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徐州藏著好嗲的名媛「海派菜」!一桌的濃油赤醬,瞬間穿越回上海1943年!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食尚徐州,ID:ssxz0516】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上海一九四三周杰倫
//
" 黃金葛爬滿了雕花的門窗夕陽斜斜映在斑駁的磚牆
老街坊 小弄堂 老唱盤 舊皮箱
說著一口吳儂軟語的姑娘緩緩走過外灘 "
//
穿過環球港繁華的商鋪,走進這座大隱於市的店面,仿佛一下穿越到1943年的民國時光。
「推開門儘是繁華,關上門又是一方天地」
店內一桌一椅一磚一瓦皆展現出濃鬱的民國風情, 美到像是拍電影,分不清現實還是夢境。
牆上手繪著外灘的街景、歐式桌椅、彩繪玻璃……一秒穿越到民國時期的上海,仿佛看到了穿著旗袍的名媛們坐在其中淺吟低唱。
琉璃燈、留聲機、老舊檯燈……這些舊物在它們的位置散發著年歲的光輝,等著知己去相識、摩挲它們。
鎢絲燈與霓虹交替閃爍,老爵士與情歌縈繞在耳旁,讓你沉浸其中,徜徉在民國歷史的長廊,走著走著,有如夢境一般。
就連菜單都充滿了民國風情,慢慢翻閱查看著每道菜的簡介,時光仿佛就停在了這裡……
海派菜作為新派上海菜,吸收了其它菜系的特點並結合上海菜的風格,形成了自己甜鹹適宜、濃淡兼長、清醇和美的獨特風味。
美齡菜譜的菜品中西結合,西菜中做,中菜西做,有傳統老味,有舶來創新,體現出民國大融合的飲食文化。
美齡紅燒肉
「汁濃、味厚、油多、糖重、色豔」,其實這句話用來形容上海海派菜中的紅燒肉再適合不過了,肥瘦相間的五花肉和醬汁在一起經過燜燒,不採用勾芡的方法,而是用小火慢熬糖色,五花在鍋中盡情釋放出膠原蛋白,醬汁自然變得濃稠鮮香。
剔透紅燒肉用筷子可以輕鬆夾斷,肉皮Q彈,肥肉入口即化,一口下去軟糯與醇厚兩種口感在口腔中交織,滿口留香是滿足的味道。
美齡排骨
上海人從小吃到大的家常菜裡,排骨是一道必點菜。上好的排骨挑選瘦肉,出盤的排骨軟而不柴,輕鬆脫骨,加上濃濃醬汁的包裹,十分可口。
鹹中帶甜,美齡排骨的特色是在其中加入了青梅,梅子本身帶有酸味,而這種酸正好能融合掉肉質中的脂肪,口感更加軟爛,梅子本身的水果香味使整個口感油而不膩,一口一個,放進嘴巴砸上一圈,將骨頭來回啃到乾淨方才罷休。
少帥脆鱗鱸魚
鱸魚肥美鮮嫩, 肉質細嫩,古人就對鱸魚情有獨鍾:
「秋風且食鱸魚美",「西風斜日鱸魚香」,「白酒醇釅鱸魚鮮」
這道脆鱗鱸魚沒有採用傳統的清蒸做法,而是帶鱗入鍋,保持鱗片完整,別有風味。一口下去酥香清脆,皮脂 Q 彈,有韌勁,魚肉柔嫩細滑。
美齡養生粥
相傳宋美齡很小的時候就出國留洋,生活方式偏西化,而西式菜中肉類較多,很容易消化不良。有段時間她沒什麼胃口, 府裡的大廚用香米和豆漿熬了一鍋粥,宋美齡喝了胃口大開,後來就成了她鍾愛的一道粥,就叫民國美齡粥。
上等粳米、豆漿、百合、山藥熬製而成的粥,濃濃的豆漿,裹著糯米的香甜,一口下去口味獨特,清香鮮甜,讓人禁不住胃口大開。
老上海燻魚
上海的燻魚和傳統的燻不一樣,它沒有燻制的工藝和過程,只是外表和形色相似,人們稱之為燻魚。油炸後的魚塊浸入滷汁中入味。鹹香中帶著鮮甜。
魚肉色澤鮮亮,肉質緊實而不硬,外脆裡嫩,醬香濃鬱,吃起來讓人齒頰留香、回味悠長……
降脂香芹
據說宋美齡在40歲患癌後曾在飲食上花過許多心思,特別注意吃這方面,菠菜和芹菜就是她每餐必吃的食材,芹菜的降壓功效都已經被大家熟知,受到很多朋友們的喜愛。芹菜不僅可以降壓,還可以降糖、降脂。
沙拉大拌菜
吃了這麼多肉,那一份清新爽口的大拌菜用來解膩是再好不過的了,苦菊、捲心菜、紫甘藍、小番茄、玉米,還有嘎嘣脆的穀物,和沙拉醬拌在一起,紅綠相間,健康低卡,這可能就是美齡女士保持長壽的秘訣之一了。
美齡菜譜總廚章寅,作為南方人,講話溫暖舒緩,帶著江南水鄉的氣韻,章總廚科班出身,從進學校學習到現在已經31個年頭,這31年來他紮根在海派菜中,創造出一份獨屬於自己的美食天堂。
「淮揚菜和海派菜還是有一些區別的,我在老家的時候一直是做海派菜,做了有二十餘年,之後又去德國進修了3年,到上海繼續鑽研海派菜,去年從上海總部調派到了徐州。」
章總廚娓娓道來著他這30多年的經歷。
在德國的那3年章總廚接觸到了歐洲整體的餐飲文化,不單單是德餐,更有法餐、義大利餐。
「歐洲菜的烹飪方法相對於中餐而言比較簡單,它更可取的是它的擺盤,『留白』是我體會到最深的兩個字。」
在國外的日子反而讓章總廚越發的熱愛起海派菜,回國後他更是直接到海派菜系的原住地上海繼續鑽研,把海派菜做得更正宗。
在章總廚看來,上海是座非常國際化的城市,現在海派菜本身就融合了許多西方的餐飲文化,他結合自己的經歷融會貫通的引入了西餐的一些精華,讓口味更多樣,擺盤更精美。
環球港內,流光溢彩,隱匿在商業中心,華服倩影、觥籌交錯,別有一番腔調。
滄海桑田,歷史雖只存在於昨日。
美齡菜譜,
為你解開第一名媛青春永駐的奧秘,讓那時的溫度在現代得以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