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藏著好嗲的名媛「海派菜」!一桌的濃油赤醬,瞬間回到老上海

2020-12-14 城市觀察員

原文標題:徐州藏著好嗲的名媛「海派菜」!一桌的濃油赤醬,瞬間穿越回上海1943年!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食尚徐州,ID:ssxz0516】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上海一九四三周杰倫

//

" 黃金葛爬滿了雕花的門窗夕陽斜斜映在斑駁的磚牆

老街坊 小弄堂 老唱盤 舊皮箱

說著一口吳儂軟語的姑娘緩緩走過外灘 "

//

穿過環球港繁華的商鋪,走進這座大隱於市的店面,仿佛一下穿越到1943年的民國時光。

「推開門儘是繁華,關上門又是一方天地」

店內一桌一椅一磚一瓦皆展現出濃鬱的民國風情, 美到像是拍電影,分不清現實還是夢境。

牆上手繪著外灘的街景、歐式桌椅、彩繪玻璃……一秒穿越到民國時期的上海,仿佛看到了穿著旗袍的名媛們坐在其中淺吟低唱

琉璃燈、留聲機、老舊檯燈……這些舊物在它們的位置散發著年歲的光輝,等著知己去相識、摩挲它們。

鎢絲燈與霓虹交替閃爍,老爵士與情歌縈繞在耳旁,讓你沉浸其中,徜徉在民國歷史的長廊,走著走著,有如夢境一般。

就連菜單都充滿了民國風情,慢慢翻閱查看著每道菜的簡介,時光仿佛就停在了這裡……

海派菜作為新派上海菜,吸收了其它菜系的特點並結合上海菜的風格,形成了自己甜鹹適宜、濃淡兼長、清醇和美的獨特風味

美齡菜譜的菜品中西結合,西菜中做,中菜西做,有傳統老味,有舶來創新,體現出民國大融合的飲食文化。

美齡紅燒肉

「汁濃、味厚、油多、糖重、色豔」,其實這句話用來形容上海海派菜中的紅燒肉再適合不過了,肥瘦相間的五花肉和醬汁在一起經過燜燒,不採用勾芡的方法,而是用小火慢熬糖色,五花在鍋中盡情釋放出膠原蛋白,醬汁自然變得濃稠鮮香。

剔透紅燒肉用筷子可以輕鬆夾斷,肉皮Q彈,肥肉入口即化,一口下去軟糯與醇厚兩種口感在口腔中交織,滿口留香是滿足的味道

美齡排骨

上海人從小吃到大的家常菜裡,排骨是一道必點菜。上好的排骨挑選瘦肉,出盤的排骨軟而不柴,輕鬆脫骨,加上濃濃醬汁的包裹,十分可口。

鹹中帶甜,美齡排骨的特色是在其中加入了青梅,梅子本身帶有酸味,而這種酸正好能融合掉肉質中的脂肪,口感更加軟爛,梅子本身的水果香味使整個口感油而不膩,一口一個,放進嘴巴砸上一圈,將骨頭來回啃到乾淨方才罷休。

少帥脆鱗鱸魚

鱸魚肥美鮮嫩, 肉質細嫩,古人就對鱸魚情有獨鍾:

「秋風且食鱸魚美",「西風斜日鱸魚香」,「白酒醇釅鱸魚鮮」

這道脆鱗鱸魚沒有採用傳統的清蒸做法,而是帶鱗入鍋,保持鱗片完整,別有風味。一口下去酥香清脆,皮脂 Q 彈,有韌勁,魚肉柔嫩細滑

美齡養生粥

相傳宋美齡很小的時候就出國留洋,生活方式偏西化,而西式菜中肉類較多,很容易消化不良。有段時間她沒什麼胃口, 府裡的大廚用香米和豆漿熬了一鍋粥,宋美齡喝了胃口大開,後來就成了她鍾愛的一道粥,就叫民國美齡粥。

上等粳米、豆漿、百合、山藥熬製而成的粥,濃濃的豆漿,裹著糯米的香甜,一口下去口味獨特,清香鮮甜,讓人禁不住胃口大開。

老上海燻魚

上海的燻魚和傳統的燻不一樣,它沒有燻制的工藝和過程,只是外表和形色相似,人們稱之為燻魚。油炸後的魚塊浸入滷汁中入味。鹹香中帶著鮮甜

魚肉色澤鮮亮,肉質緊實而不硬,外脆裡嫩,醬香濃鬱,吃起來讓人齒頰留香、回味悠長……

降脂香芹

據說宋美齡在40歲患癌後曾在飲食上花過許多心思,特別注意吃這方面,菠菜和芹菜就是她每餐必吃的食材,芹菜的降壓功效都已經被大家熟知,受到很多朋友們的喜愛。芹菜不僅可以降壓,還可以降糖、降脂

沙拉大拌菜

吃了這麼多肉,那一份清新爽口的大拌菜用來解膩是再好不過的了,苦菊、捲心菜、紫甘藍、小番茄、玉米,還有嘎嘣脆的穀物,和沙拉醬拌在一起,紅綠相間,健康低卡,這可能就是美齡女士保持長壽的秘訣之一了。

美齡菜譜總廚章寅,作為南方人,講話溫暖舒緩,帶著江南水鄉的氣韻,章總廚科班出身,從進學校學習到現在已經31個年頭,這31年來他紮根在海派菜中,創造出一份獨屬於自己的美食天堂。

「淮揚菜和海派菜還是有一些區別的,我在老家的時候一直是做海派菜,做了有二十餘年,之後又去德國進修了3年,到上海繼續鑽研海派菜,去年從上海總部調派到了徐州。」

章總廚娓娓道來著他這30多年的經歷。

在德國的那3年章總廚接觸到了歐洲整體的餐飲文化,不單單是德餐,更有法餐、義大利餐。

「歐洲菜的烹飪方法相對於中餐而言比較簡單,它更可取的是它的擺盤,『留白』是我體會到最深的兩個字。」

在國外的日子反而讓章總廚越發的熱愛起海派菜,回國後他更是直接到海派菜系的原住地上海繼續鑽研,把海派菜做得更正宗。

在章總廚看來,上海是座非常國際化的城市,現在海派菜本身就融合了許多西方的餐飲文化,他結合自己的經歷融會貫通的引入了西餐的一些精華,讓口味更多樣,擺盤更精美。

環球港內,流光溢彩,隱匿在商業中心,華服倩影、觥籌交錯,別有一番腔調。

滄海桑田,歷史雖只存在於昨日。

美齡菜譜,

為你解開第一名媛青春永駐的奧秘,讓那時的溫度在現代得以傳承。

相關焦點

  • 上海菜的傳承:「濃油赤醬的本幫菜— 博採眾長的海派菜」
    在上海中洋融合、海納百川的味覺歷史中,有一種滋味,它出身低微,卻自成一派,不因各方衝擊而消失,不因時代變遷而走味,這就是本幫菜。它是這座城市的味覺之本,是老上海記憶裡「小時候的味道」。李家五代為廚,專注做本幫菜,李林根之子、三林本幫菜傳人,從清末傳承至今,寫就草根傳奇的李伯榮14歲拜上海德興館大廚楊和生為師,悉心專研本幫菜的烹飪技法,學成後先後在德興館和上海老飯店等本幫飯店掌勺,堅持本幫菜的特色和開發新品種,掌勺近70年。
  • 上海最「嗲」網紅在雪梨, 吃貨們排隊排瘋了! 衝浪鮑魚, 筍乾紅燒肉, 蘿蔔絲酥餅, 來自上海的味道…
    作為一個上海妹子,Erika回國浪了7個月,在本幫菜逐漸沒落的上海,我也已經許久沒有吃到擺盤精緻並有著如此可口而又濃厚味道的上海海派菜了。所以,根本不用回上海,你就能享用到比上海更正宗的精緻小點。#上海菜就是嗲#這裡有小時候在上海每次下館子都必點的經典:松鼠活魚
  • 老靈額!上海10家最嗲的麵館,每一家都堪稱「魔都第一面」!
    飄胖的宗旨就是「一定讓你吃好、吃飽、吃妥帖」讓你吃到扶牆走!大腸+八寶辣醬+西紅柿雞蛋,大腸處理的沒有一點異味,帶著淡淡的洋蔥香,Q彈有嚼勁,配上八寶辣醬一起送到嘴裡,簡直是嗲出天際!和別家不同,寶泰堅持現炒澆頭,濃油赤醬的澆在面上,香氣瞬間就溢出來了,邊吃邊有醬汁不斷地從碗邊湧出,嘴巴滿足的很!上海人對於大腸面有種不言而喻的情感,特別是寶泰的大腸面,處理的不僅乾淨,而且翻炒地火候適中。
  • 超嗲!5款上海人離不開的秋冬家常菜都在這裡啦!
    上海這座城市,國際化和市井味融合的剛剛好,令人著迷。 十裡洋場老洋房,法國梧桐小弄堂。帶著孫子們的阿姨爺叔們推著買菜的小車,拎著街角買來的早點在歐式建築物中進進出出,煙火氣十足。
  • 《尋味上海》竟然弄出一個海派菜,實在有些不知天高地厚
    老派爺叔摘要:新年伊始上海電視臺推出了一檔名為《尋味上海》的紀錄片,介紹上海美食。在第一集中就提出了「海派菜」,一個菜系就這麼簡單隨意,弄兩個創新菜就可以創立一個新菜系了?新年伊始上海電視臺推出了一檔名為《尋味上海》的紀錄片,介紹上海美食,作為土生土長的上海人,又是自詡老吃客的老派爺叔,自然很是期待,早早就等著看了。但是看到片中的嘉賓是某位「跨界美食家」,在滬上也算有點小名氣,老派爺叔曾拜讀過他一篇關於生煎的大作,他將上海生煎分為老式和新式,還把時下連鎖店遍地的小Y生煎稱為「新式生煎」。
  • 上海浦東有處古鎮,藏著一家正宗上海菜館,更是本幫菜的發源地
    從上海高鐵虹橋站轉乘地鐵,經過2號線轉6號線,用了一個多小時就能夠到達這裡。高橋鎮作為浦東歷史上四大名鎮之一,這裡雖有諸多古鎮遺址,但嚴格意義來講,根本不能算是景區,很少有人專門過來遊覽,不過走街串巷於高橋鎮深處,你會發現有種老上海的味道,置身當地的感覺油然而生。行走於距今八百年前的高橋古街,高橋歷史文化風貌一覽無餘。
  • 普陀最嗲的幾家麵館竟藏在這些地方!快去打卡→
    四如春食府四如春食府在上海有且僅有一家,號稱「上海冷麵鼻祖」!不分工作日和雙休日,只要到飯點,必定人滿為患。辣醬澆頭,濃油赤醬的,豬肝澆頭甜甜的,在夏日,一碗涼涼的冷麵配上甜甜的澆頭,讓人食慾大增。鍋貼也是鎮店之寶。
  • 濃油赤醬,被米其林低估的上海味道
    濃油赤醬,被米其林低估的上海味道 澎湃新聞記者 肖蓓 2016-09-22 17:26 來源:澎湃新聞
  • 上海拼多多名媛是什麼梗? 上海名媛頻道事件暴露網紅名媛背後產業鏈
    上海拼多多名媛是什麼梗?一句話概括就是那些在各大社交平臺看似「豪」無人性的「上層人士」,其實有很多都是在群裡拼團然後去打卡拍照的人。上海名媛頻道事件暴露網紅名媛背後產業鏈最近上海「名媛門」事件引爆全網,讓大家知道了很多「精緻女孩」光鮮背後的醜惡,歲月靜好的背後是一幫人在自欺欺人!方法雖然被我們不齒,但真的只是為了炫耀嗎?我看未必,今天就來和大家深扒一下「名媛群」背後的灰色產業鏈!
  • 徐州這家快要破成渣小館,藏著老徐州家常味,很多人喜歡來這請客
    徐州藏有眾多的美食,很多地道老徐州味,都是藏在那些不起眼的小蒼蠅館子裡。徐州這家20多年的老飯店,名叫老屋飯店,是很多徐州人都喜歡去的飯店,雖然這家快要破成渣的老飯店環境很簡陋,老闆脾氣不好,一言不合經常出言不遜,可是依然不妨礙這家店的高人氣,很多人喜歡到這裡請外地朋友吃飯,因為在這裡可以吃到正宗地道的徐州老味道。
  • 【海上記憶】上海老飯店的滋味
    外婆不禁笑了,說:「這都是你媽媽從小吃到大的菜,上海菜最好吃啦。」朱松濤吐著舌頭,偷偷放下筷子。誰能想到9年後,這個吃不慣上海菜的男孩再到上海時,會進入上海老飯店工作呢?這恰恰是一家以呈現上海本幫菜見長的飯店。如冥冥之中被外婆的心願指引,朱松濤回到了母親離開的城市。在老飯店,從切配開始,他有機會從頭學習上海的文化,也從學吃上海菜、學燒上海菜開始,最終真正愛上這座城市。
  • 上海最嗲的18家本幫小館
    白切雞、油爆河蝦、紅燒肉、響油鱔糊、扣三絲、草頭圈子……這些縈繞於舌尖的味道只有懂經的老底子上海人才知其中深意!他家的蒜香用的特別好,登過報紙,還拿過金牌,更是得到了很多上海本地人的強烈推薦。白家秘制棒棒骨,所有棒骨的選材都非常好,肉非常多,搭配蒜香炸出來也是香氣撲鼻,十分入味。另外一道不能放棄的菜就是蟹粉獅子頭了,獅子頭肉質鮮嫩、但又緊實,還有馬蹄顆粒在裡面,再配上鮮得不得了的蟹粉,完美的搭配,也是必點菜之一哦~
  • 藏在現代商場的風情街,一秒穿越回老上海!
    耳邊沙啞的老式唱片機和吳儂軟語讓人一秒穿越迴風情萬種的老上海街頭要是你沒經歷過這樣的上海今朝就跟阿拉一道起款款叫!點擊播放 GIF 1.7M紅磚黑瓦的老上海藏的全是風情萬種老上海歡喜的小吃都是小辰光額米道逛了一圈肚皮也總歸是有點餓了,1192弄除了別致的環境設計,連老上海的美味小吃都應有盡有,你別說哦,一天真的兜伐光額!-缸鴨狗-缸鴨狗作為百年老字號,在從寧波到上海可謂是經歷了風風雨雨。
  • 弄堂小籠包帶你尋味老上海的味道
    追溯歷史,早期的上海菜,其實並不是指的「本幫菜」。而是稱之為「海派菜」的「十八幫」,我們常說的「濃油赤醬」其實只是這「十八幫」之一。還有京幫、豫幫、徽幫、湘幫、川幫、蘇幫、潮幫等,共計十八個菜系。一個城市的菜餚如此派系林立,確實國內罕見。為什麼形成了這樣的現象呢?
  • 「濃油赤醬」從何而來?
  • 上海最嗲的16碗冷麵
    德興館地址:廣東路471號人均:50元德興館是創建於1878年光緒年間的百年老店,以蘇錫邦面點享譽申城,在老上海眼裡,它的名氣可不是一般的響。每到夏天,上海人必吃冷麵,而在上海,最正宗賣冷麵的店中,美新點心店絕對排在前5之列!他家冷麵改良了先蒸後煮的工藝,生面直接下水煮。還有一臺有點歷史的定製鼓風機,一次可以吹8斤面!麵條要根根分明又必須保持有點溼潤,這樣澆頭和醬汁剛好裹在麵條上。美新的冷麵澆醬料也很講究,是將花生醬和芝麻醬調和起來,再加上些許醬油香醋與澆頭,一盤看似凌亂的麵條,仿佛瞬間有了靈魂。
  • 巡遊「蘇河明珠」 | 登高望遠、空中漫步...長寧有條「老嗲額...
    巡遊「蘇河明珠」 | 登高望遠、空中漫步.....長寧有條「老嗲額」景觀步廊!站在4層高的觀光塔頂層向外看,蘇州河沿岸的風光一覽無餘,如果遇上晴空萬裡的好天氣,還能清楚地看到浦東的東方明珠和國際金融中心等標誌性的大廈呢。
  • 老上海的「門門道道」,這幾條美食街你去過幾個?
    上海是一座極具現代化而又不失中國傳統特色的國際都市。外灘獨具特色的西洋建築與浦東極具現代元素的摩天大廈交相輝映;老飯店的上海本幫佳餚,杏花樓的廣式粵茶下午茶早點,紅房子奢華的法國大菜;上海老街的聊天茶館,衡山路的年輕人愛去的酒吧,應有盡有好不熱鬧。
  • 上海人為你推薦,正宗「濃油赤醬」的本幫菜館,每種都很「贊」
    我國有兩個都城,「北京是帝都,而上海是魔都」,這樣的形容,可以很明確的看出上海的地位有多高。傷害是一座國際都市,這裡是最早被西方文化所感染的城市,我們看的每一部年代劇中都能看到老上海的影子,每個人對這裡十分憧憬,這裡的一切都吸引著人們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