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北京天壇才發現不對勁:明明八塊石頭,景點卻取名七星石

2020-12-12 檬檬萌moe

天壇重新開放,和北京朋友抽空去遛彎;上一次我去天壇,都六七年前了,北京朋友更是來勁,她走在林蔭道上緩緩地說:在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我之前一次沒來過!我停頓了一下,「那你可真是放著北京好資源不利用,天壇多出名呀,多少外地遊客擠破頭地想打卡。」

每次來天壇,都是衝著祈年殿的,天壇就這最出名!可惜的是,我們來的是個周一,走到門口才看見,祈年殿一眾小景點,周一關閉維護。我倆頓時心生掃興,但來都來了,就這樣溜溜彎吧。「你知道嗎?很多人把天壇當公園來逛,之前我看新聞,北京大爺大媽最喜歡來這鍛鍊身體,還有大爺夏天來這光膀子來健身!看那圖真的特別逗。」路邊松樹成排,環境清幽,我忍不住和小夥伴話嘮起來;北京朋友笑一笑:「沒想到天壇這地,成了大爺大媽放飛自我的地方,現在想看個光膀子的北京大爺都不容易,胡同裡能找到的都不多。」

天壇綠化環境沒得說,路邊還有園林工人,蹲在草坪裡忙著給樹木倒騰根土。一路上看到不少飛鳥,蹦蹦跳跳在草叢裡,一點也不怕人,雖然仔細一看個個肥得像小豬。如果不是祈年殿關了,我倆可能就圍著重點景點打轉了,第一次來的時候也一心扎到了回音壁那裡,根本沒留意到,天壇還有處景點,叫做七星石。

看過去平平無奇,就是一方草坪圍了起來,裡面擺放著七塊石頭,顏色白白的上面有著波紋。我急著拍照,北京小夥伴瞅著石頭卻嘟囔了起來:「不對呀,這地叫七星石,卻有八塊石頭。」我不以為意,建議她再數一次,不小心看到旁邊的解說牌,發現還真是八塊石頭:明嘉靖年間,於大享殿東南放置巨形鎮石七塊,上刻山形紋,訛傳系隕石,實為寓意泰山七峰。滿族入主中原後為表明滿族亦華夏一員,乾隆皇帝詔令於東北方向增設一石,有華夏一家、江山一統之意。

原來是乾隆增加了一塊石頭,寓意民族團結。但隨手查一查,發現民間也有不同的解說,流傳最廣的版本,說的是這八塊石頭明朝就有了,石頭代表北鬥七星,多出來的一塊代表輔星。更為玄乎的說法是,「先有七星石,再有天壇」——明朝皇帝想要祭天,夢見北鬥七星落在這裡,他才決定把天壇建在這裡。這些石頭是隕石,雖然官方蓋戳是謠傳,但因極具浪漫主義色彩,所以這說法在民間流傳甚廣。

七星石的來歷古怪,但我覺得更為有趣的是,飛鳥總圍著一塊石頭打轉。兩三隻鳥蹲在石頭上,不時低頭嘰嘰喳喳討論著什麼。我剛拿出相機,它們似是聞風而動,揮翅離開;我正跺腳懊悔,又有一群飛鳥飛了過來,還是同樣的位置,體型私是喜鵲,身型曼妙羽毛鮮亮;不一會兒它們對面又跑來一群麻雀,兩種品類的鳥相對而立,站在石頭上抬頭低頭嘰嘰喳喳。我問小夥伴:它們是不是在喝水呀?我總覺得那石頭裡有東西!小夥伴也瞪起了眼:「那些鳥兒總是聚集在石頭上,像是在開會,而且幹嘛總呆在這一塊石頭上?」

可惜的是,我們沒辦法離七星石更近了,也看得不真切。如果不是祈年殿關了,可能根本不會逛遊到這裡來;天壇轉一圈,已經不知不覺走了一萬步,兩個人已經是筋疲力盡了。你去天壇的時候,有注意過這個小景點嗎?

相關焦點

  • 北京天壇的「七星石」為什麼會有八塊?
    我國歷史上的各朝各代均建壇祭祀,但因戰亂等其他原因,大多沒有保存下來,而北京天壇是完整保存下來的僅有一例。天壇建築處處展示中國特有的寓意、象徵的藝術表現手法。天壇裡有一處景觀——七星石,是按照北鬥七星的方位排列的七塊巨石,就位於天壇七十二長廊東南的場地中。在它們的東北隅還有一塊小石,一共是八塊石。
  • 天壇「七星石」是什麼石頭 真是隕石嗎 旅遊
    七星石是在天壇七十二長廊東南的場地中,按照北鬥七星的方位排列的七塊巨石,在它們的東北隅還有一小石,共為八石。「七星石」名字來源於我國古代的北鬥七星,分別為天樞石、天璇石、天璣石、天權石、玉衡石、開陽石、搖光石。
  • 北京天壇的十二大秘密
    所以天壇就被古人選在了北京城南中軸線靠東一點的位置。2祈年殿為何一圈都是門?由於它的位置比較偏僻,在天壇公園的最西側,再加上它不包括在天壇聯票所含的景點之內,需要另外單獨購票,所以絕大多數小夥伴兒在逛天壇的時候都會將它忽略。大家都知道,鼓樓和鐘樓是一對如影隨形的親兄弟,往往都會同時出現,比如北京的鐘樓和鼓樓,再比如西安的鐘樓和鼓樓。那麼,為什麼天壇裡只有鐘樓,而沒有鼓樓呢?難道是因為它曾經存在過,然後被外力摧毀了?!
  • 天壇到底有著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
    天壇公園,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單位,國家5AAAAA級旅遊景點。為何要放八塊?七星石是在天壇七十二長廊東南的場地中,按照北鬥七星的方位排列的七塊巨石,在它們的東北隅還有一小石,共為八石。
  • 北京人和600歲天壇!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南起永定門,北到鐘鼓樓,這條縱貫北京城的中軸線大傢伙一定不陌生。但您發現沒有,天壇的位置卻有點偏,在中軸線往東一點。 所以天壇就被古人選在了北京城南中軸線靠東一點的位置。
  • 天壇還可以這樣玩?
    北京天壇, 位於北京東城區永定門內大街東側。是北京非常值得一去的旅遊打卡地,更是世界文化遺產,獨具特色,赫赫有名。這裡設計精巧,一步一景,方寸之間都彰顯著智慧與章法,古往今來為人們所稱道。天壇,一直是北京諸多景點中,獨具特色,不可被忽視的一個存在。這裡集大成的建築學、天文學、聲學內涵,使得不少人對此充滿嚮往。
  • 北京天壇公園旅遊攻略:近距離接觸「小平樹」
    是因為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中共的第四課中的《鄧小平爺爺植樹》,鄧爺爺曾經連續三次去北京天壇公園植樹,現如今這些柏樹已成了天壇公園的風景,下面就帶大家去尋找「小平樹」。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和古柏等景點古蹟,都是具有代表性的看點。
  • 語文書中景點攻略:葡萄溝、西雙版納、北京天壇公園旅遊大全
    ,二年級上冊的景點有六個,下冊語文課文中涉及的景點有一個。上冊的景點有:山西永濟鸛雀樓、江西九江廬山、安徽黃山、臺灣日月潭、吐魯番葡萄溝、版納潑水節;下冊景點:北京天壇公園。:北京天壇公園景點來源二年級下冊第四課《鄧小平爺爺植樹》景點說明北京天壇公園遺產名稱叫北京皇家祭壇,是明清皇帝祭天的場所,是世界文化遺產,
  • 多關心孩子,趁暑假跟著課本去旅行:北京天壇公園
    為什麼是北京天壇公園呢?是因為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中共的第四課中的《鄧小平爺爺植樹》,鄧爺爺的植樹地點就在北京天壇公園中,現如今這個柏樹成了天壇公園的風景了。天壇公園概況天壇的遺產名稱叫北京皇家祭壇,是明清時期的帝王祭天、祈求五穀豐登的場所。
  • 北京天壇公園的主要景點有:圜丘壇、皇穹宇、祈谷壇
    北京天壇公園簡介天壇,世界文化遺產,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勝地和國家級文明風景名勝區示範點。天壇位於北京南部,東城區永定門內大街東側。它佔地面積約273萬平方米。天壇始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在清乾隆和光緒年間進行了重建。
  • 北京自由行,去天壇聽聽來自過去的聲音
    到北京之所以想去天壇,還是覺得除了故宮之外,這裡是北京這個千年帝都中皇家建築的代表。穿越偌大的天壇公園,隨處可見古木森森,綠草茵茵。各地的遊客大多從南門進入那三個主要景點,因此周圍顯得格外寧靜。在一片空曠的草地上,我們發現了乾隆皇帝時最終完成的七星石,幾塊石頭上似乎雕刻著山巒紋樣,用以象徵天下九州。
  • 天壇,是時候回來了!!
    常話講「晨鐘暮鼓」,天壇作為皇家的祭祀之所,只取「晨鐘」,不設「暮鼓」,則寓含帝王永生之意。不僅天壇,北京歷代帝王廟也是如此。七星石在天壇七十二長廊東南的場地中,按照北鬥七星的方位排列的七塊巨石。八塊石頭又怎麼能代表「北鬥七星」呢,這裡面又有什麼奧秘?官方說法為:七星石原是明朝嘉靖年間設置的七塊鎮石,寓意泰山七峰。
  • 是中國人都知道北京天壇旅遊景點的文化背景,那除了皇帝祭天呢…
    天壇還有九柏、王當七星石、甘泉井、寡婦木爐、飛花坎等歷史遺蹟。天壇公園有60000餘棵樹,3500餘棵古松樹、柏樹和刺槐樹,綠地面積163萬平方米,環境幽靜,氣氛莊嚴肅穆。北京天壇實拍圖一天壇有兩面牆,形成內壇和外壇,它們都在北圈的南面。最初,為了在牆上展示天地形象,象徵著「天地」理論。
  • 北京「最低調」景點,明明與天壇齊名,卻成本地人專屬的遛彎公園
    北京「最低調」景點,明明與天壇齊名,卻成本地人專屬的遛彎公園都說是金子就會發光,但是如果你這顆金子,在一堆金磚當中,你是否還會發光,北京就是一個這樣的城市,在北京擁有非常多的歷史建築,這些歷史建築無論是從歷史意義以及建築完整程度都是當時之最,
  • 天壇公園旅遊指南
    天壇公園景點介紹:天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公元 1420 年),是明清兩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禱五穀豐收的地方。天壇是目前中國現存最大的祭壇建築群。現已開放為天壇公園。 1949年北京解放,天壇公園獲得了新生。市人民政府進行了大量清理和造園工程:平地、築路、植樹、栽花......。特別是從1971年開始,又對園內古建築進行了有計劃、有步驟的大規模修繕整理。先後翻修了祈年殿、皇穹宇及其東西廡、圜丘內外的遺牆。
  • 北京天壇公園,當日客流量破30000,中外遊客連綿不絕!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北京的天壇公園。天壇,顧名思義,相信不用小編多說,大家都知道是皇帝用來祭祀的地方。北京的天壇公園呢,始建於明永樂年間,由圜丘以及祈谷兩壇共同構成,主要分為兩個用途:①祭祀皇天、②祈求五穀豐登。如果朋友是坐地鐵前往天壇公園,最簡單便捷的就是在天壇東下,走出地鐵口,右拐走不了幾步就能看到天壇公園的東門。
  • 北京著名景點天壇的建築文化內涵
    天壇是圜丘、祈谷兩壇的總稱,有壇牆兩重,形成內外壇,壇牆南方北圓,象徵天圓地方。天壇的選址南起永定門,北到鐘鼓樓,這條縱貫北京城的中軸線大家絕對不會陌生。前門、紫禁城三大殿、景山,幾乎北京城最重要的幾大建築都壓在了這條中軸線上。但是,可以明顯發現:天壇的位置有點偏,在中軸線往東一點。
  • 天壇景物記
    許多對稱的圖形都有一條中軸線,從電視紀錄片中,我們縱觀整個北京,可以發現這個城市有條中軸線,兩邊的區域以中軸線為基準對稱分布。人民英雄紀念碑、天安門、紫禁城還有故宮都在這條中軸線上。北京的天壇也不偏不倚處在這條中軸線上。到天壇公園是在1988年國慶節前夕,正是秋高氣爽的季節。這是北京旅遊最有詩意的時節。我感覺北京天壇公園的秋色是浪漫的、唯美的。
  • 北京天壇公園景區
    總體介紹:天壇,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天壇,在北京市南部,東城區永定門內大街東側。佔地約273萬平方米。天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緒時曾重修改建。為明、清兩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穀豐登之場所。建築特點:天壇以嚴謹的建築裝飾布局、奇特的建築構造和瑰麗的建築裝飾著稱於世。總佔地面積約270萬平方米,分為內壇和外壇。
  • 北京天壇公園,祈年殿裡的龍鳳石,傳說著一個美麗的愛情故事!
    天壇公園天壇不僅是中國古建築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築史上的瑰寶。壇內主要建築有祈年殿、皇乾殿、圜丘、皇穹宇、齋宮、無梁殿、長廊、雙環萬壽亭等,還有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等名勝古蹟。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對天壇的文物古蹟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保護和維修。歷盡滄桑的天壇以其深刻的文化內涵、宏偉的建築風格,成為東方古老文明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