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做影像檢查可即時查看

2020-12-23 中山網


   雲影像服務上線後,患者完成醫學影像檢查後,無需長時間等候結果,通過手機等即可查看報告和影像資料。本報記者 繆曉劍 攝

本報訊  過去,患者到醫院進行影像檢查時普遍存在等候時間長,膠片、光碟等載體不方便攜帶等問題。4月24日,針對這一大難題,火炬開發區醫院正式上線了雲影像服務。今後患者完成影像檢查後,無需在原地長時間等候檢查結果,在手機、PAD、PC等電子產品上即可查看報告和影像資料。

醫學「數字報告和雲影像」的推出,讓患者可以即拍即走,減少患者聚集和等候時間。在方便患者的同時,醫院不僅可以降低耗材成本,還可以減少由於列印膠片或刻錄光碟導致環境汙染。

以前患者獲取影像檢查結果流程一般是這樣的:影像檢查完成(放射、CT、MR、B超、內鏡等)——按照預定時間前往取報告或影像資料——經常遇到還未到取片時間的情況——繼續等待後,再次嘗試取片——列印塑料膠片或刻錄光碟耗費時間長——取到報告、膠片或光碟。

雲影像上線後,患者獲取流程是這樣的:影像檢查完成(放射、CT、MR、B超、內鏡等)——報告完成,手機掃碼即可查看報告及影像資料——數字報告/影像資料經授權隨時下載或分享。

據介紹,醫學雲影像屬於高清無損的醫學影像,患者做完影像檢查後,自動上傳到專用雲平臺。檢查報告完成後,患者可以通過手機、PAD或者電腦,隨時隨地查看和分享自己的數字醫學影像,方便轉診並進行長期保存,醫生也可以通過手機,PAD和電腦查看高清原始Dicom影像,進行專業閱片-調節窗寬窗位,局部放大,測量等,滿足移動在線閱片需求。

選擇雲影像的好處有哪些?該院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CT、MRI等檢查的影像動輒二三百張,傳統的塑料膠片一般才兩三張,已經不可能呈現全面而有用的信息,數位化載體可以滿足時代發展的新需求,刻錄光碟雖然滿足影像全面的要求,但是操作極其不方便,雲影像相較於傳統塑料膠片或光碟將更好的參與醫療過程,滿足臨床應用的需求,也為患者帶來更好的就醫體驗。

醫學「數字報告和雲影像」的上線,是火炬開發區醫院為患者打造「一站式」信息化就醫體驗的最新成果。自建設成為網際網路醫院以來,該院一直致力於完善以患者為中心的全流程智慧就醫服務,不斷提升患者就醫的獲得感、幸福感。

相關焦點

  • 真正的實時衛星影像,可查看即時著火點和颱風直播
    概述眾所周知,從谷歌地球上幾乎可以看到地球上每一個角落的衛星影像,但總有不少水經注的用戶問"如何查看實時衛星影像"、"哪裡可以看到實時衛星影像"等問題,看來大家都非常期待能看實時的而不是歷史的衛星影像。為此,小編曾為大家分享過一篇文章《實時衛星影像視頻,將讓你擁有一雙真正的千裡眼!》【點擊回顧】,雖然實時視頻的夢想就快要實現了,但它畢竟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 海慈醫療集團專用方艙CT投入使用 發熱患者可接受檢查
    專用方艙CT位置緊鄰發熱門診,發熱患者通過該CT進行胸部掃描檢查,結合核酸檢測結果,可快速進行疾病相關診斷。來源:海慈醫療集團專用方艙CT的投入使用,對發熱、疑似患者實行獨立影像檢查,確保「專人專機、一人一室、一床單一消殺」,大大減少了風險隱患,集設備間、掃描間、CT機及消毒裝置於一體的箱體式「方艙CT」,為疫情防控常態化提供了設備保障;有效緩解了常規門診及住院患者的CT檢查壓力,保障常規就診患者能夠及時完成CT檢查,以優質醫療更好地服務於患者。
  • VPHOTO引領即時影像行業標準建設,提出三大保障體系
    數據資產安全自此就更為企業所重視,今年的疫情給很多企業上了一課,比如即時影像服務領域,一些抗風險能力薄弱的平臺批量倒閉,連帶的是數千家企業影像資產的丟失,這些對品牌文化建設非常重要的資料損失是不可逆的。即時影像誕生之初被稱為新物種,它直接改變了傳統商業影像模式,大幅提升行業效率。
  • 你的所有影像資料都能手機上看
    「相比於膠片,數字影像可看到全部的原始影像資料,外地患者在我們醫院複查後,帶個手機就能給當地醫生查看結果。」浙江省醫學會內科學分會主任委員、浙大二院老年科主任劉進說。果然,在做完檢查後不久,高阿姨通過掃描紙質報告單上的二維碼,便查看到了自己的檢查報告和所有的原始影像資料,還能下載和授權分享給他人。
  • 301醫院放射科主任楊立解密影像檢查「那些事」
    楊立主任:一些年輕醫生對放射檢查的專業理解度不夠,如果不能確認某項檢查用不用做,患者又特別堅持的話,醫生很難拒絕患者的要求。而且放射檢查醫保又能報銷檢查費用,容易出現過度檢查。目前國內過分關注小概率性事件。10個人檢查,9個人沒事,只有1個人查出有問題,醫生可能會擔心漏掉某個有問題的人而擔上風險,那9個人就成了陪襯。
  • 中山市第一家醫學雲影像服務在火炬開發區醫院上線
    長期以來,患者影像檢查普遍存在等候時間長,膠片、光碟等載體不方便攜帶等問題,十分影響患者的就醫體驗。4月24日,針對這一大難題,中山火炬開發區醫院正式上線了雲影像服務。今後,患者完成影像檢查後,無需在原地長時間等候檢查結果,在手機、PAD、PC等電子產品上即可查看報告和影像資料。
  • 廈大附屬心血管病醫院上線「雲膠片」 影像報告隨時隨地手機查詢
    廈門網訊(文/圖 廈門日報記者 楚燕 通訊員 劉雲芳)為提升患者就醫體驗,深化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簡稱「廈心」)近日上線了「雲膠片」系統,充分利用網際網路信息化手段,實現患者隨時隨地通過手機查看影像報告
  • 蔡慶:黑白影像的「偵察兵」
    蔡慶在查看片子。(記者車晉彧/攝)影像科醫生的一個診斷結論,有時能影響患者一生。30餘載從醫歷程中,蘇州市立醫院東區影像科主任蔡慶,憑藉敏銳慧眼,對肺結節等影像診斷形成了一套獨特見解。如今,他逐漸從「幕後」走向門診,多年口碑相傳使眾多肺部疾病患者前往求助,只為聽蔡慶給出的一個判斷。眼睛「兇」 「他沒審過的報告,就不作數」周四下午,市立醫院東區影像科診室外,十多名病人正拿著磁共振或CT片等候。
  • 企業活動不分大小,都需要傳播——談即時影像對品牌營銷的意義
    短短幾句話,說出了VPHOTO對於企業品牌和活動傳播的意義——品牌主利用即時影像,製造四兩撥千斤的傳播效果!在這部短短30 秒的廣告片中,出現了幾個關鍵性數字:「5000萬用戶、累計傳播17億次、10萬家企業客戶……」成立僅僅四年的VPHOTO用數據證明,顏值也是生產力。VPHOTO開創的即時影像服務是一個「新物種」。
  • CT檢查中患者死亡賠百萬!碘造影劑過敏如何搶救?
    庭審中,就患者從發生嚴重過敏反應到被送至急診室搶救的時間,原、被告產生爭議。被告作為醫療機構,應當就此爭議承擔舉證責任。由於被告不能提供患者原始的掃描圖像資料,致使鑑定機構無法確定患者行CTA檢查結束的具體時間,也即無法確定患者發生嚴重過敏反應到進入急診科之間的準確時間。而患者提供了被告CT室技師所寫的事發經過,該經過顯示從患者檢查完畢到急診室醫生將患者接走間隔10分鐘。
  • 哈爾濱銀屑病要做哪些檢查
    那麼當我們發現自己患有銀屑病的時候要做哪些檢查呢?哈爾濱盛京銀屑病醫院帶大家一起來看看。1、臟腑功能檢查:哈爾濱專家指出,通過觀察銀屑病患者治療發現,相當一部分銀屑病患者的臟腑功能存在失調現象。這與中醫關於銀屑病的病因的闡述完全吻合。
  • 映目作為官方即時影像平臺,全方位直播中國國際廣告節
    映目雲攝影作為官方影像服務平臺,將為本次大會提供精彩的即時照片直播、視頻直播等服務,通過高度生態融合的一體化會議雲平臺直播大會,面向全球展示中國風採。根據大會的規模、流程,確定大會及分會場適當的機位及影像人員服務,可以做好大會活動每個環節的照片和視頻直播詳細方案,確保即時影像服務順利完成。
  • 早期乳腺癌患者可選擇保乳手術,高危人群應每年做一次鉬靶檢查
    如今,對一部分發現比較早,病變部位比較局限的患者,是完全可以只做部分切除而保留乳房的。在西方國家,保乳手術的比率達到70%左右。然而,由於我國患者受傳統觀念影響和一些醫院技術局限等因素,使得我國的乳腺癌患者保乳手術率較低。一些患者擔心乳房不全切容易復發轉移。
  • ...蒙醫院內鏡中心團隊完成「鏡面人 + 兩次剖宮產」患者胃腸鏡檢查
    李女士:鏡面人生+兩次剖宮產近日,上海阿特蒙醫院內鏡中心來了一位特殊的患者——李女士(化名),在朋友的推薦下前來做無痛胃腸鏡檢查。說她特殊,是因為她全內臟轉位,心臟右邊、脾臟在右邊,腸子的走向和常人不一樣。這樣的情況並不多見,出現的機率約為百萬分之一。
  • 長期過度疲勞小心淋巴癌 7種影像方式檢查淋巴癌
    原標題:長期過度疲勞小心淋巴癌 7種影像方式檢查淋巴癌   說起淋巴癌,或許大多數人還比較陌生。事實上,淋巴癌已躋身為我國惡性腫瘤的前十名,惡性淋巴瘤雖不是最常見腫瘤,但其發病率上升速度驚人。最新數據顯示,我國的淋巴瘤每年正以4%的速度上升,並且有年輕化的趨勢。下面讓小編為你介紹淋巴癌的影像檢查方法。
  • 隱藏在血液檢查中的秘密,乳腺癌患者不容錯過!
    血液檢查是乳腺癌患者在就診過程中常見的檢查項目,其中「出鏡率」最高的當屬血常規和腫瘤標誌物的檢查了。篩查確診、住院前後、用藥期間、複查隨訪,哪個環節都少不了他們來「把關」。
  • 蔡英文安保措施意外曝光 花180萬看現場即時影像
    (圖片來源:香港中評社)海外網11月27日電 臺灣立法機構「對外關係及防務委員會」今天(27日)審議臺灣安全部門預算,讓蔡英文的維安措施「行動即時影像傳輸服務」意外曝光。據香港中評社報導,27日,臺灣立法機構「對外關係及防務委員會」審查臺灣安全部門預算。
  • 懷疑自己得了肺癌,做了CT檢查,為啥還建議做增強CT?
    剛開始醫生建議先拍個CT看看,當CT結果出來之後,醫生看了很長時間,覺得不對勁,影像上比較模糊,一時間也無法準確判斷,於是建議陳阿姨再去做個增強CT的檢查。陳阿姨很是不理解,剛剛已經做了CT了,為什麼現在還要建議做增強CT?
  • G-Media開幕|獨家即時影像平臺VPHOTO為品牌傳播賦能
    獨家即時影像平臺VPHOTO為本次G-Media提供全程圖片直播和短視頻拍攝剪輯服務,並首次為G-Media策劃了一場特別的攝影比賽,為所有與會嘉賓和品牌主提供攝影交流平臺,即VPHOTO旗下主題影像即時創作平臺——投圖。不同於其他影像平臺,投圖首創主題性和原創版權結合,參與攝影體驗的與會嘉賓和品牌主紛紛表示對平臺表現出的品質、迅捷、智能和優質高效的傳播屬性留下了深刻印象。
  • 需要做胃腸鏡?胃腸鏡檢查的這些乾貨知識你需要了解
    胃鏡、腸鏡是一種醫學的檢查手段,能直接觀察到被檢查部位的真實情況,更可通過對可疑病變部位進行病理活檢及細胞學檢查,對治療有重要指導作用。腸鏡一般是指大腸鏡。胃鏡、腸鏡是醫生手中的一把利器,能直觀的看到胃腸道裡面的情況,堪比火眼金睛,可以說胃鏡、腸鏡是偉大的發明。  為什麼需要做胃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