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雲南迪慶香格裡拉市尼西鄉幸福村:依靠生態旅遊致富了,住戶咧嘴笑了
沿著蜿蜒盤旋的214國道,6月12日中午,記者來到了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尼西鄉的幸福村巴拉村小組。今年53歲的扎史次仁和他的愛人次卓拉姆、兩歲多的孫女正在家裡。據扎史次仁介紹,他們家原先種青稞、小麥、蕎麥、土豆,賣犛牛的乳製品(酥油、奶渣等),從這裡到214國道路口需要步行兩天,再搭車到香格裡拉縣城賣松茸、酥油、奶渣等產品還需要幾天時間,往往還沒走到縣城,農產品已經沒法賣了,一年收入只有幾千元錢。自從香格裡拉市巴拉格宗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在這裡開發巴拉格宗旅遊景區,修好了巴拉格宗景區公路,依靠生態旅遊,他們家致富了。
-
紀錄片《「炫中國」幸福香格裡拉》即將獻映
因為他們的努力和奮鬥,美麗、富裕、安康的迪慶不再是遙遠的想像,早已成為觸手可及的幸福所在。2020年脫貧攻堅工作收官之際。2019年末,迪慶州共接待國內外遊客2201.77萬人次,全年旅遊業總收入近266億元,旅遊業帶動就業人數12萬餘人,已經成為迪慶州主引擎產業和「一把手」經濟,在迪慶州脫貧攻堅主戰場中起到了重大帶動作用。以維西縣塔城鎮啟別村為代表的鄉村旅遊在為當地脫貧創收致富的同時,也為迪慶州的旅遊業發展增添了一抹別樣的色彩。
-
雲南迪慶實現整州脫貧,幹部群眾勁頭十足奔小康
夏日的迪慶,美若畫境。「迪慶」,藏語意為「吉祥如意的地方」。高入雲端的雪山,清澈靜謐的湖泊,繁盛茂密的原始森林……多民族安居樂業,在這片土地上世代和睦相處。然而,美麗的另一面也曾經是貧困。這裡是國家確定的「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之一。脫貧攻堅戰全面打響以來,當地幹部群眾奮力拼搏,2019年已實現整州脫貧。
-
牛油果成孟連老百姓的「致富果」
人民網昆明12月1日電 (虎遵會)本網11月30日從雲南省普洱市孟連縣舉辦的「孟連牛油果」區域公共品牌發布推介會上獲悉,截至目前,該縣已建成牛油果規範化種植示範園5萬畝,投產1萬畝,產量4000噸,產值1億元,牛油果已發展成為老百姓的「致富果」。
-
黑土陶成為香格裡拉藏族群眾致富的看家手藝
新華網昆明5月7日電(記者劉娟、李懷巖)利用當地特有的黏土,採用藏族純手工的技藝,一個個捏制而成的淡黃色「瓶瓶罐罐」經過一天的燒制後,變成了一個個透著油光的黑土陶工藝品…… 從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縣前往德欽縣的國道214線維西岔路口,短短幾年間因暢銷香格裡拉黑土陶而發跡的尼西鄉湯堆村人,已在路邊建起了一排排專銷黑土陶的藏式建築風格房子
-
雲南尼西鄉幸福村靠生態旅遊致富
沿著蜿蜒盤旋的214國道,6月12日中午,記者來到了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尼西鄉的幸福村巴拉村小組。今年53歲的扎史次仁和他的愛人次卓拉姆、兩歲多的孫女正在家裡。據扎史次仁介紹,他們家原先種青稞、小麥、蕎麥、土豆,賣犛牛的乳製品(酥油、奶渣等),從這裡到214國道路口需要步行兩天,再搭車到香格裡拉縣城賣松茸、酥油、奶渣等產品還需要幾天時間,往往還沒走到縣城,農產品已經沒法賣了,一年收入只有幾千元錢。自從香格裡拉市巴拉格宗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在這裡開發巴拉格宗旅遊景區,修好了巴拉格宗景區公路,依靠生態旅遊,他們家致富了。
-
平頂山市郟縣冢頭鎮:小小葡萄串起致富「增收果」
2013年,他試種了3畝多葡萄,接果後產量和效益都不錯。2016年,在村「兩委」的支持和幫助下,他又流轉了50多畝土地,開啟了他的葡萄種植致富之路。 「為了保證葡萄的香甜爽口,我堅持讓葡萄自然成熟,並且使用有機肥,不打催熟劑、除草劑,每一株葡萄樹只保留5、6串果子,果子吃起來口感、味道更好。」
-
金融賦能迪慶旅遊產業
本報訊(記者 張帆) 近日,記者從富滇銀行香格裡拉分行獲悉,自2010年分行成立至今,針對迪慶藏族自治州文化旅遊企業,通過流動資金貸款、項目貸款、基本建設貸款等品種,累計投放貸款約13億元,當前,涉及文化旅遊行業貸款餘額2.68億元,佔該分行總貸款的13%。
-
雪域藍天 愛在飛翔——迪慶香格裡拉機場通航二十周年紀實
迪慶香格裡拉機場於1998年1月4日開工建設,1999年4月30日建成通航,場址位於香格裡拉縣城西南5.4公裡處的拉咱壩,海拔3287.8米,屬於雲南高高原支線機場。 20年來,迪慶香格裡拉機場共運輸旅客600多萬人次,保障飛機起降近7萬架次,運輸貨郵近12000噸,運輸持續增長,成為了雲南發展較快的機場之一。
-
讓綠色「好環境」成為群眾增收致富「金飯碗」
我縣還將計劃打造10個民宿集群發展村,率先推動民宿等級認定,為推進產業融合,助力脫貧攻堅,提升全域鄉村旅遊新顏值,傾力打造關中環線精品民宿集群,建成西北最美鄉村旅遊體驗觀光長廊,打造「南莫幹·北終南」的文化主題民宿新IP,讓綠色「好環境」成為群眾增收致富「金飯碗」。
-
雲南迪慶:培育生態特色產業鞏固脫貧成果
原標題:培育生態特色產業鞏固脫貧成果 香格裡拉位於雲南迪慶高原。地處高寒冷涼地區,迪慶藏族自治州一度成為全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在脫貧攻堅進程中,迪慶把產業培育和轉移就業作為強化造血功能的抓手,實現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
-
以產業為引領 助群眾增收致富
原標題:以產業為引領 助群眾增收致富 12月22日,副市長周正英到遠安縣洋坪鎮百井村調研脫貧攻堅
-
廣西凌雲:黃金百香果香飄小山村 甜了群眾「致富心」
    百香果產業是朝裡瑤族鄉的新興產業之一,凌雲縣黨委政府積極引導群眾因地制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了凌雲縣澤被農林產業運營有限公司在六作村創建黃金百香果種植示範園,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發展百香果產業,有效激活了產業的「造血功能」,激發了群眾參與產業發展的積極性,不少農戶通過種植百香果實現增收脫貧,一顆小小百香果成為貧困戶的
-
雲南迪慶香格裡拉機場即將通航
千餘名雲南迪慶藏族牧民今天第一次看到飛機落在他們眼前。 即將在今年五月前後開通「昆明——迪慶」航線的雲南省迪慶香格裡拉機場今天開始初步驗收。一架編號B——4106的中國民用航空總局的飛機今天上午十點半成功地降落在新建成的停機坪上,讓自發前來觀看的藏族群眾們興奮不已。 被確認為「香格裡拉」所在地的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兩年來旅遊業迅猛發展,去年前來旅遊的人數已達到八十萬。迪慶機場的通航無疑讓世界和這個美麗的「世外桃源」拉近了一大步。
-
「新時代迪慶新氣象」啟別村:鄉村旅遊開啟脫貧致富新篇章
不過,獨特的自然風光與別樣的民族風情賦予了迪慶更具優勢的旅遊資源,發展旅遊產業成為增收致富的有效路徑。維西縣塔城鎮啟別村就是其中之一。10月21日,2020「新時代新氣象」——迪慶網絡主題採訪記者團走進維西縣塔城鎮啟別村,在民族風情濃鬱、景色宜人的村莊裡,感受鄉村旅遊的悠閒氛圍。
-
郟縣茨芭鎮北竹園村:休閒遊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村民馮蘭曾是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後得益於該村旅遊發展,在村黨支部的幫助下建設農家院,目前已完全脫貧,馮蘭說:「上級幹部都幫助家裡裝修,屋子裡都是嶄新的和新的窯洞一樣,原來可黑,這我心裡也高興,人也變年輕了,越過越高興,越過越幸福。」
-
熱水鎮中藥材種植拓寬群眾增收致富路
今年來,該鎮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採取「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引導農民因地制宜發展南板藍根等中藥材種植,為種植戶開闢增收途徑。2020年和興村引導群眾種植南板藍根100餘畝,每年可收兩季,每畝投入0.5萬元,產值達2萬元。據悉,該基地種植的藥材大部分採用「訂單農業」模式,每畝淨利潤達5000元以上。和興村計劃繼續擴大規模種植藥材200畝以上。
-
四川理縣:佳山群眾忙致富 花果山裡話幸福
山外人,遊佳山,羌寨四季花果鮮,農家土菜小麥酒,自助採果賽神仙……」6月4日,記者一行沿著蜿蜒的山路來到阿壩州理縣桃坪鎮佳山村,一首《佳山好》遍及村寨百姓吟唱。佳山村是典型的高半山村寨,全村183戶548人,有耕地面積1710畝,海拔在1500米至2200米間呈縱向分布。2014年,佳山村被評為省級貧困村,2016年實現整村脫貧。
-
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脫貧記:高原明珠的華麗蛻變
幽深的峽谷,飛舞的瀑布,靜謐的湖泊……一直以來,香格裡拉就像一個傳說,給所有知道它的人留下了無窮的想像。在迪慶,不只是普達措國家公園,在巴拉格宗景區、梅裡雪山景區、香格裡拉維西滇金絲猴國家公園等19個景區,都實施了生態反哺或其他反哺政策以推進脫貧攻堅。吃生態飯,奔好日子。迪慶正用他們的實踐生動詮釋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金沙縣茶園鎮:黨支部領辦合作社 帶領群眾增收致富
近年來,茶園鎮積極探索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組織模式,穩步推進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全力盤活村(社區)集體資源,走出了一條村集體增收、群眾致富的新路子。為了改變傳統農業耕作模式,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團結村大力推進黨支部領辦合作社,並引進重慶生態園林公司,發展兒菜種植,積極引導群眾流轉土地入股合作社,進一步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增加群眾經濟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