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兩岸農業文創賦能鄉村振興

2020-12-10 臺灣頻道

  參賽作品現場展示。
  (主辦方供圖)

  2020兩岸農業文創雲上高峰論壇暨第二屆「麗水山耕獎」農業文創大賽頒獎典禮近日在浙江麗水市舉辦。活動收到來自兩岸農業文創業界的704件參賽作品,角逐兩大類共五個獎項。雲上論壇吸引兩岸農業文創界知名專家學者跨越海峽,品味兩岸共有的文化記憶,縱論農業文創與農村未來。

  「麗水山耕獎」農業文創大賽作為全國首創,形式新穎、切合當下鄉村振興工作熱點,備受兩岸業界關注。在去年活動的基礎上全面升級,賽事聚焦四個獎項,並且同步舉辦了「麗水山耕」核心產品包裝設計創作大賽。

  在去年活動的影響力之下,今年參賽反響熱烈,短時間內就有455件作品報名角逐「麗水山耕獎」,249件報名角逐「麗水山耕」核心產品包裝設計獎項。從新疆喀什到臺灣島內,參賽選手來自五湖四海;參賽作品合計704件,數量多達去年的2.6倍。其中臺灣方面的參賽熱情尤其高漲,有100件作品參與「麗水山耕獎」獎項評選,有11件作品參與「麗水山耕」核心產品包裝設計創作大賽。

  評審環節採用「雲評審」等方式,兩岸多位資深專家組成的評審團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對參賽作品進行多輪評選及討論。其中最佳農業品牌故事獎、最佳農業品牌影視及多媒體設計獎由臺灣選手斬獲,最佳農業品牌形象設計獎、最佳農業產品包裝設計獎則為大陸選手收入囊中。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新設立的「麗水山耕」核心產品包裝設計大賽環節,評審團評出的金獎作品《桃堅強》是麗水山耕今夏暖心助農活動的愛心延續,充分體現文化創意在農業品牌打造過程中的社會意義和人文價值。

  在同期舉辦的兩岸農業文創雲上高峰論壇上,兩岸嘉賓圍繞農業文創與農村未來等主題展開案例分享,並進行互動點評。

  臺灣文化創意產業聯盟協會榮譽理事長李永萍通過講述臺灣鄉創文旅的成功案例,展現兩岸深挖在地文化,通過文創轉化,助力鄉村振興的可能性。在她看來,文化與文創的關係,是根源與操作模式的關係。文化是傳承,是心靈依託,是生活幸福感的來源。而文創,是奠基於在地文化的產業升級策略。在地文化再造,就是對土地所孕育的農產、礦產、山林水系以及與之相關歷史人文的深入挖掘。而中華文化,無疑是兩岸農業文創業者共同的創作基因,也是兩岸鄉村振興最值得挖掘的寶藏。

  評審代表、臺灣頑石文創開發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創意總監程湘如說,兩岸農業文創各有不同但可以互相欣賞,兩岸業界也正朝著同一個方向努力。無論臺灣還是大陸,今年不少參賽作品都以中華文化、地方文脈為表現核心。例如最佳農業產品包裝設計獎獲獎作品《烹雨煎茶》,以中國山水畫精簡成版畫風格。參賽作品《清風放月》和《駐禮》,運用傳統風箏圖騰作為表現元素,都展現了強烈的文化自信。

  本次活動由浙江大學CARD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指導,長壽之鄉綠色發展區域合作聯盟主辦,《包裝&設計》雜誌社、臺灣藝術創生文化基金會、臺灣包裝設計協會、臺灣高雄文化設計發展協會、臺灣臺南市美術設計協會、中華農旅文創融合發展協會和「麗水山耕」品牌研習協會協辦。

(責編:楊光宇)

相關焦點

  • 浙江舉辦「雲上」論壇 兩岸農業文創「賦能」鄉村振興
    當地文創團隊通過一包洋芋片,將民族英雄和日常生活聯繫在一起。「這款名為『成功洋芋片』的產品,在包裝上印上了比出『I Love You』手勢的鄭成功肖像,主打『一定要成功』口號,瞄準了求『成功』心切的高三考生受眾。產品一經推出就掀起在線搶購風潮,成為現象級文創案例。」2020兩岸農業文創雲上高峰論壇5日在浙江麗水舉辦。
  • 2020兩岸農業文創雲上高峰論壇暨第二屆「麗水山耕獎」農業文創...
    連結文化記憶,兩岸農業文創賦能鄉村振興2020兩岸農業文創雲上高峰論壇暨第二屆「麗水山耕獎」農業文創大賽頒獎典禮,11月5日在浙江麗水市舉辦。從新疆喀什到臺灣島內,兩岸704件作品力拼創意「麗水山耕獎」農業文創大賽作為全國首創,形式新穎、切合當下鄉村振興工作熱點,受到了兩岸業界的高度關注和參與。在去年活動的基礎上全面升級,賽事聚焦四個獎項,並且同步舉辦了「麗水山耕」核心產品包裝設計創作大賽。
  • 2020兩岸農業文創雲上高峰論壇暨第二屆「麗水山耕獎」農業文創大賽頒獎典禮在浙江麗水舉行
    連結文化記憶,兩岸農業文創賦能鄉村振興2020兩岸農業文創雲上高峰論壇暨第二屆「麗水山耕獎」農業文創大賽頒獎典禮
  • 兩岸農業文創大咖「雲端」碰撞智慧
    近日,2020兩岸農業文創雲上高峰論壇暨第二屆「麗水山耕獎」農業文創大賽頒獎典禮在麗水舉行。  第二次來到麗水的美麗鄉村建設評價國家標準審查組組長魏玉棟,對麗水美麗鄉村建設給予高度評價的同時,認為「麗水山耕」是大陸非常好的品牌,代表大陸農業文創的高度,同時又有離臺灣不遠這樣具體的優勢。
  • 2020兩岸農業文創雲上高峰論壇在浙江麗水舉行:連結文化記憶,兩岸...
    中國臺灣網11月6日訊 2020兩岸農業文創雲上高峰論壇暨第二屆「麗水山耕獎」農業文創大賽頒獎典禮於11月5日在浙江麗水市舉辦。本次活動吸引了來自兩岸農業文創業界的704件作品報名參賽,角逐兩大類共五個獎項;雲上論壇更是大咖雲集,兩岸農業文創界知名專家學者跨越海峽,品味兩岸共有的文化記憶,縱論農業文創與農村未來。
  • 科技賦能鄉村 創意振興旅遊
    12月9日,「科技賦能鄉村 創意振興旅遊」——2020首屆創意農業鄉村旅遊振興高峰論壇在四川成都·新國際會展中心盛大舉行。作為今年四川文旅大會的重要主題論壇,此次活動邀請到政、學、研、商、企等領域的重要嘉賓一道,為進一步促進創意農業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充分發揮創意農業在美化城市、富裕農民的積極作用,為全面提升四川文創產業發展水平,實現文創與旅遊互融互通,探索農業農村發展新模式、實現「村莊美、產業興、農民富、環境優」奠定了一次行業理論基礎。
  • 農旅融合 休閒農業為鄉村振興賦能
    近日,邢臺市巨鹿縣宣布「助力健康中國,打造富硒農業之都」的消息甫一公布,就引來各方關注。 事實上,巨鹿縣發展富硒農業是當地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的一個縮影。當地依託金銀花種植傳統和現代技術,蹚出了一條「以農興縣」的發展新路。 近日,人民網走進這座開滿金銀花的千年古郡,近距離感受傳統與現代相得益彰的農業新風尚——為您帶來《發現·巨鹿》系列報導。
  • 發展特色農業旅遊產業賦能鄉村振興
    原標題:發展特色農業旅遊產業賦能鄉村振興   「紅薯長在哪裡?紅薯怎麼挖?怎樣的紅薯才好吃?」三興鎮恆暉大農業的紅薯地裡,傳來孩子們的陣陣提問聲。
  • 鄉村文創助力鄉村振興:8大商業模式,5大開發層次
    鄉村文創:有人說它是鄉村文化生活創意,也有人說它是鄉村創客、是鄉村創新、抑或是鄉村創業,說法雖不同,卻有相同的共性。基於文旅行業及鄉村振興視角,本文認為,鄉村文創的本質是基於對文化、對內容、對人、對於鄉村軟體的關注,並為之賦形,探索鄉村振興的發展之路。
  • ​【 兩岸專家共話鄉村振興】「2019海峽兩岸鄉村可持續發展」研討會在福州舉辦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之下,本次研討會圍繞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議題,探討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多元力量賦能鄉村的創新模式和路徑。/創始人顧軍、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秘書長呂全斌、武夷山市鄉村振興領導小組副組長李祥仁、寧德市屏南縣龍潭村第一書記夏興勇等7位來自海峽兩岸、不同領域的專家與實踐代表,展開深入討論,分享對鄉村的觀察、自身參與鄉村建設的項目和行動。
  • 以設計力量賦能鄉村振興
    一個葫蘆巧打扮,設計賦能重塑農業價值金秋十月,位於福建省三明市清流縣上官燦丁的葫蘆作坊裡,形態各異、五顏六色的小葫蘆懸掛在木架上。「以前種葫蘆都是拿來當菜吃,不值錢,現在這葫蘆成地裡結出的金疙瘩了!」上官燦丁說。葫蘆大變身的秘密,在於設計賦能。因諧音「福祿」,作為蔬菜的葫蘆承載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祝願。
  • 臺灣農業聯結大陸市場
    日前,2019兩岸農業文創高峰論壇暨「麗水山耕獎」農業文創大賽頒獎典禮在浙江麗水舉辦,兩岸專家學者就如何借農業文創助推鄉村振興踴躍探討交流合作,希望攜手推動海峽兩岸農業文創產業升級,借「綠水青山」為鄉村打造「金山銀山」。
  • 2018年海峽兩岸鄉村振興培訓班在哈爾濱舉行
    在湖南常德的桃花源景區裡,兩岸光點聚落團隊致力於將這個美麗的「桃花源夢」變為現實,實現「有一種生活,叫小鎮」的目標。11日上午,2018年海峽兩岸鄉村振興培訓班在哈爾濱開班,該團隊發起人冶青做了《海峽兩岸鄉村振興合作實踐之路——關於兩岸光點聚落的故事》主題經驗分享。
  • 濟南市市中區鄉村振興訓練營在海峽兩岸(濟南)文創學院舉辦
    日前,市中區鄉村振興訓練營在海峽兩岸(濟南)文創學院舉辦。  本次鄉村振興訓練營,圍繞鄉村振興產業需求,引進臺灣農業專業導師,借鑑臺灣現代農業經驗,專門設計了臺灣鄉村振興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成功打造之道課程,特別邀請臺灣打造田園綜合體、文旅型與康養型特色小鎮暨鄉村振興領軍人物卓世傑授課
  • 借力鄉村振興,海峽兩岸(揚州)農業合作示範區槐泗基地揭牌
    中國江蘇網4月20日揚州訊(陳潔 孫倩 李源) 4月18日下午,海峽兩岸(揚州)農業合作示範區槐泗基地暨揚臺青年農民文創基地籤約揭牌儀式在揚州市邗江區槐泗鎮現代農業產業園隆重舉行。邗江槐泗鎮現代農業產業園,是揚州「1161菜籃子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總投資10億元。園區建成後將成為一座省內領先、全國一流的集「現代種植、科技創新、休閒觀光」於一體的綜合性現代農業示範園。
  • 麗水「大花園」如何打造?中日交流鄉村振興經驗
    而在麗水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饒鴻來看來,建好美麗鄉村、發展田園康養產業,是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內容,「麗水豐富的生態資源為打造花園鄉村和培育田園康養產業提供了優越的先天條件,而日本擁有很多好經驗、好做法,希望通過此次研討,能為麗水美麗鄉村的未來發展帶來新業態、新模式。」
  • 兩岸青年攜手同心共創鄉村振興:2018年兩岸青年農業論壇在臺灣舉辦
    中國國民黨前代理主席林政則在致辭中,希望兩岸青年農業論壇能長遠進行下去,促進兩岸關係友好發展;希望兩岸青年通過論壇在農業方面多交流,多合作,創造出更多新的成果。  中共賀州市委常委、統戰部長唐敬春表示,兩岸青年菁英歡聚一堂,共商農業合作大計、探討鄉村振興戰略,對於新形勢下繼續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很有意義。
  • 從地區IP塑造到農特產品升級 以文創全面賦能鄉村發展|鄉創委發言四川省旅遊景區發展大會
    此次大會上,鄉創委以「以小見大,讓文創為鄉村賦能」為主題,展示了鄉創委會員單位五個優秀鄉村文創案例,與大家探討了如何以文創賦能現代鄉村,以文創活化農特產品,以文化助力鄉村振興等鄉村發展問題。結合成都市大邑縣地主文化,開發出「地主家的油」系列農特產品,以全新的設計理念貫穿幽默化、年輕化的產品表達及包裝,實現對傳統農特產品的打造升級,將農產品變成高端伴手禮,帶動全系產品銷售價值,提升「大邑造」品牌知名度;用設計賦能農業,創建文創農業,形成價值高地。
  • 兩岸青年建築師攜手鄉建鄉創,助推鄉村振興(兩岸關係)
    這次論壇以「青春築夢 不負韶華——兩岸青年建築師攜手鄉建鄉創,助推鄉村振興」為主題,展開鄉村振興的探討之旅。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綜合合作交流推進小組大陸方面副召集人畢美家表示,閩臺鄉村融合發展,既是傳統的農業合作,更是邁出了鄉建鄉創、共建共管的新步伐。
  • 兩岸婚慶產業融合 推動福建鄉村振興
    兩岸婚慶產業融合 推動福建鄉村振興 2020-10-17 21:05:55 鄭江洛 攝   中新網南平10月17日電 (鄭江洛)試吃臺灣休閒米食、品嘗臺灣焢窯與桶子雞、在網紅點打卡、體驗農耕文化……17日,2020雲上三樓豐收節暨首屆兩岸婚慶文創產業展在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茫蕩鎮三樓村舉行。  「我們用三樓村的米,將其包裝設計成精緻小巧的婚慶伴手禮,未來我們會圍繞三樓村的農產品推出更多的系列產品。」