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文創助力鄉村振興:8大商業模式,5大開發層次

2020-12-15 奇創旅遊集團

鄉村文創:有人說它是鄉村文化生活創意,也有人說它是鄉村創客、是鄉村創新、抑或是鄉村創業,說法雖不同,卻有相同的共性。

基於文旅行業及鄉村振興視角,本文認為,鄉村文創的本質是基於對文化、對內容、對人、對於鄉村軟體的關注,並為之賦形,探索鄉村振興的發展之路。即一切基於鄉村環境、資源、文化、產業、生活而展開的跨界創意,都理解為鄉村文創的研究範疇。

鄉村文創在當下展現為以下八種商業及創業模式:

1、創意農業:

創意農業以創意生產為核心,將農業與文化、藝術創意結合,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提升農業附加值,發展創意農產品、創意農業景觀、創意農業餐飲、創意農業文化,營造休閒農業、文化旅遊氛圍。例如臺灣薰衣草森林,將十餘畝的薰衣草莊園用十年時間,打造出薰衣草森林、緩慢民宿、香草鋪子、心之芳庭、客家料理「桐花村」、好好、緩慢文旅等八個品牌。2016年營業額達到7億臺幣,成為臺灣文創和感動營銷的經典案例。

臺灣薰衣草森林

2、IP形象:

IP形象在於挖掘鄉村在地文化、植入異地文化、引入動漫影視文化,打造鄉村主題和品牌,形成鄉村獨特IP,使鄉村形象化、主題化,發展休閒農業、文化旅遊、文創購物。例如臺灣溪頭妖怪村,以妖怪主題植入,以動漫創作與衍生品開發為手段,營造獨具IP形象,並將之融入文創商品、特色美食、主題住宿、主題活動、景觀小品等多種業態,形成視覺形象的統一化,增強現場景觀文化感染力。

臺灣溪頭妖怪村

3、藝術表演:

將傳統人文藝術融入現代時尚,用藝術激活鄉村文化。可以有主題節慶、藝術展覽、文藝演出等展現形式。例如日本越後妻有村,以自然為舞臺、藝術為橋梁,以「大地藝術祭」激活鄉村文化、振興鄉村產業。

日本越後妻有村

4、文創商品:

旨在將農特產品和鄉村工藝品文創化,具有賣情懷、重設計、高品質等特徵。通過創意包裝和設計,農特產品培育成品牌農業和品牌農產品,讓鄉村風貌既能看得見又能帶得走。例如臺灣掌生穀粒,以大米為由頭,藉助文創力量,販賣「臺灣生活風格」,形成產業整合聯動的網紅農業品牌體系。憑藉精緻的手感包裝、動人的品牌故事,為白米塑造出獨特感與農家形象,快速成為網絡原生農業品牌,也讓買米、吃米、送米成為時尚,成功打進尋常人家的廚房。作為臺灣第一農產品文創品牌,「掌生穀粒」於2009年入圍網絡人氣賣家100強,並出版「掌生穀粒-來自土地的呼喚」一書。

臺灣掌生穀粒

5、跨界美食:

跨界美食為餐飲和多種複合業態的組合。溫差股跨界美食,要以餐飲為主,既講究美食的主題文化和營養口味,又講究進餐空間的環境打造和儀式感塑造。目前有餐飲/美食/咖啡+書店、休閒禪養的多元組合類型。例如臺灣食養山房,通過其獨特的美食製作程序和儀式空間的營造,吸引大批食客趨之若鶩,被「臺版米其林」評為五星餐廳,是臺灣文創不可不嘗的一道「文化名菜」。成為禪意山水人文餐廳,「跨界美食」 締造東方生活美學的極致體驗。

臺灣食養山房

6、特色民宿:

臺灣卓也小屋,採用「鄉村民宿+藍染體驗+慢食生活」的模式,從提供食宿到售賣鄉村文化和生活體驗,業態上涵蓋吃、住、遊、購、娛,對農業生產、農民生活、農村生態做到了最好的詮釋,從民宿到產業,既拉動了鄉村經濟發展,又很好的表達了鄉村文化。從開始的民宿,到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卓也小屋意外翻轉了在地農業,帶領苗慄農業發展出時尚農業新商機。

臺灣卓也小屋

7、跨界複合店:

跨界複合店主要為文創賦能+複合業態+多元品類+主題場景商業空間,例如近年各地火熱的複合書店、生活美學零售館等。

先鋒書店鄉村書局,倡導「學術/文化沙龍/咖啡/藝術畫廊/電影/音樂/創意/生活」多種形式相結合的經營模式。主要分為城市店、歷史文化街區店和鄉村書局三個方向,每一家店都根據原本建築的特點進行改造設計,店名也因地制宜。圖書銷售額約佔六成,利潤方面圖書約佔一半。先鋒書店鄉村書局以書店+藝術展覽、創作培育、人文講座、鄉村教育、咖啡文化、鄉村文創產品、文化旅遊……的方式,打造多元化閱讀體驗空間,成為鄉村文藝復興之舉,促進文農旅融合,奏響新時代鄉村振興的田園牧歌。

先鋒書店鄉村書局

8、DIY工坊:

DIY工坊能夠真正地體驗文創產品的生產製作,了解當地文化、體驗製作樂趣,能夠更深層次地實現鄉村文化的傳播。臺灣白米社區木屐館,從生產、展示、售賣到體驗,傳承傳統工藝、振興木屐產業,成就白米社區的觀光招牌。白米鄉為振興木屐產業,結合文化創意,賦予木屐新生命,將生活用品轉換成手工藝品,使木屐不僅能穿在腳上,還能拿來彩繪、裝飾、欣賞等,並成功從島內汙染最嚴重的小區,蛻變為生態環境舒適、人文環境優美的「木屐之鄉」、臺灣鄉村社區營造的經典案例。

臺灣白米社區木屐館

文旅融合大時代,以文促旅,以旅興文,文創成為連接文化和旅遊的絕佳橋梁。故宮文創火爆之後,全國各地興起了「文創熱」,旅遊商品向旅遊文創轉變,旅遊文創向大文創產業轉變,「文創+旅遊」成為旅遊消費發展的大趨勢。

通過發展鄉村文創,農產品能夠創意包裝、營銷,提升農業價值;破舊老宅鄉居能夠變身時尚民居和詩意民宿,讓每一處硬環境都成為一道靚麗風景;提煉發展鄉村當地文化,並為傳統鄉村注入新的文化活力,提升農民鄉土自信,促進鄉風文明;鄉村文創帶來的產業發展能夠為鄉村帶來新的生產致富之路,促進農民就業、農業增收。

可以從以下五個層面來布局鄉村文創開發:

1、創意景觀,重塑鄉村新顏值

自然景觀創意化以農田、果園、樹林、水系等自然資源為基礎,以創意性的思維和藝術性的手法,精心規劃設計,打造大地藝術景觀、花海田園景觀、田園農作物景觀等,形成震撼的鄉村田園景觀效果。

日本田舍館村稻田藝術

人文景觀藝術化以村落、農舍、祠堂、路、橋等人文資源為基礎,通過創意改造或新建,加以開發利用,形成與自然融合的鄉村聚落、網紅民宿、時尚鄉土小品、藝術化的生活場景、鄉間意境小路等人文景觀,提升鄉村人文品味。

日本越後妻有大地藝術小品

2、豐富產品,打造多元新體驗

3、文創鑄魂,打造鄉村主題IP

結合鄉村在地文化資源,內容挖掘、產業孵化、運營變現,打造鄉村IP生態系統,通過「佔位、故事、形象、營銷、產品、場景、變現」七個環節實現超級IP的打造,助力鄉村塑魂,形成獨一無二的主題IP。

4、賦能產業,推動興產富民

產業文創化文創+產業,靠文創的力量把傳統農業升級,通過一系列產品打造創意農業、鄉村旅遊等融合產業鏈條,把文創變成鄉村產業轉型發展的策略,從而為鄉村產業賦能,產生新的發展動力。

莫幹山庾村1932文創園

文化產業化以文創的力量,讓鄉村沉睡的文化資源「活」起來,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激活鄉土文化,提升文化附加值。

臺灣溪頭妖怪村

5、節慶營銷,激活鄉村大市場

創意節慶活動依託鄉村豐富的傳統文化和農業基礎,運用創新思維,打造特色農業節慶、鄉村藝術文化節、鄉村旅遊節等不同節慶活動,豐富鄉村旅遊產品內涵,營造鄉村文化氛圍,激發遊客的出遊熱情,增添鄉村旅遊吸引力、傳播鄉村文化。

當前,鄉村旅遊進入4.0時代,人們不只是期待短暫的停留在鄉村,而是生活在鄉村,鄉村逐漸發展為一個休閒生活的圈子。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為統籌謀劃、科學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提出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五個振興」的科學論斷。

鄉村文創,將以文化的力量讓鄉村再生,讓鄉村旅遊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已然成為當前實踐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路徑。

本文為奇創旅遊規劃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產業振興的鄉村開發模式
    開發理念:借鑑了 Club Med 的「一價全包」國際度假理念,按照「體驗式的精品農莊」定位進行開發,強調在對鄉村原有肌理進行系統保護的基礎上,營造具有典型江南水鄉農耕文化傳統生活氛圍、適應現代人休閒度假的「烏託邦」。
  • 用文創點亮鄉村——鄉村伴手禮開發
    一、鄉村文創發展前景 近幾年,文創產業正在變得越來越火爆,各種「文創+」的賦能模式也在各個領域大顯身手。在這種形勢下,文創正在以一種全新的方式為鄉村賦能,助力鄉村振興。
  • 產業振興的鄉村開發模式(中:產業類型篇)
    開發理念:借鑑了 Club Med 的「一價全包」國際度假理念,按照「體驗式的精品農莊」定位進行開發,強調在對鄉村原有肌理進行系統保護的基礎上,營造具有典型江南水鄉農耕文化傳統生活氛圍、適應現代人休閒度假的「烏託邦」。
  • 【薦讀】產業振興的鄉村開發模式(產業類型篇)
    開發理念:借鑑了 Club Med 的「一價全包」國際度假理念,按照「體驗式的精品農莊」定位進行開發,強調在對鄉村原有肌理進行系統保護的基礎上,營造具有典型江南水鄉農耕文化傳統生活氛圍、適應現代人休閒度假的「烏託邦」。
  • 鄉村文創八大商業模式(下)| 跨界創意與一二三產融合
    上一期我們以臺灣薰衣草森林、妖怪村和米社區木屐館為例解析了創意農業類、IP形象類與DIY工坊類三種商業模式。▼戳圖閱讀《鄉村文創八大商業模式(中)|》本期奇創將通過食養山房、卓也小屋、黃山豬欄酒吧和先鋒書店鄉村書局四個案例來詳解跨界美食類、特色民宿類與跨界複合店類三種商業模式。
  • 陳炯:用藝術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原標題:陳炯:用藝術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
  • 【鄉村振興】即墨:探索國企與鄉村結對共建 助力鄉村振興
    原標題:【鄉村振興】即墨:探索國企與鄉村結對共建 助力鄉村振興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山東鑫誠恆業集團有限公司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在推動農業農村發展中的獨特優勢,探索國企與鄉村結對共建,助力鄉村振興。 立冬過後,農村逐漸進入農閒模式。
  • 鄉村文創八大商業模式(中)|紫色夢想與妖怪傳說
    上一期我們以臺灣掌生穀粒、日本越後妻為例解析了文創商品與藝術表演兩種鄉村文創的商業模式。▼ 戳圖閱讀《鄉村文創八大商業模式(上)| 喚醒記憶裡的鄉味》本期奇創將通過臺灣薰衣草森林、妖怪村和米社區木屐館三個案例來詳解創意農業類、IP形象類與DIY工坊類三種商業模式。
  • 跨界創新,「民宿+」助力鄉村振興
    作為鄉村旅遊新業態,鄉村民宿更成為休閒度假「新網紅」,大有一房難求的現象。綠維文旅認為,自主旅遊時代,面對遊客高品質、個性化、原生態的消費需求,民宿業者急需創新開發思路,利用民宿綜合帶動作用,通過「民宿+」跨界融合,助力鄉村振興。
  • 麗水:兩岸農業文創賦能鄉村振興
    (主辦方供圖)   2020兩岸農業文創雲上高峰論壇暨第二屆「麗水山耕獎」農業文創大賽頒獎典禮近日在浙江麗水市舉辦。活動收到來自兩岸農業文創業界的704件參賽作品,角逐兩大類共五個獎項。雲上論壇吸引兩岸農業文創界知名專家學者跨越海峽,品味兩岸共有的文化記憶,縱論農業文創與農村未來。
  • 激活鄉村「沉睡」資產,打造鄉村文化振興的「延平範本」
    東南網訊 鄉村振興是一項系統性、整體性、綜合性的大工程,不僅要推動鄉村物質文明的深化發展,更要推動鄉村精神文明的高度繁榮。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鄉村振興,離不開鄉村文化振興。
  • 助力鄉村振興——用PPP「巧手」扮靚鄉村
    放眼全國,助力鄉村振興的PPP項目越來越多。據財政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中心統計,2014年以來應用PPP模式支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在庫項目達1561個,投資額1.2萬億元。PPP這雙「巧手」正在加速扮靚鄉村。
  • 美宿訊|鄉村振興怎麼做?新書來了! ——《隱墅模式:踐行鄉村振興...
    為了讓這些鄉村更美好的創意實踐故事,能夠被更多人知悉。 在國內外眾多鄉村創意大咖的建議下,在諸多「隱粉」的呼籲下,隱墅模式的開創者和踐行者馬勇偉先生傾力推出了踐行鄉村振興戰略的IP實戰理論著作——《隱墅模式》。
  • 【鄉村振興】江蘇建湖:「農村公路+」助力鄉村振興加速度
    鄉村振興的美好願景令人憧憬。而今的水鄉農村,依託四通八達、聯網暢通的農村公路「微循環」,徹底打通了鄉村振興的交通脈絡;藉助「公路+康居工程」「公路+特色產業」「公路+鄉村旅遊」等發展模式,進一步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新助力、增添了新動能。
  • 煙臺萊山區「六種模式」開啟鄉村振興新篇章
    萊山區按照「分類施策、因村制宜」原則,通過強黨建、引資本、優生態、重扶持、抓舊改、興科技等措施,推行鄉村振興「六種模式」,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由「輸血」向「造血」、由「等你扶」向「我要富」轉變,實現「街區有典型、村村有項目」的良好格局。目前,全區79%的村擁有至少1個集體產業項目或穩定增收途徑,54%的村年集體收入過50萬元,完全消除了集體收入5萬元以下的村居。
  • 5大類23條精品線路帶熱拉薩鄉村旅遊
    中國西藏網訊 「今年1月至10月,拉薩市鄉村旅遊共接待遊客743.67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8.53億元。」12月8日,記者從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旅遊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0年,拉薩市推出5大類、23條旅遊線路產品,助推鄉村旅遊的同時,助力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
  • 雲南:提質鄉村旅遊 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旅遊是脫貧攻堅的重要渠道,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如今,困擾雲南千百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鄉村旅遊發展即將步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近年來,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是如何推進文化和旅遊扶貧工作的?接下來將如何發展鄉村旅遊助力鄉村振興?
  • 產業幫扶助力鄉村振興
    產業幫扶助力鄉村振興 2020-12-15 20: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疆「民宿+」闖出鄉村振興大產業
    在這裡,「民宿+研學」等模式備受青睞。 目前,總投資達18億元的克拉瑪依市烏爾禾區西部烏鎮項目正在建設中。作為目前新疆最大的民宿業態大型體驗綜合體項目,以「民宿+鄉村振興」為主要發展模式,將引入20家左右的國內一線民宿品牌入駐,目前已有9家正式籤約,可提供超過3600間精品民宿客房。
  • 探索鄉村振興新樣本 助力四川美麗鄉村建設
    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四川作為農業大省,要做好鄉村振興,成都當仁不讓地要發揮『主幹』作用。」  早在1986年,中國第一家農家樂在成都郫都區農科村誕生,以農家樂為代表的鄉村旅遊在成都快速崛起,並引領帶動全國鄉村旅遊的發展與延伸。  「2018年9月26日,黨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強調『鄉村興則國家興,鄉村衰則國家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