞意外得到了一隻全羊的賞賜,他自己吃不完,就把剩下的全用擔子挑到街上賣了,誰成想,呼啦一下全都賣光了。見此狀,馬慶瑞便開始在前門外的荷包巷子擺攤賣起了醬羊肉。

等到了乾隆四十年(1775年),馬慶瑞在戶部街租到3間房子,從此遠近聞名的月盛齋就此開張了,店名定為"月盛齋",取"月月興盛"之意,兼營生熟羊肉。再之後又經太醫指點,月盛齋對原來製作醬羊肉的調料配方進行了改進,加入了藥材,並總結出了一套經驗。

月盛齋制出的醬羊肉,肥而不膩,瘦而不柴。而且還有補中益氣、安心止驚、開胃健力、溫脾胃的作用。

白魁老號的燒羊肉

在北京可不只有銅鍋涮肉,燒羊肉也十分出名。

「水牛兒,水牛兒,先出犄角後出頭,你爹你媽給你買燒羊肉喲, 你不吃, 餵狗吃喲……」這是北京小孩人人都會唱的歌謠。

老北京的燒羊肉以「白魁老號飯莊」的最為著名。白魁是最初精製燒羊肉的創始人,為清真回族人。相傳在二百七十多年前的清乾隆時期,白魁曾在舊京的東四牌樓之隆福寺街開設了一個名叫「東長順」的清真飯館,當時以出售燒全羊而名揚四九城。

白魁老號的燒羊肉,選料嚴格,製作精細,方法獨特。製作出的燒羊肉,不羶不腥,味厚色醇,香濃鮮美。

小編聽聞,舊時在白魁老店旁邊有家賣抻面的館子,常去那裡的客人喜歡先到白魁買上點燒羊肉,為的是拌麵吃,再澆上點羊肉湯,這曾是京城食客們的一大樂事。

就像前面提的一樣,在北京和羊肉有關的吃食可謂是種類繁多,再選幾個和您聊聊~

爆肚兒

爆肚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時期,而其鼎盛的時候是在清末及民國初期。

最初的時候,在京城爆肚兒真不是什麼講究吃食,只是將肚兒不分任何部位,煮熟,切成條,在開水裡一焯,就叫爆肚兒,聽著跟「窮人樂」似的。但是會吃的北京人,總能在簡單的吃食上弄出好多門道來,讓爆肚兒更加美味。

吃爆肚兒的門道更是多。一個羊肚兒可以被細分為羊散丹、羊肚領、羊肚板、羊肚芯(也叫肚板芯)、羊蘑菇、羊蘑菇頭、羊食信、羊葫蘆、羊肚仁等9個部位來,而每個品種吃起來口感不一樣。所謂「爆肚兒」其實是這十幾個品種的總稱。

白水羊頭

老北京的羊頭肉有三種吃法:一是白水羊頭,加工時不加入任何佐料;二是白湯羊頭,加工時可加些鹽或佐料;三是醬羊頭,加工時既加鹽又加重色。

老北京管它叫白水羊頭,皆因煮羊頭時,鍋中不放鹽和醬油,清湯兒無鹹味。羊頭切片兒時,只聞原香,無其他料味。羊頭可吃之處,有羊臉、羊耳、羊舌、羊眼、羊腦兒、天梯(口腔上膛軟骨)。

這白水羊頭看似簡單,但製作過程非常講究。其中最著名的還要說是老字號清真馬記的白水羊頭。

羊雜

羊雜碎,就是羊的五臟,也就是羊「下水」。

要說這羊雜碎是老北京的吃食,應該沒什麼錯兒吧,但是不少北方省份也有賣羊雜碎的。最初北京售賣羊雜碎的大多為回民,他們在宰殺完牛羊之後,把剩下的內臟留了下來,經過簡單的加工便拿到胡同或市場中去買。

昔日老北京城賣羊雜碎的有兩種店鋪和流動小販,一種是賣做好的熟羊雜碎,另一種賣「白湯羊雜碎」的小販。

過去,不少人家喜歡在家做羊雜碎湯,早上從早市買回一副新鮮的羊五臟,下鍋一煮,連湯帶肉,清淡鮮美。一般的羊雜湯都少不了「老五樣」:心、肚、肺、肝、頭。心、肝、肺更是絕對不能少的,行家管這老三樣兒叫「三紅」。

在寒冷的冬天,盛上一碗熱氣騰騰的羊雜碎湯,就著剛出鍋的芝麻燒餅,趁著那湯的熱乎勁兒大口吃羊雜碎、大口喝湯,一碗羊雜碎吃完,滿頭是汗,身子暖乎乎的。在來上二兩「二鍋頭」,那滋味兒……

紅燜羊肉

北京還有一道關於羊肉的特色菜不得不提——紅燜羊肉。據說在80、90年代火過一段時間。

據了解,紅燜羊肉需要炒糖色,而這個糖色和燉肉的還有區別。然後將羊肉洗淨切塊、倒入鍋中翻炒至變色,再轉入砂鍋中加調料、開水慢燉,放入胡蘿蔔等配料,待羊肉燉爛後即可出鍋食用。

在秋天吃上這樣一碗熱騰騰的羊肉,保暖又滋補,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看到這兒,小編還想給您提個醒,羊肉雖好吃,但也不能貪嘴。還有這些不能(不宜)和它同食:竹筍、南瓜、豌豆苗、南瓜子、半夏、海螺、西瓜、茶、豆醬、梅乾菜、鯧魚、板慄、奶酪、百合、赤小豆、何首烏,您記住了嗎?

眼瞅著咱北京的天兒也來越冷了,秋冬季是吃羊肉進補的最佳季節,挑一個您喜歡的館子,咱下館子撮一頓去吧!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及大眾點評

轉載自北京四九城

相關焦點

  • 餖飣瑣憶-舊京的吃食——烤、涮、爆羊肉
    當然大小可以根據進餐人多少而定。炙子架在火盆上,沒有火盆,也可以臨時在平地架起幾塊方磚,高可二三尺,上面也可以架炙子。一定要用松葉,雜葉、煤球、炭都不行,影響肉味。肉片要切得大而薄,要求與涮羊肉同。主要佐料是大蔥。其次醬油、酒、蝦油、香菜。糖與辣椒可隨各人所欲。烤肉關鍵在大蔥。不吃蔥的人吃烤肉時也不能完全不用大蔥,必須借取蔥香,吃時再揀開去,否則就沒有吃烤肉的滋味了。
  • 涮、燙、烤、燜,冬至後我們如何吃羊肉?
    寧夏鹽鹼地裡的灘羊,如今身價是最矜貴,半扇羊排白水裡一扔,撒點野蔥、蒜瓣,煮到脫骨,抽出羊骨,蘸點椒鹽,肉汁四濺吞得歡.......更別說老西安吃了幾輩子的羊肉泡饃。誰家鄉沒點吃羊絕活?涮肉北京的冬天就該吃涮羊肉真要提吃羊,大家第一個想到啥?涮肉。
  • 北京人為啥不涮牛肉,偏偏是羊肉,小小涮肉能玩出啥「花樣」?
    相信大家對於北京的涮羊肉肯定是有一些了解的,精美的食材加上原本就製作講究的食物,左三右三下,這一口銅鍋涮肉可就算是好了,沾上以芝麻醬打底的小料;朝嘴裡這麼一送,鮮香四溢,也是回味無窮了。當然,這一道看似平凡的銅鍋涮肉,實際上更是將北京人對於吃的一種態度匯集在了這一片片涮肉之中。實際上,涮肉的發展,可以總結為從「兩季涮肉」到「四季涮肉」。
  • 對於愛吃羊肉的人來說,酸菜水煮羊肉和海鮮醬燒羊肉,真的過癮!
    大家好,又到了和大家分享美食的時間啦,小編今天給大家分享的美食是酸菜水煮羊肉和海鮮醬燒羊肉的製作方法。海鮮醬燒羊肉製作海鮮醬燒羊肉這道美食所需要的原材料有:帶皮羊肉,500克,胡蘿蔔150克,海鮮醬,20克,幹紅辣椒四個,生薑十克,八角一個,桂皮兩小塊兒,鹽三克,料酒五毫升,生抽五毫升。準備好以上原材料之後,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道美食海鮮醬燒羊肉的具體製作方法。
  • 為什麼老北京銅鍋涮肉涮的是羊肉?
    當時沒有調料,吃羊肉,不外乎烤、煮、煎或醬醃。不過,天子的飲食還是很講究的,《周禮·天官》中就記載了周天子的「八珍」,其中的炮、搗珍、漬等是以羊肉為原料。自秦大一統之後,吃羊肉這件事就和北方遊牧民族有很大關聯。
  • 北京人一向對羊肉情有獨鍾,這幾種吃法更是馳名中外
    北京人一向對羊肉情有獨鍾,北京的羊肉菜餚也馳名中外。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北地苦寒,當時屆嚴冬、北風呼號或大雪紛飛之日,吃上熱量高的食物可以驅寒暖胃、溫中補虛。羊肉在這方面功效顯著。二是:中國北方大城市大多有回民世代聚居,北京的牛街等回民聚居地尤為古老。回民過去在城市中多以餐飲為業,且技藝精湛。北京美食清真佔的比重很大,所以羊肉的吃法自然也異常豐富和別致。上世紀三十年代,北京城外隨處可見放羊的景象。北京羊肉的吃法最有名的莫過於炮、烤、涮了。
  • 除了涮和烤,羊肉的花式吃法,你都get到了咩?
    :沒有不好吃的肉,只有不正確的烹調。這句話也同樣適用於羊肉。就我大吃貨帝國出產的羊肉來說,綿羊和山羊都是好吃噠,但是肉質口味、分布地區和烹飪方式,都有較大差異。| 內蒙綿羊肉:原汁原味最好吃 |遍布西南的黑山羊就是這樣,所以要麼靠煲汤滷煮軟化肉質,要麼拿乾鍋爆炒去腥除羶,例如雲南的烤羊背,就比內蒙版的多一步斷筋骨,香料的運用也更豐富。貴州特產白山羊倒是個例外,纖維細嫩可比綿羊,卻又沒那麼多脂肪。
  • 北京秋天的煙火味 炙子烤肉 羊肉肉肥、細嫩、鮮美
    老舍先生筆下的《北平的秋天》說,北平的秋天最美。天氣不冷也不熱,秋高氣爽藍天白雲通透的就像希臘地中海的風景。到了秋天北平最美味的吃喝也開始登場了,無論是為了抵禦冬天寒冷的天氣,還是時節給人們的饋贈都在秋天一一上演。老北京炙子烤肉羊肉須剔淨皮與筋後再切片。
  • 昆明也有正宗的北京火鍋!涮羊肉烤羊腿安排起來
    對北京人來說,吃火鍋必備的就是麻醬。除了鹹香的麻醬汁以外,一碗正宗的北京麻醬裡還會有韭菜花、腐乳塊的身影。北京的火鍋和重慶、四川火鍋並不相同。一個銅鍋、一鍋清水、幾段蔥白、幾粒大棗、枸杞就是北京火鍋的標配。北京火鍋吃什麼?那必須是涮羊肉呀。還記得看《鬼吹燈》的時候,一到王胖子涮羊肉的鏡頭,我就在屏幕前口水橫流。
  • 家庭自製蘸料為火鍋添香,附涮羊肉醬料的調配及韭花醬的製作
    我家製作老式涮羊肉醬料,必不可少的四款基礎料為韭花醬、豆腐乳、芝麻醬和花生辣醬,花生辣醬是當地自產自銷的,現在已經找不到賣家,便用了黃豆醬替代,基本上風格還成,在這四款必備醬料上,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歡,加入諸如蘋果醋、生抽、芝麻油、花生碎、熟芝麻粒的搭配品,調出不同風格的醬料。在開始今天的火鍋製作之前,我先介紹最不可少的主醬料——韭花醬的醃製方法。
  • 醬汁|十 五 種 美 味 燒 烤 醬
    口味評鑑:帶著微酸的香橙烤醬,適合用於海鮮類或腥味較重的食材,還可以當作調味淋汁,淋在實物上一起食用。口味評鑑:紅酒是由紅葡萄酒發酵而成的,口感雖不甜,味道卻十分甘美,很適合搭配牛肉,豬肉,羊肉,等口感較重的食材。
  • 北京旅遊:吃貨遊北京 銅鍋涮肉的誘惑不可阻擋
    在北方地區,涮肉佔有一席之地。約上三五好友,撐起來銅火鍋,澥好麻汁,圍坐碳火前,涮肉飲酒,暢談人生,乃為人生道路一大樂事。北京,可以排著長隊的,除開知名的百年老字號「東來順」、「南門」以外,頂丁壩紅「聚寶源」也不甘落後,還未到飯店,門口早就是人頭攢動。涮肉雖是貧民之味,而注重確是一點沒少。
  • 高雄岡山羊肉文化節 超大羊肉涮涮鍋吸引眼球
    高雄岡山羊肉文化節,副市長劉世芳(中)率與會的「立委」、議員們在直徑180公分的超大羊肉涮涮鍋涮羊肉。(高雄市政府提供)東南網10月29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2012岡山羊肉文化節」28日熱鬧展開,現場推出全臺首創直徑達180公分的超大羊肉涮涮鍋,吸引大批民眾前來體驗岡山羊肉的好滋味。高雄市副市長劉世芳表示,岡山羊肉軟嫩鮮甜,加上豆瓣醬味道一絕,歡迎大家到岡山大快朵頤,市府也將結合產業、商業與地方文化,吸引更多觀光人潮,帶動地方繁榮。
  • 羊肉不同部位有不同吃法
    在這深冬的季節,一家人圍在一起吃著「涮羊肉」聊著天那會是一種溫暖、浪漫的感受……  羊肉是百姓喜歡食用的主要肉類之一,在寒冷的冬天又是進補和禦寒的食物。  ■羊肉是冬季進補的好食物  祖國醫學認為,羊肉補氣滋陰,暖中補虛,開胃促力。人們適時多吃些羊肉、喝些羊蠍子湯,可以祛溼氣、避寒冷。現代營養學也認為,羊肉中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
  • 實用涮羊肉攻略
    號稱北城涮肉門閥,阜成門以北唯一網紅老字號,美食荒漠車公莊唯一綠洲,百葉居唯一指定宿敵,平安裡排隊傳說,交警、協管噩夢,西城交通支隊違章停車富礦的滿恆記,實際上是牛街出來的。這家店核心賣點是肉,據說是北京最早使用蘇尼特羊的涮肉館子,然後不知道怎麼就成了網紅店。
  • 從南到北,中國哪裡的羊肉最好吃,你家鄉的羊肉上榜了麼?
    從南到北,中國哪裡的羊肉最好吃,你家鄉的羊肉上榜了麼?沒有一隻羊能逃出中國人的胃:羊肉湯、羊肉粉、羊肉煲、藏書羊肉、紅燒羊肉、手抓羊肉、羊肉串、羊肉麵、羊雜湯、烤全羊、羊肉泡饃、羊肉暖鍋。做法有爆、炒、烤、燒、醬、涮、煲、煮,層出不窮。
  • 人參補氣、羊肉補型,羊肉營養價值高,在中醫藥膳中是滋補品
    由此可見,羊肉的營養價值在畜肉中,高過中國漢族人消費量最大的豬肉,也較牛肉高。羊肉的B族維生素含量較高。中醫認為,羊肉味甘性溫,有補虛益氣、溫中散寒、健脾和胃、養肝利肺的作用。在中醫藥膳中,羊肉被當作滋補品,有「人參補氣、羊肉補形」之說,常用於治療虛勞羸弱、腰膝酸軟、虛寒胃疼、陽痿早洩、經少不孕、產後虛羸、肺氣虛弱、久咳哮喘等症。
  • 號稱北京第一涮羊肉,10元1份的糖蒜是老味道,117年分店開不斷
    北京的飲食文化悠久,而且集百家之長,來北京不品嘗當地的特色美食可以說算白來,很多人心目中北京烤鴨肯定是必吃,那麼冬天的時候,來一頓涮羊肉也很不錯哦。說起北京涮羊肉,據說起源於東漢,迄今已經有1900多年歷史了,這道佳餚的做法簡單,有補肺腎氣的作用,主要是吃羊肉的鮮美,所以如果食材不新鮮,那麼就不能體會到涮羊肉的樂趣,在大家心目中的北京涮羊肉,排名第一肯定是1903年成立的東來順。
  • 鮮切,羊肉,二八醬!融合音樂酒館驚現正宗『老北京銅鍋涮肉』來「哏都」一起聽歌涮火鍋~
    攝影:茶水銅鍋涮肉總是讓人想起小時候北風呼呼地刮著,屋裡隔著棉門帘子大夥圍坐在桌前吃著熱騰騰的炭火鍋子你說我笑,熱鬧滿足!銅鍋涮肉吃的就是「肉」,老北京規規矩矩的地道銅鍋涮肉羊肉一定是要手切手切羊肉無血水、無異味就算不是粗糙的木頭盤子也可以立盤
  • 北京,無涮肉不冬天
    一千個北京人心中,有一千個自認為最好吃的涮肉館。這篇,旅行家精選8家值得一去的北京涮肉館,北風吹得緊,就讓銅鍋涮肉來拯救你。 北京涮肉界的傳奇,聚寶源必須有姓名。不論什麼時刻去,都要排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