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全球旅遊業受到了極大的衝擊,很多依靠旅遊業發展的國家都陷入了困境。澳大利亞是一個旅遊大國,因為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冬季相反,每年冬季的時候,都會有大量遊客湧入澳大利亞過冬。然而從去年2月份開始,受到新冠疫情爆發的影響,澳大利亞的旅遊業遭到了重創。根據澳大利亞相關部門的統計,在2019年2月份,有超過20萬中國遊客到澳大利亞旅遊。然而在2020年2月,赴澳旅遊的中國遊客下降到了2.1萬人,暴跌了大約90%。
在失去了出手闊綽的中國遊客後,澳大利亞的零售業也受到了極大的打擊,很多旅遊勝地的零售店都面臨著倒閉的危機。由於今年澳大利亞的疫情一直沒有得到緩解,預計今年2月份基本不會有中國遊客到達澳大利亞遊客。澳大利亞的很多景區都是依靠著中國遊客生存,澳大利亞零售業協會負責人稱,因為中國遊客在今年2月份不再前往澳大利亞旅遊,澳大利亞的旅遊業將損失14億澳元,折合人民幣約70億。
中國遊客不再前往澳大利亞旅遊,一方面是因為前往澳大利亞旅遊,存在感染新冠疫情的風險,另一方面是因為澳大利亞屢次詆毀我國。先說說第一個方面,澳大利益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正是因為澳大利亞的人口密度較低,澳大利亞的疫情才沒有像英法等國一樣大範圍蔓延。而且南半球和北半球季節相反,北半球疫情最嚴重的冬季,剛好是澳大利亞的夏季。所以在北半球國家疫情反彈的時候,澳大利亞的疫情並沒有出現太大的惡化。
雖然澳大利亞國內的疫情並不嚴重,但是前往澳大利亞旅遊的歐洲人,卻可能攜帶新冠病毒。在英國出現新型新冠病毒後,澳大利亞為了維護同英國的「友好」關係,拒絕向英國頒布旅遊禁令。這些前往澳大利亞旅遊的英國人身上,都可能存在變異的新冠病毒。由於前往澳大利亞旅遊存在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中國遊客在選擇旅遊地點的時候,肯定不會選擇澳大利亞。
至於第二個方面,就是澳大利亞對中國的外交態度,也是很多中國人放棄前往澳大利亞旅遊的重要原因。中國人在面對外國無故詆毀污衊的時候,總是能夠表現出極強的團結意識。澳大利亞政客胡言亂語,惡意詆毀中國的行為,早就刺痛了很多中國遊客的心。即使澳大利益的疫情被完全控制,大部分中國遊客也不會再選擇前往澳大利亞。
前不久一名澳大利亞軍官出身的議員,公開在社交平臺上叫囂同中國開戰。這名叫囂同中國開戰的議員,只是澳大利亞眾多反華議員中的一個激進代表。澳大利亞議員如此公開的抨擊中國,相信任何一個有愛國情懷的中國人,都不會選擇在這個時候去澳大利亞旅遊。實際上澳大利亞和中國交惡,不僅對澳大利亞的旅遊業造成了嚴重影響,同時也對澳大利亞的畜牧業和農業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可以說澳大利亞是自作孽不可活,最終會為自己的行為付出慘痛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