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育:
印度現有226所大學級機構,包括39所「被認可的大學」。其中155所是傳統大學,34所農業大學,(包括漁業和牲畜醫學,園藝學和奶品技術),17所工程技術大學,包括6所技術學院,14所醫藥科學技術大學,一所國家法律大學,人口科學院,印度統計學院,印度科學院,一所新聞大學,一所Ayurveda大學,5所女子大學,6所梵語大學,7所開放式大學,7所音樂和美術大學,一所美術史,環保和博物館學大學。
有超過8000所學院附屬於這些大學,據估計有將近500萬學生在讀。上面提到的學院中有超過150所提供MBBS和更高的醫學學位,74所牙醫學,90所製藥學,62所護理學,170所農業及相關學科,428所工程學,116所Ayurveda和75所順勢療法。大多數常規的大學和學院提供基礎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包括外語、國際關係、社會研究、教育和法律),BA,BSc,Bcom,Bed,B,MA,MSc,Med和一些其他更高的學位。292所學院提供工商管理碩士課程及相關課程,其中有4所專門的管理學院,是高等學習的中心。除了構成大學的學院外,還有大量附屬於高校系統的科學與工業研究委員會、Bhaba原子研究中心、印度農業研究委員會、印度醫學研究委員會、印度社會科學研究委員會的研究中心,可以提供博士和博士後的研究項目。
高等教育體系和專業化學院是印度高等教育的核心。研究課題和教學科目涵蓋甚廣,從詩歌研究到計算機工程到太空探究都有涉及。大多數大學和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是獨立經營的。相當數量的大學是由附屬學院和專業院系組成的聯合結構。大體來說,附屬學院教授本科課程,而專業院系負責引導研究生的學習和進行高級研究。由大學決定進入學院學習的標準並且組織本科階段的初級學位考試及學位的授予。
一些其他類型的大學在其一般的課程及專業技術的課程中都設有本科和研究生課程。這些學校沒有附屬學院。
還有第三類大學和學院,這類學校教授本科和研究生階段的專業技術課程,諸如印度技術學院、博拉技術學院、印度醫藥科學院、印度森林研究院、印度動物醫學研究院。有的學員只提供研究生課程和研究課題,如印度農業研究院和醫學研究生院。
印度高等教育以其獨有的特色、靈活性和高質量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國際學生到印度的大學學習。相對於美國、西歐國家或是澳大利亞提供的昂貴的高等教育,印度的高等教育仍舊是由政府高度資助的,因此是人們可以承擔的。此外,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學生在這裡可以感受更強的歸屬感和自信心的分享,因為他們和印度有許多共同的社會和文化的價值觀。
印度風情:
走在印度的街頭,我被美麗大方的紗麗所吸引!
紗麗是印度婦女最愛穿的一種服裝,它在印度女性心目中的地位,有點像過去中國婦女喜歡穿的旗袍。它莊重、雅致、大方、美麗,常被穿著出現在正規場合,實際上是印度的一種國服。
有人甚至著文說,「如果泰戈爾的詩裡有最高超的理想主義,那麼紗麗裡就有女人最美麗的情懷」。我還沒有看見過有誰這樣讚美過一種服裝。不過,你看看著名服飾文化專家華梅畫的一幅「麗紗」畫,就知道上述的形容並不算是誇張之詞。
(責任編輯:許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