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丹參多酚酸鹽」通過臨床研究 申報新藥證書

2020-12-21 中國科學院

    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開發的現代中藥「丹參多酚酸鹽及其粉針劑(現改名注射用多普賽)」(原中藥第二類),經過近2年的臨床試驗,證明該藥療效顯著,用藥安全,質量可靠,已於近日向國家SFDA提出新藥註冊申請。

    丹參是傳統的活血化瘀中藥之一,是臨床上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缺血性中風等疾病的常用藥物,有長期的臨床應用基礎。我國生產的丹參及其複方製劑品種繁多,僅注射劑的年使用量就達20億支以上,但多數產品有效成分不明確,質量控制指標不嚴格,並由此導致臨床療效不穩定,不良反應時常出現,不能適應中藥現代化和走向國際的要求。

    從1992年起,在中國科學院的大力支持下,上海藥物所針對這些問題開展了丹參的水溶性活性成分系統研究,發現丹參的水溶性有效成分主要為丹參乙酸鎂及其同系物。通過活性篩選和藥理學研究發現,丹參乙酸鎂藥理作用最強。上海藥物所的研究闡明,以丹參乙酸鎂為主要成分的多酚酸鹽是丹參中最重要的有效活性部位。在此基礎上,我們創新性地提出了以丹參乙酸鎂作為質量控制標準,並研製出丹參多酚酸鹽粉針劑,它的質量標準與原有的丹參製劑存在本質上的不同。丹參多酚酸鹽粉針劑的有效成分明確,總多酚酸鹽含量近100%,其中丹參乙酸鎂佔總多酚酸鹽的80%以上。上海藥物所採用專利工藝技術充分富集有效部位,同時運用指紋圖譜技術針對藥材、原料藥和製劑的質量進行全面的控制,從而確保了丹參多酚酸鹽粉針劑產品的高效、安全和質量穩定、可控。它克服了現有丹參注射劑的缺點,在臨床應用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丹參多酚酸鹽的臨床前藥理學研究顯示,丹參多酚酸鹽在動物心肌梗塞模型和心臟缺血再灌注損傷試驗中,能使心肌缺血程度顯著下降,心肌缺血範圍縮小,減輕心肌缺血時的細胞損害,具有顯著的抗心肌缺血作用。同時丹參多酚酸鹽可降低心臟耗氧量,並能對抗ADP誘導的血小板聚集和抑制血栓形成。其特點是在治療劑量範圍內不影響心臟血液動力學功能。

    該藥於2002年9月經國家SFDA批准進入臨床試驗階段。一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注射用丹參多酚酸鹽臨床耐受性好,在其初始劑量及臨床推薦劑量的2倍範圍內,均未出現不良反應,臨床應用安全。二期臨床試驗115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和三期臨床試驗352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研究結果表明,注射用丹參多酚酸鹽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在心絞痛療效、心電圖療效、中醫症狀的改善方面療效確切。尤其是運動試驗心電圖檢查結果顯示,該藥能顯著地增加治療前後患者的運動耐量和運動級別。一期、二期和三期臨床試驗的研究結果及臨床前藥理毒理研究表明,丹參多酚酸鹽及其粉針劑是一個安全、高效、質量穩定可控的心血管藥物,具有良好的發展和應用前景。目前,該藥已完成新藥研究的全部研究任務,正在向國家SFDA申請新藥註冊。丹參多酚酸鹽的相關技術已獲得中國專利和美國專利的授權,將成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現代中藥製劑。

    丹參多酚酸鹽及其粉針劑的研究項目,曾獲得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大項目的支持和上海市現代生物與新藥產業發展基金的資助,並於2003年12月獲得國家科技部的重大科技專項「創新藥物和中藥現代化」的資助。該藥於2000年5月與上海綠谷(集團)有限公司達成合作開發協議,加快了產業化的進程,預計2005年初投入市場後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可達到數億至十億元的市場規模。

    中藥的現代化和國際化,對我國經濟、社會和科技的發展具有重大和深遠的意義。丹參多酚酸鹽粉針劑的研究成功,是我國近年來中藥現代化取得的一項可喜的重要成果,為中成藥的現代化研究提供了成功的範例。它將大大促進中藥和天然藥物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同時對於形成宏大的現代中藥產業,推動我國醫藥產業在新世紀的發展,也將發揮重大的作用。

相關焦點

  • 丹參多酚酸鹽及注射用丹參多酚酸鹽研發成功
    新華網上海6月11日電 經過大量的臨床試驗,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歷時13年研究開發的,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現代中藥--「丹參多酚酸鹽及其注射用丹參多酚酸鹽」,被證明療效顯著,用藥安全,質量可靠。5月25日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批准,頒發了新藥證書和生產批文。
  • 注射用丹參多酚酸鹽SISTEMI研究發表 為患者提供新幹預方案
    》(中文名:轉化醫學年鑑)上發表了「丹參多酚酸鹽對ST段抬高型心梗(STEMI)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術後心肌灌注的影響:一項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的臨床研究文章。此次論文發表意味著對丹參多酚酸鹽臨床價值的探索邁出重要的一步,也為改善STEMI患者的心肌微循環灌注的提供了一種新的幹預方案。
  • 身患不治之症25年,研發的丹參多酚酸鹽讓1500多萬患者受益
    在他離世前一個星期,他還對妻子說,現在正是最好的時光,至少還能工作10年,想再次研發出像丹參多酚酸鹽那樣的新藥。   他倒在了自己的辦公室,面前是一支止痛針,門是關著的,正如他25年來習慣了一個人承受著病痛。只是這一次,他再也沒有打開門,像往常一樣走到隔壁的實驗室去看看。
  • 擇一事忠一生,昂揚「新藥精神」
    「中藥是很好的東西,但成分複雜,到底是哪個成分起作用,往往說不清。」為了「說清」丹參,宣利江要把丹參中的化學成分儘可能地分離鑑定出來,即使這個成分的含量只有千分之一、萬分之一。在決定開展丹參多酚酸鹽的新藥研究之前,團隊對丹參的關鍵有效成分的確定一直沒有把握和信心,畢竟這是決定後續所有工作的核心依據。
  • 丹參多酚酸鹽可改善心臟微循環血流
    本報訊 我國科研人員運用雷射都卜勒血流儀,測定發現丹參多酚酸鹽可以改善大鼠心肌微循環。2007年6月,《中國藥理學報》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新藥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王逸平課題組的這篇文章。
  • 中科院勞模譜|宣利江:治病救人「新藥夢」
    宣利江及其研究團隊長期致力於基於傳統中藥的新藥創製,獲得中藥二類新藥證書2項,化藥3.1類1項,獲中國及美國專利授權5項,發表論文80餘篇。宣利江及其團隊秉承「創新藥物.造福人民」初心和使命,多年來致力中藥現代化研究,探索創新,以丹參多酚酸鹽及其粉針劑的研發為代表,在新藥技術開發和產業化方面遞交了「新藥研發創新自強」讓老百姓滿意的答卷。
  • 阿爾茲海默症新藥發明人捲入學術造假門 背後聯合開發企業被起底
    一款新藥的問世,讓綠谷製藥走到了臺前。11月2日,上海綠谷製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谷製藥」)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新藥——甘露特鈉膠囊(商品名「九期一」,代號:GV-971)被國家藥監局有條件批准上市。一時間,讚揚有之,質疑更不斷。在對藥品療效和研究人員學術造假質疑的同時,綠谷製藥董事長呂松濤的發家史也漸漸浮出水面。
  • 白雲山板藍根顆粒、白雲山複方丹參片入選中國中藥品牌榜
    12月19日,由中國中藥協會主辦的中國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暨第二屆中國中藥品牌建設大會在北京舉行。白雲山和黃中藥的白雲山板藍根顆粒、白雲山複方丹參片等產品入選「臨床價值中成藥品牌」榜單。據透露,該項目的總體開發思路主要包括了白雲山板藍根顆粒按工藝有質的改變進行改良型新藥開發,以及複方板藍根顆粒按工藝無質的改變進行同名同方藥開發,以實現板藍根顆粒和複方板藍根顆粒的整體技術、質量、療效提升和產品升級換代。
  • 院士曝丹參滴丸三期臨床失敗 業內人士力挺:基本事實沒錯
    隨後,天士力發布澄清公告稱,複方丹參滴丸三期臨床尚未結束,美國FDA要求其繼續做一個新的臨床試驗,來再次驗證已完成的三期臨床試驗結果。「公司在已完成的Ⅲ期臨床試驗的基礎上,增補一個六周統計顯著的驗證性試驗, 用於滿足美國FDA新藥申請的要求。」  對此,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向中國網財經表示,天士力的回覆「避重就輕」,實際上丹參滴丸三期臨床試驗確實已經失敗。
  • 中醫藥綜合性法律獲通過 中藥出國還需等待多久?
    1996年國家科委(科技部前身)提出"敲開F D A大門"的中藥走出去戰略至今,整整20年過去,但到目前中國還沒有一個中藥通過FD A新藥認證而進入美國市場。  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英文簡稱)是國際醫療藥品審核權威機構,以嚴格的檢測和評估著稱,被認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最嚴格的新藥審評機構。
  • 中藥「出國」之路,還需等待多久?
    1996年國家科委(科技部前身)提出「敲開F D A大門」的中藥走出去戰略至今,整整20年過去,但到目前中國還沒有一個中藥通過FD A新藥認證而進入美國市場。    F D A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英文簡稱)是國際醫療藥品審核權威機構,以嚴格的檢測和評估著稱,被認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最嚴格的新藥審評機構。
  • 冒險家呂松濤:想用阿爾茨海默症新藥翻身-虎嗅網
    離阿爾茨海默病治療新藥GV-971通過審批還有一年的時候,呂松濤開始吃素。即使在很容易「破戒」的喝酒的場合,他也堅持不吃一口肉。在綠谷集團高管們的聚會上,他說,如果971「成了」,他這輩子還有吃肉的機會,如果成不了,這輩子就再不吃肉,下半輩子找個寺廟呆著算了。
  • 丹參片療效怎麼樣?可以長時間服用嗎?希望你知道
    現代藥理研究發現,丹參具有擴張冠狀動脈、防止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改善微循環、降低心肌耗氧量等作用,被廣泛用於臨床各種心血管疾病的治療。丹參片療效怎麼樣?近年來研發的中藥製劑以丹參為主者眾多,如複方丹參滴丸、丹參注射液、丹參多酚鹽注射液、複方丹參注射液等,臨床用途廣泛。
  • 天士力:二線品種丹參多酚酸進入7省醫保
    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8月20日訊,天士力(600535.SH)董秘劉俊峰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公司丹參多酚酸注射液目前進入山東、山西、河北、黑龍江、雲南、福建、廣東7省醫保目錄,由於國家醫保目錄調整工作的拖延,整體節奏比年初預計偏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