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宣漢縣「農業創客+新階人士」助力鄉村振興

2020-12-21 同心四川

巴鄉農業創客新村,是一個利用農業產業和鄉村+旅遊的發展優勢,採用「創客農場+醫療康養」模式,以景觀農業、親子體驗農業、文創農業為主,打造本地特色農產品、健康養生、康養民宿,美食餐飲、創業培訓孵化的鄉村農業創客示範園區。按照「抓點示範,以點帶面」的工作思路,打造巴鄉農業創客新村示範點,立足現有載體資源,將全縣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作為切入點,做好融合嵌入文章,有效整合資源、挖掘潛力、匯聚優勢,為農村農業創客搭建舞臺,孵化人才。

基礎建設,有制度有隊伍有保障

一是有制度。經過園區內農業創客和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的領導班子成員多次會商,修改完善了園區內創客入園優惠制度、創客孵化獎勵制度、創客學習通報制度、創客信息反饋制度、創客新階雙向服務制度、創客聯繫交友制度等6項制度,為巴鄉農業創客新村示範園區建設提供制度保障。二是有隊伍。以30餘名新聯會會員為引領,帶動20餘名農村創客進入示範園區,創新社會團體工作方式的實踐和探索,充分發揮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在資源、管理、運營等方面的優勢,助推宣漢地方產業發展,幫助培養更多農村創新創業人才。三是有保障。為創業群體中的農村創客提供「創業、孵化、社交、生活」等立體化、一站式服務,改變單一無組織、配套不完善等局面,通過統一規劃、整合對外形式,將宣漢小規模農業創業項目集中到農業創客空間,提供更完善、更全面的市場、技術、人才、研發、渠道等系列化配套服務。

工作格局,有規劃有重點有特色

一是有規劃。堅持推進大統戰工作格局建設,夯實基礎,完善制度、臺帳;重點推進鄉賢助力鄉村振興各項行動,量身定製活動載體,確保精準發力,解決就業創業,助力鄉村振興。二是有重點。在各基地科學設置聯誼交友、創業創新、學習教育、議政建言、實踐鍛鍊、宣傳展示等功能區,通過開展同心講堂、調研座談、議政沙龍等活動,分眾分層、潛移默化做好思想引領工作,把農村創客更好地組織起來、凝聚起來、團結起來,引導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與黨同心同向、同心同行、同心同德,自覺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獻計出力。三是有特色。依託巴鄉農業創客新村的研學教育基地、企業拓展培訓基地、農業創客孵化園、體驗農場,吸引返鄉創業人士開展現代農業技術培訓、農產品推廣培育、農產品展示及營銷,盤活鄉村旅遊建設中的人力、物力、財力,充分發揮統一戰線的政治優勢、人才優勢、組織優勢、資源優勢,增進了團結、凝聚了人心、匯聚了力量。

廣交朋友,有真情有抓手有載體

一是有真情。積極組織新的社會階層代表人士為農村創客排憂解難,建立新階創客「幫扶結對」制度,由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社團組織,積極向市級和縣級申請各項創新創業資金,積極參與省、市、縣組織的創新創業培訓和創新創業比賽,其中,當春茶業範紅英並獲得全國農村創新創業人才二等獎的殊榮。二是有抓手。設立農村創客服務窗口,建立臺帳,實行動態管理,為農村創客提供法律諮詢、醫療衛生、房屋租賃、就業指導、證照辦理、子女入學等「一站式」服務。今年以來,已成功引進農村創客20餘名進入示範園區,為農村創客解決實事、難事30餘件,實現農村創客有觸角、農村創客有港灣、農村創客工作有抓手 。三是有載體。組織開展「宣講民族宗教政策」「宣講精準扶貧政策」等學習活動10餘次,提升農村創客理論政策水平;組織開展「創客新村我來創」「鄉村振興大家談」「創客沙龍」等聯誼交流活動20餘次,激發農村創客回鄉創業的激情;組織創客開展「送溫暖獻愛心」「圓夢大學」「關愛留守兒童」等社會公益活動,參與籌集愛心捐款5萬元,為困難家庭捐贈書包200個。

亮點突出,有思考有創新有成效

一是有思考。依託宣漢縣首個農旅社交電商平臺——巴人易購,銷售全縣名優農特產品,為雙向客戶尋求更多不同的個性化定製產品,既滿足消費者需要,也創造更多利潤空間。以貧困村產業發展為基礎,在全縣範圍內尋找「一村一品」等優質農特產品,讓全縣的荒蕪土地價值得到利用,同時提升本地農產品品質,增加農民收入,銷售全縣名優農特產品至全國各地,助力貧困村、貧困戶、手工業者等增收致富。二是有創新。共劃分為返鄉創客園、農業文化園、農業教育基地、康養基地、有機農業基地等5個區域,通過統一規劃、整合對外形式,將宣漢小規模農業創業項目集中到農業創客空間,提供更完善、更全面的市場、技術、人才、研發、渠道等系列化配套服務。三是有成效。目前該項目已服務支持種養專業合作社16家,帶動當地村民就業500餘人,間接帶動2000人就業,計劃5年內可培養創業人才300名以上,為全縣鄉村振興發展助力,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提供更多平臺。

(宣漢縣委統戰部供稿)

相關焦點

  • 首屆大巴山花田藝穗節在宣漢縣白馬鎮開幕
    達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宣漢縣委書記唐廷教致辭  四川新聞網達州8月22日訊(張平 申浩伯 王利 向海濤)8月20日的大巴山,稻穗飄香。來自南非、英國、韓國和港澳臺、北京、重慶等國內外30多位專家與藝術家齊聚在宣漢縣白馬鎮花田間國際鄉村創客營地,參加首屆大巴山花田藝穗節開幕式暨白馬論壇國際鄉村創客大會。
  • 「文旅宣漢」白馬巴山,掠影花田,這裡是你的世外桃源
    ,以藝術助力鄉村振興。▲ 藝繪現場充分發揮參與者的創造力,為鄉村注入新的活力,創造藝術產能,在鄉村營造一種追求自然,和人文主義的生活方式,共建新的精神家園。創客天堂花田間,不僅是一棟承載生活居住功能的川東民居,更是一座寄託遊子鄉愁、立足國際視野的國際鄉村創客營地。
  • 「文旅宣漢」藝繪計劃|2020首屆白馬花田藝繪計劃開幕
    在此背景下,「首屆白馬花田藝繪計劃」在各方力量支持中經過長達半年的組織籌備,克服了重重困難,最終於2020年7月10日在宣漢白馬畢城村正式啟動,以「藝術從遊·創意白馬」為主題,邀請藝術家、青年志願者參與鄉村在地藝術創作與文創交流,以藝術助力鄉村振興。
  • 【方志四川•縣區動態】宣漢縣三墩土家族鄉大窩村建成達州第一...
    【方志四川•縣區動態】宣漢縣三墩土家族鄉大窩村建成達州第一個村級方志書屋 2019-11-12 0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九寨溝新階人士齊心助力鄉村振興
    九寨溝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始終堅持聽黨話、跟黨走,服務中心、服務大局、服務民生,為脫貧奔康和助力鄉村振興廣泛地凝聚新階智慧、匯聚新階力量。一、民宿經濟引領鄉村創業九寨溝縣漳扎鎮上四寨村地處高半山,村民自古以來靠山吃飯。
  • 長沙市統戰代表人士助力巷子口鎮鄉村振興
    長沙市統戰代表人士在巷子口鎮參觀。黃鶴黃桃是巷子口鎮重點產業。紅網時刻7月31日訊(通訊員 曾青青)7月29日,長沙市統戰代表人士助力巷子口鎮鄉村振興活動在寧鄉市巷子口鎮舉行。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部長譚小平出席活動並為首個「長沙市各民主黨派履職實踐基地」授牌。
  • 青年創客助力鄉村旅遊高質量發展 ——「農行杯」貴州省第二屆鄉村...
    青年創客助力鄉村旅遊高質量發展 ——「農行杯」貴州省第二屆鄉村旅遊創客大賽圓滿收官 2020-11-20 23: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鄉村文創助力鄉村振興:8大商業模式,5大開發層次
    鄉村文創:有人說它是鄉村文化生活創意,也有人說它是鄉村創客、是鄉村創新、抑或是鄉村創業,說法雖不同,卻有相同的共性。基於文旅行業及鄉村振興視角,本文認為,鄉村文創的本質是基於對文化、對內容、對人、對於鄉村軟體的關注,並為之賦形,探索鄉村振興的發展之路。
  • 發展休閒農業 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產業振興在整個鄉村振興戰略中居於中心位置,只有產業實現了振興,才能帶動人才、文化、生態、組織全面振興。農業要強,產業必須要興旺。休閒農業具有多元集聚功能,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於一體,其以園區和空間創新帶動了農業產業的優化和延伸,有助於實現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必將成為實現新型城鎮化聯動發展的一種新模式,助力實現農業全面轉型、鄉村全面振興。提升休閒農業開發層次。
  • 「理事快訊」看看這所學校怎樣助力鄉村振興
    看看這所學校怎樣助力鄉村振興湖北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以下簡稱農廣校)作為農民科技教育培訓專門機構,是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職業農民的主陣地、主力軍。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湖北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推進職業教育發展的意見》精神要求,2020年4月8日,湖北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江陵分校正式與湖北省現代農業技師學院合併。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三農"問題,全面激發農村發展活動的重大行動。
  • 東臺市農業農村局「黨建+」助力鄉村振興
    中國江蘇網5月22日鹽城訊 近年來,東臺市農業農村局黨委積極實施「黨建+」,在載體建設、黨員服務、工作創新上謀求農業農村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以此助力鄉村振興。近年來,圍繞打造鄉村振興東臺樣板,先後創成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全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等國家級招牌30個;創成省畜牧業綠色發展示範市、省生態循環農業建設示範市等省級牌子29個。農業現代化綜合水平位居江蘇省第一板塊,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水平名列全國前茅。夯實規定動作。
  • 研究丨優化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用地政策,助力鄉村振興的思考
    編者註:2020年8月29日,農業農村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4942號建議作出的答覆指出,近年來,農業農村部高度重視鄉村休閒旅遊等新產業發展用地問題。為響應國家號召,就如何優化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用地政策,助力鄉村振興的問題,本文作出了兩點的思考。
  • 四川省宣漢縣:校地合作碩果纍纍
    ,助力全縣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四年來,534名涉農科技人員參與創新創業,申報創新創業項目214個,創辦領辦經濟實體137個,實現農業產值14.2億元。推動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重慶天友集團和宣漢縣聯合出資,在宣漢原七裡鎮建設萬頭奶牛養殖場,實行「養殖場+農戶」訂單種植模式,發展玉米青貯基地8000畝,帶動農戶2000餘戶,戶均增收2000元。平臺共建、利益連結,壯大微玻纖新材料產業。
  • 凝新聚力·扶貧助農 鼓樓閩清兩地新階攜手東百,公益助力閩橙售賣
    >梅好閩清聯合東百中心,四方聯手,開啟「凝『新』聚力·扶貧助農·挽手築福」公益售賣閩橙,助力鄉村振興自此,兩地新階公益助力閩橙售賣就提上議程。 這個計劃,得到了東百集團商業副總裁兼東百中心總經理的大力支持。
  • 專家: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 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
    魯網9月14日訊 在近期舉辦的《農機行業優秀扶貧案例》徵集活動上,多位參會嘉賓表示,提高貧困地區農業機械化水平,能夠為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提供技術裝備支撐,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李慶東認為,農機合作社等社會化服務組織的快速發展,農業產業化、企業應用示範農機化新技術新裝備能力的不斷提升,有力促進了貧困地區農業機械化和特色優勢產業發展。「高效流通體系能夠在更大範圍把生產和消費聯繫起來,擴大交易範圍,推動分工深化,提高生產效率,促進財富創造。」
  • 達州1鎮3村獲批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鎮
    前段時間 達州發布推出 近日 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 中央宣傳部、民政部、司法部聯合發出通知 公布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鎮名單
  • 打開「未來農業」新世界!農業品牌化助力鄉村振興丨e起回歸i的田園②
    田博會不僅為德清積極向外展示形象,還能夠為農村發展拓路,為農業轉型發展提供新動能。助推鄉村振興,共建美好生活。為持續打響田博會品牌,即日起,德清發布推出《「e起回歸i的田園」 第二屆美麗中國田園博覽會》系列報導,今天推出第二篇《打開「未來農業」新世界!優良特色農產品品牌撬動鄉村振興》。
  • 四川宣漢縣面積「最小」鄉鎮,和達州通川區接壤,擁有花果山景區
    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下轄多達54個鄉鎮(含民族鄉),前面的文章已經說過了面積最大的龍泉土家族鄉(約224平方公裡),那麼你知道宣漢縣幅員面積最小的鄉鎮是誰嗎?它也是一個鄉,名叫廟安鄉。廟安鄉的寬度面積為22.58平方公裡,還不到龍泉鄉的零頭,非常口袋尺寸, 全鄉人口也很少,2015年的戶籍人口約為0.65萬人,廟安鄉,區位獨特,位於宣漢縣西南部、達州市東北部,鄉境與達州通川區接壤, 場鎮距縣城約25公裡,距市區約23公裡,是最接近宣漢縣市區的鄉鎮之一。
  • 2020中國民宿榜「黑松露」獎榜單發布,開啟鄉村振興新十年
    10月30日,「無問西東」民宿發展大會暨中國民宿榜「黑松露」獎頒獎盛典,在四川彭州龍門山盛大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300多位民宿主、平臺運營方、專業服務提供商以及地方政府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了這個總體量高達500億的新興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以及「用民宿撬動鄉村振興」的新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