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臺特色農產品搭上「電商快車」

2020-12-12 每日甘肅

高臺特色農產品搭上「電商快車」

每日甘肅網12月7日訊據張掖日報高臺報導(記者段海)高臺縣把電子商務作為產業升級的新引擎,不斷創新舉措,嫁接平臺,讓特色農產品搭上「電商快車」,帶動群眾創業致富。

記者在甘肅天宇旅遊文化開發有限公司的電商直播室看到,一名主播藉助人文風景、民俗故事推銷家鄉產品。主播周興萍告訴記者,自4月啟動直播帶貨運營模式以來,訂單量達5484單,銷售額近20萬元。「我們每天不定時給大家直播,從最初的十幾人、幾十人到現在的上千人觀看,下單量從最初的十幾單到現在的四五十單,通過直播平臺特產銷得非常好。」高臺縣鄉裡娃土特產專業合作社這幾年憑藉傳統手工製作工藝,生產的麵筋、粉皮、曬醋等土特產品不僅走上縣城及周邊城市居民的餐桌,還與電子商務公司合作搭上「電商快車」。「今年,我們通過線上銷售麵筋、粉皮2551件、曬醋865件,總銷售額20.93萬元。」鄉裡娃土特產專業合作社電商銷售員劉娟說。

今年,高臺縣搶抓入選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的機遇,引導鼓勵企業大力發展「直播帶貨」,組織縣域農特產企業參加「縣長直播天團」「青春扶貧·能量助農」「I@甘肅網絡扶貧博覽會」「高臺縣第三屆農民豐收節」等直播活動,通過現場直播、短視頻等方式,為縣域葡萄酒、黑番茄製品、辣椒製品、枸杞、葡萄等農特產品做宣傳推廣,吸引大量消費者參與。至目前,全縣共有電商直播企業6家,直播網紅10餘名,實現電商直播帶貨線上交易額67.5萬元。

相關焦點

  • 「電商快車」成為張掖市高臺特色農產品銷售新引擎
    張掖市高臺縣把電子商務作為產業升級的新引擎,不斷創新舉措,嫁接平臺,讓特色農產品搭上「電商快車」,帶動群眾創業致富。記者在甘肅天宇旅遊文化開發有限公司的電商直播室看到,一名主播藉助人文風景、民俗故事推銷家鄉產品。主播周興萍告訴記者,自4月啟動直播帶貨運營模式以來,訂單量達5484單,銷售額近20萬元。
  • 察布查爾:「扶貧832」平臺讓特色農產品搭上「電商快車」
    今年,察布查爾縣積極引導企業入駐「扶貧832」平臺,讓本地特色農副產品搭「電商快車」走向全國各地。今年3月以來,全縣通過「扶貧832」平臺實現銷售額5000多萬元。
  • 淮安市洪澤區農產品搭上電商快車 「兩大三小」美食集中上線
    為強化農旅產品行業塑造,拓展網絡營銷渠道,3月20日,淮安市洪澤區舉行洪澤電商入駐江蘇廣電荔優品平臺發布暨洪澤「兩大三小」美食集中上線儀式,活動以「助特色農旅·揚淮味千年」為主題,大米、大閘蟹、小魚鍋貼、小龍蝦、小螺螄「兩大三小」美食集中亮相,16家洪澤電商首期入駐荔優品平臺。
  • 潮州饒平水產品搭上電商快車年交易額超7億,帶動全縣電商快速興起
    近年來,饒平縣抓住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建設機遇,力促特色產業與電子商務融合。特別是今年以來,饒平水產品搭上電商快車,帶動全縣電商快速興起。僅在今年一季度,饒平縣的電商交易額就超7億元。近年來,汫洲鎮支持鼓勵企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發展,引領人才進入生鮮電商創業領域,海產品電商貿易模式趨向成熟。目前,汫洲鎮共有3千多人從事電商行業,每天通過電商平臺銷售大蠔約40萬斤,年帶動增收1億多元。藉助成熟的冷鏈物流,這裡的海鮮可以出口到中東杜拜等地區。在今年受疫情影響期間,當地的「媽鮮樂」海鮮等網店銷售實現逆勢增長,年營銷額達到1000萬元,年均增長超過100%。
  • 明品福,重慶農產品搭上物流快車 日均吞吐量約7000噸
    一定程度上說,鄉村振興關鍵在產業,而產業的關鍵在龍頭。今天起,上遊新聞將聚焦在重慶的農業龍頭企業,持續報導未來農村產業「火車頭」的新發展。昨日凌晨,一輛載滿農副產品的物流車從位於重慶高新區的中國西部農產品冷鏈物流中心發出,載著糧油米麵、幹副調料、花椒姜蒜、鹽菜泡椒等農副產品開往萬州。
  • 青海土特產搭電商快車熱銷全國
    從牛羊肉、乳製品再到冬蟲夏草、枸杞,大批名優特色產品通過「網際網路+」的新零售方式,銷往大江南北,實現農特產品優勢資源的「引流上線」。「網際網路+」時代,我省名優土特產搭上了電商快車,實現了銷量的大幅提升。 本土電商是網銷生力軍 4月10日,記者在一家電商企業的發貨倉庫看到,工作人員正忙著打包。
  • 本土電商是生力軍 我省土特產搭電商快車熱銷全國
    從牛羊肉、乳製品再到冬蟲夏草、枸杞,大批名優特色產品通過「網際網路+」的新零售方式,銷往大江南北,實現農特產品優勢資源的「引流上線」。「網際網路+」時代,我省名優土特產搭上了電商快車,實現了銷量的大幅提升。  本土電商是網銷生力軍  4月10日,記者在一家電商企業的發貨倉庫看到,工作人員正忙著打包。
  • 雲南東川麵條搭上「電商快車」跑出銷售加速度
    「直播帶貨100分鐘,搶單1544單,成交1.53萬元,線上參與互動10.79萬人,新聞發布會現場直播帶貨實現『開門紅』」。10月19日上午10:30,昆明淘鄉甜商貿有限公總經理陸金雲向參加東川麵條區域品牌發布會參會人員宣布。
  • 搭上「電商車」 致富跑得快
    自從自家的優質核桃搭上了「電商快車」,史生田那顆懸著的心便踏實了。在廣袤的三秦大地上,還有很多農民像史生田一樣享受到了農村電商帶來的便利。為了解決農產品銷售難問題,省農業農村廳等部門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將電子商務作為「網際網路 農業」的載體,大力發展農村電商,有力促進了廣大農村的農產品銷售、農民增收,提升了農業標準化水平。
  • 辛集農產品營銷搭上「順豐」快車 探索訂單式銷售
    辛集市青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利用「網際網路+」探索農產品訂單式銷售  農產品營銷搭上「順豐」快車  河北新聞網訊(靳曉、李冬泉)「咱這兒的瓜果蔬菜,不用出地頭兒就賣完了,每天有『順豐』車來收。」
  • 滄州肅寧:特色產業搭上「電商+」快車
    肅寧縣西乾泊村村民郭小隨正在抖音上直播賣魚竿。 河北日報記者 戴紹志攝電商+特色產業,賦能傳統產業升級6月4日,走進肅寧源發針紡產業園,運輸針織服裝的車輛來往穿梭。在一棟5層的電商大廈內,商家直播賣貨、打包的聲音不絕於耳。「現在入駐園區電商大廈從事電商銷售的商家就有78家。」園區工作人員張刊說。
  • 【新春走基層】電商「村播」助力小康路 溫州文成農產品上「雲端」
    一周來,溫州文成以每天一場助農直播的頻率,在騰訊直播平臺陸續把糯米山藥、蜂蜜、高山生態大米等特色農產品推上「雲端」,網紅主播、本地農民、農企老闆先後出鏡吆喝,讓全國各地的客戶近距離感受農產品從田間地頭到餐桌的全過程。  近日,記者走進文成的直播地點,現場感受這一場場農民致富奔小康的「網紅直播」。
  • 瑞金華屋村處處氣象新:扶貧產品搭上電商快
    對此,華屋村民從容應對,果蔬基地、山坡上、電商基地都有他們忙碌的身影。黃沙村黨支部書記黃日生一語道破其中的奧秘:「現在的華屋村民有技術,組裡有產業,品牌響噹噹,市場很廣闊。」  4月10日,春光明媚,記者深入華屋組,聽村民講新鮮事,看華屋的脫貧成色。
  • 搭上直播帶貨快車 容縣蜜柚成「金餑餑」
    果農們坐在果園裡打開手機,就看見全國各地的訂購單刷刷地飛來,果園裡的蜜柚很快就搭上物流快車送到消費者手中,黃橙橙的蜜柚成了果農們致富的「金餑餑」。當前正值柚子上市季節,著名的柚子產地——廣西容縣到處呈現豐收的景象,農民們的果園裡沉甸甸的掛滿了柚子。
  • 泰國搭進博會「快車」 熱情擁抱中國市場
    (第二屆進博會)泰國搭進博會「快車」 熱情擁抱中國市場 中新社上海11月8日電 (記者 許婧)「今天,我願意再次作為推銷員,將更多泰國產品推向中國。」泰國館不僅展示國家形象,還全面展現泰國在跨國貿易、招商投資方面的潛力,以及泰國獨有的豐富農產品資源。這個以紅色和黃色為主色調的展館超過了250平方米,裡面展示泰國在食物、保健品、調味料和化妝品方面的各種創新實踐,以及獨具泰國文化特色的農產品、建築、交通、物流、數字聯通等產品和服務。
  • 阿里發布貧困縣農產品電商銷售50強排行榜 臨縣排第八
    如何幫助貧困縣農產品產銷對接,受到黨中央領導以及商務部、農業農村部等多個部委高度重視。阿里巴巴在助力脫貧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措施。2017年12月1日,阿里巴巴把脫貧工作成為戰略性業務。2018年上半年,超過1000名員工投入脫貧業務,實地走訪貧困縣超100個。過去一年,在阿里巴巴中國零售平臺上,貧困縣農產品銷售額快速增長,同比增長34%。
  • 儋州特色農產品電商體驗館海口開張
    本報海口5月15日訊 (記者易宗平 通訊員張琳)今天,儋州特色農產品121電商體驗館在海口市長堤路南洋博物館酒店一樓開館營業,重點推介和經營儋州粽子、紅魚、黃皮、妹仔薯、香芋、蜜柚、木瓜、跑海鴨蛋、綠殼雞蛋九大特色農產品。
  • 撒營盤砍鄧大村村民搭上種植特色葡萄致富快車
    原標題:特色產業讓村民搭上致富快車祿勸縣撒營盤鎮砍鄧村委會砍鄧大村植被豐富,山清水秀,就在這樣一個依山傍水的小村莊裡,種植出了葡萄屆的
  • 臨武縣香芋坐上「電商快車」 熱銷北京、上海、廣州、浙江等地
    陳興強告訴記者,這次多虧電商平臺幫助銷售,要不然一年的收成就爛在地裡了。臨武是全國香芋生產大縣,已有30多年種植歷史。臨武香芋個大美觀、粉多細膩、香味濃鬱,曾獲湖南(郴州)第四屆特色農產品博覽會金獎。近些年,該縣把香芋作為拳頭產業來打造,全縣種植面積保持在10萬畝左右,年產量達30萬噸以上。
  • 環江特產「上網」,搭上電商快車銷往全國各地!
    2019年6月,企業開始涉足電商行業,目前在「拼多多」「京東」等網購平臺都能買到他們的產品。公司副總經理彭壯兵介紹:「我們網上賣得最火的是豬肉乾、牛肉乾、臘腸這三款產品。」目前,電商渠道銷售已經佔到該企業銷售額的70%以上。彭壯兵說,今年的出貨量較往年增長了300%。如今,每天的網上接單量在1000單至2000單左右,每月的銷售額達300萬至4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