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遊·訪遍埃及全境的重要神廟

2020-10-04 逍遙巡洋

在12天的埃及隨團遊中,訪遍埃及全境神廟是一重頭戲。這些神廟多為公元前16世紀到前11世紀建築,距今三千年!約相當於我們軒轅黃帝·夏·商·周時期。神廟多石塊砌築,但形制差別很大,各有特色。


圖中是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神廟(古埃及第一位女王),也是筆者隨團所見的第一個神廟,在帝五穀北端,鑲嵌群山峭壁間,極具現代建築風格。聽說這裡曾是三座神廟並列,但另兩座沒保留下來,因為圖特摩斯三世對繼母忌恨進行了破壞。這裡在19世紀中期時已成廢墟。現我等所見是波蘭和英國一聯合考察隊1961年時重新整理的。該神廟結構勻稱的簡約風格,這是當年設計,卻很有現代味。但除現代簡約風格外,讓筆者最感震撼的是:顏色!

這是在露天建築結構上的浮雕彩繪顏色,距今已有3400年了!竟還能殘留至今!還如此鮮豔!真是不可思議!要知道,即便在現代科技發達的今天,如將彩色照片放太陽下嗮幾天;或讓汽車漆嗮上10年,試試即能明白要保留鮮豔色彩,有多麼不易。

這份感覺,因曾見過敦煌石窟壁畫(見上圖)而尤為強烈。今天的敦煌石窟內許多壁畫變色嚴重:昔日自帶光環的菩薩;濃妝豔抹的美女·····現許多都已大相逕庭。而隋唐距今才一千多年。


上圖是埃及導遊轉給筆者看的卡爾納克神廟和阿布辛貝神廟昔日彩繪復原圖。當年埃及神廟都是有彩繪。這些彩繪,除在神廟室內和陵墓地宮裡仍有留存外,筆者在裸露在外的古建築上仍常能見到這些二三千前的彩繪殘留!


該神廟是三層建築,一二層為結構基礎,內有壁畫等裝飾,但不對遊客開放。三層神廟前的雕像(注意:雕像臉上有殘留顏色)已剩不多。據說凡哈特謝普蘇特的雕像都已被毀。我等所見的這些帶王冠的女法老像全按照男人塑造的:有鬍鬚,雙手叉在胸前象徵權利··· 因為這位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女王(公元前1503年—公元前1482年)身前就是戴假鬍鬚、男裝、束胸,並要求像稱呼男人一樣稱呼她,因為她要像男人那樣行使至尊權利。


盧克索是古埃及首都,是埃及訪古最重要的旅遊景點。上圖為盧克索·卡爾納克神廟的模型,它是埃及神廟中的經典,集成了古埃及建築體系的所有形式:神殿、聖亭、塔門、神像、方尖碑,除了沒金字塔。此建築群主要分兩部分,其中神廟柱廳、拉美西斯二世雕塑、方尖碑是其精華部分。該神廟佔地約2平方公裡,建於公元前2016-公元前1786,在持續千年擴建後才建成如此壯觀的規模。


規模龐大的神殿大廳5000多平方米裡有134根石柱,分16行,每根高21米,直徑3.57米,柱頭上裝飾是紙莎草花。如此密集的巨大石柱營造出非常震撼的效果。這石柱上浮雕當年都有彩繪和象形文字。想想,這些大柱已站立了三千多年!


這是哈奇普蘇特女王方尖碑,高30米·重320多噸!這是埃及最高的方尖碑。該女王死後其所建造的神廟或建築都被毀壞,唯此方尖碑被封在建起的高牆裡被保存下來,所以有3千多年歷史的方尖碑仍宛如新的一般。當年,巨大方尖碑是怎樣將其豎起來?現仍有多種不同的解釋。


圖中是卡爾納克神廟的一堵牆,其旁留有當年建造時的泥土。人們的解釋是,在沒有施工機械時,當年如何用巨石來築起高牆?辦法是:建人造土坡······


拉美西斯二世(上左圖為他雕像)執政時是埃及新王國最強盛年代。他在公元前1299年率3千多戰車和約3萬戰士與西臺人(現土耳其)進行卡迭什決戰,後雙方籤訂了人類史上首個和平條約,除軍事內容外,還約定雙方不得接受對方的反對派人士、貿易上採取互惠關稅等,這些今天聽來都「很現代」的條款。現代考古發現,這個三千多年前協議的埃及文本與西臺文本竟都被留存至今,真是讓人嘖嘖稱奇。


在盧克索市內,還有個盧克索神廟(見圖)。我國領導人前段時間訪埃及和阿盟總部時,就曾到過這個神廟。該神廟規模較小,都建築精湛,最重要的是安保現場容易控制。所以各國政要訪埃及參觀古蹟就多安排在這裡。


飛來(菲萊)神廟是距今二千多年時所建,後來曾被基督教所佔過,因為遭到一些破壞。如刻上基督教的十字架等。請注意門樓兩旁下端的大浮雕,這是拉美西斯二世宣揚自己戰功的,圖中表現的是他在殘酷砍下無數戰俘虜的手·····(見放大的下圖)


阿布辛貝神廟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古建築瑰寶。門前這四尊從山體巖山中鑿出的四尊巨型雕像高20米,這些雕像現有多種解釋,有說這分別是拉美西斯二世不同時代的形象;但也有人說,這雕像中除一尊是拉美西斯二世,其他三尊則是不同的神。


拉美西斯二世當政時大興土木,他在位67年活到90多歲高齡,是古埃及巔峰時期。考古研究認為:當時埃及人口約二三百萬,卻要負荷如此規模兵役和頻繁建造大型工程的勞役與沉重稅負!實在已是不堪重負了。所以,他的統治時代已是埃及衰落的前夜。他死後,埃及就開始走下坡了。


科翁坡神廟是唯一的雙神廟,所以建有雙門雙廳和雙壇。它最大的特色是當年兼有醫院的功能。
在我們今天讚嘆古埃及昔日如此強盛時,一個疑問也會自然而然地被提了出來:古埃及,為何最終是在外來勢力入侵下分崩離析了?

相關史料上凡談及古埃及衰落時無外乎這些原因:其雖在建築和藝術上卓有成績,但農墾和灌溉技術長期落後於周邊地區。所以,古埃及國力並不強盛,幾乎遭到過所有相鄰部落的入侵。說來許多人不信,在大型工程建築和文化表現出超越才能的古埃及人,竟然是該地區最晚進入鐵器時代的。

此外,貿易從來不是埃及強項,但早期歐洲城邦和土耳其·敘利亞·利比亞等地都在商貿中獲得巨大財富。埃及卻因為金礦長期開掘後逐漸枯竭,再者長年持續的龐大神廟建設,消耗了大量社會財富和勞役。

還有一種說法是,古埃及貴族上層族群的近親繁衍,造成了越來越嚴重的體質和智能的退化····

或許這些原因都對。但古埃及之所以逐漸走向衰落,其實最終還是自然法則使然:任何事物都有一個從產生、發展走向衰落的過程。

分享:

相關焦點

  • 埃及遊·訪遍埃及全境的重要神廟(美圖+視頻)
    點擊上面文字即可打開筆者的原創視頻筆者在年前的12天的埃及旅遊行程中,訪遍埃及全境神廟是一重頭戲。這些神廟多為公元前16世紀到前11世紀建築,距今三千年!約相當於我們軒轅黃帝·夏·商·周時期。神廟多石塊砌築,但形制差別很大,各有特色。
  • 埃及遊· 帝王谷驚豔
    在他的陵墓中出土的5千多件文物,成為了人類古文明史上最重要的瑰寶。筆者在埃及遊遍各地神廟和陵墓後發現,凡壁畫和雕塑上有法老,就全在大肆宣揚其戰功與治世政績(註:全世界的帝王都一樣),少有柔情展示。在埃及,拉美西斯二世在自己的阿布辛貝神廟旁,為心愛女子也建一神廟,是個特例。
  • 埃及遊· 蘇伊士運河
    隨團埃及遊還沒入境,就在阿聯航班飛機上看見了蘇伊士運河。筆者小時所受教育是要「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心懷全世界·····」從不關心身邊的油鹽醬醋,卻對各國民族解放運動頗為關注。所以,對蘇伊士運河很是熟悉,並立即把運河與埃及的民族英雄:納賽爾和賽達特聯繫到了一起。蘇伊士運河不僅是亞非大陸分界,還是最重要的國際水道,其全長190公裡,深22.5米,可通行20萬噸船舶。
  • 卡爾納克神廟是埃及最大的神廟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卡爾納克神廟是埃及最大的神廟。位於盧克索。這個神廟同樣是埃及法老王時期,給太陽神修建的。裡面非常大。著名的有高21米的大石柱,方尖碑,倒下的方尖碑,還有各種壁畫。非常值得一去。埃及最大的神廟,氣勢恢宏,有公羊大道通往阿蒙神廟。細看,道旁的獅身人面像下面是拉美西斯二世的迷你雕像。
  • 埃及神廟:凡塵的神跡
    為了進一步了解古埃及人對於神靈的崇拜與奇妙的眾神文化,王大力教授在古埃及文明探索遊學的課程設計中把埃及神廟作為一個專題,讓我們跟隨知友們的腳步,一起看看作為埃及地標的大小神廟不同的文化內涵吧。為什麼要在人煙罕至的地方雕鑿一座如此雄偉的神廟?王大力教授介紹,古努比亞人沿尼羅河前往埃及進貢時,或者埃及軍隊前往努比亞徵稅時,船隊均會行經此處,而建造宏偉的阿布辛貝神廟,可以宣示國威提振士氣,這就是埃及國家力量的最佳象徵。
  • 水中的神廟|埃及南端亞斯文
    納賽爾湖納賽爾湖來 埃及 看什麼?金字塔。沒錯,還有嗎,大沙漠,也對,但其實,最重要的是看神廟。神廟,古 埃及最典型的建築,幾乎都由塔門、露天庭院、列柱大廳和神殿四部分組成,它是古代 埃及 人的精神載體,也是帝王神化自己的手段,這種古老的石造建築缺恰恰展現了早期人類的精湛技巧。現在開始,我們正式開啟埃及神廟之旅,第一站,菲萊神廟。因為它在一個小島上,所以就像水中的神廟,不得不說,坐在船上看廟的感覺,正經挺好!
  • 【埃及】吉薩金字塔 卡納克神廟
    騎駱駝遊沙漠的人們這些屹立在一望無際大漠中的金字塔,反映著埃及人對於後世重生的信仰。金字塔都朝向一些重要的定點,每個面都近乎等邊三角形,而其群體布局則折射出天上星宿的模式。你可以不知道埃及有尼羅河,不知道埃及有神廟,不知道埃及有紅海,但沒人不知道埃及有金字塔。金字塔披著五千年的厚重面紗,有著太多的未解之謎,吸引著人們嚮往。
  • 埃及:行駛尼羅河畔,探訪埃及神廟
    不得不佩服拉美西斯二世,他用這一絕招讓後人記住了他的重要日子。不過,如今情況有些變化,不但陽光照射鵰像的時間各差了一天,而且也不正好照在拉美西斯二世的身上,咦,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修建尼羅河大壩時,為了避免水位上漲淹沒神廟,埃及人對阿布辛貝神廟進行了整體搬遷,搬離到原址180米處,並抬高了64米。
  • 迷失在埃及神廟,太陽落下的地方 埃及遊記第五篇
    埃及人生活在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地上,最安全的地方之一。因此他們對宇宙觀,對生死也看得極為重要。對於古埃及人來說,塵世生活是短暫的,死後長眠才是他們重點考慮的事情。尤其跨過生與死的界限之後,他們幻想的是,作為宇宙的一部分,也能像它們一般永不止息。
  • 異國風情——埃及阿布辛貝神廟
    埃及阿布辛貝神廟,所在地並不是什麼都市,而是一個非常隱蔽的地方,亞斯文以南290千米處。它的名字,並不是誰取的,而是最早帶領探險家去到神廟的嚮導小孩的名字。在建立亞斯文大壩之後,形成了美麗的納賽爾湖,而在這湖泊西側,神廟在此矗立了上千年。依山而建的神廟,帶著濃烈的埃及風格,巨大的雕像,是源於神廟的製造者。
  • 埃德夫鷹神廟——埃及古文字博物館,探索埃及的奧秘
    清晨,在埃及遊輪甲板上迎接第一縷清新的陽光,就餐完畢,而後乘坐裝飾講究的豪華馬車飛馳在埃及街頭,直奔埃德夫神廟的方向。艾德福神廟供奉著鷹神荷魯斯,因此也當地人稱之為荷魯斯神廟,或老鷹神廟。這是埃及國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代神廟建築群,起始於上埃及時期,大約有近三千年之久的歷史。
  • 埃及神廟驚現中文「到此一遊」
    據《新聞晚報》報導「在埃及最難過的一刻,無地自容。」網友「空遊無依」的一條微博迅速引發熱議,他在埃及盧克索神廟的浮雕上看到有人用中文刻上「丁錦昊到此一遊」。該網友稱自己為國人毀壞千年文物的行為感到震驚和羞愧。曾帶隊赴埃及多次的資深導遊張先生表示,毀壞文物和私藏文物出入境已經觸犯了當地法律,一旦被發現且情節嚴重,可能要坐牢。
  • 追憶埃及神廟
    從埃及回到深圳兩天了,在埃及的所見所聞依然歷歷在目,內心依然被當地的風土人情和自然能量所震撼
  • 埃及發現太陽神廟遺址
    作者: 來源: 新華社  據新華社專電埃及古文物最高管理委員會26日說,考古人員在開羅郊區一處露天市場下面發掘出一座重要太陽神廟遺址和許多石像殘塊,其中一座雕像重逾4噸,被認為是公元前13世紀的埃及法老拉姆西斯二世。
  • 埃及盧克索的神廟群
    參觀完氣勢恢宏的盧克索神廟,我們緊接著來到了世界最大的神廟群--卡爾奈克神廟群。這時氣溫已經上升起來了,我們初步領教了盧克索的熱--熱情。  在古代埃及曾經有一條著名的斯芬克斯路,長達一公裡,連接著這兩個神廟,但現在已剩下不300米,其餘的已經被破舊的民房所佔用。遠遠看去,神廟裡高高聳立的雕花石柱和眼前這破敗的路面,就是埃及波瀾壯闊的過去和百廢待興的現今最直接的呈現,最強烈的碰撞,不禁讓人唏噓不已。
  • 每日一景|埃及神廟
    埃及神廟是公元前16世紀至前11世紀埃及新王國時期的主要建築形式。多以石塊砌築,包括帶有柱廊的內院、大柱廳和神堂。大門前有方尖碑或法老雕像,大柱廳內柱直徑大於柱間間距,藉以強化聖廟的氣氛。菲萊神廟在尼羅河畔的菲萊島上,石柱和神廟和諧呼應
  • 夏鼐、孟圖神廟與埃及考古
    中王國時期,法老為供奉底比斯主神孟圖神在艾爾曼特建造了一座神廟,後王朝和託勒密時期的法老在原有基礎上又加以修繕擴建。例如,「埃及豔后」克裡奧帕特拉在神廟內為她與凱撒之子凱撒裡昂修建了一座「誕生屋(Mammssi)」,以昭示「小凱撒」得到了神明的庇佑,神明授予未來的託勒密十五世以統治埃及的權利。遺憾的是該建築在1861年當地建造煉糖廠時被毀。
  • 埃及阿布辛貝勒神廟
    阿布辛貝勒神廟在埃及有很多古老神廟,最著名的要數阿布辛貝勒神廟。它位於尼羅河努比亞地區的納賽爾湖畔。在1813年由伯克哈特發現,後由貝爾佐尼挖掘。神廟是由古埃及新王國第十九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拉美西斯二世(活了90多歲)所建,距神廟100米處他還為自己的愛妻''奈菲爾塔利''建了個神廟,這在埃及還從未有過像他這樣獻給王后神廟的君王。神廟建於公元前1284--公元前1264為時約20年,距今已有3300多年的歷史了。
  • 卡爾納克神廟是埃及的最大神廟,也是有多位法老接力式建築的神廟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卡爾納克神廟是埃及的最大神廟,也是有多位法老接力式建築的神廟。見到這恢弘磅礴的建築群,由衷的對古埃及人的創造產生深深的敬意。 缺乏建築施工工具的情況下,能建造出如此輝煌的宮殿建築群,難道真的是外星人所為? 古埃及留下太多的謎!
  • 非洲之行-埃及神廟
    一說到非洲,小編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埃及,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有著很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同時也是東北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埃及信奉伊斯蘭教,同時也信奉為數眾多的神。各種神的形象也與動物有許多共通。各種廟宇在埃及是最為普遍的,每一個都有它背後的故事。Temple of Karnak(卡納克神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